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知道哪些祖师爷呢?
古语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清光绪年间徐珂《清稗类钞·农商类》载:
“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则七十二行;十之则三百六十行。” 可见“三百六十行”只是一个约数。
现在我们说的“三百六十行”是从唐朝对社会行业的分工发展而来。唐朝将社会行业分为三百六十行,包括肉肆行、海味行、鲜鱼行、酒行、米行、酱料行、宫粉行、花果行、茶行、汤店行、药肆行、成衣行、丝绸行、顾绣行、针线行、皮革行、扎作行、柴行、棺木行、故旧行、仵作行、网罟行、鼓乐行、杂耍行、采辇行、珠宝行、玉石行、纸行、文房行、用具行、竹林行、陶士行、驿传行、铁器行、花纱行、巫行等。
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各行的祖师爷都有谁?
1、建筑业(竹木泥瓦匠):春秋鲁班
公输氏,名般,春秋时鲁国人。般与班同音,故称鲁班。曾创造攻城的云梯和磨粉的石岂 ,又相传曾发明木作工具。旧时建筑工匠尊奉为祖师。
2、农业:神农氏(后稷)
神农氏,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尝遍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
3、裁缝业:轩辕氏(黄帝)
轩辕为复姓,即黄帝。后世尊其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因传言黄帝曾教民众用骨针穿麻线缝树叶和兽皮做衣。故被缝纫业尊为祖师。
4、蚕丝业、纺织业:嫘祖(黄帝妻子)
传说她是黄帝的妻子,曾教民养蚕治丝,北周以后被视为蚕神。
5、织布业:黄道婆
黄道婆又称黄婆,元代女纺织技术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6、染坊业、洗衣业:梅葛二仙(西汉梅福、东晋葛洪)
梅葛,就是梅福与葛洪的合称。他们都曾是炼丹的方士,而炼丹与印染原料有些关系,据说曾在炼丹中提炼出各色染料,被后世应用来印染布帛、纸张。
7、冶铸业(铁、铜、银匠):春秋老子(太上老君)
传说老子曾铸造八卦炉(后人称为“老君炉”)炼制丹药以求长生。
8、教育业:孔子
孔子,春秋鲁国人,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9、商业:赵公明、(春秋范蠡)
赵公明即赵玄坛,亦称赵公元师。道教所奉的财神。其像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传说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求财如意。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人(今河南南阳),曾协助越王勾践灭吴,功成后弃宫经商,游齐国称鸱夷子皮,在陶(今山东定陶)称陶朱公,经商曾“三致千金”均散济贫民,其商德极受后人崇敬。
10、餐饮业:春秋易牙
易牙,春秋时代一位著名的厨师,也有写成狄牙的。他是齐桓公宠幸的近臣,用为雍人,也就是专管料理齐桓公饮食的厨师。他擅长于调味,所以很得齐桓公的欢心。
11、酿酒业:夏朝仪狄、(夏朝杜康)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传说中仪狄或杜康皆为酒的创始人,如果非要说个区别就是:仪狄是黄酒的创始人,而杜康则是高梁酒创始人。
12、火腿业:宋朝宗泽
抗金名将宗泽是浙江金华义乌人,他一次带着家乡腌制的猪腿进献给宋钦宗,咸猪腿肉色、香、味俱全,因为色泽鲜红如火,宋钦宗就赐名“火腿”,从此火腿成了贡品。
13、豆腐业:西汉淮南王刘安
刘安为刘邦之孙,袭封淮南王。在其熬制丹药时,无意间用黄豆、盐卤做成了豆腐脑(即水豆腐)。
14、咸菜业:秦始皇
据说修筑万里长城时,秦始皇想出将青菜变咸菜的办法,解决了民工长期吃菜的问题。
15、馒头业、糕饼业:三国诸葛亮
三国时诸葛亮率军征蛮凯旋而回时,途经泸水,猖神阻道有待人头祭祀,诸葛亮改用牛马肉做馅,外包面粉作成馒头来替代祭祀而受尊崇。
16、糕点业:闻仲
武王伐纣,纣王派太师闻仲率兵抵御,闻仲制作了一种甜味糕饼,作为行军干粮。后来这种饼传到民间,就被叫做太师饼。闻仲也因此被糕点业供奉为祖师。
17、烤鸭业:朱元璋
话说朱元璋称帝后定都南京,他酷爱吃鸭肉,但水煮、红烧、清蒸的鸭子吃多了便觉得腻烦,整日闷闷不乐。宫廷御厨们绞尽脑汁,改变了传统烹制方法,采用果木炭火挂炉烘烤,使鸭子肉质细嫩、肥而不腻,被朱元璋命名为“烤鸭”。
18、涮羊肉业:忽必烈
据说忽必烈南下作战,战斗间歇时忙着吃饭,厨师来不及做传统的炖羊肉,就将羊肉切薄片用沸水涮,发现味道甘美异常,从此流传开来。
19、饭馆茶楼业:灶君、茔惑真君
20、旅馆业:三国关羽
关羽为人正直,做事言而有信,故为后世人当官及做生意人皆尊为祖师。
21、理发业:吕洞宾
八仙之一。相传唐京兆人,因曾在江淮斩蛟,后人尊其为理发业祖师。
22、澡堂业:智公禅师
志公,又称智公,史有其人,是南朝时高僧宝志禅师,世称志公和尚。北京澡堂业为修脚匠所创,修脚匠奉志公为祖师,故澡堂业也奉志公为祖师。
23、旅游业:明末徐霞客
徐霞客,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
24、中医业:战国扁鹊、三国华佗
战国时医学家扁鹊创立望、闻、问、切“四诊”医术,后世即尊奉他为中医的祖师。
25、中药业:明朝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明代杰出医学家。著成《本草纲目》等多部医书。
26、中医内科:唐朝孙思邈
孙思邈,唐代医学家。著《千金方》,被后世誉为“药王”。
27、中医外科:三国华佗
华佗名甫,字天化,曾创制麻沸散(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故被尊称为“外科鼻祖”。
28、中医针灸:北宋王唯一
王唯一,宋代针灸学家,又名王惟德
,设计并主持铸造针灸铜人两具,铜人的躯体、脏腑可合可分,体表刻有针灸穴位名,用于教学和考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9、中医妇产科:唐代陈靖姑
陈靖姑,小名陈十四,福建省汉族民间称之娘奶、奶娘、夫人奶、临水夫人、陈奶夫人、顺天圣母等。陈靖姑是汉族民间信仰之一,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30、膏药行业:铁拐李
八仙之一,因为传说他背上的大葫芦里保存着神奇的丹药。所以后来中国社会上从事膏药行业的人就把他看作自己的祖师。
31、兽医行业:春秋伯乐(孙阳)
孙阳是春秋中期伯乐,善相马。
32、制笔业:秦朝蒙恬
蒙恬,秦名将。传说曾改良过毛笔。
33、造纸业:东汉蔡伦
蔡伦总结了西汉以来的造纸经验,改进造纸技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34、印刷业:北宋毕升
毕升,中国古代发明家,活字版印刷术发明者。
35、画画业:唐朝吴道子
唐朝开元道士,擅长作诗作画。
36、文具书店业: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黄帝之子,名挥,善於造弦张网因而以张为姓,累世托生为儒,曾辅佐周公,留心经典,文采斐然,深受天下学子文人崇敬。
37、砚墨业:春秋子路(孔子学生)
子路为孔子学生,以砚墨而传之。
38、堪舆数术命相业、算卦行:春秋鬼谷子
因鬼谷子精于占卜算测,便被算命先生奉为祖师爷。
39、人相业:风后氏
风后氏,远古黄帝宰相,精通相术,首创风鉴之学。
40、命相业:麻衣仙
麻衣仙,精通民间相人术,著有麻衣相法流传於世。
41、相面行:明朝刘伯温
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字伯温。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42、风水行:东晋郭璞
郭璞,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
43、烧窑业:女娲娘娘
神话记载女娲炼石而补天,是窑业之始祖发明人。
44、渔业:西周姜尚
姜太公,名尚,在渭水隐居钓鱼,遇文王而奉为国师。
45、水产业:龙王
46、美容业:清代李渔
李渔,清代戏曲家,人称李十郎,精於谱曲,指导艺人姿态表演及化妆。
47、娼妓业:管仲
管仲首创市妓和妓院, 成为娼妓制度的创始人。
48、叫化业:五代·南唐韩熙载
韩熙载爱扮作乞丐,到各妻妾房前乞讨。
49、仆役业:钟三郎
50、银楼业:欧岐佛
51、银行业、典当行:赵公明
52、茶业:唐代陆羽
陆羽,唐复州竟陵人,字鸿渐。性诙谐,闭门著书,不愿为官。以嗜茶著名,并对茶道很有研究,视为“茶神”。
53、针业:刘海
54、爆竹业:马钧
55、玉石业:白衣绅
56、玉器行师:丘处机
丘处机是中国古代琢玉名人。
57、槟榔业:唐代韩愈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因批评时政,遭贬官潮州,因水土不服身患湿寒之症,因吃槟榔而病愈。
58、屠宰业: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年轻时以杀猪为业,但心地善良,后为观世音菩萨渡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得道。
59、竹篾业:绿衣人
60、竹匠:泰山、张班
61、铜铁业:毡探老祖
62、白铁匠:白云老祖
63、皮鞋业:战国孙膑
孙膑双脚不能行走,又不能支撑起来。于是就设计了一种类似于高腰皮靴的鞋,也是世界上皮鞋的始祖。
64、修脚匠:智公禅师陈七子
相传,智公禅杖上挂有修脚刀具,曾为佛祖释迦牟尼、达摩老祖及周文王等人修过脚、治过足疾。陈七子幼年拜理发业祖师罗祖学艺,因贪玩嬉闹使师尊大为发火,一怒之下摔坏了他的剃刀,并骂道:“你玩呱嗒嗒去吧”!陈七子只好用半片剃刀为人修治脚疾,后来得真人指点手艺愈精,由此创下修脚这一行。
65、皮匠:白头佛
66、磨刀匠:马上皇帝
67、扎柳匠:范丹
68、扎彩匠:置公禅师
69、制陶业:宁封子
70、油漆业:虞氏
71、雕漆业:俞伯牙
72、泥塑、面塑业:女娲
73、裘皮行、熟皮业:比干
74、梳篦行:赫连、陈七子、张班
75、糖坊:邹和尚
76、牲口牙行:马神
77、花行、花农:花王神
78、孵化业:张五、陆相公
79、花炮行业:祝融
80、干鲜果行:王母娘娘
果农果商们要供奉王母娘娘,是因为说她有两件宝贝,一是不死之药;一是吃了能长生不死的仙桃。
81、粮仓祖师:西汉韩信
82、歌艺业:唐代老郎神
相传唐代有灰狼变成红衣童子指导皇室梨园子弟练唱成果非凡,以娱唐明皇声色冶游。
83、戏曲业: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曾召集歌舞艺人与宫女在梨园学艺,并时常亲自执槌击鼓演奏配乐。也因此,后世均称戏曲艺人为“梨园兄弟”。
84、评(说)书业:明末柳敬亭
评书古称评话,又称鼓书、板话。柳敬亭,本姓曹,通州(今江苏南通)人,被后人誉称为“柳评书”。
85、曲艺行:周庄王
86、相声行:西汉东方朔
东方朔因幽默诙谐,敏捷机智,善于调笑娱人被相声界后人供奉为祖师爷。
87、说唱道情:张果老
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常背负一个道情筒,倒骑白驴,云游四方,宣唱道情。
88、音乐行:洪涯(白眉神)
89、戏法、杂技行:吕洞宾
90、皮影戏祖师:西汉李少翁
91、木偶戏祖师:西周偃师
92、吹鼓手祖师:春秋师旷
93、武术行:明朝张三丰
94、小偷祖师:北宋时迁
时迁在梁山被封为军中走报机密步军头领,人们说他是天上的地煞星下界,为“地贼星鼓上蚤时迁”,难怪盗贼要奉他为祖师爷了。
95、媒婆祖师:月下老人
月下老人是传说中的神仙,是专管人间婚姻之神。
96、司法、牢狱祖师:皋陶
传说他是中国上古“五帝”之首黄帝的长子少昊(玄嚣)的后裔,东夷部落的首领。皋陶是舜帝和夏朝初期的一位贤臣,传说中生于尧帝统治的时候,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以正直闻名天下。
评书业的开山鼻祖是谁?
农业:奉祀土神和谷神。周代的始祖名弃,又名后稷,在尧、舜时期被封做农官,教民耕种稷麦,故后世农业尊其为祖师,并与社神合一,称为土地神。村野之间,每隔三五里的田头路边就建有一座小矮屋土地庙,皖西南一带称之为“社祀庙”,各有土地公婆的神像供奉。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各土地庙均被拆除;90年代又有所恢复。
裁缝业:尊奉轩辕氏(黄帝)。《史记》称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后世尊其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因传言黄帝曾教民众用骨针穿麻线缝树叶和兽皮做衣,故被缝纫业尊为先祖。
蚕丝业:尊奉嫘祖(又作累祖)。传说她是黄帝的妻子,曾教民养蚕治丝,北周以后被视为蚕神。
酿酒业:凡酒坊、酒馆、酒家均尊奉杜康为祖师。杜康即少康,为夏代的第五任君主。《说文解字》称其为“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又传禹帝曾命“仪狄造酒”,有的地方亦尊仪狄为酒业的祖师。相传夏禹时,帝女为进献品,而令仪狄造酒,其味甘美,甚得禹帝赞赏,因而蔚成造酒之风气。
堪舆五术业:鬼谷子。鬼谷子姓王名诩(亦有称禅),春秋时代河南琪县人,居云梦山,精通堪舆数术命相、医术、授徒孙膑,得道后受后人尊崇为祖师。
印刷业:仓颉。仓颉,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人。《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他造字以供后人沿击记录及沟通。“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夜鬼哭”!文字一出,人类从此由蛮荒岁月转向文明生活。
木制业:鲁班。鲁班:姬姓,公输氏,名般。鲁国公族之后。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因是鲁国(都城为今山东曲阜)人(一说曲阜人,另说滕州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鲁班的发明创造很多。不少古籍记载,木工使用很多的木工器械都是他发明的。像木工使用的曲尺,叫鲁班尺。又如墨斗、伞、锯子、刨子、钻子等,传说均是鲁班发明的。
竹木泥瓦匠:同尊鲁班为祖师。历史上确有其人,氏公输,名般(取同音字为“班”),春秋时鲁国人,故称鲁班,生平创造过云梯、石磨、木作工具及木制飞乌等,为当时杰出的发明家。
金属业:铁匠、铜匠、银匠与冶铸业均尊太上老君为先祖。《老子内传》称:“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生而白首,故号老子;耳有三漏,又号老聃。”传说老子曾铸造八卦炉(后人称为“老君炉”)炼制丹药以求长生。
教育业:尊孔子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旧时书生、学子、学童在家中正堂,私塾、县学、府学、大学均在正厅供奉孔子牌位。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晚年致力于教育并著述立说,史称他曾授教“弟子三干,贤人七十”。
商业:供奉财神牌位。道教奉“赵公元帅”为财神,其像黑面浓须,骑坐黑虎;相传其人姓赵,号公明,秦时得道于终南山,封号为“正一玄坛元帅”。商界又尊范蠡为祖师。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人(今河南南阳),曾协助越王勾践灭吴,功成后弃宫经商,游齐国称鸱夷子皮,在陶(今山东定陶)称陶朱公,经商曾“三致千金”均散济贫民,其商德极受后人崇敬。
豆腐业:江淮大地奉淮南王刘安为祖师。其人为刘帮之孙,袭封淮南王,治寿春(今寿县),因“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编成《淮南子》一书,并在熬制丹药时,无意间用黄豆、盐卤做成了豆腐脑(即水豆腐)。
中医业:战国时医学家扁鹊创立望、闻、问、切“四诊”医术,后世即尊奉他为中医的祖师。扁鹊姓秦,名越人,河北任丘人。汉代医学家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倡导辨证论治原则,被后世尊为“医圣”。民间医业尊华佗为祖师,华佗名甫,字天化,沛国谯(今毫州市)人,曾创制麻沸散(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故被尊称为“外科鼻祖”。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千金方》,被后世誉为“药王”。中草药制作及民间药铺药店则尊奉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为祖师。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人(今湖北薪春人),著《本草纲目》传世。
制笔与造纸业:传说秦朝名家蒙恬曾改良过毛笔,故被尊奉为制笔业的祖师。蒙恬是秦朝时代大将,他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制成苍毫名秦笔,而被尊奉为制笔始祖。世传东汉蔡伦为造纸术的发明人,故民间纸槽作坊、纸业店铺均供奉“龙亭侯”朴像脾位,尊为祖师。
印染业:染坊店奉东晋葛洪为祖师。葛洪字雅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抱朴子》一书,曾在炼丹中提炼出各色染料,被后世应用来印染布帛、纸张。
戏曲业:尊唐玄宗李隆基为祖师。因唐玄宗曾召集歌舞艺人与宫女在梨园学艺,并时常亲自执槌击鼓演奏配乐。因而,后世均称戏曲艺人为“梨园兄弟”。
火腿业:尊宋朝宗泽为祖师。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为宋朝名将。相传他发明了火腿的制作方法,流传甚广。
织布业:尊黄道婆为祖师。黄道婆为松江乌泥泾(今属上海市)人,少年时流落至崖州(今海南崖县),从黎族人学习了纺织技术。后回乡改革、推广轧花、纺车和织机技术,影响深远。
评书业:尊明末杰出的说书艺人柳敬亭为祖师。评书古称评话,又称鼓书、板话。柳敬亭,本姓曹,通州(今江苏南通)人,被后人誉称为“柳评书”。
人相业:风后氏。远古黄帝宰相,精通相术,首创风鉴之学
命相业:麻衣仙。精通民间相人术,著有麻衣相法流传於世。
画画业:王维、吴道子
烧窑业:女娲娘娘。神话记载女娲炼石而补天,是窑业之始祖发明人。
餐饮业:易牙。春秋朝代人氏,善於调味,见赏於齐桓公而闻名。
渔业:姜太公。名尚,在渭水隐居钓鱼,遇文王而奉为国师。
歌艺业:老郎神。相传唐代有灰狼变成红衣童子指导皇室梨园子弟练唱成果非凡,以娱唐明皇声色冶游。
理发业:吕洞宾或罗公。相传吕洞宾座下之柳木,曾以随剃即长术戏耍剃头师传,经吕洞宾以飞刀变剃刀制伏,故后世理发业供其为祖师。
皮鞋业:孙膑
美容业:李渔。清代戏曲家,人称李十郎,精於谱曲,指导艺人姿态表演及化妆。
茶业:陆羽。唐代人,著作有茶经之品茗书籍,后经传颂后,喝茶风气随之盛行。
针业:刘海
槟榔业: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因批评时政,遭贬官潮州,因水土不服身患湿寒之症,因吃槟榔而病愈。
刻字业:王维
旅馆业:关羽。关羽为人正直,做事言而有信,故为后世人当官及做生意人皆尊为祖师。
屠宰业:真武大帝。年轻时以杀猪为业,但心地善良,后为观世音菩萨渡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得道。
砚墨业:子路。子路为孔子学生,以砚墨而传之。
糕饼业:诸葛亮。三国时诸葛亮率军征蛮凯旋而回时,途经泸水,猖神阻道有待人头祭祀,诸葛亮改用牛马肉做馅,外包面粉作成馒头来替代祭祀而受尊崇。
磨刀匠:马上皇帝 扎柳匠:范丹
竹匠:泰山、张班 扎彩匠:致公禅师
修脚匠:陈七子 制陶业:宁封子
烧窑业(窑匠):童宾 雕漆业:俞伯牙
杠房业:穷神 煤窑业:窑神
裘皮行、熟皮作坊业:比干 糖坊:邹和尚
银楼业:欧岐佛 铜铁业:毡探老祖
银行业:赵玄坛 洗衣业:梅葛仙
豆腐坊:刘安、乐毅 牲口牙行:马神
花行、花农:花王神 孵化业:张五、陆相公
澡堂业:智公禅师 饭馆茶楼业:灶君
叫化业:韩熙载 酸梅汤业祖师爷朱元璋
各行业的先祖商人的理由:
酸梅汤业先祖朱元璋,其上任理由:酸梅汤是朱元璋发明的。
元末,湖北荆襄一带闹瘟疫。当时朱元璋以卖乌梅为生,当他卖到襄阳时,正赶上瘟疫流行,朱元璋自己也被传染,病倒在了旅店里。朱元璋去旅店库房取乌梅,闻到了乌梅的酸气,马上就精神了起来。然后朱元璋又煮了些乌梅汁来喝,病竟然好了。朱元璋知道乌梅汁可以治病后便广为销售,迅速富裕起来,为日后起兵反元奠定了基础。
在民国时期,在很多专门卖酸梅汤的小店里还能看到朱元璋的画像,定期都要上供祭拜。
绦带业先祖哪吒,其上任理由:抽过龙筋
绦带业的制品主要是服装和器具上使用的丝编的带子或绳子,是当时京师官宦士绅或商贾的必需品,所以此行业一直兴旺发达,各种大小店号在京城到处都是。此行业的祖师爷就是著名的神话人物哪吒。因为《封神榜》讲,龙王三太子前来捉拿哪吒,后被哪吒擒住,将其筋抽去,做了一条龙筋绦给自己的父亲束甲。绦带业的人就把龙筋绦附会为绦带,于是便把哪吒作为本行业祖师爷。
在老北京以前还有一座哪吒庙,位于南城的黑龙潭(今陶然亭公园)一带。庙不大,庙内供奉有哪吒像一尊,持枪端坐,旁边有两个侍童。每年阴历三月十五,绦带业的商人都要到哪吒庙祭祀哪吒。
理发业先祖罗公,其上任理由:拯救行业危机
理发业以前称剃头业、整容业。在清朝以前汉人是不剃头的,一直到了清朝入关逼汉人剃头才出现了剃头业。民国以后剪去头发才通称理发,但仍然有人叫剃头。
理发业祖师爷姓罗,江西人(也有人说是湖南人)。名字已经不可考,是一个穷道士。据说当年雍正皇帝患头疮很严重,太监每次为雍正请发(剃头)及打辫子(梳发辫)总是感到棘手,常常挨揍,甚至还要杀头。后来雍正又从民间找了很多梳头匠进宫伺候,但也都一样被处死或发配。京城很多剃头业、整容业的人都很害怕,有的出逃,有的甚至改行了。
各行个业的祖师爷 都是谁 ?
分类: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解析:
木匠 是鲁班 旧俗极具讲究尊师重道。民家供奉祖宗牌位,正户题名为“天地君亲师”或称“天地国亲师”,其中“师道”列为五尊之一。全省各地各行业千古流传,均有供奉“祖师爷”的习俗,较常见有:
农业。奉祀土神和谷神。周代的始祖名弃,又名后稷,在尧、舜时期被封做农官,教民耕种稷麦,故后世农业尊其为祖师,并与社神合一,称为土地神,村野之间,每隔三五里的田头路边就建有一座小矮屋——土地庙,皖西南一带称之为“社祀庙”,各有土地公婆的神像供奉。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各土地庙均被拆除;90年代又有所恢复。
裁缝业。尊奉轩辕氏(黄帝)。《史记》称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后世尊其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因传言黄帝曾教民众用骨针穿麻线缝树叶和兽皮做衣。故被缝纫业尊为祖师。
蚕丝业。尊奉嫘祖(又作累祖)。传说她是黄帝的妻子,曾教民养蚕治丝,北周以后被视为蚕神。
酿酒业。凡酒坊、酒馆、酒家均尊奉杜康为祖师。杜康即少康,为夏代的第五任君主。《说文解字》称其为“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又传言禹帝曾命“仪狄造酒”,有的地方亦尊仪狄为酒业的祖师。
竹木泥瓦匠。同尊鲁班为祖师。历史上确有其人,氏公输,名般(取同音字为“班”),春秋时鲁国人,故称鲁班,生平创造过云梯、石磨、木作工具及木制飞乌等,为当时杰出的发明家。
铁业。铁匠、铜匠、银匠与冶铸业均尊太上老君为祖师。《老子内传》称:“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生而白首,故号老子;耳有三漏,又号老聃。”传说老子曾铸造八卦炉(后人称为“老君炉”)炼制丹药以求长生。
教育。尊孔子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旧时书生、学子、学童在家中正堂,私塾、县学、府学、大学均在正厅供奉孔子牌位。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晚年致力于教育并著述立说,史称他曾授教“弟子三干,贤人七十”。
商业。供奉财神牌位。道教奉“赵公元帅”为财神,其像黑面浓须,骑坐黑虎;相传其人姓赵,号公明,秦时得道于终南山,封号为“正一玄坛元帅”。商界又尊范蠡为祖师。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人(今河南南阳),曾协助越王勾践灭吴,功成后弃宫经商,游齐国称鸱夷子皮,在陶(今山东定陶)称陶朱公,经商曾“三致千金”均散济贫民,其商德极受后人崇敬。
豆腐业。江淮大地奉淮南王刘安为祖师。其人为刘帮之孙,袭封淮南王,治寿春(今寿县),因“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编成《淮南子》一书,并在熬制丹药时,无意间用黄豆、盐卤做成了豆腐脑(即水豆腐),
中医业。战国时医学家扁鹊创立望、闻、问、切“四诊”医术,后世即尊奉他为中医的祖师。扁鹊姓秦,名越人,河北任丘人。汉代医学家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倡导辨证论治原则,被后世尊为“医圣”。民间医业尊华佗为祖师,华佗名甫,字天化,沛国谯(今毫州市)人,曾创制麻沸散( *** )用于外科手术,故被尊称为“外科鼻祖”。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千金方》,被后世誉为“药王”。中草药制作及民间药铺药店则尊奉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为祖师。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人(今湖北薪春人),著《本草纲目》传世。
制笔与造纸业。传说秦朝名家蒙恬曾改良过毛笔,故被尊奉为制笔业的祖师。世传东汉蔡伦为造纸术的发明人,故民间纸槽作坊、纸业店铺均供奉“龙亭侯”朴像脾位,尊为祖师。蔡伦,东汉桂阳(今湖南郴州)人,官任尚方令,封龙亭侯。
印染业。染坊店奉东晋葛洪为祖师。葛洪字雅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抱朴子》一书,曾在炼丹中提炼出各色染料,被后世应用来印染布帛、纸张。
戏曲业。尊唐玄宗李隆基为祖师。因唐玄宗曾召集歌舞艺人与宫女在梨园学艺,并时常亲自执槌击鼓演奏配乐。因而,后世均称戏曲艺人为“梨园兄弟”。
火腿业。尊宋朝宗泽为祖师。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为宋朝名将。相传他发明了火腿的制作方法,流传甚广。
织布业。尊黄道婆为祖师。黄道婆为松江乌泥泾(今属上海市)人,少年时流落至崖州(今海南崖县),从黎族人学习了纺织技术。后回乡改革、推广轧花、纺车和织机技术,影响深远。
评书业。尊明末杰出的说书艺人柳敬亭为祖师。评书古称评话,又称鼓书、板话。柳敬亭,本姓曹,通州(今江苏南通)人,被后人誉称为“柳评书”。
另外,流传数千年之久儒、佛、道三教,又分别尊奉孔子、释迦牟尼和老子为祖师,在民间影响也极其深远。
各行业祭祀的祖师爷
行业 祖师爷 事迹
堪舆五术业 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诩(亦有称禅),春秋时代河南琪县人,居云梦山,精通堪舆数术命相、医术、授徒孙膑,得道后受后人尊崇为祖师。
中医业 华陀、孙思邈 华陀,三国时代名医,其医术精湛。
中药业 神农、崎伯 神农,远古时代河北省随州市历山镇人,尝百草试百药而治国。崎伯,远古时代黄帝之宰相,精通医药。
人相业 风后氏 远古黄帝宰相,精通相术,首创风鉴之学
命相业 麻衣仙 精通民间相人术,著有麻衣相法流传于世。
纺织业 嫘祖 黄帝之妃,相传由她开始教民养蚕取丝。
木匠业 鲁班 姓公孙名班,春秋时代人,能将木器物件做得精巧无比,手艺高明。
文具书店读书人 文昌帝君 黄帝之子,名挥,善于造弦张网因而以张为姓,累世托生为儒,曾辅佐周公,留心经典,文采斐然,深受天下学子文人崇敬。
造纸业 蔡伦 东汉时宦官,始用敞布网鱼,树皮等为原料造纸成功。
行业 祖师爷 事迹
笔业 蒙恬 秦朝时代大将 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制成苍毫名秦笔,而被尊奉为制笔始祖。
印刷业 仓颉 仓颉造字以供后人沿击记录及沟通。
画画业 王维、无道子 唐朝开元道士,擅长作诗作画。
说书业 柳敬亭、崔仲远
烧窑业 女娲娘娘 神话记载女娲炼石而补天,是窑业之始祖发明人。
餐饮业 易牙 春秋朝代人氏,善于调味,见赏于齐桓公而闻名。
渔业 姜太公 名尚,在渭水隐居钓鱼,遇文王而奉为国师。
饭馆茶楼业 灶君 茔惑真君
建筑业 鲁班 有巢氏
妓户业 猪八戒 唐代玄奘徒弟,好于女色而名。
叫化业 韩熙载
仆役业 钟三郎
歌艺业 老郎神 相传唐代有灰狼变成红衣童子指导皇室梨园子弟练唱成果非凡,以娱唐明皇声色冶游。
银楼业 欧岐佛
铜铁业 毡探老祖
银行业 赵玄坛
制酒业 仪狄、杜康 夏禹时,帝女为进献品,而令仪狄造酒,其味甘美,甚得禹帝赞赏,因而蔚成造酒之风气。
洗衣业 梅葛仙
理发业 吕洞宾 相传吕洞宾座下之柳木,曾以随剃即长术戏耍剃头师传,经吕洞宾以飞刀变剃刀制伏,故后世理发业供其为祖师。
豆腐业 关羽、刘安 因关公未发迹前曾卖过豆腐。
爆竹业 马钧
皮鞋业 孙膑
行业 祖师爷 事迹
美容业 李渔 清代戏曲家,人称李十郎,精于谱曲,指导艺人姿态表演及化妆。
茶业 陆羽 唐代人,著作有茶经之品茗书籍,后经传颂后,喝茶风气随之盛行。
油漆业 虞氏
针业 刘海
玉石业 白衣绅
槟榔业 韩愈 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因批评时政,遭贬官潮州,因水土不服身患湿寒之症,因吃槟榔而病愈。
刻字业 王维
旅馆业 关羽 关羽为人正直,做事言而有信,故为后世人当官及做生意人皆尊为祖师。
屠宰业 真武大帝 年轻时以杀猪为业,但心地善良,后为观世音菩萨渡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得道。
砚墨业 子路 子路为孔子学生,以砚墨而传之。
竹篾业 绿衣人
糕饼业 诸葛亮 三国时诸葛亮率军征蛮凯旋而回时,途经泸水,猖神阻道有待人头祭祀,诸葛亮改用牛马肉做馅,外包面粉作成馒头来替代祭祀而受尊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