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结婚当天有什么礼节和风俗~要详细的哦~~!!!
云南少数民族风俗介绍
彝族婚俗
男女青年相识和相恋后,双方都情投意合,称心如意,男方父母就请结摩选取一吉日,并征得女方父母同意后,就为他们举行婚礼。婚礼举行前几天,姑娘要减饭减水,临出嫁前更是不准吃喝。这种"新娘子饿食饿水"的习俗主要来自彝族"虎妻"的传说,同时也为了避免在迎娶的路上解大小便-彝族认为那样是不吉利的。
举行婚礼这天,男方家喜气洋洋,亲朋满座。院子中间用树枝搭起一座青棚,棚内彬外披红挂彩,正中摆放着彝家喜神牌位。彝家歌手不断地演唱着富有民族情调的(青棚调),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歌声不停,唢呐声不断。
男方家聚亲的队伍来到女方家门前时,要接受女方的兄弟姐妹和同辈青年男女的兄弟姐妹和同辈青年男女的泼水,以示欢迎和庆贺。彝家人认为:泼了水,姑娘到丈夫家后就不会到很远的地方背水,即使天旱也有吃有喝。娶亲的队伍进了女方家门后,在供桌上点上香,磕完头,接着就开始展示带来的礼物,如衣服、鞋子、包头、钱币等。女方也展示姑娘的嫁妆,如:橱柜、箱子、衣物、凳子、被褥、彩电、缝纫机等。这时候,由女方父母请来的歌师开始唱娶亲歌,唱一段,展示一样,且唱到什么就必须展示什么,不然歌师就要用簸箕在娶亲人的头上打三下,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展示完毕后,女方家招待娶亲的人喝水:先喝茶,后喝糖水,称为"先苦后甜",接着摆好香槟,请女方的舅辈来说一些吉利的话,然后打开红盒,给新郎披上两匹红彩带。一切完毕之后,女方家盛宴招待娶亲的人,亲朋好友以及本村本寨的乡亲。席间,新郎要到每一桌先作揖,后敬酒。等所有的客人都吃完饭后,才能娶新娘动身回家。如果路远,女方家会热情地招待娶亲的人住下,第二天再走,当晚,女方家院子里或房外广场上,人们通宵达旦地跳左脚舞。如果路近,当天就可以娶亲回家。
当人们进行上述活动的时候,新娘一般在楼上梳妆打扮,作出嫁前的准备。动身之前女方的舅辈带着新郎去女方家祖宗牌位前拜别,新娘则由哥哥或弟弟从楼上背到堂屋门外与新郎一同上路,媒人在后招呼所有女方家的客人去送亲。送亲的队伍以一对年轻夫妇为主,其余的姑娘的同伴或较亲的小辈,他们可以一直送到男方家。
彝家的规矩,不管路有多远,一律走路,不骑马,不坐轿,近年来也有乘坐汽车和拖拉机的,于是,娶亲,送亲的队伍在喇叭和唢呐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背、抬着令人眼共缭乱的嫁妆,浩浩荡荡地向男方家出发了。一路上,人们还弹月琴,唱山歌,跳左脚舞,热闹非凡。
娶亲队伍回到新郎家门口,要燃放大火炮和鞭炮,请毕摩念头进亲经,然后新娘在手持两枝火把的少女陪同下,走进大门并一直走到洞房中床上坐下。这时,一中年妇女主持,主新郎新娘喝交杯酒。然后新郎走出洞房,来自女方家的女宾则陪着新郎留在房中,按传统习俗,晚饭时,新娘一天不得吃两家饭,由陪娘把女方带来的饭菜热了给新娘,并邀约新朗陪着吃。
接着,男方家大宴宾客,之后,在青棚院心中烧一堆火,在家围着火堆弹弦子、唱调子、跳左脚舞,这时,新郎和新娘也参加到跳舞的行列中,大家围成圆圈,尽情地唱和跳,且往往跳到天亮。
天亮后,新娘去挑两担水到厨房里,同时在灶里烧一把火,表示新娘已经开始在新郎家烧火做饭,从此就在新郎家生活了。这一天,新朗家还要宴请宾客,宾客大多是本氏族内的人,外来客人已经走了,第三天,新娘要回娘家,俗称回门。回门的时间一般为四五天,新娘即回到夫家来生活,个别地方有回娘家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这就要看当地的风俗了。
滇西北和滇南等地的彝族,还保留有抢婚的习俗。所谓抢婚。其实都是男女双方愿意、父母同意、媒人说好了的,抢婚只是一种娶嫁的形式。在滇西北地区,男方肖出的人一边给女方家送彩礼,一边用毡子强行把姑娘裹走。这时女方家的人可以用假打的方式对付男方来抢婚的人,并把黑黑的锅灰打在抢婚者的脸上。当把姑娘抢回男方家时,抢氏的人们一个个锅灰满面,黑不溜秋的,常逗得宾客开怀大笑。在滇南等地,抢婚的地点、时间都是事先约好了的,往往姑娘在田里劳动、在村边割草或背柴回家的路上被抢走了。抢到的姑娘直接被领到男方家的堂屋。按当地彝族的风俗,女子到了男方家堂屋,就意识着正式缔结婚关系了,就不能再跑了。不管用什么形式抢亲,把姑娘抢到新郎家后,都要按当地彝族的习俗,举行婚礼,并宴请宾客。对于抢婚。彝族人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男方去抢是对女方家的一种尊敬,表示姑娘不是嫁不掉才送去的。 答案补充 现在的云南人结婚和我汉人差不多!
昆明结婚彩礼一般是多少 云南娶老婆聘礼盘点
在云南地区,很多女孩子都漂亮又能干,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特别是在云南的省会城市昆明,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公交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等都是女性。如果娶一个昆明的姑娘回家,想必是非常有福气的,毕竟昆明姑娘非常勤劳。但是在结婚之前,你需要先了解一下昆明的结婚彩礼,这样才不至于出错。
昆明结婚彩礼一般是多少:
@天空**
天价彩礼这个东西真心没听说过,我们这边不流行这东西,昆明彩礼带过去媳妇基本贴本带回来。我包括周围的大部分朋友,都是两家人一起出钱买房,小部分是男方买好了女方来装修。彩礼见过2万6的,多的也就10万左右。而且给了彩礼之后,媳妇过门时候基本都是娘家人买家电了什么的,还有直接陪嫁车的。
@她和**
昆明这边是有钱就给点彩礼,没钱就不用给彩礼,主要还是看人品。我哥哥结婚的时候,就没有给彩礼,只给了三金。
@奔奔**
我哥结婚是28万彩礼加三金,不过是因为我大嫂是汕头的。而且大嫂家貌似还不乐意,我个人觉得是偏高了。昆明10w左右是比较普遍的,一般不会超过十万。
@千里**
坐标昆明,我妹妹结婚我们家没有节彩礼,当然陪嫁也是简单床上用品。因为彩礼拿过来反正也要退回去,走流程太麻烦,直接让小两口自己收着就是。
@青山**
昆明彩礼好像是男方给多少,女方陪嫁多少,我身边从2万到20万都有。
@笑笑**
我姐结婚时候我爸妈没要过一份钱,只为了以后假如我姐不好过,我们娘家可以随时介入。现在很多地方都是这样,如果收了男方家很多的彩礼,以后就没有发言权了,就跟卖女儿一样!
@迷雾**
我们家是昆明的,我姐姐是嫁给湖北的,就要了2万彩礼。这些彩礼办完婚礼全给我姐了,让他们自己打算,我爸还自己给了不少。
@故事**
云南彩礼只是形式,女方家一般要给丰厚嫁妆!嫁妆一般是男方彩礼加上陪嫁,一般陪嫁的包括家电、床上用品、车,嫁妆比彩礼更贵重。
@初语**
我男朋友说他家没彩礼,他家房子车子都到位的。我爸妈也没在太意过这些,说以后我结婚嫁妆会给我准备20万到30万。男朋友昆明本地,我是曲靖的。
@甜蜜**
彩礼高有啥用,哪怕要三十万,家里去借,到时还不是自己还。表面风光,风光后,就可怜了。
@余生**
实话实说,彩礼要的多也可以,只要你陪嫁得起就行!就算不是贴本陪回来,但是至少得差不多吧?你要人家十万八万,你就陪个一万两万,有点说不过去吧?
云南昆明娶老婆聘礼盘点:
1、礼金
礼金是聘礼中最重要的饿一个组成部分,在云南地区,男方给女方准备的礼金是没有固定数字的。一般情况下,男方给的礼金越多,女方的陪嫁也越厚重,这都是相对的。比如男方给了10万的礼金,那么女方最好是退还8万左右的礼金。
2、首饰
男方向女方下聘礼的时候,一定得带上一些首饰。现在的下聘仪式一般是在订婚仪式上面举办,那么肯定少不了订婚戒指。除了戒指首饰以外,还有一些男方会为女方另外准备好三金或者五金,也就是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
3、糕点
糕点也是聘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哪个地区都比较流行。聘礼糕点一般是喜糖、蛋糕、红枣、莲子等,还有一些男方会准备红苹果,代表着吉祥喜气。需要注意的是,糕点最好是圆形的,代表着圆圆满满。糕点的数量一定要双数,寓意着好事成双。
4、红包
下聘的时候,男方家别忘了准备一些红包。如果实在酒店举办订婚仪式,那么红包一般是媒人礼,感谢媒人对这段婚姻的付出。如果是在女方家下聘,那么就需要给一些小辈准备红包。金额不要太大,但是红包的数量尽量多准备一些。
5、礼物
男方去下聘的时候,别忘了带上一些烟酒、茶叶等礼物,这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礼物,更能博得好感。还可以送一些补品,或者是女方家长比较喜欢的东西,投其所好,狂刷好感度。
彝族结婚时为什么服装选用红黑为主
因为彝族崇尚黑、黄、红,所以在给新娘的嫁妆中一般还是以黑色为最适宜。
另外给一块青丝绸头帕,一件青色或兰花色的披毡(不许送白色或灰色的披毡)和镶嵌好的白褶裙,这样给新娘家的嫁妆用布就要四五丈。当这些布买回来后,男方家要由新郎的亲姐妹或表姐们亲手缝制,手工艺一定要做工精细,叫新娘看后心满意足。
如男方没有合适的姐妹缝制的话,可请新娘自己亲手缝制。新娘家也可自己缝制一些内衣内裤,鞋袜等物品。同时,男方家也要积极准备结婚时所需的猪、羊、鸡、大米、荞面或其它食用的烟、酒等。
昆明订婚结婚有哪些风俗?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应先祭拜祖先。
2、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尤以6的倍数为最好。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并可驱赶邪魔。
4、请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持茶盘恭候新郎,此时新郎下车,给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候之后,此时,新娘的姊妹或女性好友要请男方喝甜茶并给女方红包。
6、新娘头上要插稻穗和红花新郎给予捧花之后,媒婆将新娘挽出大厅。
7、拜别: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8、出閤: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筛或是新娘子有了身孕才用如没就用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为头不能顶天,并希望也像这一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
云南哈尼族买婚风俗.
云南哈尼族根据生活的地方的不同,婚俗也有所不同。
生活在墨江一带的哈尼族,新郎在表兄弟和同龄伙伴的陪同下前去迎亲。到了新娘家后,要拜见岳父岳母,并经岳父岳母同意才能娶走新娘。新娘离家的时候痛哭不止,这就是哭婚的习俗。新娘在出嫁前三天新要哭婚,表明她对父母和家人的感情越深。新娘在弟妹和亲友的陪同下,一路哭到新郎村寨门口才止信送亲的队伍则挑着背着嫁妆,一直送到男方家。嫁妆通常有箱柜、衣服、被褥、农具等,还有糯米饭、染成红、黄、白三色的几大摞糯米粑粑。嫁妆中还必须有舅舅送给新娘的一件蓑衣,一只巴箩,弟弟送给新娘的一根手链和一根背带。这些东西要沿路让人看清楚,以显示其富有和华丽。一路上唢呐声不断,逢村过寨还要鸣放鞭炮。无论天气如何,新娘都要打一把花伞。
在红河一带,男方要请一对父母儿女都健在的中午男女去迎娶新娘。新娘家则盛情款待娶亲者、亲朋好友以及村寨中的长老和歌手。迎亲者在娶亲仪式上要当众交出三枚小贝壳作为娶亲的凭证。这时,歌手开始唱起古老、庄严而幽怨的哈尼(送嫁歌)在歌声中,经过精心梳妆的新娘在女伴的陪同下,挽着盛有衣物的花竹篮或挎着筒帕,伤心地哭泣着离开了娘家。出了新娘家门后,迎亲者要遭到村寨中姑娘和小伙子的鞭打,只准挨打,不准还手,直到出了村寨门才停止。这时候,新娘早已领着一群小伙子在半路上等候,看见新娘到来,就立即点起三把松明火,并排置于路的左边、中间和右边。同时在路的左右两边分别插上一根金竹、两根金竹之间拴一根白丝横栏在路上。新娘过来,跨过火把,扯断白线,就表示她正式成为夫家的人了,新郎就可以把新娘娶回家。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哈尼族,迎亲方式是领婚:男方家派出媒人、弟弟或堂弟去女方家把新娘领回来。领婚者到了女方家,新娘却被女伴藏起来了。领婚者绞尽脑汗地商讨对策,不停地与女方家的人交涉,千方百计地要找到新娘。想尽种种办法,通过层层关卡,最后领婚者终于找到了新娘,又经过一波三折,女方家才同意领走新娘。领到新娘返回男方家的路上,领婚者都要高声欢唱,以庆贺领到了新娘:墨江一带的哈尼族娶到新娘后,要请巫师为新郎新娘祝福并驱鬼,完成这个仪式以后新娘才能进男方家的门。进门的时候,新郎高高站在门上,让新娘从底下通过,表示女人要听男人的话;跨门坎时,新娘要右脚先进,左脚后进,这样以后才能儿孙满堂,荣华富。新娘进家后,首先要用猪头向灶神和祖先神灵磕头祭奠。第一顿饭要由婆婆陪同新娘进餐,其他人不能参加。红河一带,新娘到了夫家后,先向祖先神位磕头,再向婚宴上的长者敬礼,接着吃下新郎亲自送来的一碗米饭,表示永不变心。在西双版纳,要由婆婆在村口为新娘穿上白色裙子,然后才能进入村子。到了甲方家门口,男方的已婚姐姐剪下三根头发,为新娘洗手洗脚,新娘才能进入大门。婚礼酒宴上,新郎新娘要先吃公鸡肉和猪右前腿,然后给宾客一一敬酒。这时,由会唱哈尼调子的老人来祝福新娘头胎生女儿,二胎生儿子,并劝戒夫妻要和睦相处,白头到老。婚礼的最后是强迫本村年龄较大而未婚的人吃猪尾巴。
墨江、红河一带,新婚之夜,禁止新郎新娘同房,据说同房会导致爱情不长久。由送亲的女伴陪同新娘在洞房里说话,或闹洞房,或请新郎新娘表演节目等。这一夜,新郎新娘要分红鸡蛋、红糖、糖果、香烟等给宾客吃,以示喜庆。宾客不分男女老幼,都要参加唱歌跳舞,尽情欢娱,通宵达旦。 新娘到了男方家,要举行一定的仪式,以表示她已成为男方家庭的正式成员和村寨的正式成员。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哈尼族,新娘要在新婚第二天参加砍柴烧火的仪式。在墨江等地,新娘第二天鸡叫时要到河里或秽槽边去背水,用背回来的水烧火做饭招待客人。新婚夫妻还到地里共种一糖瓜,以象征今后幸福美满,儿女兴旺。红河、元江一带,新娘第二天鸡叫头遍去背水时,要撒一把米到井里或河里,表示自己已成了喝这口井,这条河水的人。举行完婚礼后,一般要回门。红河一带,新娘于第二天随送亲的人们回门,并带回糯米粑粑等食物分给家人和邻居、亲友品尝,下午再返夫家。在墨江等地区,新娘于结婚的第二天回门,且一回去就在娘家长住,只有农忙时丈夫来喊才到夫家住几天,直到生下第一个孩子才到夫家长住。在西双版纳一带,新婚三个月内,新娘在公公、叔父的陪同下,来娘家回门,并携带礼物给娘家,返回时,娘家也赠送礼物给新娘。 哈尼族还保留着男方到女方家上门的习俗。这种上门的婚礼比较简单:由一长者做媒,选定日子带一筒酒于黄昏时把男子带到女家。男子随身携带一顶篾帽,一床被子,女方家杀一只鸡招待媒人一餐饭,婚礼便告完成。
哈尼族青年男女结婚后生了第一个孩子,一般就要与父母分家独立生活,但也有不少家庭关系和睦,但也有不少家庭关系和睦、三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哈尼族家庭关系中,以长者为尊,晚辈很尊重长辈,也很听长辈的话,在家庭中,夫妻关系融洽,离婚的较少。如离婚,则要举行简单的仪式;由一中间人主持,男方砍一木片,两侧各砍三道小口,然后将木片破成两半,各拿一片为凭证。有的地方要吃最后一餐离婚饭,吃饭时桌子中间放一根柴,表示从此以后断绝关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