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照相技术?他是怎么研究出来的?
摄影术作为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或者说一种技术而言,到今天为止不过刚刚诞生一百七十多年。与它的前辈绘画相比,实在是太 过年轻。但是摄影在今天的普及程度却是绘画、雕塑等其他所有的艺术表达形式加起来都无法比拟的。
上至一百岁的老太太下至两三岁的小孩儿,只要能拿的起手机就能马上拍摄一张图片。这在一百七十多年前摄影术刚刚被宣告发明的时候是绝对不可想象的。
今天我们拍一张照片只需要轻轻的抬一下手指就可以,但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照片可是足足在阳光下曝光了八个小时才有了上面这张模糊不清但已经足以令所有人惊喜的跨时代的《窗外的风景》
摄影的原理其实很早就被发现了,我们伟大的老祖宗墨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现了小孔成像这一现象。《墨经》一书详细记载了光的直线前进、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现象。墨子对小孔成像的发现足足比欧洲早了两千年。然后这两千多年之中这一发现就一代一代的通过书本传了下来,所以我们今天还能拿发现更早这事聊以自慰一下子,因为后来的书上也再也没有记载过小孔成像在实践中得事了。
而在快两千年后的十七世纪,欧洲人才终于发现了这一神奇的现象。然后就有一些画家就开始利用这一原理把景象通过小孔投影到画布上直接描绘了,为了使绘画更加的准确和便捷,他们发明了一种叫做暗箱的东西。这种暗箱就是原始照相机的雏形。接下来的一百年里欧洲人绞尽脑汁想要把小孔投射倒立的影像留下来。经历了一番比较漫长的探索终于有了1826年的那张在沥青上曝光八个小时的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照片。这一突破触动了很多人得神经,所以也就离摄影术正式被发明的日子不远了。
几年以后,法国风景画家达盖尔用碘化银代替沥青作进一步的试验,又改进了使影像加强并显现出来的方法,结果纪录影像的曝光时间由几小时缩短到几十分钟,影像的质量也有了很大改善,这就使摄影从试验阶段走向实用迈出了重要一步。
¡ 1837年,达盖尔摄影法(银版摄影法)公布于众。1839年8月19日,法国科学学术院举行特别会议加以介绍和推广。 这一年被公认为摄影术诞生年。
(1838年用达盖尔摄影法拍摄的照片《巴黎街景》。摄影曝光时间约是15分钟,拍的是当时的巴黎街头,移动中格车子及人物都没有拍摄下来。)
我们现在去百度百科这个人你会发现他的头衔是法国画家和化学家,并不是摄影家。那个时候其实还没有摄影家这一说,而所有搞摄影的人首先必须得时化学家。这一点在今天的全民摄影时代是无法想象的。其实摄影术的发展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化学范畴的发展。因为摄影术的小孔成像的原理已经是简单的物理常识,而能把光线捕捉并把影像记录下来的感光原材料才是摄影术发展的最大困难。而后来的快门的速度和相机种类以及大小的发展也都是基于感光原材料的发展才有了可能性。
在今天的数码感光元件COMS和CCD出现之前,摄影的发展就是各种化学材料的尝试的发展。我们所熟悉的刚刚退出历史舞台的银盐胶片的负片的摄影法其实是与达盖尔同时代的另一位伟大的化学家——塔尔博特的杰作。
这位叫塔尔伯特的英国没落贵州,是个乡下人。由于他一直在自己的庄园里关起门来自己研究,与外界没什么来往,所以才让达盖尔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摄影术的发明者。达盖尔把自己的摄影法公布于世之后他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愚蠢。
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是在一块镀银的铜板上经过一系列复杂到我打出来你也不想看的方法使其具有感光性,最后经过一个比较长的曝光,大概在十五分钟以上,才能拍摄出一张比较细腻的正相。价格昂贵,而且过程又及其复杂。(所以那个时候很多有钱人去拍照,都得找个木头支架把脖子固定起来,为了保持在那么长时间的拍照过程中一动不动) 。所以,达盖尔虽然被公认为为摄影术的发明者,但是他所发明的摄影法没几年就被淘汰掉了。取而代之的正是塔尔伯特的拍摄出负片再转印到纸上成为正片的塔尔伯特式摄影法。
清朝怎么会有照片?
因为第一张照片1827年法国的约瑟夫·尼塞福尔·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的,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八个小时的曝光。1839年8月19日法国画家路易·达盖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照相机,可携式木箱照相机。它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而清朝是1636年—1912年,也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且在清朝末年中国保守外国侵略者的入侵,从时间和历史的角度来说,清朝有照片也是很正常的。
而在中国的第一张照片是不让人愉快。摄影史学者、《东方照相记》一书的作者南无哀说,“鸦片战争是摄影术侵入中国的引路人”,在1844年,法国拉萼尼使团访华,强迫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吃了败仗的清政府签订《中法黄埔条约》。谈判间隙,使团的海关官员于勒·埃及尔将中方代表、两广总督耆英叫住,拍下中国大陆的第一张照片。镜头里,是耆英的正面像。
扩展资料:
在1822年三十五岁的达盖尔在巴黎开办了一个名叫“西洋镜”的展览,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这是一种用灯光的变化产生各种各样效果的画片景色展览,有点儿类似我们今天的幻灯片技术,也就是达盖尔式照相术的雏形。从事这项工作的同时,他对一种不用画笔和颜料自动再现世界的景色装置──换句话说就是照相机──发生了兴趣。
1839年,达盖尔把他的相机技术公布于世,达盖尔发明的宣布在公众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1839年1月9日,在巴黎召开的法国科学学会的一次正式会议上,达盖尔式照相法及照相机由法国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阿喇尔正式宣布。这种新型的照相术最可贵的一点就是:曝光时间仅仅需要20-30分钟,大大降低了等候时间,做到了真正的方便、快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相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照相机
横向比较达盖尔式摄影法,卡罗式摄影法,火棉胶摄影法及现代数字摄影的优缺点
达盖尔的银版照相法是利用镀有碘化银的钢板在暗箱里曝光,然后以水银蒸汽显影,再以普通食盐定影。此法得到的实际上是一个金属负像,但十分清晰而且可以永久保存。由于曝光大约需要20到30分钟,因此早期摄影多拍摄静物、风光和人像等。
英国发明家卡尔波特是底片从负片到正片的开创人。1835年,他开始试用涂有氯化银或硝酸银的图纸作为感光材料,在照相机里拍成负像,然后再利用日光印像。他把自己的方法定名为“卡罗摄影术"
卡罗摄影法所用的感光材料,无论从片基上还是感光卤化银的形成上,都与达盖尔摄影法不同。他是用强度较高的纸作感光剂的载体,拍摄前,先将纸浸于氯化钠溶液中,然后晾干,再用浓硝酸银溶液浸泡,使纸基上的氯化钠与硝酸银充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感光作用的氯化银(NaCl+AgNO4=AgCl+NaNO4),然后将这张经过晾干的可感光的纸放入相机中进行拍摄,曝光后,再用氯化钠溶液定影,便得到一幅明暗与实物相反的负片。将这张负片与另一张未经过曝光的感光纸叠放,经过充分的曝光后经定影即可得到一张明暗与方向和实物相同的照片。
达盖尔和塔尔博特所采用的感光材料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感光度都很低,感光时间往往要几十分钟,因此,对拍摄对象的选择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直到1851年在阿切尔(Archer)发明了“火棉胶摄影法”后,才使摄影感光材料发生了质的飞跃,同时也取代了达盖尔和塔尔博特所采用的感光材料。
火胶棉是将火棉(硝化纤维)溶于酒精(乙醇)和乙醚之中所产生的一种胶状的乳剂,它是感光材料很好的胶合剂。将碘化钠(NaI)和少量的溴化钾(KBr)与火胶棉均匀混合,然后涂于洁净的玻璃板上,再将玻璃板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使硝酸银与玻璃板上的碘化银和溴化钾发生反应,生成具有感光作用的碘化银和溴化银晶体。这种以玻璃作载体的“火胶棉”感光材料,可以即时进行拍摄。拍摄后,用连苯三酚作显影剂,用海波作定影剂,马上进行冲洗,待晾干后,即可得到一幅明暗与实物相反的负片。
火胶棉摄影法的最大优点是,它能拍摄出像达盖尔式摄影法那样清晰的影像,而成本却不到达盖尔式摄影法的1/10。同时,它像塔尔博特式摄影法那样,能用查纸进行反复印制,而影像质量却远比塔尔博特摄影法精细。它兼具二者之长,而无二者之短,加上它的感光速度比达盖尔式或塔尔博特式摄影法都高,在明亮阳光下,曝光时间只需要15秒至1分钟,所以自1851年问世以后,曾在世界各国流行了20多年,成为摄影史上一个比较重要的历史时期。
火胶棉摄影法的唯一缺点是,拍摄和冲洗必须在火胶棉未干燥前约20分钟之内进行。因为,火胶棉干燥后不透水,药液无法发生作用,所以,又名“湿板”摄影法。它的这个缺点,给摄影者带来极大的麻烦,特别是外出拍摄,除了摄影机和三脚架外,还必须携带化学药品、暗室帐篷及其他冲洗用具,使许多摄影爱好者不敢采用。
数字摄影的出现是摄影事业的一大飞跃,它暴露了传统胶片摄影的不足,同时也反过来印证了传统胶片摄影的优点.
与数字相机相比,传统的胶片相机在不少方面有着暂时难以超越的优越性:对于色彩的还原,清晰度 ,反应速度 ,耗电量以及存储方式
数字相机必须经过复杂的电子运算,而传统相机的简单电子运算或纯机械操作省去了复杂的过程,能够支持快速的启动和拍摄。
数字相机耗电量大,传统相机相对比较小。在野外摄影等特殊情况下,数字相机的存储卡一旦用完便束手无策,相比而言胶卷的购买则方便得多。
传统胶片摄影、数字摄影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结合,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摄影事业发展的正确道路。
路易斯·达盖尔的照相术是如何发明出来的?
19世纪30年代,路易斯·达盖尔成功地发明了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技术——照相术。关于它的发明,还有一段曲折的经历呢。达盖尔1787年生于法国北部的康布雷城,青年时代他是个艺术家。在30多岁时,他设计了“西洋镜”,这是用特殊的灯光效果展示的全景图画。当他从事这项工作时,他开始产生兴趣想发展一种不用刷子和油漆就能自动重现世界上的景象的机器。从此,他开始了研制照相机的尝试。最初,他设计一架有实用价值的照相机的努力没有取得成功。1827年时他遇见了尼埃普斯、有可能那时尼埃普斯也在努力发明一架照相机(到那时多少已经取得了一点成功)。两午后他们变成了合作伙伴。1833年尼埃普斯去世,达盖尔独自继续坚持这一努力。到1837午时,他成功地发明出一种可以实用的照相系统,这被称为达盖尔照相术。1839年,达盖尔将他的照相过程向公众公布,但没有申请专利。作为回报,法国政府授予尼埃普斯的儿子和达盖尔终身年金。达盖尔发明的公布在公众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他成了当时的英雄人物,并接受了众多的荣誉。与此同时,达盖尔照相术也迅速得到普遍的应用。达盖尔自己很快就退休了,于1851年在距巴黎不远的乡村住宅中去世。没有什么发明是完全归功于一个人的工作的。确实,在达盖尔之前,许多其他的工作为达盖尔的成功做了准备。暗箱(一种类似于小孔成像相机的装置,但没有底片)至少比达盖尔早800年就发明出来了。16世纪时,卡尔达诺在如何将透镜安装在暗箱的孔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拉开了现代照相机的令人兴奋的序幕。但是由于它产生的图像根本不能保存,几乎不能认为它就是照相机。另一项重要的准备性发现是1727年由舒尔茨完成的,他发现银盐对光敏感。尽管他用这个发现制造出一些暂时存在的图像,但舒尔茨没有真正对这一现象深入研究。最接近于达盖尔成就的先行者是尼埃普斯,他后来成了达盖尔的合伙人。大约在1820年时,尼埃普斯发现产于朱迪亚(古巴勒斯坦南部地区)的沥青对光敏感。通过这种光敏材料与暗箱结合,尼埃普斯成功地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照相机(他于1826年制造的一架照相机现仍被保存着)。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一些人认为尼埃普斯才是照相机的发明者,但是尼埃普斯的照相方法完全不实用,它要求有8个小时的曝光时间,即使是这样,得到的结果仍然是一幅相当模糊的图像。用达盖尔的方法,图像被记录在一张涂有碘化银的平板上,15到20分钟的曝光时间就足够了。这样一来,这一方法尽管还很麻烦,但却可供实用了。在达盖尔将他的方法公之于众后的两年时间内,其他人对这一方法提出了一些小改进:在用作光敏材料的碘化银中加入溴化银。这一微小的变化对于大大减少必需的曝光时间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而使得用照相术产生图像变得实用。1839年,在达盖尔公布他的发明之后不久,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宣布他发展了一种不同的照相方法。像我们使用的方法一样,它使用负片。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记录表明,塔尔博特实际上在1835年就已经制作出了他的第一张照片,这比达盖尔照相术提前了两年。塔尔博特由于同时还在从事其他几项研究工作,而没能迅速将他的照相实验进行到底。达盖尔去世了,达盖尔非常大众化的发明对以后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人们对照相机的研究工作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英国人塔尔博特在银板照相机发明的同时,创造了“塔尔博特摄影法”,使一张底片可以得到多张照片。又是几十年过去了,美国人也赶了上来。美国的乔治·伊斯曼发明了卷式软片,为照相降低成本、走进千家万户做了准备。1891年,照相机的价格让不少人能够承受,成了家庭中简单而普及的娱乐工具。
摄影冷知识分享:是谁拍的人类史上的第一张照片
拍摄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的人,叫做涅普斯,这是一个法国人。他发现有一种沥青,被太阳照过之后就会变硬,沥青就是一种黑褐色的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
拍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的约瑟夫·涅普斯。
沥青被太阳照过后会变硬,而没有变硬的部分,可以用一些特殊的溶剂,把它给溶解掉。这个特性很有意思,一开始,他用这个方法来复制版画,复制版画就是把一幅画的背面涂上透明的漆,这样,白色纸面的部分就能透光了。他把这张画,覆盖在沥青上,拿到太阳底下去晒,画面上白色的部分底下的沥青就被晒到了,慢慢变硬,而黑色的部分,则不会变硬,然后再用溶剂把没有变硬的部分溶解掉,剩下的部分就可以拿来印刷版画了。
再后来,涅普斯就想,“我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试试看,能不能把现实世界当中的景色给放进这个版画里?”他想到后,就去做了。
一开始不太顺利,颜色很不稳定。慢慢的,他摸索出了经验,然后在1826年的时候, 拍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 。照片里模模糊糊地能看到他家阁楼外的房屋。
但是,涅普斯的这个方法,实际上没办法大规模使用。因为沥青干得实在是太慢了。你知道吗?为了拍摄那张阁楼窗外的景象,竟然用了整整8个小时来晒这些沥青。
所以,涅普斯想要继续优化自己的技术。这个时候,也有一些人正在关注这种靠光线来记录图像的方法,这些人找到涅普斯,想要跟他合作。涅普斯最后选的那位合作者,正是咱们今天的主角。他的名字叫,达盖尔。
达盖尔扛起了涅普斯的旗
要说这个涅普斯,运气还真是差。在拍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后,大概又过了六七年,突然有一天,他中风去世了。
这个突然的变化,一下子就把达盖尔推到了众人的目光下。达盖尔和涅普斯相比,那可真是很不一样。涅普斯是个搞印刷的,他做这一切的核心目的是简化印刷的流程,让印刷变得更容易;而达盖尔,他是个做舞台设计的。舞台设计,经常要画一些什么纵深的街道啊,房屋建筑群啊什么的。所以,他的核心目的是让舞台设计绘画变得更容易。之所以要和涅普斯合作,也是因为他觉得涅普斯的方法可能是一种很好的快速绘画技术。
要说达盖尔这个人,确实很厉害。他利用一些已有的经验以及涅普斯留下的资料,继续改进摄影方法,终于在涅普斯去世6年之后,完善了自己的摄影方法。他对外宣布,自己发明的摄影方法取得了成功。不久,法国科学院也确认了他的这项发明。 达盖尔虽然没有拍出世界上第一张照片,但却成了摄影术的发明人。
达盖尔的摄影方法需要用到白银、碘、水银和食盐。制作的流程也非常繁琐。但至少,人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把眼前看到的风景给直接保留下来。不过,达盖尔摄影法获得的图像,没有办法像我们现在拍照那样,通过底片冲洗出来,或者用底稿打印出来。通过这个方法拍到的图像,是直接印在了作为底板的铜片上,而且,必须要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才能看到。
除了这些成就, 达盖尔还创造了一个记录,他拍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有人的照片儿 。因为那个时候,照相技术都需要很长的曝光时间,即便是达盖尔摄影法,也需要多达10几分钟。人必须长时间保持不动,他的形象才能被保留下来。所以,达盖尔在拍摄巴黎街道时,因为有个人在接受擦鞋服务,很长时间没有动弹,所以他的影像被留了下来。
在那个时代,为了保护发明家们的利益,专利制度已经被建立起来了。如果你能证明,你独立发明了某个东西,那么你就可以为它申请专利,以后如果谁做任何事情要用到你的这个产品或者方法,都要付给你钱。这其实是为了保护发明家的积极性。
达盖尔也不傻,发明了达盖尔摄影术之后,他也给这个技术申请了专利。但是,法国政府一看,这可不行。因为这个技术很好,既然是好技术,就应该让更多的人用到。再说了,法国人发明了这么好的技术,法国政府脸上也有光啊。所以,干脆法国政府出钱,把达盖尔摄影术给买了下来,并宣布解除专利,这样一来,所有人就都能使用它了。所以大家如果有好的专利,一定记得找法务部的同事去申请!他们也为大家准备了丰厚的回报。
不过,你要知道,人类的技术总是不停向前的。就在法国政府解除达盖尔摄影法专利的12年之后,一种新的摄影方法被发明了出来,它不但效果更好,而且 出现了底片,可以利用底片无限复制照片 。达盖尔摄影术因此很快就衰落了下来,成了博物馆中,供大家欣赏的展品了。
达盖尔发明的摄影术用的是什么方法
叫做达盖尔摄影术(银版摄影术)。
达盖尔照相法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摄影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让一块表面上有碘化银的铜板曝光,然后蒸以水银蒸气,并用普通食盐溶液定影,就能形成永久性影像。
这是一种显现在镀银铜版上的直接正像法,不能进行印放复制。它的基本方法是在抛光的铜版上镀银,并用碘蒸汽熏镀银面,使之产生具有感光性的碘化银。把这种具有感光性的银版放入暗盒内备用。
拍摄时,在镜头口径为F3.6的方盒相机中装入这种银版,曝光时间为1分钟左右。拍摄曝光后再用水银蒸气熏镀银面显影。在银版的受光部位上,水银和银化合成有光泽的汞合金组成影像中的亮部。银版上未受光的部位,没有汞合金生成,仍以碘化银形式存在。
显影后的银版再经大苏打溶液定影,把碘化银溶解掉,显出呈黑色的铜版,组成影像的暗部。这样就得到一幅由霜白色的汞合金形成的影像。阴影部分透明,可以看到黑暗色的镀银铜板表面。便成为一幅正象的照片。
达盖尔(1787年11月18日——1851年7月1日)是法国美术家和化学家,因发明银版照相法而闻名。达盖尔出生于法国法兰西岛瓦勒德瓦兹省。他学过建筑,戏剧设计和全景绘画,尤其擅长舞台幻境制作,也因此声誉卓著。1851年他在距离巴黎12千米的Bry-sur-Marne逝世,他的墓上有一座纪念碑。
扩展资料:
后来,达盖尔根据此方法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机。
他的照相机与今天我们使用的照相机基本类似,由镜头、光圈、快门、取景器和暗箱等部分组成。镜头是照相机的重要部分,景物就是通过它来结成影像。
它由不同性质不同形状的透镜组成,达盖尔照相机只有一种焦距即f=75mm;光圈是装在照相机镜头里用来调节通光量强弱的一种设备,当时的照相机设有4、11、16三种光圈;快门是用来调节光线进入镜头多少的装置;取景器决定所摄照片的范围;暗箱是一个不透光的匣子,用来放置胶片。达盖尔巧夺天工的设计一直沿用到今天。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达盖尔
百度百科——达盖尔摄影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