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地方过年前蒸好多馒头,但不许烙饼?
二十八是家家户户蒸馒头的日子。这个蒸馒头,不是蒸一锅,而是要蒸很多很多锅。因为馒头不仅过年自家人吃,来客人吃,还是走亲戚串友的上好礼物。年前为什么要蒸那么多馒头,还有原因。过年忌讳多,在我家乡,按照传统,从正月初一 开始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烙饼和炒菜为“蒸”与“争”、“烙”与“落”、“炒”与“吵”皆谐音,均属不吉利,为过年禁忌,所以人们便习惯在年前的腊月廿八这天做主食。当然,蒸馒头,要发面,多蒸馒头,多发面,这预示着新一年里,生活蒸蒸日上,来年财运大发,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了客人,一桌吃饭,让客人吃白馒头,主人则吃黑馒头,这当中自然少不了一番的推让。后来,有人引进了白玉米,就将白玉米磨成细面,蒸的馒头也是白的,这样就缩短了主客的差距;八十年代初期,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实行联产计酬,各家的麦子多了些,于是将玉米馒头外面包上白面皮,而且起了一个特好听的名字叫“银包金”,当然,白面馒头和“银包金”拿的时候主人是有数的,千万不能记错了。这样,至少在外观上,在吃起来以前,主客“平等”了,客人接白馒头的时候安心了许多。
在我的记忆中,直到八十年代末,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制,各家各户的麦子才够吃。天天能吃上白面馒头,与地瓜面煎饼和玉米面窝头告别,那是九十年代以后的事了!
北方过年蒸馒头的寓意是什么?
北方过年蒸馒头的寓意是发财,节节高。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这首民谣道出了北方的传统年俗。过年蒸馒头可是一件大事,寓意着来年发大财、日子过得蒸蒸日上。馒头是发面做的,蒸的时候会发起来, 所以也象征会发财,发家。
按照老理儿,从正月初一 开始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和炒菜,所以人们习惯在腊月廿八、廿九这两天做主食。由于春节期间忌做蒸、炒、烙等炊事,而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烙与落谐音,均属不吉利,所以以前人们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
蒸馒头的类型:
北方过年蒸的馒头,多姿多彩形象丰富。因馒头的样式不同,含义自然也不同:鱼形为吉祥,桃形为长寿,苹果形为平安如意,鲶鱼馒头寓意“年年有余”,元宝馒头寓意招财进宝,馒头上点缀五个大红枣寓意来年五谷丰登。
而这些做成刺猬、龙等形状的馒头,传说是“圣虫”的一种,取“剩”、“升”之音,寓意来年粮食有剩余,日子步步高升。馒头上还有点红,意味着红红火火,是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一种祝愿和愿望。
过年做馒头寓意什么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人们就要为过年做准备了,置办年货,准备香肠、腊肉、腊鱼,扫尘除尘,清理垃圾、剪窗花等等,都要在除夕前准备好,这样可以开开心心的过一个新年,也有把过去不好的霉运挡在外面的含义。我国很多地方都会在过年前蒸很多的馍馍,这样过年的时候就有现成的可以吃了,也有蒸蒸向上的好寓意。那么过年一般什么时候蒸馒头呢?
过年什么时候开始蒸馒头2022
民间有谚语“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所以人们一般会在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的时候准备蒸馒头,也有的二十六或二十七就开始蒸馍了。2022年腊月二十九就过年了,所以要记得提前准备哦。这样过年的时候就可以吃现成的,整个春节期间是不会再蒸了。所以这时候要蒸很多馍馍,从正月初一吃到十五,不仅要招待客人,自家人也要吃的。而且要提前预约,专门请人去“捏花馍”。过年蒸馒头,象征着来年蒸蒸日上。而且馒头在做的时候要发面,蒸的时候也会发起来,象征会发财,发家。
过年做馒头寓意什么
我们过年蒸的馒头色彩鲜艳,形象丰富。因为馒头的形象不同,寓意自然也不同:鱼形寓意吉祥,桃形表示长寿,苹果形寓意平安如意。有的地方则会做一对“剩虫”,这意味着每年都有余粮。有的家里不仅做“剩虫”,还要做一对“圣鸡”,象征着家里的孩子学习好,年年都能升级。 过年蒸的除了馒头,还有豆包,谐音“都饱”。 还有一个“菜包”,里面会包上豆腐、粉条,寓意年年财宝,天天财源滚滚,季季风调雨顺。
蒸馒头的技巧
1、面粉与酵母粉的比例为100:1(500g面粉加5g酵母粉)。加入白糖也有利于发酵,小苏打或泡打粉可以使馒头松软嫩滑。酵母粉用30度的温水化开,把面条和水混合。如果在炎热的天气里温度比较高,也可以直接在面粉中混合酵母粉来做面条。
2.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揉面,就可以蒸出美味又漂亮的馒头。耐心地揉面团,一遍又一遍地揉,直到面团揉得有力而光滑,外面光滑,甚至气孔均匀。
3、馒头先成型,然后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发酵。将防粘布铺在笼屉上。馒头比生馒头大一倍就可以蒸了。切记要蒸15分钟,时间到了,不要急着盖上盖子,关火小火焖一会儿,以免馒头遇冷回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