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嫁到晋江安海生小孩娘家人要送什么礼?
小孩子出生,娘家及舅舅(如有多个)送红膏蟹一对或鸽子(4-8)给女
儿补身子。14天及满月送小孩衣服。周岁送小孩衣服及小孩银饰(银手链银脚链这个网上或金饰店有现成的也不贵)或者说包个红包也可以(俗称“结三带”)。(以上这些丰俭因人而异,只是安海的风俗这是女儿娘家给女儿的脸面)。相对来说,男方在收到女方的礼物后,要给女方送礼人,煮4个糖水鸡蛋包个红包(金额亦是因人而异,是男方给媳妇的脸面)除小孩子出生外,其它的14天,满月,周岁,男方同时回礼加送米面油之类。到小孩子16岁(虚岁)娘家还送衣物及小孩子金戒指。男方请客,请舅舅“座大位”就是说舅舅是最大最尊贵的客人。小孩子结婚同上。
安海人告诉你安海风俗,不为传播老式风俗,只是给需要的人一点帮助。因移风易俗很多都改了。给最佳回答,不谢
福建晋江结婚,男方不出彩礼,女方大额陪嫁吗,和印度一样吗?
比如男方出一百万彩礼,女方翻一倍陪嫁,不存在不给彩礼的说法,但这些都是新娘的私房钱,不是给男方的!
终究是看自身实力说话,即便晋江真的是大额陪嫁,那有多少男人想娶晋江女孩,你不足够优秀怎么能脱颖而出。你足够优秀,还在乎那份陪嫁吗
彩礼是不收,但不是就不用给,还是要拿过去的,再由女方家长决定收不收的,虽然大部分是不收的,但也有小部分被收掉的,特别是女方家长明知男方拿不出这些彩礼,借大额钱想要高额嫁妆的,这种情况通常会激怒女方,也就会被收掉。还有晋江虽说彩礼不收,但其它的各种金大部是收的,而且是必须收的,还有结婚当天我们称为“盘担”这些物品,普通人家少也有两万的物品,富的也几十万,还有大包小包(放在盘担里的两个红包),大包一般是不收的,小包一般是收掉的,还有小舅子的红包也是必须收的,虽然最大额的彩礼不收,但这些乱七八糟的加起来也是很多的,普通家庭也得十万以上,贫点的也得五六万,稍富点的得好几十万,而嫁妆虽然一定会给,但是给多少是不一定的,给几亿的也有,不给的也有,普遍都会给聘金的1.5倍或以上,普遍的都是30至50万之间,那几个富镇一般会给100至300万之间,富豪就不好说了,反正很可观。
好像是,男方出钱给女方买家具,包括电视、沙发、空调、洗衣机,比较穷的家庭男方有的才出6万。
剩下女方负责,包括小车,给新娘的存款(比较坑爹的,有的是一份保险)。
整体来说,女方比较亏。
结婚后新娘的存款通常会遇到两种情况:
1、男方家庭比较贪心的,会以种种理由软磨硬逼让新娘把钱拿出来,比如买新房钱不够,因为在南方娶老婆不一定要买房。或生意需求等其它理由。
2、新娘独自经营,直到老死,新郎不敢过问。
一个国家男女婚姻,如果不按国家发律来结婚,那么这个国家人结婚的形势就是五彩斑斓,多姿多彩的,地方婚姻色彩浓厚,规矩不一,热闹方式不同,男女来往礼节不同。自古道:出门一里路 ,各有各乡风。在我们这里以前来说生女是赔钱货,生儿是货上货。宁生十个男不生一个女 ,生个女儿长大出嫁娘家要制办嫁妆,金银首饰不能少,否则女儿在婆家没地位。不仅是女儿的婚姻这样做,而且女儿生了孩子,外婆又要花钱做外婆,女儿生几胎,外婆要胎胎要花钱,女儿生孩一个月吃喝都娘嫁拿去的食物。我们这里还有一句话:女儿生儿生到老,外婆最少要一条棉布袄。我们这里过去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而现在不仅没有这个现象,反了过来生女欢喜,生儿跷嘴,现在女儿不愁嫁不出去,就怕没有女儿嫁,因为女儿听话外靣打工积钱回家不乱花。男孩在外不听话有钱就乱花 ,回家还象个小少爷。长大了找老婆没有一分钱,逼得父母到处借钱,父母老了背上背着一堆债,晚年生活太可怜。
我们这里的彩礼高的三十万,中的二十万,最少的也要一十五万元。有的女方家里大陪价,有的不贴不亏平平过,有的什么什礼物都不给,就是一个女人,因为娘家太穷,我村里有三个媳妇结婚双方都没花钱,就是领证结婚,
印度女人结婚男方不给钱,都是女人自己贴钱,我讲的以四个媳妇结婚近似印度一样,不过她们都是外面打工带来的老婆。在本地娶的媳妇现在是不可能的。
胡扯,老子晋江的,除了少数几个地方确实是女方高额陪嫁的,但大部分地方还是男方出彩礼多一些,反正我是晋江安海人,我们这边是这样( へ )
嫁妆,看你怎么理解,比如你兄妹两人,父母财产要不要分你一份?当你出额时,父母用嫁妆的形式给你一份财产支持你成家立业。
彩礼,形式上也是要的,只是女方家不收,还回男方家,男方家一般也给这对年轻人,也等于是两方父母在支持这对刚成家的夫妻去创业。
父母把子女都养育到成家了,立业要靠自己。这时候做为父母养育子女的责任做完了,以后等你们回报养育之恩,这不是交易,这是良心道德,这是文化传承。
如果以后离婚,陪嫁财产也是跟女方的,
我是晋江人。
真乃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而且晋江有很多家大业大的企业,嫁女怎能是陪些嫁妆了事?那是要陪股份或子公司的。比如安踏、恒安等嫁女,怎么陪嫁妆?不是股权股份最合适吗?所以,请勿因此失眠而导致神经衰弱?
男方不出彩礼,女方大额陪嫁这样的说法有点不成立,我就在晋江这边我就说说这个问题。
在晋江这边到了结婚的年龄有自由恋爱的,也有相亲结婚的,我有两个朋友,一个是取老婆的,一个是嫁女儿的,取老婆这家刚开始的时候男方是要带彩礼钱去女方家的,至于带多少要看双方的家庭条件,如果女方家庭条件可以,那么男方这边就会多带一点,把彩礼带去女方家的时候如果女方接受了,那么说明两家都同意结婚了,但彩礼只是带过去给女方看一下的,当天就会退给男方带回,等到结婚的时候女方就会赔嫁很多东西过来了,比如当时下了30万的彩礼钱,那么女方也就会赔嫁差不多30多万的嫁妆过来,有家电,有首饰,还有小车,还有女方的私房钱,最主要的是还有黄金,这边的女孩子要嫁人的时候父母和那些亲戚都要买黄金给她,有买项链,有买手链的,反正嫁的时候混身都带着金子,但是也有收了彩礼钱的,当时你带过去了,女方家里收了,等结婚的时候女方就会把这些彩礼钱全部带过来,比如带了30万过去,回来的时候就不止30万了,女方家庭条件好的话有可能带回100万也很正常的。
我的另外一个朋友是嫁女儿的,他们是靠煤婆介绍认识的,男方家里条件很好,听我那朋友说单单一年收房租都有100多万,我那朋友一年也有40多万的收入,当时男方过来提亲的时候带了18.8万过来,(男方家里条件这么好怎么才带了18.8万过来,我就问了我朋友,他说还没有提亲的时候两家都有沟通一下,彩礼只是一个形式,多少不重要),而我那朋友当天也就把彩礼钱都退还给了男方,然后还要办10多桌的酒席,两边亲戚都在一起聚一下。
然后就要等男方通知日子,定那一天办结婚日子,有一次我去朋友那边泡茶,问了一下他,我说你准备陪嫁多少,他说就陪嫁了男方家里面的全套电器,还有一部价值20万以内的小车,还有他女儿结婚那天身上带的黄金全部赔嫁过去,我算了一下大概35万左右,我又问了他一句,我说男方家有钱会不会觉得你赔少了,他说不会,本来男方家里有钱你赔嫁多少是一个心意,但是我这个朋友为了嫁一个女儿也花了差不多50万,因为办结婚酒的那天单单酒席就办了60桌。
所以说不是男方不出彩礼钱,出还是要出,但能拿回来就是了,女方会大额赔嫁也要看女方的家庭,大额赔嫁的也有,但是很少,一般这种的都是门当户对的那种,家族企业都有上市公司那种,如果两个企业联姻那赔嫁的东西有可能我们这辈子都得不到那些。
印度那边也有听说一些,女方都要带着相当多嫁妆去男方那边才会有家庭地位,但是中国和印度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在中国不管取老婆还是嫁女儿做父母亲的都会希望孩子过得好,能给的都会给孩子,而不存在家庭地位这一说法,而印度由于宗教和信仰都和我们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应该是不一样的。
哪个地方女方收的彩礼最贵?
地地道道的山东人,看了看山东的彩礼!
首先我是 淄博 得!
一般情况下三万,五万都有,家庭条件好点的给十万甚至更多。当时我给了十万,不过买房子的时候,老丈人也都拿出来了,还给填了点!
【菏泽】
彩礼一般是3斤3两。这里指的是100元钞票的重量,大约是14.35万元。但现在又出现"万紫千红一片绿",就是1万张5元钞票,加1000张百元钞票,这已是15万元,至于"一片绿",就是一片50元的钞票,新郎可以看着给。15万元起步价的彩礼,足以让菏泽姑娘成为山东最"贵"的新娘。
【青岛】
青岛的新娘子索要彩礼可谓是最"实事求是",事业单位编制的新娘子10万元彩礼,若是公务员编制,那得到15万元啦!人家说了,结婚后,俺给家庭的贡献不一样,彩礼当然也不能一样!
【德州】
以德城区为例,城区6.18万 农村3.18万
【东营】
一般家庭4.8万,娶个油田姑娘至少要‘万紫千红一点绿’的礼金:1万张5块+1千张100块+一块玉。”
其实,对于聘礼,两家老人通情达理,就是个形式,左口袋出右口袋进,不要因为这样的风俗成为一种累赘!
向交警部门举报其无证驾驶,交警会认真处理吗
会。举报无证驾驶没有奖励的。发现无证驾驶人员,可以向正在执勤的交警或者拨打122、110举报。为方便交警部门取证,最好是在行驶前或者行驶过程中举报。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明确规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扩展资料
驾驶员未携带机动车驾驶证的,无论驾驶过程中是否违法,不得继续驾驶车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扣留机动车,并通知驾驶员提供驾驶证。根据不同情况提供驾驶执照办理。
(一)提供的驾驶证真实、合法,驾驶时无违法行为的,给予警告或罚款20-200元,并及时归还车辆;
(二)所提供的驾驶证真实合法,但当时驾驶证是违法的,根据违法情况和未随身携带驾驶证予以处罚,并及时归还机动车;
(三)未提供真实、合法机动车驾驶证的,视为无证驾驶,可按照第(一)、(二)项办理。无车、借车的,按犯罪性质办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证驾驶
晋江嫁女儿的婚姻习俗是怎么样的?或娶晋江女孩要什么习俗?
晋江的婚姻礼俗“闻名中外”,对于其特殊性和严重的奢侈现象可谓有目共睹。 婚俗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历来都受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晋江人尝谓人生三次喜:结婚喜、生子喜、生孙喜。在晋江,婚姻礼俗可以说已是“深入人心”,带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也成为了晋江人民生活的典型习俗,延续了数千年的数百年的民俗,在人们的心中烙上了深深的印,充满了晋江的特色。
一、晋江婚姻礼俗概况
旧时婚礼是婚姻关系的很重要标志。而婚礼的习俗,因为民族和地域、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晋江的婚姻习俗是晋江地域文化积淀的体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晋江婚俗既保留了古代闽南文化的遗存,又深深地打上了中原民俗的烙印——极尽奢华的古典式婚礼,构成了晋江社会多姿多彩的婚俗。
1、古婚俗沿留至今日
据了解,沿海地带高嫁妆婚俗可谓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期,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就是婚姻六大程序:
纳采:男方家长请媒婆向女方家长提亲。问名:女方答应议婚后,男方再派媒婆去女方,问清女方当事人姓名、生肖、生辰八字等与“命”有关的具体情况,并到祖庙占卜以定凶吉。
纳吉:即订婚。仪式可简可繁,但交换订婚戒指是必不可少的“节目”,一般由男方当事人在其堂亲若干人和媒婆陪同下前往女方家中,双方当事人亲手为对方戴上。纳征:也就是男方送聘礼到女方家,以女方是否收下判定婚姻是否实际成立。
请期:纳征后不久,男方派媒婆或者直接与女方商定举办结婚仪式的日期,以前大多数要算命,选定黄道吉日。
亲迎:新郎到女方家中迎娶新娘。按规定,加上随从,必须单数去双数回。晚上一般要举行结婚仪式,宴请亲朋好友。
这种婚俗就是这样沿袭下来,即使有小小变动,却“万变不离其宗”。 晋江是历史文化名城,各种传统的风俗礼仪保存得较为完备,其中当然包括这一项重要的风俗。
2、奁资近年节节攀升
唐朝时的聘礼通常是绸缎之类,数量可多可少,酒食不包括在内。在沿袭传统的同时,沿海人又给这种风俗一些时代色彩。宋代的妆奁内容丰富多彩,金银首饰、布匹衣裳、灯火灶台、被帐枕箱、巾帽鞋袜、器具杯盘、珠玉珍宝、梳妆镜台、洗涤器皿、文房四宝、古玩珍器等,一应俱全。如今,随着经济发展,嫁妆档次更进一步,最高纪录为:一辆奔驰320,一辆宝马725,六间临街透顶店面,现金人民币150万元、美金15万元,其他一整套最豪华时尚的家具家电忽略不计———据说女方是按照1000万元的标准置 。
3、攀比现象严重
“女儿越大父母越操心,儿子越大父母越放心”的俗话,还有“寡妇门前是非多”,而鳏夫家中有女子出入却受到人们恭喜的风俗,折射出几千年的重男轻女传统观念;女儿出嫁没有高嫁妆,父母就担心女儿以后会没地位;男人找妻子也希望女方的家庭经济条件好,以此证明自己有实力有地位。许多人希望女儿不要嫁晋江人,但希望儿媳是晋江人,无非是冲着高嫁妆来的。民间有个说法,娶媳妇要娶陈埭镇的,因为那里嫁妆高。但这要一分为二,经济发达地区给女儿高嫁妆,是男女不平等的一个表现。因为在整个闽南地区,男性有继承权,而女儿嫁出去就是“泼出去的水”。高嫁妆现象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经济实力雄厚,能承受得起高嫁妆;第二层次是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跟风;第三层次是较为理性的层次,主要在晋江安海、池店等地,采用集体婚礼等形式,婚事简办,不盲目跟风。
二、存在问题及其根源
1、存在问题
(1)、铺张浪费现象严重
关于铺张浪费,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意识形态和教育问题。在清末,晋江的婚姻礼俗中,铺张浪费主要表现在大地主,大官僚里面。门当户对,包办,媒妁之言盛行。广大的农民,饱受剥削,没有人生自由,温饱问题没有保障,因此根本谈不上所谓的浪费。有自由的平民或是书生秀才,生活也比较清贫,婚姻礼俗尽管有按步骤来,但相对简单。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国民经济低下,人民的生活贫苦,但思想觉悟普遍高,十分纯朴。大多数人都是从苦难中走过来的,根本不会注重面子问题婚丧内容形式十分简单。
晋江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地提高,讲排场,铺张浪费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严重越盛行,攀比现象严重,而且趋于平民化。
虽然它已经随着社会、经济、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改变而改变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但在目前,尤其是在农村,由于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这种风俗没有足够科学的认识,盲目地跟随潮流,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晋江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些婚姻礼俗却越来越不科学——越来越讲
排场,造成了不必要的铺张浪费。
(2)、讲气派讲排场现象日益攀升
讲豪华讲气派、高彩礼厚嫁妆近年来有水涨船高的趋势。主要是第一,男方重高嫁妆,女方贪高聘金。就聘金而言,已经从200元、400元上升到现在的20万元、40万元、80万元甚至更多。嫁妆由自行车、14英寸电视机到现在的高档进口车、住宅。因此,很多普通家庭一到子女谈婚论嫁时,就犯愁了。因家庭经济承受不起高嫁妆、高聘金,有些人选择偷、盗、抢、骗等行为;有些人因没钱而无法结婚。这些都严重危害社会,存在各种犯罪隐患。第二是讲排场。很多人为了讲排场,设立很多名目,订婚宴、女婿宴、结婚宴、还亲宴,每一场宴席都铺张浪费,几十桌、上百桌的大场面比比皆是,并且攀比严重,规模不断扩大,宴席的规格也不断提升。晋江目前的酒席价格,高、中、低三档分别是一桌1000元、800元、600元,这使一些家境不好的不得不“阉鸡跟凤飞”,硬撑着。
(3)、不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
不良的婚姻礼俗现象近年来有水涨船高的趋势,不应该孤立地分析这一现象的影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多数人刚刚告别温饱,步上小康之路,无法承受高嫁妆的重负。“打肿脸充胖子”,往往会债台高筑,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到企业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影响到家庭生活质量。有些人甚至为此不惜干出偷鸡摸狗之事,影响到精神文明建设。
2、根源
(1)、多种习俗沿海糅合
高嫁妆现象产生有历史文化原因。泉州属于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传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从沿海地带婚嫁中盛行的“三书”、“六礼”就可看出。晋江等沿海人的祖先多为西晋末年“衣冠南渡”的中原人,承载了大量中华文化传统。晋朝人好攀比爱斗富的习俗,使其后裔———晋江人在潜意识中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泉州古时为闽越之地,有不少土著习俗;再加上泉州自古就是通商口岸,受异国风俗影响。种种习俗糅合之后,使沿海地带的婚俗比其他地方更为复杂和隆重。
从地域上看,泉州沿海地带物产丰饶,气候宜人,传统上就是经济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后,泉州经济发展迅猛,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一,为高嫁妆现象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从文化原因上分析,我国国民性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爱面子,导致撑场面的现象非常普遍,高嫁妆婚俗就是其中的典型。还有,中国人自小就习惯于生活在家族关系的呵护之下,处处弥漫着中庸之道,不像西方那样崇尚独立,以至于父母要为孩子操心到老,因为担心女儿婚后受气而给高嫁妆就是一种表现。
此外,城市化进程缓慢,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大多数沿海人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下,受到落后、保守的观念支配,容易落入俗套。婚礼按
照繁琐礼俗来,缺乏个性、品位的现象变得很普遍。
(2)、边缘性远儒性所致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总体布局中,民俗文化应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闽南沿海高嫁妆婚俗,是长期形成的。古代的婚事并不像现在这样,即使现在的惠安县,古时也有移风易俗的好现象。高嫁妆的婚俗并不符合儒家“礼”的规定。远古时期婚俗有“六礼”之说,到宋代至明清时期,就简化到了“三礼”甚至“一礼”,并未主张铺张浪费。这一风俗的形成,有地理上的边缘性(即泉州地处沿海地带)和文化上的远儒性(即远离传统文化中心)的原因。
(3)、受到文化水平影响
高嫁妆现象的成因,与文化教育因素也是分不开的。如今社会上受教育水平较高,有文化、高素质的群体,婚事就不会大操大办,而是注重个性和品位。
(4)、与媒婆促成有关系
根据晋江多数的离婚案来看,高嫁妆、高聘金现象与媒婆的极力促成有很大关系,媒婆牵线成功一桩婚姻,就能拿到聘金、嫁妆总和10%的红包,因此,媒婆会极尽三寸不烂之舌促成婚事,甚至在男方这边说女方会有多少嫁妆、在女方那边说男方会有多少聘金。男女双方、亲家间互不了解,在短时间内包装出来的婚姻和亲戚,往往容易在聘金返还环节出现矛盾,离婚率很高。
请问晋江人婚嫁习俗
1、过礼
“过礼”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
2、探家风。
如果两个见面成功以后,一般女方就会到男方家里进行“探家风”了。到了那一天,一般那天会比较多人去男方家,这样就可以对男方家庭进行一些详细的了解,然后回到家以后相互听取意见,如果还是有一些不放心的话可以再托朋友或是亲戚去了解一下男方家的背景以及年轻人的一些情况。
3、谈聘金和衫裤钱、系红包。
如果“探家风”以后觉得男方没有问题的话,这个时候媒人就要再次发挥重要作用,就是进行谈聘金和衫裤钱。
聘金一般在3888元左右,衫裤钱则一般在10000元左右。如果像聘金和衫裤钱都差不多以后,接下来男方就要选一天到女方家系红包,一般会先拿一部分钱给女方父母,土话就叫“系三带”。女孩子则要从中拿出一小部分给自家的父母、兄弟姐妹买一身新衣服。
4、找日子,送日
“系三带”过后,这个时候男方就要准备按照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找喜日,确定在哪一天后,然后再把“喜日”的红贴子及一小篮糖饼送到女方家,这个就叫“送日头”,女方知道日期后就会准备好嫁妆,男方就要忙着请人、准备酒席等。
5、担盘,上头,举行结婚典礼
新娘还要在新郎的陪同下给双亲和直系亲属敬“乌糖茶”。一般敬茶顺序就是按长幼逐进行,一般在敬茶时公公和婆婆他们都会准备一份礼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