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汶上县结婚彩礼多少钱?
一、济宁彩礼钱一般给多少2022
1、随着全国彩礼数目的攀升,山东济宁新人结婚彩礼数目也跟着水涨船高,不少地区彩礼数目会在10万元以上,但是济宁大部分地区彩礼数目会在1~6元左右。具体来看的话,济宁市区彩礼一般是1万1到1万8,济宁金乡的彩礼数目在3万3到10万元之间,嘉祥地区大部分彩礼会在6万6或8万8,汶上地区彩礼数目则在6到10万元之间。
2、以上只是济宁各地区彩礼一般情况而已,具体彩礼数目还要看男方家庭条件和双方家庭的协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彩礼数目并不包括三金等其他聘礼费用哦。
二、济宁结婚彩礼多少钱
1、济宁三市:济宁最少38000,上不封顶;曲阜普通的61800,上不封顶;邹城31800-100001;兖州31800,上不封顶。
2、济宁二区:济宁市中区,最少38000,上不封顶;济宁任城区,最少38000,上不封顶。
3、济宁七县:嘉祥138000;鱼台128000;微山最少31800,上不封顶;泗水101800,上不封顶;汶上101000,上不封顶;梁山168000——200000;金乡最低88000。
三、济宁嫁妆一般怎么给
1、车子
在济南城市地区,一般的女方会陪嫁一辆车子。毕竟现在汽车成为了家庭的标配之一,结婚之后除了要有住所,也需要出行的交通工具。如果男方给的彩礼比较丰富,那么女方就可以用来购置汽车。
2、礼金
根据男方送来的彩礼钱,酌情回礼金。比如男方送来88888元的彩礼,那么可以适当回38888元或者是18888元不等,主要还是看女方自己怎么回。
3、首饰
在济南地区,女方的家长一般会准备比较谷子红的手链和项链作为嫁妆。再加上男方家送过来的三金,一起作为首饰嫁妆。
4、家电
新房肯定需要添置很多东西,比如家具家电等,都可以是女方的嫁妆。一般有沙发、衣柜、桌椅等家具,还有电视、电脑、冰箱等家电。
梁祝的故事之所以会成为悲剧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当时是非常讲究门当户对的,但是当时的社会文化却不允许这对相爱的人相守。现在济宁地区的彩礼以及全国的彩礼,其中也隐含着门当户对的思想,只有拿出一定要求的金额出来,对方才能相信你们的这段婚姻的被认可的。但是婚姻最终是靠感情去维系的,所以接亲网小编觉得彩礼有的时候不是一定需要的吧。
我要嫁到济南去了,想知道那边有什么结婚习俗,女方要给多少嫁妆才合适?
建国前,济南民间的婚姻嫁娶,多是沿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习俗。女子出嫁后,必须“从一而终”,丈夫死后不能改嫁,称“守志”、“守寡”。如若改嫁,则被歧视,称“二婚头”、“过门坎儿的”等。男子则可以纳妾,称“二房”、“三房”;丧妻后可再娶,称“续弦”、“填房”。婚礼程序因家境贫富不同而简繁不一。清末民初,一般婚姻习俗要经过:议婚、定亲、迎娶、上拜、回门、拜亲、祭祖等程序,称之为“大娶”;贫穷人家的婚姻程序则极为简化,有的定亲后只是拜天地、祭祖了事,俗称“小娶”。
一、议婚
男十五六岁,女十七八岁,即有媒人提亲,一般是男家请媒人至女家“提亲”。男女通婚讲求“门当户对,八字相合”,双方均很重视对方的品貌和仪表。年龄以女大为贵,忌女方大一岁,有“女大一,不成妻;女大两,黄金长;女大三,抱金砖”之说。经媒人说合(俗称“说媒”),双方父母有意即互换庚帖,亦称“换小柬”,庚帖上书写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用干支所纪的年月日和时辰),两家均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是“福命”,婚事就基本定下。也有的在互换小柬前先相亲,即女方家长先相看男方,男方家长再相看女方,双方家长中意后,再换小柬。旧时,男女双方多有属相忌讳,如“白马怕青牛,鸡猴不到头,蛇鼠如刀锉,虎羊一旦休,龙猪难为配,最怕犯兔狗”等封建迷信之说。
二、定亲
男女两家的婚事议定后,即行换大柬、下定礼,举行较隆重的定亲礼仪。换柬所用的印有金色龙凤和双喜字的大红书帖称龙凤柬。男家在书帖上书写着“敬求金诺” 和“天作之合、福禄鸳鸯、天配良缘、百年好合”等四句吉语;女家在回柬上书写“谨遵玉音”和四句吉言为允婚。男方随同龙凤柬一起送去定礼,亦称“下聘礼”。定礼有首饰、衣物和喜点等,有4色礼或8色礼,通常备有礼单,均要雇人用抬盒抬着,由媒人带领送往女家,少数富有官商人家,有的送12台至48台各色定礼。女家的回礼有靴、帽、衣料和文房四宝等。换柬后,两家婚姻即正式订立,双方皆不能悔约。
三、迎娶
定婚后,选定吉日,俗称“看日子”,准备迎娶。迎娶前,男方家长给女方家长和亲友发出喜柬。接到喜柬的亲友都要带贺礼前来贺喜。迎娶前一天,女方家长雇人用抬盒抬嫁妆送到男方家中,视家庭贫富,有4抬、8抬、16抬,富有的官商人家多的有32抬、64抬的,一般人家多送衣服被褥、家用器具,富有的官商人家则是送锦衾罗帐、金银首饰、雕屏彩瓶等贵重物品。迎娶日,男方大门贴喜字和对联,挂彩绸,大门顶上要放一对扎着筷子和用红纸包着的砖。富有的官商之家还要在院内扎彩棚,大宴亲友。院内设花堂,花堂供桌上设天地诸神位,福禄寿三星瓷像和花瓶香烛,桌前设红毡拜垫。女方家中也悬灯结彩,招待亲友。男方要请一位迎亲女客,女方要请一位送亲女客,迎亲和送亲女客均要选择盛年仪容好的,而且父母公婆儿女俱全的“全奂人”充当。上午10时,新郎穿马褂,十字披红绸,骑马或乘轿和迎亲女客引导鼓乐队和花轿到女家迎娶。女家在花轿到达前要关闭大门,等花轿来到。新郎在乐队鼓乐的伴奏下,下轿叩门递名帖(名帖是用大红纸正楷书写“御轮甥某某谨拜”)后,方开门引新郎入堂屋。新郎要向女方祖宗神位行一跪三叩礼,再向岳父母行一跪三叩礼,岳父母旁立作揖以答。礼宾再引新郎到新娘门口,新郎向屋门拱揖。请新娘后,再至客房,岳家设茶点酒菜款待新郎,当上大件菜时,新郎告辞,此时吹鼓手乐声大作,新娘由送亲女客相扶登坐花轿,一路唢呐乐声不停。花轿到男家,送亲女客和迎亲女客扶新娘下轿时,燃放鞭炮,新郎亲自挑开轿帘。新娘头蒙红布,右手抱一如意,被搀扶下轿。一人高举明镜,从对面照到新娘,新娘踩着红毡走向花堂,众亲友纷纷向新娘抛撒谷粒和麸子等物,后演变为撒彩纸屑,称“撒谷豆”,俗称撒穗的谐音“祟”,示将“邪祟”撒出之意。并设粘糕包和马鞍让新娘迈过去,并随着喊出“步步高升”,“岁岁平安”等吉语。新郎新娘在陪伴人搀扶下北面站立后,由赞礼人高声唱念“祥年瑞月,吉日良辰,授室成礼”等喜歌祝词。(歌词:月儿弯弯照九州,里挂红灯外挂绸,今日大喜吉星照,花轿抬到大门口。大门口,铺红毡,又吹喇叭又放鞭,亲朋好友两边站,新娘下轿贵人搀。顶红袱,穿红袄,柽子酒壶拿两边,贵人搀着新娘走,迈过火盆迈马鞍。进大门,喜气添,进二门,保平安,一走走到当院里,八仙桌上摆的全。一斗粮,一杆称,三支箭,一张弓,又烧高香又摆供,敬着天地老祖宗。新娘来到当院里,叫来新郎拜天地。一拜天,二拜地,三拜公婆都满意,四拜四季大发财,五拜五福临门第,六拜六六大顺利,七拜七星大紫气,八拜八仙来贺喜,九拜九赐大加官,十拜事事都如意。)尔后,新郎新娘行三跪九叩礼,称“拜天地”。新郎新娘再相向对立三拜,称“交拜礼”。拜天地礼后,新郎用红绸牵引新娘步入洞房,新郎手执红筷(章丘习用擀面杖),挑去新娘蒙头红布,然后与新娘对坐吃交杯酒,酒中掺蜜,要有人在旁问“甜不甜?”,新娘要答“甜!”,因谐音为“添”(即生育)。然后端上水饺,新郎新娘吃的第一对水饺,用红丝线拴着,以示 “好姻缘一线红线牵”,吃时要问新娘“生不生?”回答要说“生”,以示能生育儿女。此称“合卺礼”。农村多有吃下轿面之俗。长清县还有将吃剩的面条倒入床席后,以示留给未来的儿女们吃的习俗。合卺礼毕再行“撒帐”和“坐帐”,将花生、红枣、栗子、莲子撒在新娘床上,取早立子、男孩女孩花着生、连生贵子等吉祥之意。撒后,新郎新娘并肩坐在床沿上。坐帐后由一女“全奂人”给新娘绞脸(即用线绞去脸上汗毛)、梳头、插戴头饰,此称“开脸”。随后,即开始“闹房”。闹房时由迎亲女客护劝。是夜,友人、弟侄等要在窗外“听房”,并有“无人听房,后嗣不旺”之说。
四、上拜
婚后第二天,新娘要叩拜祖宗神位,再叩拜公婆、伯、叔等长辈,称“拜见礼”,俗称“上拜”。公婆及长辈亲属要赠给新娘钱币、首饰或衣料等礼品,有“新人不磕空头”之说。
五、送小饭
婚后第二天清晨,女方家长差新娘之弟或侄,携食品到男方家中,先向男方家长道喜,再去新娘房内送食品,称“送小饭”。目的是娘家人来看望新娘婚后情况。
六、回门
婚后第三天清晨,新娘先去厨房祭灶并做饭菜侍奉公婆。而后,新娘和新郎同去娘家。新郎在岳家被称为“贵客”,新郎要去岳家祖先的神位前行叩头礼,再向岳家长辈们行礼,岳家设酒宴招待。当天日未落即回,谓之“躲瞌睡”。此称“三日回门”。婚后第六天,新郎新娘同去岳家,俗称“六日遛腿”。第九天和第十二天, 再去岳家,新娘1人可以在娘家住1夜,也有的人家,必须1个月后,新娘方可1人回娘家“住对月”,并有“一月不空房”之说。婚后第七天,新娘开始做衣服、鞋袜等针线活。住对月时,要把裁好的衣料带回娘家去做,其中必须要给新郎做裤子1条。
婚后第四五天,新娘由婆母带领,前往曾来贺喜的各亲友家回谢和认亲,各亲友赠给新娘见面礼,称“拜亲”。再选一好天气的日子,领新娘到婆家的祖坟莹地祭祖,在坟头上压以粉红色的坟头纸,称“上喜坟”。
40年代,繁琐的婚嫁礼俗渐少,济南市区的中上层人家,多举行“文明结婚”。迎娶时,租用汽车或马车迎娶新娘,小汽车和马车车前挂大红彩绸,车身上挂满各色绢花,鼓号队(民间称“洋鼓洋号”)吹打相随车后。举行婚礼时,新郎西服革履,新娘着白色或粉红色西式纱衣裙,头披一薄纱拖至地面,戴墨镜,有女傧相 (亦称伴娘)陪伴,女童为其牵纱。有主婚人、证婚人参加,新郎新娘行三鞠躬礼。但仍有闹房、听房、回门、拜亲等新旧掺半的一些礼俗。
建国后,50年代,崇尚婚事从简。多是自由恋爱或经介绍人介绍相识,各自同意后,男女同去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即为正式结婚。再利用节假日举行婚礼, 男女均在胸前戴大红花,在毛泽东像前行鞠躬礼,备喜糖、喜烟招待亲友,即完成婚礼。70年代,结婚讲阔气、讲排场之风渐长。男方家长初次与未婚的儿媳见面,要赠见面礼,多是赠钱。婚前男方第一次去女方家,要带丰盛的礼品,以多为好。结婚时,亲友们赠送钱物。女方家长购置嫁妆,男方购置家具衣物。有的女方在婚前向男方索要财物,农村更甚。城市人家,多是索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等,俗称“三转一提溜”。在农村,有的直接索要金钱若干。80年代,结婚时,男女双方家长都要为子女购置较高档的家具和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结婚前一天,女方送去嫁妆。结婚时,新娘着艳装,男方用小汽车迎接新娘,新娘下汽车时,燃鞭炮,办酒席若干桌宴请亲友。婚后三日回门,女方家长设宴款待。有的结婚时外出旅游,称“旅游结婚”。近年来,政府及有关社会团体倡导节俭办婚事,并组织集体婚礼仪式,但社会上大操大办婚礼之风,仍盛行不衰。
建国前,济南城乡有招赘、童养媳、冥婚等特殊婚俗,建国后均已绝迹。
七、招赘
旧时,有女无子的富裕人家,为了养老送终和传宗接代,有招女婿到女家成亲的习俗,称“招赘”,俗称“招养老女婿”、“倒插门”等。行此俗者多为农村人家。被招赘者多是较贫穷家庭中的男子。结婚后,男方要改为女方的姓氏,并立有招赘字据。
八、童养媳
旧时,贫穷家庭未成年之女,被父母送至夫家生活,多受虐待,俗称“团圆媳妇”。到成年后为其“圆房”,即为结婚。
九、冥婚
俗称“招阴亲”。旧时,未婚的男女青年死后,其家长要为其找一个已死的未婚异性青年结亲,举行结阴亲仪式,男女两家各设灵牌,上搭红绸,用轿抬女方灵牌至男家,供祭3日后烧掉,破坟将女方棺木与男方棺木合葬。即日起,两家为亲家来往。
济南市区的结婚,女方要给男方10万元的嫁妆的习俗?
朋友
既然他爸爸说是习俗了,你还要反驳吗?除非你不想结婚了(其实楼上几位朋友也不必骂穷疯了,嫁妆都差不多这个数)
其实猛地一说10万你觉得挺多的,但是细细算下来,既然男方出了房子,所以女方一般都是买家用电器(液晶电视,冰箱,洗衣机,电脑,空调,油烟机,灶具等等)和家具的,加起来也就差不多8,9万了,有的条件好的还要买车的~
即使你不想给这么多也不必明着反驳,跟你准老公商量商量~或者换个方式~
比如说:你们那边的订亲习俗是万里挑七(妻),要给1万7000等等~再或者改口费什么的多要点,总之以后是你们两个过日子,别让父辈们的一些事情影响了你们两个
济南结婚风俗是什么?女方还得给男方家装修或者给钱吗?
你好?现在济南彩礼是象征性的,一般是给一点钱和喜糖!关于他们家买了房子,房子产权是在谁的名下,是给你们结婚用的新房吗?你说你们还没有订婚也就是说你们还没有履行结婚登记手续,那这套房子的产权与你没有关系,装修是他家的事情与你无关。但是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如果他家在经济上确有困难的话,你家也可以赞助一点阿!在济南女方是要有嫁妆的,一般就是买一点电器阿床上用品阿。具体情况根据你的家庭财力来定阿!结婚是你俩的事情,可以协商解决这些问题,比如他家买房装修花费较大,你家有能力的话可以买点家具阿电器阿之类的。
在济南,结婚彩礼多少合适?
笔者的老家就是济南的,现在就给大家说个真实故事吧。
在老家,彩礼钱在“院”里基本上是固定的,几年都变不了一次。大概6、7年前,老家“院”里统一的彩礼钱是一万一千(万里挑一)。如今才改成三万一千八,寓意“新郎家、新娘家、媒婆家,三家一起发”。
其他院里还有四万八(四平八稳),还有三斤三两(由于人民币新旧程度不同,约合人民币13.6-14.3万),还有万紫千红一片绿(万紫10000张5元的,千红 1000张100元的,一片绿 600张50元的,共计十八万)。
“院”里的一个哥哥最近要结婚,彩礼三万一千八,女方也是济南的,这方面没多大意见。“见面换帖”时男方家给了3000,女方拿这钱给四位老人每人一件衣服,还给我这个哥哥买了身1000多元的羽绒服。
彩礼三万一千八,女方分文没动,全给哥哥了。她说:新房现在在装修,正是用钱的时候,能少花就少花,自己平时有工资,吃穿也花不了几个钱,要这3万多没啥用,还不如现在直接买些材料把房子装修的好点。
这就是济南媳妇。
其实,在济南彩礼多少都无所谓,基本上都是意思意思,象征性的走走程序。嫁闺女又不是卖闺女,钱多就一定幸福?都是面子上的事。如今房子那么贵,男方家一般都是付首付,俩人结婚后一起还。还得装修,还得买车,这些都是大花销。
总的来说,彩礼这事还得两家一起多商量。因为这不单单是彩礼,家具谁买?首付谁付?车谁带?装修钱谁掏?这一大堆事都得解决呢。
我是四川人,不敢妄言济南结婚彩礼多少合适,但我知道四川彩礼的事情。下面就我知道的情况回答你的问题,供你参考。
四川彩礼分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男方和女方都是独生子女,双方家庭 社会 地位、人脉资源,经济条件奇虎相当,不差上下,只要两个年轻人相亲相爱,觉得彩礼送来送去多此一举,很麻烦,于是两家人一起商量,意见统一了,免了彩礼程序。
第二种情况就是:双方家庭比较传统,讲究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觉得不送彩礼,不尊重不隆重,很没面子,必须要有这个仪式。一般情况下,为了图吉利,男方要么送66666元,要么送88888元,女方收到彩礼后,有的家庭象征性的收一点,返还大部分,有的家庭不扣留,照男方的数目匹配。当然这些钱全部属于新娘,双方家庭不能截留。
第三种情况是:双方家庭有多个子女,经济条件又不好,特别女方家庭的父母,希望通过嫁女,收男方一大笔彩礼,帮兄或弟买房买车讨媳妇,这种情况,女方家庭当然希望男方家庭彩礼送得越多越好,有的动不动就要10万甚至几十万,但男方家庭困难,很难满足女方家的要求,双方家庭为彩礼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十分不愉快,让两个恩爱的年轻人相当为难。
笔者不反对送彩礼,但一定要结合双方的实际情况,不要因彩礼,毁了子女的终身幸福,更不要因彩礼,影响两亲家和睦关系,影响子女婚后生活,否则,得不偿失,后悔一辈子。我是粮农二代,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我生在济南长在济南已七十余年了,也可称得上一个济南通了。
你问济南的彩礼情况怎样,我可以就我的所知告诉你。济南分城区和农村两大块,我长久生活在城区,没在农村生活过。所以,农村的情况不讲了,只说城区的情况吧。
在五十年初,济南开展了一场规模很大的婚姻法宣传教育活动。可以说,反包办婚姻,反卖婚姻的意识是深入人心了。城里人认为女儿定亲要彩礼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是封建,是把女儿当摇钱树。这种思想和做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我和妻子是在76年结的婚,从恋爱到结婚,女方父母从未提过彩礼的话,我们家也从未想过给女方家送彩礼的问题。只不过婚礼请客由我家操办,女方家送点陪嫁品就完结了。我要提示一下,近几年来,女方不仅不要彩礼,反而陪嫁品的价值越来越高,小则彩电冰箱洗衣机,大则小骄车。我想这在农村,是很难让人理解的。
再如,十五六年前,我的一个年轻女同事,找了一个来自贫困农村的空军战士。结婚时,女家花钱摆席请客,事后,女家又买了许多油面给男方家送去。男方家的乡邻,都惊叹天下竟有这等奇事。而女方父母说,只要他们以后过得幸福,比什么都重要。
以上所说,完全属实,请大家读后思考:要彩礼到底对不对?如不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是济南的女生,而且20年10月刚结婚,其实之前就在网上听说过有些地方动辄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说实话我真的没听说过济南的彩礼有多少或者有什么讲究,周边的闺蜜朋友结婚或参加婚礼也没见有人把彩礼拿出来说事,我的父母更没想过通过彩礼来充实我家的钱包,不仅如此,15年年底的时候我爸爸就给我买了一套房子,说给我以后作为嫁妆,尽管那时候我还没有男朋友,后来遇到了他,他工作稳定,有房有车,我也刚参加工作,有房无车,双方父母坐在一起也相谈甚欢。我们结婚后我爸妈和公婆各拿出20万作为我们这个小家的启动资金,从我们认识到父母见面,到现在组成家庭,我也怀上了宝宝,全程没有听到关于彩礼这两个字,我感觉真正爱女儿的父母不会用高额彩礼让女儿在婆家难堪,真正爱老婆的老公也不会因为没付出彩礼而轻视她,婚姻是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的,而不是靠高额彩礼的代价让男方屈服。
济南黄河北有个商河,太平 彩礼15万左右,还过秤呢,真 搞笑 。去女方家10趟才能结婚。每次去花个2000左右,去女方家吃饭还有交8888元,还要交认路费1000元,你只要娶这两个地方的姑娘,先不说车房 。你要准备个25万左右吧
我是一个外地人,81年考济南大学并毕业后留济南,86年找济南老婆登记结婚,岳父母不但没要彩礼,还给了家具、结婚用房等,并操办了婚礼。你们说在济南结婚彩礼该给多少啊?!
应该要移风易俗,新事新办,买套房子已经聚全家族之力了,再要这莫多彩礼几个家庭能消化的下?难不成,结完婚这亲戚亲家的关系就不处吗?
泉城省府文贤聚,
齐鲁儒家发源地。
济南十区有二县,
人口不足八百万。
经济发展一般般,
较比沿海还差点。
面积广阔贫富存,
不当以点带面分。
一县差距都太远,
何能概阔全局面。
齐鲁文明天下传,
结婚不应大操办。
根据水平来评判,
现金不应超十万。
如今彩礼出怪圈,
越贫越要不贴边。
一般城市十万里,
多少相差差不离。
大都具是不争议,
个别也有冒傻的。
车房大都男方出,
两边父母赡养齐。
傻要你要干么去,
谁家钱财刮来的。
八万九万你嫌少,
不看人家不要的。
也有曲曲花几万,
不足娘家来补添。
具体数目不可定,
好呆都得回陪送。
不陪不送不要紧,
让人说卖不惊心。
陪送多少没人管,
大要彩礼可要脸。
挑一挑七你不要,
非要凡事你抢先。
如意大顺还不干,
八八结结你才完。
道听胡说三斤三,
生死不论你抢先。
忠孝安定齐鲁人,
莫让彩礼出妖气。
自由还遵道法理,
弦扬正气守正义。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毕竟在济南活了30年了,也见证了无数人的婚丧嫁娶,还算比较有发言权。
关于彩礼,济南现在真的不多,只是有个形式而已,1-3万左右,也有很多男方这边给十万八万的,但女方几乎都会回过去。
早在20年前,也就是2000年的时候,济南这边兴1万1,又叫万里挑一,且此习俗延续了之前15年。直到最近几年这个1万1才越来越少了,毕竟现在1万块钱确实拿不出手。
2012年家里亲戚结婚的时候,彩礼2万8。2016年好友结婚的时候彩礼3万6。去年同事结婚,彩礼1万8。
是不是乍一听感觉很低?别闹了大钱都花在买房子上了…
条件好的男方直接付个首付,婚后两人一起还房贷,条件差的男方,双方都出点钱凑个首付,婚后俩人一起还房贷。
济南作为山东省会城市,在婚丧嫁娶方面做的还算比较前卫,就普通小老百姓而言,彩礼这个东西,真的越来越越趋于形式化,只是一个过场而已。以后取消彩礼这种说法也不是不现实。
对了,说到彩礼山东有一个地方真的是不敢恭维,有找那个地方女友的男生可要注意了,他们那边比较流行的是,结婚后,男方家庭不欠债60万,就不叫结婚……
正常是给多少,带回来多少,一般10万左右,看各自家庭条件情况,家庭条件好的,10万彩礼带回来不说,丈母娘家还要给10万,还要陪嫁辆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