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我有一条“三爪龙”,别看不起眼,到底是什么来头?
现在的男人很有意思,一出门裤子上挂一串钥匙,不见其人先闻其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腰间饰物,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精神追求,比如古代人的腰上都挂着一块玉,这是身份的象征。到了现代社会,古人腰上的玉大多都成为了文玩。马未都就有一条“三爪龙”,别看不起眼,来头却不小。说的也是,入马未都法眼的东西能是地摊货吗?答案肯定不是的。这么一个小玩意儿,背后能有什么讲究呢?
在古代等级比较森严的社会里,这龙的爪子是很有讲究的。一直以来,文物界有三爪龙是民间器物的说法。实则不然,按照马未都的说法这三爪龙不一定就是民间所用的,比如雍正官窑中就有三爪龙的形象。马未都收藏的三爪龙属于那种脖子比较细,身子是蟒身,属于典型的元朝龙形象。古董行当断代很简单,有时候就是看一个细节,就能判断出是什么年代的东西还是很有讲究的。
只要是马未都收藏的东西,多多少少都会有点传奇故事在里头,这件三爪龙却不是。马未都对于这只三爪龙的来历,没有说难么多,只是说这件东西稀缺,究竟多少钱咱也不知道咱也没法问。元代文物时间短,与其他年代的文物又不一样,所以就很珍贵。
马未都的这只三爪龙,侧面有个洞,绳子可以穿进去,便于挂在腰上。大家伙不要觉得,这不就是挂在腰上不起眼的东西跟钥匙串没什么区别,可是这不起眼的玩意儿来头却不小。马未都手里的三爪龙叫做“提携”,属于玉器鉴赏中的专业术语,与我们现在对于提携的用法还是有所区别的。马未都手里头的三爪龙非常符合这一形象,并且还有个非常特殊的地方,三爪龙周围有鼓起来的纹饰,被称之为“连珠纹”,这是非常明显的元代玉器特征。
整条三爪龙,设计巧妙,并且制工精美,看起来非常的舒服。不得不说,马未都确实是有眼光,这么一件稀罕家伙事儿能在马未都的手中,也真是他老人家的福气啊!话说回来,我们再来看看现代社会男人腰上反而没了这种文化底蕴深厚的玉佩之类的东西,不得不说是一种文化的缺失。幸好,古代人手里的东西流传至今,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一面。
没错这才是我们文化的精华所在,任何一件东西都有一种精神寄托。三爪龙玉佩,代表的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图腾,这是难能可贵的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可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能感觉出来。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看到龙的形象,就会有认祖归宗的感觉,这就是文化认同感。所以说,马未都手里的三爪龙,可别看它不起眼,来头却是一点也不小。对于马未都手里头的三爪龙,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古董收藏家马未都的介绍
如今,马未都是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的馆长,成了中国古玩收藏圈子里如雷贯耳的人物。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古董收藏家马未都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古董收藏家马未都的介绍
马未都,祖籍山东荣成,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
马未都,人称“马爷”,有“京城第一收藏家”之美誉;2008年,继易中天、于丹之后,他走上“百家讲坛”,成为家喻户晓的收藏名家。
马未都从70年代末开始了收藏之旅,至今个人藏品已有数千件(套)。1996年,他做出了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创建了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
很多人认为马未都今天的成就源于昔日的好眼光,是他抓住了时机,比其他人“动手早”。其实不然,在马未都看来,今天的事业完全拜过去的“不务正业”所赐,是兴趣这株旁枝茁壮发展成了今天的参天大树。正是因为当年的“执迷”,才有如今的“有悟”;接着,他又把这“悟”通过他的私人博物馆、著书和百家讲坛,传递给了千千万万热爱收藏的人们。
古董收藏家马未都的故事
1981年,26岁的马未都还是一名机床铣工。作为文学爱好者,他写了篇爱情小说《今夜月儿圆》。《中国青年报》整版刊登了这篇小说,谁都没想到,马未都的命运从此改变。
小说发表后,马未都被调任为《青年杂志》的编辑。在文学最璀璨的时代,这是个特别优越的身份,哪位读者投稿,他随手写一句“稿子可以,你来一趟”,别人就乐颠颠地来见他了。他就在那时发掘了王朔、苏童,办公室的常客还有刘震云、莫言等人。
在编辑之外,马未都也一直在坚持创作,而且成绩斐然,中青社曾为他和顾城举行过大型座谈会,他代表小说,顾城代表诗歌。
而就在文学事业如火如荼时,马未都却选择了江湖隐退。
他说:“我原来觉得文学神圣得要死,误认为我可以一辈子弄文学,后来只干了十年,在看到文学兴盛和衰退的速度、看到文学业内那种龌龊的嘴脸后就放弃了。”
1990年,马未都从文坛消失,进军影视圈,跟王朔、刘震云等人,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马未都担任秘书长,随后推出家喻户晓的《编辑部的故事》。
随后,“海马影视创作室”制作了《海马歌舞厅》。片子还未拍完,影视事业也正如烈火烹油,马未都却在攒足第一桶金后,渐渐淡出影视圈,一头扎进了当时还很冷门的古玩收藏领域,开始了淘宝之旅。
“文人马未都”变成“商人马未都”,这是他人生的又一次重大转型,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
当时,中国古玩市场还处在萌芽阶段。马未都的寻宝历程只能从“菜市场”开始。那时候菜农来北京卖菜,顺便会捎上自家最值钱的老物件。马未都从两块钱的“官窑”开始买,直到它升值到20万。“那时你去地摊上,满地都是宝贝,我只是在宝贝中进行挑选。”
1982年,马未都用1600元买下了第一件正式藏品——四扇屏。自此,他的收藏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摊上淘到的瓷器买回家,他躺在被窝里,一宿一宿地摸着看。“一是养眼,二是琢磨。”在大多数人尚未意识到艺术品价值的时候,他已经“入道”深矣。
这段时间,他成功地混迹在地摊中“捡漏”。淘到一个雍正官窑的盘子。1987年,这样一个盘子不到500元人民币(当时公务员的收入每月只有二三百元),今天,已经拍卖到了几十万,甚至几百万。
马未都的与众不同是他不仅热爱收藏,更喜欢研究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1993年,马未都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收藏著作《马说陶瓷》,被广大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
1997年,观复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展出面积400平米。这是内地第一家私立博物馆,马未都又多了一个身份——“博物馆馆长”。
后来,他陆续在杭州、厦门、上海等地建了地方馆。他打算在中国建立10座“观复”,“让展览如推磨盘一样转起来”。
坊间流传:“马未都玩什么,什么就涨”。所以,虽然门儿清,他却从不对文物估价。他做《百家讲坛》主讲人,做脱口秀,都以普及收藏文化为目标。
马未都之所以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屡次成功转身,实现传奇人生,除了过人的智慧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最重要是凭借对时事的精准判断和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珍贵特质, 使马未都成为诸多文化领域的带头人。
2007年,马未都加入奥迪英杰汇大家庭,担任“奥迪英杰汇文化大使”。
马未都被邀请加入奥迪英杰汇大家庭,正是因为他的进取精神与奥迪不断突破自己的品质如出一辙。奥迪品牌的高技术水平、高质量标准以及高强劲动力也契合了马未都的人生理念。
奥迪英杰汇成立于2005年2月,汇集了来自艺术、文化、商业及体育等领域的杰出代表和社会精英,是高品质的主流精英联盟。
英杰汇成员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他们事业成功而不事张扬,激情、进取而富有品位;他们引领着社会潮流,推动着社会进步,他们身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他们是奥迪“尊贵、进取、动感”品牌精神的体现者和倡导者。
“奥迪英杰汇”是奥迪用户形象和特点的集中体现,向世人展示奥迪用户的优秀形象,并使奥迪所倡导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马未都的介绍
马未都,1955年3月2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收藏家、古董鉴赏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主讲系列节目《马未都说收藏》。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同时也是超级畅销书作家。1981年,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小说《今夜月儿圆》。《马说陶瓷》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小说发表后,被调为《青年文学》的编辑。1996年,马未都创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2008年,马未都以745万元的版税收入,登上“2008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5位,引发广泛关注。
马未都说了哪句实话挨了骂,他说的是哪种历史现象?
开头我先举一个例子,可能稍微对茶文化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在如今茶叶市场上,有个外国红茶品牌一年的销售额是200亿美元,而某国所有茶叶加起来的年销售额也才20多亿美元。
有人马上会出来说:茶是老外偷去的、四大发明是蒙古人传过去的、哲学是世界的基础,没有这些,西方人还在吃生肉呢……
这些人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从来不喜欢从自身找问题。
如果这样说,玉米、土豆、电灯、电话、电脑、互联网这些东西怎么算呢?
这不是胳膊肘往外拐,而是正视历史事实。
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有交流,如果把交流当做偷,那几乎每个民族都干过小偷的勾当吧!而今天,我们说的是瓷器。
马未都曾经在做客《锵锵三人行》这档敢说真话的节目中说:
我们的瓷器曾经在历史上那么有名,如今我们市场上的高端瓷器几乎全是进口。
正因为说了这句话,马先生被骂得要死,他真的说错了吗?
·国宝瓷器是如何被老外给超越的
我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我国曾经称霸世界的茶生意是如何衰败下来的?你别不信,就两字》。这篇文章的阅读量22.8万,评论数1000多个。
但事实证明,人家的年出口额就摆在那里。
而我最后给出的答案也就两字,那就是“作死”。
瓷器也一样,曾经我们的一个茶杯卖一个亿,但这样的产品一年能卖出去几个呢?
而整个瓷器市场,无论是艺术品、瓷砖、卫浴、餐具我们的国际市场额又占了多少?在我们去超市或建材市场买瓷制品时,为什么标价最高,摆放位置最好的永远都是外国的那些品牌呢?
我们曾经轰动世界上千年的珐琅彩、青花瓷、雨过天晴、唐三彩,为何反而竞争不过我们的徒子徒孙呢?
有人说,这是因为他们将我们的工艺偷走了。那么一样的图纸,一样的外形、一样的销售渠道,为什么工程机械方面的国内外产品价格差距那么大呢?
在贵州一带管假货叫茶叶货,这又是为什么?而我前几天看过一个信息,有人说某地大力发展人参产业,亩产一千斤。
照这样发展下去,我坚信,将来人参肯定会比萝卜便宜!不是我们技术不行,而是我们太过聪明了。
往茶叶里掺树叶、往蜂蜜里掺糖浆、往橡胶里掺石头、往药材里掺树根、恶性炒作等等。
而每当看到有人去国外扫货,就有人扯着嗓子骂人家是崇洋媚外。我搞不懂这些整天骂人的人自己就不用外国货吗?
他们自己就真不懂好东西好吗?
而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别人的人,现实中的自己就真的高大上吗?
·欧洲瓷器的发展史
在14-16世纪,全球几乎一多半的白银都流入到了明朝。而瓷器、丝绸、茶叶是明朝对外出口的主要大宗商品。说郑和下西洋不赚钱的人,要不就是真的不懂历史,要不就是人云亦云的盲从者。
我国古代的瓷器有多出名,我就举个例子来说明。
如果在中世纪欧洲人能得到一件来自中国的瓷器,这些贵族会将瓷器用黄金镶嵌起来,作为传家宝一代代传给自己的子孙。
宋朝为什么那么有钱?看看沿海的考古发掘,有多少船来自宋朝?
而这些沉船里,绝多大部分商品不是别的,正是瓷器。这种用泥土加工之后,就能换黄金白银的生意,可谓是一本万利。
有人说,那芯片还是沙子呢,你也去做啊!
其实,无论是茶叶、瓷器、宣纸等传统工艺,最高端的东西依然在国内。但在整个市场上,质量参差不齐,品牌打不出来,你能竞争过那些严把质量关的大企业吗?
就像肯*基、麦*劳和中国菜相比,他们有中国菜好吃吗?但人家为什么能将产业做得那么大,这才是关键。
仅仅拿瓷器里的一个碗来说,国际上有日式碗、韩式碗,谁听说过中式碗?
而研究历史、喜欢历史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学者查历史资料多数人喜欢去日本,这又是为什么?
同样的道理,中药、古建筑、茶道、武术、佛学等我们曾经优越于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东西,后来又变成了什么样子?
一个国产瓷器卖到一个亿,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同样的道理,茶这种农作物,居然有的一斤能卖到几十万、上百万,难道这真的就叫做高端吗?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很多人,将自己拿来骂别人的时间和精力多学点知识,多看看评论区,多思考一些简单而又清晰的问题,就是留给他们的子女最大的资产了。
马未都:外行人伸手拿刀,内行人往往伸手拿锤,刀会落下风吗?
刀光剑影,江湖情长。在古代的江湖中,有一把称手的兵器那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以看到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都是拿着威风凛凛的冷兵器,视觉上就非常的厉害。由于受武侠小说的影响,人们对于冷兵器都很向往。马未都自然也不例外,他也是对于冷兵器很有研究。马未都对于刀有着较为透彻的研究,认为外行人伸手拿刀,而内行人往往伸手拿锤。马未都得出一个结论,刀可能会落下风。马未都这样说有道理吗?
大家伙估计心里都犯嘀咕,这马未都不是搞瓷器、家具、杂项等收藏,很少涉足冷兵器收藏。实则不然,马未都看似柔弱的外表,内心深处还是有另外一个江湖世界的。马未都曾透露,自己年轻那会儿,不喜欢打群架,而是喜欢单打独斗。可见,马未都还是有点血性的。这就是不一般的马爷,总是能够在惊喜之外给人另外一种惊喜。
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不仅藏有制工精美的戚家刀,也有明代看似小巧杀伤力却不一般的乌金锤。马未都还爱这种收藏,确实是令人眼前一亮啊!值得一提的是,马未都收藏的兵器中,大到竹节鞭,小到防身暗器,可以说是一个浓缩的兵器库。马未都就是这般神奇,收藏家的身份,决定了他对刀与锤的论断,完全是从收藏的角度来说的。所以,他的一些看法还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话说刀与锤,二者的地位很是悬殊。十八般兵器中,刀的地位排在第一位,而锤则排在最后一个位置。在历史上,听说赏赐宝刀,何曾听说赏赐一个锤子。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刀与锤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使用范围那是有区别的。这刀与锤的位置,就是这么尴尬。可是,锤子排在最后,这并不能代表锤子的实力不如刀。精于冷兵器收藏文化的马未都深谙此道,自然也有一番说辞。
马未都指出古代江湖上双方对决,外行人伸手拿刀,内行人往往伸手拿锤。这里边就有说道了,刀虽然是利兵器,可是主要功能是砍与劈。锤就不一样了,那是实打实的钝兵器。一般来说,使用钝兵器的人,都是那种彪形大汉,力气肯定不会小。那一锤下去,大家可想而知造成的内伤不是一般人能够受了的。马未都进一步强调,锤的爆发力那是相当强悍的。所以,这拿着明晃晃刀的人可能会落下风。
其实,看过《大秦帝国》第一部的人都知道,秦国步兵就是拿着锤子来对付骑兵。就那锤子,一锤子马脑袋就受不了。马脑袋总比人脑袋结实,可想而知实战中拿锤子来对付人会是什么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编对于马未都的说法还是比较认可的。其实,不管是内行人还是外行人,都不应该在文明社会拿着冷兵器来解决问题。我们可以来欣赏冷兵器的暴力美学,但是也就止步于此,切不可盲目的迷信依靠暴力来解决问题。
马未都先生经典语录
马未都先生经典语录
1、这好事也得往名人身上赖,当然了这坏事也得往名人身上赖。
2、你跑得再快也没有用,前面是一个井!
3、说苏轼在院子里乘凉的时候,首先,古代没有电视,要是有电视也不出去了,就在屋里看电视剧了,看百家讲坛了!我们现在也可以有这样的生活,出去让蚊子咬的全是包
4、马老师说他买了个桌子12000美金,和卖方倒两杯酒,咱俩一人一杯,咱俩这生意就算做成了,现在我【卖方】告诉你,我是花60块钱买的!
5、我们的民族一定要到最后时刻,才会爆发出超常的力量。
6、人的寿数是以生命的形式体现的,生卒两个时间是人的寿数。中国古人尊重生命的开始,遂将年龄加上怀胎十月的一个虚数,就是我们常说的虚岁,其实虚岁不虚,实实在在的一个生命。
7、今天我们渐渐知道人定胜天的局限,这个局限有两个坐标,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空间。在时间前,我们的胜利是短暂的一瞬;在空间面前,我们的胜利是渺小的一点,知道这些,就感叹天之伟大,人的愿望可笑。
8、我们读古书,常常困难重重,障碍多多。这不是古人笨拙,而是今人无知,历史的长河中,文明在筛选中淘汰,多数消亡,少数滞留;这滞留下的包括抽象符号组成的书,后人的任务是将书再度翻译,重现历史真实,审视文明。
9、年轻的时候伏案急书——不是睡着了就是写检查呢、
10、这个椅子没想到今天毁他手里了。
11、马先生,我那椅子现在特新。
12、牌桌,四面有抽屉,把准备输的钱都放到里头
13、说屏风的时候,晚上一伸懒腰,给捅地上去了
14、到门口一人发一小纸条上面写着“此塔是紫檀的”
15、我估计现在能买个电视厂我估计
16、奥迪的车标抄的是我们明朝的床的图案。
17、你看着女孩挺漂亮,但是脾气大。追,追到家,天天摔锅砸碗,你受不了!
18、据说人类开始进入读图时代,这是非常可怕的行为,会让人类进步的脚步就此终止,甚至倒退。人类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自身看不见自身的困境,如同我们自生到死,从哪一天走下坡路的,谁也不知。
19、当你在一人独处时,手捧一本心爱的书,所获得的乐趣无法用语言描绘。
21、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百分之八十终生用不上,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在学校孜孜不倦地学习呢?我们实际上一直在学习一种学习的方法。
22、你今天所处的社会不是专门为你一个人设计的,除了你爹妈,顶多还有个对象,没有人哄着你玩,把你举上天。凡是举你的人,一定怀有不良动机,而这类人更不易相处,人心叵测。
23、对于茶,解渴解暑解乏解腻是第一位的,解忧解闷银愁解悟是第二位的,但第二比第一享受。
马未都经典语录
1.当你在一人独处时,手捧一本心爱的书,所获得的乐趣无法用语言描绘。
2.到门口一人发一小纸条上面写着此塔是紫檀的
3.堆砌的艺术就是一台丰富的文艺晚会,全是重点,却没了重心。形式再花哨,到头来也是曲终人散,两目茫茫
4.对于茶,解渴解暑解乏解腻是第一位的,解忧解闷银愁解悟是第二位的,但第二比第一享受。
5.据说人类开始进入读图时代,这是非常可怕的行为,会让人类进步的脚步就此终止,甚至倒退。人类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自身看不见自身的困境,如同我们自生到死,从哪一天走下坡路的,谁也不知。
6.你多阅读文学书,你的表达就不一样。你的表达不一样,你吸引人的程度就不一样。
7.你今天所处的社会不是专门为你一个人设计的,除了你爹妈,顶多还有个对象,没有人哄着你玩,把你举上天。凡是举你的人,一定怀有不良动机,而这类人更不易相处,人心叵测。
8.你为什么有恐惧呢?那里因为你修行还不到家,当你有了这些修行的时候,你可能就不恐惧了。
9.牌桌,四面有抽屉,把准备输的钱都放到里头
10.囚牛好音,睚眦喜斗,嘲风好显,蒲牢善吼,狻猊喜烟,赑屃负碑,狴犴喜诉,饕餮贪吃,螭吻好吞
11.趋利、趋名、趋静,你处于那个阶段?二层半扒上去看看,也是好的。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能给你内心一种愉快。
12.人的聪明不是天生的,而是接受信息的一个反馈!接受得越多,反馈得越多。
13.人一定是到了没有挥霍时间的时候,才感到时间的紧迫。
14.书本身是知识的载体,当知识攀上高枝,依赖网络或其它能更好地生存时,书作为文物,会像竹简一样载入史册。
15.说屏风的时候,晚上一伸懒腰,给捅地上去了
16.文明一定趋同,文化必须求异。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社会是锅粥,过了坎还有沟。八卦如同算卦,算卦都是废话。有态度的脱口秀,有玄机的脱手秀。
17.我估计现在能买个电视厂我估计
18.我觉得人生所有的事情,有的应该记,有的没必要记。
19.我们每个人的起点差距不大,但结局会有很大的不同,才构成了我们精彩的人生。
20.西方人注重式样,在造型好的基础上材质才会起作用;而东方人注重材质,式样放在了其次,家具必须是硬木良材。
21.喜怒不形于色是一种修行,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22.一个人的成熟在于当他的个人意愿不能表达,或能够表达但不可能如愿时,他能够心平气和的对待,而不是怨天尤人。
23.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百分之八十终生用不上,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在学校孜孜不倦地学习呢?我们实际上一直在学习一种学习的方法。
24.以文化的强势忽略美学的含蓄,注重表而不注重里
25.越枯燥的书对我的影响越大。
26.这个椅子没想到今天毁他手里了。
马未都
1、这好事也得往名人身上赖,当然了这坏事也得往名人身上赖。
2、你跑得再快也没有用,前面是一个井!
3、说苏轼在院子里乘凉的时候,首先,古代没有电视,要是有电视也不出去了,就在屋里看电视剧了,看百家讲坛了!我们现在也可以有这样的生活,出去让蚊子咬的全是包
4、马老师说他买了个桌子12000美金,和卖方倒两杯酒,咱俩一人一杯,咱俩这生意就算做成了,现在我【卖方】告诉你,我是花60块钱买的!
5、我们的民族一定要到最后时刻,才会爆发出超常的力量。
6、人的寿数是以生命的形式体现的,生卒两个时间是人的寿数。中国古人尊重生命的开始,遂将年龄加上怀胎十月的一个虚数,就是我们常说的虚岁,其实虚岁不虚,实实在在的一个生命。
7、今天我们渐渐知道人定胜天的局限,这个局限有两个坐标,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空间。在时间前,我们的胜利是短暂的一瞬;在空间面前,我们的胜利是渺小的一点,知道这些,就感叹天之伟大,人的愿望可笑。
8、我们读古书,常常困难重重,障碍多多。这不是古人笨拙,而是今人无知,历史的长河中,文明在筛选中淘汰,多数消亡,少数滞留;这滞留下的包括抽象符号组成的书,后人的任务是将书再度翻译,重现历史真实,审视文明。
9、年轻的时候伏案急书不是睡着了就是写检查呢、
10、这个椅子没想到今天毁他手里了。
11、马先生,我那椅子现在特新。
12、牌桌,四面有抽屉,把准备输的钱都放到里头
13、说屏风的时候,晚上一伸懒腰,给捅地上去了
14、到门口一人发一小纸条上面写着此塔是紫檀的
15、我估计现在能买个电视厂我估计
16、奥迪的车标抄的是我们明朝的床的图案。
17、你看着女孩挺漂亮,但是脾气大。追,追到家,天天摔锅砸碗,你受不了!
18、据说人类开始进入读图时代,这是非常可怕的行为,会让人类进步的脚步就此终止,甚至倒退。人类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自身看不见自身的困境,如同我们自生到死,从哪一天走下坡路的,谁也不知。
19、当你在一人独处时,手捧一本心爱的书,所获得的乐趣无法用语言描绘。
20、书本身是知识的载体,当知识攀上高枝,依赖网络或其它能更好地生存时,书作为文物,会像竹简一样载入史册。
21、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百分之八十终生用不上,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在学校孜孜不倦地学习呢?我们实际上一直在学习一种学习的方法。
22、你今天所处的社会不是专门为你一个人设计的,除了你爹妈,顶多还有个对象,没有人哄着你玩,把你举上天。凡是举你的人,一定怀有不良动机,而这类人更不易相处,人心叵测。
23、对于茶,解渴解暑解乏解腻是第一位的,解忧解闷银愁解悟是第二位的,但第二比第一享受。
牛刀小编铁凝小编杨振宁小编
分页:123
马未都精彩语录
1、这好事也得往名人身上赖,当然了这坏事也得往名人身上赖。
2、你跑得再快也没有用,前面是一个井!
3、说苏轼在院子里乘凉的时候,首先,古代没有电视,要是有电视也不出去了,就在屋里看电视剧了,看百家讲坛了!我们现在也可以有这样的生活,出去让蚊子咬的全是包
4、马老师说他买了个桌子12000美金,和卖方倒两杯酒,咱俩一人一杯,咱俩这生意就算做成了,现在我【卖方】告诉你,我是花60块钱买的!
5、我们的民族一定要到最后时刻,才会爆发出超常的力量。
6、人的寿数是以生命的形式体现的,生卒两个时间是人的寿数。中国古人尊重生命的开始,遂将年龄加上怀胎十月的一个虚数,就是我们常说的虚岁,其实虚岁不虚,实实在在的一个生命。
7、今天我们渐渐知道人定胜天的局限,这个局限有两个坐标,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空间。在时间前,我们的胜利是短暂的一瞬;在空间面前,我们的胜利是渺小的一点,知道这些,就感叹天之伟大,人的愿望可笑。
8、我们读古书,常常困难重重,障碍多多。这不是古人笨拙,而是今人无知,历史的长河中,文明在筛选中淘汰,多数消亡,少数滞留;这滞留下的包括抽象符号组成的书,后人的任务是将书再度翻译,重现历史真实,审视文明。
9、年轻的时候"伏案急书"——不是睡着了就是写检查呢、
10、这个椅子没想到今天毁他手里了。
11、马先生,我那椅子现在特新。
12、牌桌,四面有抽屉,把准备输的钱都放到里头
13、说屏风的时候,晚上一伸懒腰,给捅地上去了
14、到门口一人发一小纸条上面写着“此塔是紫檀的”
15、我估计现在能买个电视厂我估计
16、奥迪的车标抄的是我们明朝的床的图案。
17、你看着女孩挺漂亮,但是脾气大。追,追到家,天天摔锅砸碗,你受不了!
18、据说人类开始进入读图时代,这是非常可怕的行为,会让人类进步的脚步就此终止,甚至倒退。人类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自身看不见自身的困境,如同我们自生到死,从哪一天走下坡路的,谁也不知。
19、当你在一人独处时,手捧一本心爱的书,所获得的乐趣无法用语言描绘。
20、书本身是知识的载体,当知识攀上高枝,依赖网络或其它能更好地生存时,书作为文物,会像竹简一样载入史册。
21、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百分之八十终生用不上,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在学校孜孜不倦地学习呢?我们实际上一直在学习一种学习的方法。
22、你今天所处的社会不是专门为你一个人设计的,除了你爹妈,顶多还有个对象,没有人哄着你玩,把你举上天。凡是举你的人,一定怀有不良动机,而这类人更不易相处,人心叵测。
23、对于茶,解渴解暑解乏解腻是第一位的,解忧解闷银愁解悟是第二位的,但第二比第一享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