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的人结婚的习俗?
贵州铜仁的人结婚有很多特殊的习俗。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歌坐月。男青年要通过“行歌坐月”确定对象,然后依过去长辈主婚制那样,经过求亲、订亲、订婚等过程,最后才择吉日举行迎娶婚礼。
第二,新娘按选好的吉时准时进门。婚礼当晚,新郎家请接亲婆前去接新娘,新娘则邀约“商嘎”(侗语,即歌手)和伴嫁姐妹数人随接亲婆前往新郎家。新娘按选好的吉时准时进门。
第三,要祭祖。新娘进门时要拎起事先放在门槛外边挂着银项链的一把糯禾,抬起左脚跨入门槛进入堂屋,将糯禾放在神龛下,然后坐在傍中柱的板凳上,“商嘎”和伴嫁姐妹们则分列左右,接下来便进行祭祖。
第四,就是当天不入洞房。新娘并不与新郎拜堂,也不入洞房,更不与新郎同宿过夜,而是和“商嘎”及伴嫁姐妹一起与新郎请来的男歌手对唱琵琶歌、酒歌到天亮。第二天,由新郎及同伴送新娘和“商嘎”及伴嫁姑娘回娘家(侗语称“转优”),至此,婚礼才算结束。
第五,不落夫家“转优”后新娘即住在娘家。过去要在娘家住三年以上,如今至少也得翻一个年头。新娘之所以“不落夫家”,一来是要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二是舍不得同伴,还要回到月堂与同伴做伴,直到同伴都有了对象才离开,这时新娘才能到新郎家长住。
土家族婚嫁风俗
土家族结婚风俗一、婚嫁前奏曲
1、 托媒:男方会请媒婆,这媒婆必须熟悉双方家庭的情况,然后到女方家说亲或提亲,之后女方会打探男方家庭情况。
2、 合八字:女方若同意,媒人就会把男女双方出生时间拿来合八字,也叫算命,看看双方是否契合,如果八字合就形成了口头联姻。
3、 订婚:约定婚姻后,就会告知大家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就会办订婚。
4、 认亲:之后,男方家会选个吉日,到女方家,女方会把亲戚朋友叫来,这就是认亲。
5、 聚堂屋:它的意义与认亲差不多,男方改口与女方一样称呼这些亲戚们。
6、 报期:由男方决定结婚日期,然后到女方家告知结婚时间。然后在准备最后的阶段,如准备彩礼,聘礼等。
7、哭嫁:土家族哭嫁是结婚前10天或15天之内,新娘会叫同村的女友,一起做针线,一边哭。
土家族结婚风俗二、婚礼进行曲
1、结婚当天,“陪十姊妹”和“陪十弟兄”的过程。“陪十姊妹”是结婚头天的晚上,二三更时,点上香火,开几桌,摆上吃食,开始唱关于祝福的歌。而“陪十弟兄”同样的,然后两方相互对唱,可以说好不热闹。
2、第二天,兄弟姐妹与新郎一起去迎娶新娘,到女方家后会放鞭炮,把彩礼和首饰给到女方,然后男女各方亲友展示才艺,好不热闹。之后女方会招待大家,结束后就会把嫁妆绑着,在大家祝福下新娘与新郎一同回家。
3、第二天新娘会回门,叫“娶登门亲”。
婚礼流程:土家族的结婚流程是怎样
一、土家族结婚流程,婚前
1、托媒
男方托请一能说会道,且熟悉双方家庭情况的人(多为女性,俗称媒婆)到女方家里提亲,此后女方也托人暗中打探男方的家庭情况。
2.合八字
若女方有意,则由媒人互通男女双方生辰八字,并请算命先生“合八字”。男女双方八字若相契合,双方即口头联姻。
3、订婚
八字既合,则可拿之,故定婚又称“拿八字”。由男方购置红色庚书,写上男方生辰,然后装于精制拜帖盒内,由媒人赴女方家中将女方生庚填入同一庚书,即算正式订亲。
4.认亲
由男方择定吉日备齐族茶(若干份猪肘、面条等物)到女方家,女方则邀约族人至亲齐聚堂屋。灯烛辉映之下,男子在媒人引导下谦恭有加,称父叫母,呼姑唤叔。
5.报期
即由男方到女方家报告喜结良缘的日期。此后男方准备工作进入最后阶段。喜期前夕,男方备办彩礼。所谓“彩礼”,无非面酒糕糖、“长枪短枪”(猪长蹄谓之长枪,短蹄谓之短枪)。讲面子的男方,往往整猪相送,名曰“礼猪”。男方还需备办结婚衣物,女方也忙着准备“陪嫁”,其间家具被褥、锅碗镜妆之物日渐增多,新娘更是刺绣裁剪,赶制被套枕巾及公婆的鞋袜。
6.哭嫁
哭嫁大多在婚前的十天半月之内,准新娘邀约邻近女友,帮忙做针线活。银针闪烁,彩线飞舞,姑娘们边哭边做,哭而不悲,哭而似悲,哭中寓乐,似哭实乐,唱哭间杂,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哭声悠扬宛转,极富乐感,流露出土家族姑娘的天真率性。其内容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姊妹、哭祖人等等。
二、土家族结婚流程,婚礼
1.过礼
婚期到来,男方派人给新娘送去衣裳,首饰、布匹以及给岳父母家酒、肉乃至盐、茶、米、豆等,叫“过礼”。过礼要在女方家神龛神位前隆重举行,要献上给女方祖宗三代的冥封,点燃香烛,并慎重其事地将其礼物摆放在神龛前桌上,把礼物清单递交给女方长者。
2.女方花圆酒。
出嫁前一天是女方的“花圆酒”,取“花好月圆”之意,祝女子婚姻幸福美满。这一天,女方家将全部嫁妆都摆出来,擦干净,梆扎打点。亲友们都来祝贺,送上贺礼,同时对新娘进行打扮,“开脸”、“上头”、“戴花”。“开脸”要请姑母、姨娘或嫂子进行操作,用灰线包绞尽额上汗毛,绞现发际,并把眉毛绞如一弯新月,头发辫子挽成“粑粑髻”,绕上红头绳,插上银别簪,带上银首饰,头包青丝帕,手戴银镯子,银戒子,与少女相比判若两人。
3.踩斗。
凌晨,新娘上路前,要由歌嫂或兄弟慢步背出闺房,没有歌嫂兄弟,则由叔叔,姑姑替之。父母是不能背的。穿过堂屋时,再让新娘站在事先安放在堂屋的一个方斗上,踩上一双脚印,名曰:“踩斗”。然后再背出大门,给新娘穿上一双由婆家带来的绣花鞋,这时新娘就可以双脚着地了。新娘“踩斗”意味着把富贵也留给娘家,祝福娘家年年五谷丰登。接着娘家的管事点燃葵花杆或柏香树皮制成的火把,向新娘前后抛去,洒下满屋火花,预示新娘未来前程灿烂。新娘则将预先准备好的两把筷子,向身前身后撒去,祝福兄弟姊妹与自己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4.露水伞
新娘上路,无论是天晴还是下雨,都要由新郎准备一把油纸花伞,叫“露水伞”,送给新娘打着。此时新娘上穿右开胸,大袖大摆的“露水衣”,下穿八幅罗裙,叫“露水裙”,头包青丝帕,朱花银饰,琅佩叮当,由人扶着在堂屋哭拜一番,辞别祖先,告别父母,然后坐轿或步行起程,此刻,唢呐、锣鼓、鞭炮齐鸣,大旗大伞前行,迎亲队伍抬着嫁妆抢道走在新人前面,否则会被嬉笑为“送亲客”;送亲队伍在后簇拥着新娘或花轿,一路吹吹打打,充满喜庆气氛。
5.坐床
新娘跨进婆家大门前,要用脚踏一下大门槛,以示自己来到婆家。在新郎家祖宗神龛前举行拜堂仪式。新人在拜天地,祖先、父母、夫妻对拜之后,新郎新娘双方立即抢先奔入洞房,争坐到床上,叫做“坐床”。据说谁先坐到床上,意味着将来谁当家。“坐床”的规矩是男左女右,以正中为界。有心计的姑娘往往坐在界线上,但新郎也不甘示弱,尽力把新娘挤到界线外去,双方各不相让,挨挨挤挤,若假若真。倘若新郎猛然揭开新娘的盖头巾,新娘不由嫣然一笑,坐床便随之告终,十分风趣。
6.出拜
拜堂第二天举行“庙见礼”,又叫“出拜”,新娘一一拜见族戚长辈,长辈们说一些祝福吉利的话,并打发一些银钱。婚后三天,新娘偕同夫婿回娘家省亲,叫做“回门”。“回门”是新娘回省父母,新郎拜见岳父母的礼节。因此新郎要向岳父母家送上丰盛的礼物,如糖、酒、面食类,其中二十几斤重的一只猪腿是必不可少的。“回门”时新娘走前面,新郎走后面;返家时相反,则是新郎走在前面,新娘走在后面,并不能回头张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