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农历多少
黄历是不是农历
黄历的由来?
中国有几本黄历?为什么不同的黄历讲的都不一样呢?
黄历的渊源发展
黄道吉日2022年嫁娶
2022年黄历结婚吉日
Q1:黄历是不是农历
不是农历黄历或者称作皇历,是在中国农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带有许多表示当天吉凶的一种历法。即古人把每一天的喜忌都记在日历上,作行动指南。比如说,今日不宜动土,明日可以搬迁,后日赶紧立灶等等。老黄历是个贬义词,就是迷信的意思。那么到底有没有科学道理呢?
确实有道理。至少基于统计学的概念,黄历是值得推敲和考验的。不可否认,古人迷信。但是,古人不是笨蛋。黄历中很多经验是经过大量的总结而来。世世代代在运用中都与天地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现象吻合。这是精华所在。
Q2:黄历的由来?
由来
民间通行的《黄历》中,大多在首页的开始,都会记有太岁的名字,此外,内页中还会夹有一张太岁星君到此镇宅平安符,相关的地方「太岁符背后或者首页、次页上」,还会有记录当年必须安奉太岁之人,其中太岁当头者,必然是该年虚岁一岁、十三岁、二十五岁、三十七岁、四十九岁、六十一岁、七十三岁、八十五岁、九十七岁之人。
以及太岁星君正冲「亦称为对冲或者犯岁破,岁破神所在的位置,就在太岁的相对之方,主耗财及遭盗贼」者,都是该年虚岁七岁、十九岁、三十一岁、四十三岁、五十五岁、六十七岁、七十九岁、九十一岁之人,不管是太岁当头或者太岁正冲「犯岁破」,都是非常严重的事,必须安奉太岁星君才能化解;此外更有左右偏冲的说法,左偏冲为虚岁四岁、十六岁、二十八岁、四十岁、五十二岁、六十四岁、七十六岁、八十八岁以及一百岁之人,右偏冲者的虚岁是十岁、二十二岁、三十四岁、四十六岁、五十八岁、七十岁、八十二岁九十四岁,按照民间术士的说法,这些人也都得安奉太岁,才能消灾避祸、逢凶化吉。
太岁到底是什么呢?太岁是天上当值的神只。人间有灾难祸劫,上苍秉其慈悲圣意,都会特派天神来护卫保佑,一年轮值一位天神。而安太岁乃流传于民间信仰的礼仪。严格来说,岁是指岁星,属于年神之一。中国古老的术数家,以木星「岁星」十二年为一周天,因此将周天分为十二等分,以岁星所在的位置为岁名,每个岁星都有岁神,也就是太岁,依地支之别共有十二个,每年言相同地支的太岁当值,也就是子年由子太岁当值,丑年由丑太岁当值,以此类推,十二年轮回一次,而太岁也被视为凶神,不同年科太岁所在的位置即为凶方,忌动土、建筑、迁移……等,更有术数家认为太岁是年神中的武将,逢寅、卯、辰年,守在正东方,逢巳、午、未年在正南方,申、酉、戌年在正西方,亥、子、丑年在正北方,一般人想要兴土木、迁房舍,当避免在太岁当值的位置,以免在「太岁头上动土」,无妄招惹来许多灾祸,至于太岁相对的方位,则居岁破神,主耗财及盗匪之祸,因此人们自然也不愿意触犯了这个方位。
生肖犯太岁轮值表
辛巳年,当值太岁名叫郑祖。 壬午年,当值太岁名叫路明。
癸未年,当值太岁名叫魏仁。 甲申年,当值太岁名叫方公。
乙酉年,当值太岁名叫蒋端。 丙戌年,当值太岁名叫向般。
丁亥年,当值太岁名叫封齐。 戊子年,当值太岁名叫郢班。
己丑年,当值太岁名叫潘佑。 庚寅年,当值太岁名叫邬桓。
辛卯年,当值太岁名叫范宁。 壬辰年,当值太岁名叫彭泰。
癸巳年,当值太岁名叫徐舜。 甲午年,当值太岁名叫张词。
乙未年,当值太岁名叫杨贤。 丙申年,当值太岁名叫管仲。
丁酉年,当值太岁名叫康杰。 戊戌年,当值太岁名叫姜武。
己亥年,当值太岁名叫谢寿。 庚子年,当值太岁名叫虞起。
辛丑年,当值太岁名叫汤信。 壬申年,当值太岁名叫贺谔。
癸卯年,当值太岁名叫皮时。 甲辰年,当值太岁名叫李成。
乙巳年,当值太岁名叫吴遂。 丙午年,当值太岁名叫文折。
丁未年,当值太岁名叫僇丙。 戊申年,当值太岁名叫愈志。
己酉年,当值太岁名叫程寅。 庚戌年,当值太岁名叫化秋。
辛亥年,当值太岁名叫叶坚。 壬子年,当值太岁名叫邱德。
癸丑年,当值太岁名叫林溥。 甲寅年,当值太岁名叫张潮。
乙卯年,当值太岁名叫方清。 丙辰年,当值太岁名叫辛亚。
丁巳年,当值太岁名叫易彦。 戊午年,当值太岁名叫姚黎。
己未年,当值太岁名叫傅悦。 庚申年,当值太岁名叫毛梓。
辛酉年,当值太岁名叫文政。 壬戌年,当值太岁名叫洪记。
癸亥年,当值太岁名叫虞程。
所谓「犯太岁」,是指值年太岁星君专责司察人间善恶,并记录每人所做善恶行为,每年轮流降福或降祸给有福报或作恶多端之人。而生肖如逢太岁当值之年或是与人岁生肖对冲者,则需要安奉太岁,以祈求平安无事。且因太岁为一凶神,俗话常言道: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太岁出现时,无病恐破财,安奉值年太岁,可以祈安求福,多行善积德,可消灾解厄、逢凶化吉、生意兴隆、合家平安。
如何安太岁与谢太岁
由道士用红纸缮写生辰八字及地址,安奉太岁星君,以祈求全年平平安安,诸事顺利,同时由寺庙统一定期上香,每逢初一、十五日,举行诵经、焚香礼拜,祈四时无灾、运好财来,并赐合家平安。岁末十二月二十四日,备礼「谢太岁」。
Q3:中国有几本黄历?为什么不同的黄历讲的都不一样呢?
中国的黄历只有一个版本,那是源远流长的,你老丈人家的那个或许是印刷错误吧!概述黄历,相传是由黄帝创制,故称为《黄历》。古时由钦天监计算颁订,因此也称皇历。其内容指导农民耕种时机,故又称农民历。民间俗称为通书。但因通书的“书”字跟“输”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胜。黄历是在中国农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带有许多表示当天吉凶的一种历法。《黄历》主要内容为二十四节气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运程等。 黄历,是在中国农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带有许多表示当天吉凶的一种历法。 黄历相传是由轩辕黄帝创制,故称为黄历,民间又俗称为「通书」。但因通书的「书」字跟「输」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胜。 黄历也叫“皇历”。 黄历也叫皇历,是古代帝王遵循的一个行为规范的书籍,这里面不但包括了天文气象、时令季节而且还包含了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的一些禁忌,由于它是皇帝家族才可以用的,所以就叫“皇历”,辛亥革命以后打倒了帝制,才把“皇历”改写成“黄历”了。 黄历中也有阳历。黄历是中国农村许多年来(直至解放初年)广大人民都在用的一种记时令的册子,包含阴历,阳历(阳历本来是没有的),气候,播种时令,以及占卜凶吉(年岁好坏与日子吉祥与否),其中写得非常具体.而且通常世代相传.(在莲花落翠姐姐回娘家中有相关样例) [编辑本段]历史 中国最晚在秦代就已经有历书存在,作为人民的生活指导手册。大约从宋朝开始,历书中出现“冲煞忌宜”的术数内容。元泰定五年(1328年),官印黄历高达三百多万本。 黄历的术数内容常被批评为迷信。信奉基督教的太平天国颁行的黄历就删去所有禁忌,只注明节气与礼拜天;清宣统年间颁布的黄历,也禁止刊载宜忌、冲煞、方位、流年、太岁;台湾日治时期的黄历,也只有“宜”而无“忌”;台湾光复后,又全都恢复了。 古时历书系由钦天监发布,民国之后则是由五术、择日师排出“通书”,各地命相师可挂上各家堂号另行出版,或卖出版权由公私机关印行当赠品。千馀年来,黄历一直是中国民间最畅销的书籍,目前台湾地区每年印制的黄历大约为五、六百万本左右。不少现代人仍然对黄历有很深的依赖。学者认为,黄历流行千年反映了华人因为生活的不确定性,而对择吉思想的笃信不疑。 台湾的黄历、通书大约三分之二都宣称是从两百年前福建洪潮和的“继成堂”通书传承而来;香港流行的源头则是广东“崇道堂”罗传烈通书。 黄历主要内容为二十四节气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运程等。
Q4:黄历的渊源发展
随着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政府开始印制历日(历书)。据史书记载,唐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就有木板刻印的老黄历出现了。在这些雕印的历日之上,有关行事宜忌的内容开始大量出现。而此类丰富的趋避内容,先前则或因成本因素的考量,而未见于钞卖的简历中。
官印的历日在唐代相当受欢迎,甚至屡遭私印。如文宗之时,每年司天台还未颁下明年的新历,汉族民间所印的私历即已在市面售卖,文宗因此尝于太和九年(835)下诏禁私置历日之板。
由于历书是皇帝颁布历法的工具,所以人们又把历书称为“皇历”。
现在可以看到的我国最早的皇历,一是唐僖宗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印本历书,另一件是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印本历书,这不仅是现今世界上最早的刻印历书之一,也是极为珍贵的早期雕版印刷本,可惜均流落国外,现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现存最早的一本使用北宋年号的历日,乃敦煌所出的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残历钞本(编号为S612),此历除一般历日中常见的年神方位图外,前更列有《国忌》、《今年新添校太岁并十二年神真形各注吉凶图》、《推杂种莳法》、《周公八天水行图》、《九曜歌咏法》、《推小运知男女灾厄吉凶法》、《六十相属宫宿法》等较不常见的图表或歌诀。
北宋司天监在采用雕版印制历日之初,均是交由侯姓之民发售,但或因价钱较贵,以致汉族民间私印有所谓的小历者,每本只索价一、二钱。神宗熙宁四年(1071),施行新法的王安石为扩增财源,严禁私自印售小历,并由官府印制大历,以每本数百钱的高价发卖。 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为例,当年全国售卖的官印黄历(古人常称为“历日”)就高达三百多万本,平均约每四户列入户部缴税名册的人家,即拥有一本官方印售之历。绝对是该年全世界最畅销的单一书籍。而政府卖历的收入,更高达当年全国岁赋钱钞部分的千分之五!
所以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考量之下,无怪乎元律中会对私自印售历日者采取相当严厉的惩罚,其条文曰:诸告获私造历日者,赏银一百两。如无太史院历日印信,便同私历,造者以违制论。 然而部分偏远地区,因不能及时获得当年的官历,故私历的出现一直无法禁绝。汉族民间术家在重利的吸引之下,并为了满足大家对术数的高度需求,一直私下编印年度通书,它除了涵盖黄历的形式之外,还又再增添了不少与趋吉避凶相关的规则和内容。
清乾隆十六年(1751),律例馆终于顺应社会的现实,议决准许汉族民间翻刻官印的黄历,且不须盖钦天监的印信,在这条新的法令之下,刊行黄历不再有违法之嫌。而许多选择家更开始公开树帜出版以己名或堂号为标志的年度通书,积极争夺这一广大市场。
于是,历书有了较大的演变,日历上内容十分丰富,除记载日期、干支、二十四节气表及相关的注释外,还印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世界各国国旗、增广贤文、各种联对、谢贴、呈文诉状、汉族民间偏方、张天师祛病术、九九消寒图等等,琳琅满目。一本历书成了小百科全书,有人戏称,一册历书在手,可以“万事不求人”。
嘉庆二年(1797),以继成堂通书为例,不仅风行于南方沿海各地,甚且销售到海外。
不过,黄历的术数内容常被批评为迷信。信奉基督教的太平天国颁行的黄历就删去所有禁忌,只注明节气与礼拜天;清宣统年间颁布的黄历,也禁止刊载宜忌、冲煞、方位、流年、太岁;而台湾日治时期的黄历,也只有“宜”而无“忌”;台湾光复后,又全都恢复了。 历书改革为“阴阳合历通书”。孙中山先生提出用西历,就是现在的公历。于是,黄历中又增加公历的内容。
古时历书系由钦天监发布,民国之后则是由五术、择日师排出“通书”,各地命相师可挂上各家堂号另行出版,或卖出版权由公私机关印行当赠品。
私人的书局也开始印皇历,有人就借用轩辕黄帝的“黄”字,把“皇历”改叫“黄历”,也叫“时宪书”,进而演义成黄历是由轩辕黄帝创制的。但其实这只是后人的编造。 千馀年来,黄历一直是中国汉族民间最畅销的书籍!丝毫未见遭时代淘汰的迹象。即使民国成立以后,在科学主义思潮的冲击之下,通书也仍持续发行,实在是出版史上的一大异数。如台湾地区每年印制的黄历大约为五、六百万本左右。台湾的黄历、通书大约三分之二都宣称是从两百年前福建洪潮和的“继成堂”通书传承而来;香港流行的源头则是广东“崇道堂”罗传烈通书。
不少现代人对黄历有很深的依赖。学者认为,黄历流行千年反映了华人因为生活的不确定性。通书中包含了大量与吉凶趋避或生活礼俗相关的内容,虽然在每一时代里,它都属于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出版物,但因中国人对择吉思想的笃信,导致选择术得以在时空上长期制约了社会中的许多活动(如建筑动土、丧葬喜庆、甚至选举登记等)。
故有关通书或黄历的研究,除有助于我们更具体地了解术数在社会中的传递方式和其影响的层面之外,我们也有很好的机会把它变成一把开启了解古代通俗文化和日常生活之门的锁钥,值得学界和民政当局给与较多的关注。
Q5:黄道吉日2022年嫁娶
嫁娶黄道吉日是指适合结婚嫁娶的好日子,对于这样的日子,人们是很喜欢的,在选择婚礼日期时也优先选择这种,那么你知道黄历2022黄道吉日嫁娶是哪几天吗?2022适合嫁娶的黄道吉日有哪些呢?一起去看看吧。
结婚
2022年1月嫁娶黄道吉日查询
公历2022年1月7日,星期四,农历冬月二十四号
公历2022年1月8日,星期五,农历冬月二十五号
公历2022年1月10日,星期日,农历冬月二十七号
公历2022年1月19日,星期二,农历腊月七号
公历2022年1月21日,星期四,农历腊月九号
公历2022年1月22日,星期五,农历腊月十号
公历2022年1月24日,星期日,农历腊月十二号
公历2022年1月26日,星期二,农历腊月十四号
公历2022年1月27日,星期三,农历腊月十五号
公历2022年1月31日,星期日,农历腊月十九号
2022年2月嫁娶黄道吉日查询
公历2022年2月2日,星期二,农历腊月二十一号
公历2022年2月3日,星期三,农历腊月二十二号
公历2022年2月4日,星期四,农历腊月二十三号
公历2022年2月6日,星期六,农历腊月二十五号
公历2022年2月9日,星期二,农历腊月二十八号
公历2022年2月12日,星期五,农历正月一号
公历2022年2月16日,星期二,农历正月五号
公历2022年2月18日,星期四,农历正月七号
公历2022年2月24日,星期三,农历正月十三号
公历2022年2月25日,星期四,农历正月十四号
公历2022年2月28日,星期日,农历正月十七号
2022年3月嫁娶黄道吉日查询
公历2022年3月5日,星期五,农历正月二十二号
公历2022年3月8日,星期一,农历正月二十五号
公历2022年3月11日,星期四,农历正月二十八号
公历2022年3月12日,星期五,农历正月二十九号
公历2022年3月18日,星期四,农历二月六号
公历2022年3月24日,星期三,农历二月十二号
公历2022年3月27日,星期六,农历二月十五号
公历2022年3月29日,星期一,农历二月十七号
Q6:2022年黄历结婚吉日
这个结婚日子要看你们两个的生辰八字,你可以找一个算命先生给你们合合,再去决定结婚日吧。
初八至十五那日是黄道吉日
初八~十五的话,初八是黄道吉曰,因为初八的话里面含有数字八,在封署里面吧就是发的意思,所以是初八是黄道吉日。
1月24日是黄道吉日吗
1月24日不用是黄道吉日。
1月24日是月忌日,大事勿用,不算是办大事的好日子,建议换个吉日。
黄道日有小黄道日和大黄道日两类。大黄道日通常以青龙黄道为首来进行推算,有六个黄道吉日和六个黑道凶日;同时,每日的十二个黄黑道时辰也用大黄道来推算。小黄道日是以月建为首顺排的十二建星。如果没有大黄道日可用,即选小黄道日。
基本原则
择吉日的基本原则就是八个字:“以事为纲,以神为目”,或者是“以事为经,以神为纬”。这两句话的意思都是说,选择吉日因事而起,根据所办事情的性质去寻找最能带来大吉大利的善神,同时明确最可能造成大灾大难的凶神恶煞。
推算出善神所值之日与所理之方,这便是所需要的“黄道吉日”与吉山吉方。然后推算出凶神恶煞所值之日与所理之方,这便是所需避忌的“黑道凶日”与凶方。
3月10号是黄道吉日吗,考车试
3月10日不是黄道吉日,但可以作为考车试的日期。建议先熟悉交通规则知识、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然后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安排适合的考试日期。
23年的5月21号是不是黄道吉日
2023年5月21日黄历 不是吉日,不是好日子
今日值神是玄武,是黑道日,因此在黄历上不是个好日子,建议您另择吉日。
提示:黄道吉日、黑道日只是起一个参考作用,在择日时还应多加注意日子的宜忌。
2023年5月21日是星期几
星期日
2023年5月21日是星期日,是休息日
2023年5月21日是2023年的第21周,5月的第3周
2023年5月21日是全国助残日、世界文化发展日
20231月7日是黄道吉日吗
2023年1月7日不是黄道吉日。
从今日老黄历十二值神来看,建议大家换个吉日。2023年1月7日是月忌日也不是黄道吉日,是一个大事勿用的日子。黄道吉日,是中国传统历法“黄历”中的特有词汇,指的是诸事皆宜的日子。
黄历以“十二神煞”中的“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称为六黄道日,又以“十二值日”中的除、危、定、执、成、开为小黄道日。这黄道六神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即为“黄道吉日”。在现代,黄历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历、农历和干支历三套历法,与吉凶宜忌、十二神煞、玄空九星、冲煞、吉神凶煞、合害、纳音、干支、二十四节气等。
黄道吉日的来历
古人依据天体星象运行变化对人类影响的规律制定了黄黑道日,从而对国人的用事择日趋吉避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选择。这种择吉文化自古以来已深入中国人的思想,无时无刻的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已经形成了一种习俗。
能充分的把握天时、地利、人和以及由此之间的和谐关系所造成的适宜机遇,从而达到趋吉避凶、吉祥如意的结果。在现代,黄历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历、农历和干支历三套历法,与吉凶宜忌、十二神煞、玄空九星、冲煞、吉神凶煞、合害、纳音、干支、二十四节气、值日、胎神、彭祖百忌、六曜、九星、流年、太岁、三元九运等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