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的婚俗???越详细越好
长乐婚俗谈
婚俗, 长乐
说起长乐民俗,恐怕要数婚俗最是多姿多彩。一场传统婚姻,从“起帖”到“洞房”,丰富的内容与形式,不但处处体现出中华文化之特征,而且也不失鲜明的长乐乡土特色。那么长乐的传统婚俗,都有哪些内容与形式呢? 首先,它的第一个程序叫“起帖”与“合婚”。何谓“起帖”? 这相当于自主婚姻中的“初恋”。可是从前不一样,男婚女嫁都由父母包办,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因古人都信人的姻缘是由一位叫做“月下老人”的婚姻神安排的,可婚姻神又不会直接告诉你今生今世与谁有缘? 于是古人又想出了一个用“生辰八字”来推算的办法,以“检验”男女亲事,是否符合“月下老人”定的姻缘? 这本是无稽之谈,然而它却成了从前男婚女嫁必过之关。这样作父母的为了给儿女说亲事,就得请人先把儿女的生辰八字等,写在一张红纸片上进行互换。这张红纸片叫“庚帖”,父母把儿女的庚帖送给对方,表示同意说亲事,这便是长乐人说的“起帖”。通常情况下,庚帖都由媒人传递,作父母的接到对方庚帖之后,又都会郑重其事请人为儿女亲事推算“八字有无冲克”,这种推算就是“合婚”。一般情况下,要是推算“不合婚”,凡父母信“婚配八字”的,儿女的亲事也就“吹”了。于是互退庚帖,另谋“合婚”。当然,也有的父母舍不得儿女的美好姻缘因此割断,这样的事就转为“暗台”了。这里值得一说的是,许多男女经过推算虽说“能合婚”,但是由于一些人“婚运”不佳,庚帖送出去老是碰壁,好不烦恼? 为谋“能合婚”,便有了“改年、改月、改日、改时”之事,加上从前无时钟,人的出生时辰多说不准,因此严格说来,内中许多“能合婚”的,也是一笔糊涂账。然而不管怎样,作父母的都不可能未卜先知,轻易分辨出对方庚帖真伪? 因此只要“能合婚”,亲事也都会继续说下去。可见“合婚论”不过自欺欺人。
长乐民间有句老话,“选男看子弟,选女看母氏。”意思是:女子做亲“子弟好”比什么都好,男子做亲“母氏好”女子就差不离。当然还有别的条件,但这里至少说明长乐人做亲,父母注重的是人,而不是“婚配八字”。再者,“媒人嘴胡诌诌”,作父母的自不会单凭媒人一面之词,见风是雨,凡事不问,拿儿女终身大事当儿戏。因此当男女亲事“合婚”之后,双方父母都会不约而同想方设法,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情况,这个程序就叫“查亲”。那么以往“查亲”,都查什么呢? 一查乡情,诸如村庄大小、穷富、风气好坏等。大凡小村、穷村、出“歹囝”的村,父母多不想把女子嫁到这样的地方,有的人一听村名,就会“头门刷(排除)”。同时从前长乐有个“坏风气”,一些“大村大姓、硬房硬胶”的女子出嫁后,若遇丈夫欺负或是不顺心,动辄回娘家“搬救兵”,俗称“起外(娘)家”,闹得夫家人鸡犬不宁,许多父母也怕娶这样的媳妇。因此细心的父母,“查亲”往往从“乡情”查起。二查家道,诸如家庭地位、名声、财产、结构等。内中倍受重视的有三:一曰“门风”,这是因为长乐是“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为人最重“名声”二字,所以凡“声名底”不好的家庭,任你多有“官财势”,儿女总是难做亲。二曰“家财”,多是出于“门当户对”考虑,越是有钱人家越认真,特别女方经济较好、女子出众,父母最怕这方面吃了亏。三曰“人事”,常言道“千富万阀(官势),不如人马快活”。这自然说的是家庭人际关系,故厚道人家儿女好做亲,而“三五子四五大”的人人都怕,为什么? 原来此话指的是从前一夫多妻或是继娶的家庭,因为兄弟多同父异母,往往“三五个儿子,四五个争大”,家不和事不顺,父母自然不愿把女儿嫁给这样的家庭。 三查子弟女子,诸如年岁、容貌、品行等,当然还有男的职业,女的是不是会女工针指、“当家理费”。大凡明智的父母,最看重的就是这一点,显然为的是儿女婚配美满,日后夫妻能够举案齐眉、白头偕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作父母的在“查亲”的同时,又都会通过媒人,在儿女不知情的前提下,让双方父母偷偷看一眼未来“女婿”与“媳妇”容颜,好让父母下决心,这便是从前的“看亲”了。
男女之间“红线系脚”后,一般都由男方先提出迎娶打算,让媒人转告女方。一旦女方父母同意男方迎娶,接下来的程序便是男方送“日子单”,也就是男方择定的黄道吉日,通知女方。不过,从前男方择结婚黄道吉日,可有个规矩:即必须是择于秋后的下半年。原因是从前农耕社会,秋后的下半年是农闲,不但有利双方操办婚事,也能顾及亲朋友好闲下心来吃喜酒。二是下半年天气冷,从前无冷冻设备,有利食物保鲜。三是冷天床上好摆设,能增添新房光彩。故从前长乐城乡,基本上没有上半年结婚的。 由于从前经济与物质条件差,结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为了有充足的时间作准备,男方送“日子单”,还必须在是年的五月前,连同“下半礼”,男方给女方的金银珠宝首饰,“十色”礼品(主要是猪肉),喜饼若干,同时“日子单”还得用上好红纸写得有模有样,先在大厅里作个祭祖仪式,再把物品装到一个或若干专用的担子上,让媒人带路,由亲人把担子送到女方家,俗称“送担”。女方接到“日子单”与各类物品,同样要行祭祖仪式,然后把“十色”中的一些物品,取出小量作“回担”,以为“意实”(吉兆)。之后父母把喜饼、猪肉分发至亲长辈。凡吃到喜饼、猪肉的至亲,当女方出嫁时,都得“添箱”,即赠送金器、银器或衣物等,这也是长乐传统婚俗中一个重要礼节。此后数月里,男方自会忙于修房、添家具,一般都会造新灶,以备日后新娘过门“试鼎”用;同时要在婚期一二个月前,把结婚喜帖送达亲朋友好家。女方自是要准备嫁妆,若是农家女,父母又会让闺女少在外抛头露面或参加劳动,谓之“守房”;与此同时,女孩子家又都会学些“出嫁曲”,以备“绣眠鞋”之夜,答唱父母、长辈与旁人听。
传统婚礼的布置极为隆重,但主要集中于娶亲的男方家。婚礼之前,娶亲的一方,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贴对联,也说喜联。婚者不但要把举行婚礼的祖厅,自己的居室、厨房,凡有柱子、大门、小门、门窗、门楣的地方,都要贴上红彤彤的喜联,以装点环境,渲染喜庆气氛。同时还会把喜联贴到“并厨吃酒”(全家人参加)的族亲家,以凝聚家族的亲和力,让帮忙做喜事的人不请自到,显示出族人“扶热”(团结)气氛。写喜联与春联不同,一是用纸不一样,春联只用红纸,喜联却非用一种“白头红纸”不可。为何要用“白头红纸”? 一言以蔽之,因为“白头”寓意夫妻“白头偕老”,是婚姻的最美好愿望。二是内容更为丰富,春联所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说的都是“庆新春、祈福运”的话,春联却有道不尽的内涵。如祖厅得颂扬祖业、祖德,亮出家族“堂号”,这样不同姓氏不同宗支的祖厅,喜联就会各有千秋。新房少不了要写“夫妻和合、桂子兰孙”之类的话,厨房则会围绕着“三多六余、五味调和”等来写。这样喜联所表现出的传统文化,品味也就高了。同时,长乐人写喜联还有两个特别之处:一是大厅里一定要写上一幅“加冠联”,贴在壁上,内容大致是:某长男或次男名啥,加冠字勉什么序几? 让人一看,便知谁家儿子结婚。二是新房里还得写上一幅“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联,贴在窗户门闩上,或是其他什么地方,目的是为避邪,故曰“宽心联”。贴罢喜联,接着便要布置祖厅、新房。先说祖厅布置,免不了要打扫卫生、清理杂物,以备婚礼与酒席之用。婚期来临之时,还要张灯结彩,在前厅横梁上悬挂一对“高照”(一种大灯笼)与一幅红绸,以示“本府喜事”。若有祖先画像,自要挂在“中堂”。凡祖厅是明代有门槛的老屋,一定要把门槛脱下,好借喜庆“招财进官”。但女方出轿却不可脱下门槛。再说新房布置,内中要讲究的主要是床、桌、橱子与床上用品的摆设,一定要多留空间,以为闹房时招待客人。这样谁家喜事,村里也就无人不知了。
嫁妆一般要准备什么
嫁妆一般要准备:
1、陪嫁红箱子
当女儿出嫁时,父母总想给女儿最好的东西带入婆家,所以都会准备个箱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压箱底”的红箱子。主要是寓意婚后新人们生活红红火火,美满幸福。当然箱子的款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2、床上四件套
床上用品是陪嫁中不可缺少的。一定要准备一套大红色的四件套,再准备几套普通常用的款式,作为日后生活用的。主要是寓意传宗接代,龙凤呈祥的美好祝福。
3、子孙桶
在古代结婚,女方家都会准备子孙桶,主要是由马桶、脚盆和水桶三大件组成。由于现在生活条件都好了,家中也用不到这些,所以就把子孙桶做成的工艺摆件,在里面放上花生、桂圆、莲子和红枣等干果,再放5个鸡蛋,寓意“五子登科,早生贵子”多子多孙的象征。
4、糖罐
挑选一款喜庆的糖罐,寓意两个人的爱情甜甜蜜蜜,婚后生活和和美美。
5、日常用品
除了一下常规物品,生活用品也需要女方陪嫁,像牙膏、牙刷等洗漱用品,拖鞋、睡衣、内衣裤和袜子等都要准备两套,当然红色是少不了的,代表喜庆。
6、家用电器
家用电器可以算是陪嫁里面比较大头的一部分了,因为男方已经购房装修了,所以女方这边就需要购买包括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和空调等大家电。当然男方也可以全包,主要还是根据当地习俗。
女方结婚需要准备什么东西
结婚女方准备什么嫁妆 结婚女方嫁妆包括哪些
1、传统的嫁妆是子孙桶、龙凤被褥、洗脸盆、暖壶等等这些东西,较初女儿出嫁父母都会带些生活常用品。如果女儿嫁的远,还有一些地方会陪嫁地方的特产,一是为了让婆家尝鲜, 其次也是怕女儿远走吃不习惯当地的实物,带些特产,也就留下一些家乡的念想。还有些女方家里会为闺女陪嫁些贵金属作为嫁妆,比如金条、金碗、玉镯子等,给钱新人可能花了就没了,可是这些饰品确是可以作为传家宝的。
新时代的嫁妆也有很多,如果男方已经购买了房子和车了,这个时候女方家一-般会以现金的方式作为嫁妆,给自己的女儿在婆家奠定基础,提高地位。如果男方只有房 子没买车,女方家也可以买部车作为嫁妆,至于车子的价格,完全可以按照自身条件来确定,也是非常的体面。如果丈母娘看上了这个女婿的本身,而女婿可能还没有实力买房子,那么丈母娘也会直接送套房子作为嫁妆。男女双方达成一致, 共同来买房子的话,房子的部分首付也可以当做嫁妆。其实这样对于男女双方也是比较公平的一种方式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结婚女方要准备什么嫁妆
女方准备的基本嫁妆中有:
床上用品2套、拖鞋两双、睡衣两套、袜子两双、内衣裤两套(都是男女各一)。
牙刷牙杯2个、牙膏1支,沐浴露洗发水护发素、红色脸盆2个、带盖红桶2个、小孩洗澡红盆一个、毛巾两条、浴巾两条、化妆箱一个含镜子头梳(镜子要圆的不能方的)、肥皂盒一个、喜娃娃一对、痱子粉。
厨房围裙、化妆品一套、大小碗盆等各1件、钱若干、喜碗、喜杯等、准备装礼金的红包一个。
嫁妆一般都有什么 结婚嫁妆都需要准备什么
结婚的时候,男方会为女方准备彩礼,女方也会准备相应的嫁妆。嫁妆是女方家长给女儿的经济保证,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那嫁妆一般都有什么物品呢?结婚嫁妆都需要准备什么东西?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新娘嫁妆一般都有些什么
1.家具家电
结婚的时候,一般是男方负责买房,女方负责买家电、家具。现在的大家电大家具都是陪嫁物品,比如电视、冰箱、电脑、沙发等东西,在婚前找个好日子搬进新房。
2.床上用品
在大多数地区的婚嫁习俗中,陪嫁物品之一就是床上用品。女方要准备大红色的棉被,一般是双数,也就是6套、8套或者10套。还要准备床上四件套,图案要喜庆的。
3.生活用品
一些生活用品也是嫁妆的一部分,新娘要提前准备好。根据地区的不同,需要准备的东西也不一样。一般有牙刷、毛巾、子孙桶、红色喜盆等,都是日常用到的东西。
4.贵重首饰
结婚的时候,男方家会给女方三金或者五金首饰。而出嫁的时候,女方父母也会为其准备几套贵重的首饰,一般是黄金材质的。这种首饰有保值功能,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5.陪嫁箱子
新娘出嫁的时候,还要准备2个陪嫁箱子。箱子里面除了放自己的日常服装和回门衣服以外,还要放压箱钱。压箱钱是父母给女儿的私房钱,具体金额根据经济条件定。
二、结婚嫁妆都需要准备什么
1.风俗物品
风俗物品有床上四件套2套、棉被若干,红色桶、子孙桶、红色脸盆、糖罐子、红箱子等,根据当地婚嫁习俗来准备。
2.三金三银
在部分地区,新娘出嫁要带上三金三银作为嫁妆,这是母亲为女儿准备的。这些首饰都是比较贵重的,一般是用作收藏。
3.厨房用具
新娘嫁妆还包括厨房的各种用具,有空调、冰箱、洗衣机,还有电饭煲、餐具、筷子、热水瓶等,尽量都选红色的,看上去喜庆。
4.新娘行头
新娘行头指的是新娘自己的衣服、鞋子、首饰、化妆品等,因为婚后要住新房,相当于搬家。别忘了要准备回门的礼服,以及婚鞋。
5.礼金红包
现在的聘礼一般都是彩礼钱,相对的嫁妆也可以准备礼金红包。根据自己家的经济条件,选一个吉利数字即可,比如6666元或者8888元。
总结:
以上内容就是新娘嫁妆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女方在准备嫁妆的时候,一定要避开不吉利的物品。比如菜刀、大钟、镜子等东西,都有不好的寓意,所以不适合当嫁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