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明 黄族民的夸住宅台词
马志明,黄族民的夸住宅台词:
甲:您说相声年头儿不少啦。
乙:也就十几年。
甲:您的事瞒不了我,您上辈不是说相声的。
乙:对啦。甲:你们老家在通州,离北京四十里。到通州一打听X百万就是你父亲,称百万之富。你有个大爷叫X千顷;你叔叫X半城,趁半城买卖。你父亲老哥仨,跟前就你这么一个儿。真疼爱你,老哥仨爱你拿你当眼珠儿看待。
乙:不假。
甲:老哥仨就一个眼珠儿。
乙:俩瞎子,一个一只眼!甲:不是。老哥仨就是你这么一个儿,拿你当眼珠儿。
简介:
黄族民,1950年出生于天津市,相声演员。
人称“大黄”,师从马志明。原是天津中央制药二厂从事宣传工作的干部,本身就是相声爱好者,1987年马志明与谢天顺裂穴(结束搭档关系),黄族民开始追随马志明说相声,经过马志明的悉心指点,1988年起正式为马志明捧哏。
代表作品有《大保镖》《弦子书》等。
为什么说杨振华和金炳昶的相声辈分问题,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
杨振华和金炳昶先生一直是相声界公认的相声艺术前辈。杨振华和金炳昶是师兄弟关系,两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拜师沈阳著名相声艺人,冯家门四大荃之一的杨海荃。杨海荃的师父是东北冯家门第二代传人冯振声,冯振声的师父则是沈竹善,父亲是东北冯家门开创人冯昆治(也有冯昆志写法)。
杨振华和金炳昶的相声辈分争议何来?
一种声音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正当杨振华、金炳昶走红全国的时候,北京相声圈不愿意承认他们俩是宝字辈,就让他们和王志涛一起降了辈分变成文字辈。
第二种声音则来自德云社,德云社第一版《德云家谱》中将杨海荃标注成自降一辈,这样王志涛的徒弟、杨振华金炳昶的徒侄、德云社的郑好就成了郭德纲的师弟,相应的杨振华金炳昶和王志涛也就成了文字辈艺人。
杨海荃的辈分很高
他跟张寿臣、常连安、朱阔泉、马三立同辈。张寿臣是常宝堃、刘宝瑞的师父。常连安是高元钧的师父。朱阔泉是侯宝林、孙风山、马志明的师父。马三立是常宝华的师父。换句话说,杨振华和金炳昶跟侯宝林、刘宝瑞、高元钧、马志明、常宝华同辈。对于现在的年轻相声演员而言,他们都是师爷级的人物。
杨振华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非常著名且有优秀作品推出,而且仅能在收音机听到。杨振华作品多数是自己创作,并且颇具讽刺幽默,跟王志超合作(捧哏),一个”撇局长”得罪了某文化局领导,一个”大裤衩子”得罪了某干部,至今年代久远,他相声的名字都忘了,只记得假大空、”结婚随礼”写假账那个、题材的大毛、二毛……九毛那个、下象棋小段有两个,等等好多。
杨振华,金炳昶是和马季齐名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
他们的相声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风靡全国。他们二位表演的好,作品也好,很多作品都是杨振华自己创作的,如《假大空》《特殊生活》《下棋》《八字迷》《计划生育好》等,特别是相声《八字迷》还登上春晚舞台。杨振华,金炳昶二位开创了一个时代。
但是,杨振华做相声讽刺性太强,好多人自动对号入座,导致杨振华被逼无奈到处走穴。但他的相声水准仍数一流,和京、津相声并列(东北)“三雄”。目前,杨振华老先生还在世,85岁,经常指导年轻相声演员,他培养了“交警纪元”颇受欢迎,祝杨振华老先生健康长寿!
德云社的辈份为什么这么奇怪?
郭老师的徒弟是按照【云、鹤、九、霄、龙、腾、四、海】八字科给名的,就是这八字的都是一个辈分的,都是郭老师的徒弟,同一辈分的师哥师弟,师兄弟其实正经说起来是按照郭老师收徒给字誊在家谱上的顺序来决定的(也有一些是带艺投师的,虽说入门晚,但给的字还是高一些的),但是平时大家关系不错,而且某些早入门的弟子岁数可能比后入门的弟子还要小,所以一般他们相互之间都是按年龄大小称兄道弟的
八字科现在收到霄字,应该明年会有龙字科了吧(不算今年某云字师兄自降辈分)
现在德云社还有一部分演员是高峰高老板的徒弟,给的【昊】字,还有一些是于大爷的徒弟,还有一些是孙越老师的徒弟,这四位算师兄弟,是同一辈分的,他们的徒弟们也是同一个辈分的,算师兄弟
往下一辈说,岳云鹏和栾云平已经收徒了,给的【筱】字,【筱】字这几位管【云鹤九霄龙腾四海】那些位就得叫师叔或者师大爷,管郭于高孙这四位得叫师爷爷,正经起来得这么叫,其余时候大家也都是随年龄大小来的,比如高峰高老板那是八字科正经的师叔,但是高老板岁数跟他们差不了太多的,一般时候也都是叫高老板哥哥,孙越也是同理,岳岳管他也是叫哥,但他正经是岳岳师叔
全社辈分最乱的要数俩人,一个是谢金,辈分太高了,比郭老师还得高一辈,八字科管他得叫师爷,更不用说筱字的了,得叫老祖,这往后台一待,就得供起来了,没法处了,所以平时也不按辈分来称呼,都是好哥哥好弟弟,想起师爷当年也想自降辈分,奈何云金实在不好听啊
一个是张云雷,来得最早,娃娃腿跟着郭老师,云字科里边也是排前的,但是岁数小,嘴又甜,管谁都叫哥哥,小辫儿还是郭老师小舅子,跟郭老师是一个辈分的,社里随师父管小辫儿的叫姥爷,管小辫儿叫兄弟,郭麒麟和王九龙,正经管小辫儿得叫老舅,但是这仨人作科又都是一个辈分的师兄弟,照说小辫儿跟孙越是平辈,按相声门里的辈分,小辫儿叫孙越胖叔叔
我就想着于谦老师的儿子于思洋,也是正经给了云字的了,算起来也是云字科的师兄,到他登台说相声的时候,可能筱字的都收徒了,这辈分又该折腾一下的了,还有郭汾阳,早就拜了于谦老师的了,他管他老舅得叫师哥,如果张云雷收徒了,就是自己老舅的徒弟管自己得叫师叔,哎呀,突然好期待十年后的德云社呀,捋辈分都能玩出花来。
在德云社里辈分很高的谢金,他究竟师从何人?
问起德云社里地位最高的人,大部分人都会说是班主郭德纲,小部分人会说是郭夫人王惠。也有那么一小撮人会说按相声辈分排,德云社里地位最高的是郭德纲的师叔——谢金。
谢金的父亲是谢天顺老先生,第五代“宝”字辈相声演员。因为父亲的辈分太高,而在世的宝字辈相声大师又屈指可数,所以在2009年12月10日,谢金由同为德云社成员的老相声演员李文山代拉师弟,拜已故相声名家王世臣为师。所以谢金的辈分是第六代“文”字辈相声演员,比郭德纲还高一辈儿。
谢金,生于1982年,比德云社班主郭德纲小9岁,2007年才进入德云社后,前几年的发展可以说是平平,很多人都不知道德云社还有这么一个年轻的大辈,2018年因为参加东方卫视《相声有新人》节目为众人所熟知,目前在德云社的发展也算风生水起。
谢金还保持着德云社两项纪录,一个是身高,一米九二,赶上篮球队员了。另一个就是辈分,全国最年轻的文字辈相声演员,郭德纲的师叔辈,很多德云社演员在微博上和谢金互动时都称呼他为师爷,这没毛病。
郭老师的徒弟是按照【云、鹤、九、霄、龙、腾、四、海】八字科给名的,就是这八字的都是一个辈分的,都是郭老师的徒弟,同一辈分的师哥师弟。
往下一辈说,岳云鹏和栾云平已经收徒了,给的【筱】字,【筱】字这几位管【云鹤九霄龙腾四海】那些位就得叫师叔或者师大爷,管郭于高孙这四位得叫师爷爷,正经起来得这么叫,其余时候大家也都是随年龄大小来的,比如高峰高老板那是八字科正经的师叔,但是高老板岁数跟他们差不了太多的,一般时候也都是叫高老板哥哥,孙越也是同理,岳岳管他也是叫哥,但他正经是岳岳师叔。
相声界的辈分排行,究竟是用什么来分的?
目前相声界中在世者辈分最高的是“宝”字辈,这些相声演员有常宝丰、常宝庆、马志明、杨少华、田立禾、姜宝林和陈涌泉等人。
相声界历来讲究师承辈分,早年很多相声演员拜师排字辈时,还会特意改下名字,以此证明自己是某个师承辈分的。当然,拜师也是为了在相声界能有更好的发展。
坊间对于相声界辈分排名流行最广泛的就是“德寿宝文明”这样的排序。其实,早在德字辈之前就有好几代相声演员,只是那时相声演员并不多,也没有特意去排字辈。
相声界到了第四代开始,相声演员就发展的很兴旺了,最为知名的就是“相声八德”,这就包含裕德隆、马德禄、刘德智、焦德海、李德祥、李德钖、张德泉和周德山八位相声演员了,这些都是“德”字辈。
到了第五代“寿”字辈相声演员里,他们有张寿臣、朱阔泉、郭荣启、郭启儒、马三立、马桂元、宝寿华、常连安等相声代表。
第六代“宝”字辈相声演员,则有侯宝林、马志明、王凤山、赵佩茹、常宝华、常宝霖、常宝庆、常宝丰、杨少华、尹笑声、姜宝林、田立禾、陈涌泉等人。
第七代“文”字辈相声相声演员里,则有侯耀文、石富宽、马季、常田贵、张文顺、高英培、牛群等相声演员。
再到第八代“明”字辈相声演员,则有郭德纲、于谦、姜昆、冯巩、李金斗、李菁等人。而再往后相声界就没有再排字辈了,即使郭德纲徒弟里有按照“云鹤九霄、龙腾四海”这样的顺利收徒,但终究还是同一辈人。
目前在世的相声演员里,辈分最高的就是“宝”字辈了,他们分别是常宝丰、常宝庆、马志明、杨少华、姜宝林、田立禾和陈涌泉等人,其中又以马志明最为知名。
原本前几年相声界里辈分最高、年龄最大的还属“宝”字辈里的杨宝璋,他的师父是陶湘九,而陶湘九的师父是郭荣启的父亲。不过,在2013年不幸离世。
马志明作为马三立的长子,出生相声名家,师承侯宝林、朱阔泉,人称“少马爷”。而且他的相声表演功底深厚,可深得马派相声的真髓。
常宝丰和常宝庆是常连安的儿子,他们都是天津的相声演员,常宝丰的师父是马三立,现为中国曲协会员,早年郭德纲在天津时,还向他学习过相声,可以说是郭德纲的开蒙老师。而常宝庆作为常连安的八公子,擅长捧哏,现为天津名流茶馆相声演员。
田立禾是张寿臣的关门弟子,曾经常与尹笑声、范振钰等人搭档说相声,《八扇屏》就是他的代表作,目前也是资历比较老的相声演员。
陈涌泉出身相声世家,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后来拜谭伯儒为师。这位相声演员可是能逗能捧,擅长单口相声。曾和李金斗一同搭档说相声,可是非常的默契。
而杨少华也是一位知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承郭荣启,70年代就开始和马志明搭档说相声,到了本世纪初,杨少华和儿子杨议等一同搭档出演了多部戏剧。
所以说,现在相声界里在世的辈分最高的是“宝”字辈,他们分别有常宝丰、常宝庆、马志明、杨少华、田立禾、姜宝林和陈涌泉等相声演员。当然也许还有一些辈分比较高或者辈分比较“模糊”的相声演员,被大伙给忽略了。
对于相声圈里,辈分一事对相声演员的影响还是挺大的,不然早年郭德纲也就不会为了拜师而落魄无门,侯耀文也就不会为了提携郭德纲,而不顾多人的反对收他为徒。
当然,在“明”字辈之后,相声界也没有再排什么辈分了,也许相声演员也意识到相声界的辈分并没有真正对相声起到多大作用,反而有种为了名门而拜师,而不是为了学习相声艺术而拜师。
不过,这些辈分高的很多相声演员,他们一生为相声事业和相声的传承可是做出巨大贡献,这一点也是大家所认可的,他们也希望相声能够永远繁荣昌盛。
只是岁月催人老,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欢声笑语的那些相声表演老艺术家们,多已渐渐步入晚年,很多都已不在人世。这些相声演员里,郭德纲可都得称他们一声“师爷”啊,而常宝丰更是郭德纲的“开蒙老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