女儿出嫁,要准备什么嫁妆呢?
1、子孙桶
子孙桶的寓意自然就是多子多孙,虽然说是子孙桶但是实际上包含了小马桶,小脚盆,一杆秤这样的一个组合,原来所用的木马桶和木脚盆都是兼具有实际的使用功能的,婚礼之后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生活用品。
2、早生贵子
其实这是枣子,花生,桂圆,和莲子的谐音,早生贵子是对新人的美好的期待,成家立业和结婚生子自然是紧密联系的,嫁妆中自然是要准备好这些物件的,可以用红纸包起来放在嫁妆箱子中,也可以就放在子孙桶中。
嫁妆小马桶应该放家乡?还是随新娘去工作的城市?
都可以。
子孙桶是新娘的嫁妆物件之一,子孙桶会随新娘的其他嫁妆一同带入男方家,一般子孙桶摆放在新人的婚房任意位置都可以,不要对着卫生间摆放即可。
女儿结婚时的马桶可以送给娘家吗是没有用过的马桶
可以。可以送给娘家,送什么都可以,心意到了就是对娘家最大的尊敬以及礼物。女儿指的是男女双方所生育的女性孩子。分为亲女(夫妻双方所生的女儿)、继女(即配偶与前夫、前妻或其他人所生的女儿)、养女(收养的女儿)。“千金”一词,被用作对他人女儿的客气称谓。
新娘的嫁妆里为何一定要有“子孙桶”?
子孙桶,又称子孙宝桶。故名思义,是保佑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喜庆吉祥物,与子孙对碗,红木箱柜一起成为姑娘的嫁妆三宝,陪嫁时必不可少的。 子孙宝桶有三件:马桶,脚盆,水桶(又有称子孙三宝的)是民间嫁装中最基本的必备物之一。 马桶亦称子孙宝桶,寓意早生儿女健康 脚盆亦称聚福宝盆,寓意健康富足 水桶亦称财势宝桶,寓意勤奋上进事业有成 结婚前一天,按规矩,新娘的嫁妆就该先被送到新郎家了。在嫁妆当中,最重要的东西当属“子孙桶”。 “子孙桶”其实就是老式的木质马桶。只不过,马桶必须是全新的,里面要放上枣子,期盼“早得贵子”;长生果(带壳花生,节数越多越好)寓意长生不老和多子多福,;以及桂圆,荔枝,百合,莲子等干果;再放进五只红鸡蛋,象征“五子登科”等等,此外,还要准备一根椽子,由专人负责用这根椽子把“子孙桶”送到新郎家。 到了闹新房时,这只“子孙桶”又派上了用场,这时,新郎家族里的一个小男孩会往“子孙桶”撒尿,这样,到了来年,这对新人就会生下一个大胖小子。 现在,几乎每户人家都用上了抽水马桶,木马桶越来越少见,因此,“子孙桶”的形式跟着改变了。 星移斗换,逐渐演变到现代,子孙桶已渐渐退出实用价值,遂缩小做成象征性的精美工艺品:还是木头做的,上面有一根椽子串起了两头,大小却变得和玩具差不多。长辈们就把这种“子孙桶”放在卫生间里,当摆设。
出嫁时子孙桶青布怎么包?
在江苏省的扬州一带,脚盆和“紫铜马桶”为女方的陪嫁所必须。所谓“紫铜马桶”,其实只是以紫铜为箍,但它要做的很精致。婚礼当天,用红布带子系好的马桶,要由小叔子来挑,这小叔子还必须是嫡亲或堂亲。在“紫铜马桶”里,又有一个小马桶,里面要放13个红蛋、两刀草纸、两扎筷子,以及染红的花生、核桃、枣子、莲子等,总之,要装的满满当当,据说这么做的寓意,就是要把子子孙孙都挑到家里来。所有这些东西,最后都要摊放在婚床之上,以象征“五子登科”。
当“全福奶奶”挽着新娘下轿时,她要提着马桶并说一些“喜话”。例如,进新郎家的大门时,她一手拎着马桶,一手扶着新娘,边走边念叨:“府上子孙多兴旺,恭喜万事都吉祥,全靠手中‘紫红马’”。所谓“紫红马”,就是马桶,亦即子孙桶。进入洞房以后,“全福奶奶”要把这紫红色的新马桶特意放在新床中间。新床中间又被称之为“子孙塘”,于是,“全福奶奶”接着就要念叨:“子孙塘啊子孙塘,一代更比一代强”。接下来的“闹房”,通常是要闹小叔子的,让他顶着马桶盖;有的地方甚至还闹“扒灰公”,让公公头顶着马桶盖,背着煤灰钩,以戏虐而开心。
苏州一带的油漆马桶,因为精雕细绘、工艺考究而著名。旧时,大户人家以马桶做嫁妆时,一定要雕花挂红、大小相套。所以,民间俗语有“洞房里的马桶——一套又一套”的说法。马桶作为娘家必备的嫁妆,其基本用意就是为新嫁娘催生,因此,才被叫做“子孙桶”。
崭新的马桶,一般先是要放在洞房里婚床的后面,其内有5个染红的鸡蛋或鸭蛋,表示“五子登科”;婚礼的当天能够抢到“子孙桶”内红蛋的人,就会感到吉祥。马桶在开始使用之前,还要先让一位5-6岁的小男童冲着桶内撒尿,据说这样做,以后新娘就会生下男婴。在童子尿和生男孩子之间,似乎存在着类似感染的关系。有的时候,马桶里除了红鸡蛋,还会有桂圆、花生、红枣、米糕等,以及孩子们喜欢的鞭炮。
俗话说,“新娘子的马桶——三日新”,经过婚礼上各种仪式的加持或“洗礼”之后,马桶就会被启用,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便溺之器。但即便如此,在一段时期内,它依然是一个祈嗣求子的重要符号。过去苏州老城区的新婚家庭,新娘子常会把桃花钨木版年画中的“大头娃娃”或观音送子等图像,特意贴在婚床后面子孙桶上方的墙上,有时还在木版画的边上,再挂上一串花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