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嫁妆有那些?
传统嫁妆一:针线盒
这是做女红的必备品,而只有会做女红的女子才会是贤妻良母。针线盒当成嫁妆时就有很好的寓意,祝福新娘家庭温馨幸福,能干持家。
传统嫁妆二:合欢被
合欢被有着丰富的象征及寄托,是出嫁时最不可缺少的嫁妆之一,寓意新人婚后的和和美美与白头偕老,被子越多则象征女方家越富有。有些家庭送了几套合欢被。
传统嫁妆三:鸳鸯枕
鸳鸯是爱情的象征,是相守相伴不离不弃的表率,所以在传统婚礼中,鸳鸯图案是最为吉祥也最为普遍的,有着夫妻恩爱,永不分离的祝愿。
传统嫁妆四:龙凤毛巾
一龙巾一凤巾,新人各一条。既能烘托出婚礼的喜庆,还表达着家人对新人的祝福,愿新人婚后温馨贴意,长长久久。
传统嫁妆五:喜盆
也称为聚喜宝盆,应用红布包好,盆中还要放置有着吉祥寓意的东西,如红枣、花生、桂圆与莲子等。
安徽结婚习俗,礼包里放糖果、香烟、毛巾,毛巾代表什么含义?
安徽地区城乡人民的婚俗,根据地区与民族杂居的特点,有其个性也有相似的共性,如回族的婚俗,有浓厚的民族气息,畲族的婚俗,盘歌活动就起重要的媒介作用。
一、传统婚俗
〔父母之命〕
无论高门大族或平民百姓,儿女婚姻大事基本上是由男女双方父母决定。这种封建的包办婚姻,有的是“指腹为婚”,即双方儿女出生前就为其安排了婚姻。有的是儿女在孩提时,就为之订婚,如娃娃亲、童养媳,儿女成年时,父母就张罗代办其婚事。“指腹为婚”如双方生男,结为兄弟;双方为女,即结为姐妹。
30 年代以后,在民主主义的思想影响下,传统婚俗有所改变,如父母选择儿女婚姻对象之后,适当征求儿女的意见,但最终还是父母决定,尤其是父亲说了算。由于男女双方在婚前缺乏了解和爱情,只有在婚后的长期家庭生活中,才逐渐相互了解,也有部分建立夫妻情谊;但其中也有不少家庭因此陷于不幸的深渊,而酿成了多少悲剧。
〔门当户对〕
家长为儿女择婚,一般都要了解对方的门户,做到门当户对。门户即是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文化素质(如书香门弟)等;还有门风即勤劳、俭朴、忠厚等家风。平民百姓议婚,不攀“高门坎”,有自己的门户标准:“高门对高门,笆门对笆门”;“穷和穷相好,富和富相交”。公教人员也多愿彼此的子女相互攀亲。由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区别,家居城市者是吃商品粮,就业较易,因而城市家庭相互结亲。这是政治经济条件对婚姻的制约。
同姓不婚,是各地普遍的习俗,有些地方在同姓的五服之外,仍可联姻,有些地区(如霍山等)异姓间的舒、沈、何、韩、刘、赵等两姓中均不婚。可能由于封建家族矛盾和传统习俗所致。
〔婚龄〕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具体婚龄,各地不一致。建国前偏重早婚,皖南石埭(今石台)一带,有“十二爹,十四娘”之说。皖中和县一带的俗话说:“男长十六当家汉,女长十五当家婆”。大抵男女到十五、六岁,即认为已达婚龄,男女即可娶嫁了。一般要求是男龄要大于女龄,如五河等地俗话说:“女大五,如老母”。而淮北、皖西等地农村兴抱“等郎媳”,儿子未出生,就先抱女孩在家“等郎”,这既是吉兆,又可由小女孩带养“小丈夫”,以致男女双方年龄差距很大,思想感情不协调,家庭破裂者不少。
〔托媒提亲〕
当男女双方到婚龄时,双方家长认为门户相当,男方可委托媒人向女方提亲,也有女方向男家提亲的。媒人要由“全福”之人担任,要求是双数二至四人为宜,即所谓“四大媒红”,其中有主媒和陪媒。媒人提亲,主要介绍双方情况,谈论男方或女方时大都有夸大喧染之处。俗话说:“媒人不扯谎,坐下没得讲”。又说“会做媒的两头瞒”,“十媒九谎”,“媒婆”一张嘴,会吹又会哄”等等。这些骗局,常坑害不少青年男女。托媒提亲,称为“起媒”或“起红”。
〔合八字〕
提亲后,将男女双方的生日,年月日时等和生肖,由家长写在草纸上,由媒人转交对方,再由“算命”人推算,合婚是否犯“冲克”,如所谓“火克金”;“鸡不能配猴”、“鸡见猴,夜夜愁”;“龙不能配虎”说“龙虎相斗”不吉利。还有“男属羊,抖抖忙,女属羊,守空房”“鼠马相冲”等等。如犯“冲克”,即使两相情愿,则不能结亲。这是江湖术士的五行生克之说,来判定男女双方的婚姻大事。这对妇女则极为不利,如女方属虎,则所谓“主杀夫”、“主杀公婆”之命。被视为“八字”不好,就在婚事上设置了一道严重的障碍。故女方家族往往买通江湖术士改出生时间,变“相冲相克”为“相生相旺”。因有“十女九不真”的说法。合“八字”后,男女双方的婚事就可初步定下来。在皖南绩溪一带,合“八字后”,男女生辰八字用红纸写好,谓之“红书”,双方互送一份,各放在自家的“灶神”面前,经过三、五日,如家中平安无事,便认为婚事已得到“家神”的“默许”。
〔相亲〕
合“八字”后,由媒人与女方家长约定,择日由媒人陪同求亲男子到女家,拜见女方父母长辈,让女方家长亲自看到男方的外貌、风度、见识修养,以及家庭情况等等。男女双方也可乘机偷觑一眼,不能直接晤谈。
〔相家〕
由媒人带女方本人到男家,和男方父母见面。“相亲”是由女方父亲接待查询,“相家”就由男方母亲唱主角了。男方母亲邀该女到内室探询,细心观察她的衣鞋和装饰,以测定她的针线功夫和衡量品性。女方则借此细察男家的屋宇和陈设,尤其是新房中的家具的设备,这是涉及男女两方今后共同生活的直接利益。皖西一带,女到男家,男方父母看了满意,便以糖水代茶,还要添几样荤菜,招待吃饭,临别时馈赠见面礼。如女方喝了糖水,吃了酒饭,受了钱物,就显示女方已完全同意。
〔过庚〕
又名传庚、传帖、下定。男女双方同意婚事后,就要办理订婚手续,所谓过“庚帖”,“庚帖”又名“红绿简”、“鸳鸯书”、“允求书”、“小书子”,是详载男女双方姓名、生辰八字以及双方父母姓名的喜帖。最早的庚帖还得写上祖宗三代的姓名。喜帖的格式:外用大红封套,内装大红单帖和大红全扣各一纸。全扣封面、封底印上龙凤呈祥的金色图案。男方在单帖正中写上“恭求”二字,下款写“姻教弟×××偕室×氏顿首再拜。女方则写“敬允”二字,下款称谓相同。全扣折三叠,当中一叠正中写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男方称“乾造”,女方称“坤造”。故男又称“逑书”,女方又称“允书”。封套正中,还要写上“百年秦晋凭红叶,一路荣华到白头”,“天成佳偶,永结同心”等吉祥语句。过庚由双方商定吉日,上午由男方填好“逑书”,放入庚帖盒内,备办彩礼,请媒人送至女家。女方隆重接待;填好“允书”以后,连同“逑书”放进庚帖盒,陈放堂屋的香案上,点好香烛,燃放鞭炮,由女方父亲先向祖灵行跪拜礼,后向媒人行拱手礼,以表谢意。然后请媒人入席,宴会毕,媒人携庚帖盒返回男家,女方亦回赠礼品。男方亦设宴隆重谢媒,跪拜祖先时,男本人得随父亲向祖灵行礼,并向媒人行大礼。“过庚”完成之后,双方婚事就正式定下来了。
〔下聘礼〕
又称“过礼”、“行聘”,古时称“纳采”。男女双方订婚之后,接着就要下聘礼,男家择吉日正式向女家馈赠彩礼。这是传统婚俗中的重要礼节,婚事成败,往往取决于此。皖西南一带,事先通过媒人,由男女两方家庭协商,讨价还价。女方同意后,男家开出礼单,载明礼品的品种与数量,托媒人送交女家,或于送礼品时附入喜柬之内。男方下聘礼品与女方陪嫁妆奁有直接联系。皖西一带俗话说:“上等人家,赔钱嫁女;中等人家,将女嫁女;下等人家,赚钱嫁女”。这说明了以家庭经济情况来决定聘礼与妆奁的比值的。有的地方,双方约定时间、地点后,将礼品和妆奁互相交换。大多数地区,是先下聘礼,礼品分干礼和非干礼。干礼是彩礼银和新娘衣物,非干礼是猪肉、鸡、鱼、糕点、糖等食品。彩礼银的多少,各地都有讲究:皖南一带为一百零八元;淮北凤台一带为六六元,称为“六六”大顺;皖西一带,以二十四元为一个“礼”,一般不少于两个“礼”,也有多至八个“礼”。这都是以银元计算的。新娘衣服包括单、夹、棉衣全副行装各一至数套,六安一带要送紫色衣服一套,叫“五子衣”,是新娘成婚时必穿的衣服。饰物包括手镯、耳环、戒指等,金质为上等礼,其次为包金或银制。非干礼一般要送猪肉一刀,粑一千,鸡、鱼、糕点都要双数。六安地区还要送公鹅一只,曰“催妆鹅”,女家配母鹅一只,送回男家。这对鹅永不能宰杀,意为预祝夫妻白头偕老。合肥地区还要送茶叶若干斤,据说茶叶味苦,女家嫁女是苦味。并祝贺新婚夫妇先苦后甜。徽州祁门一带称下聘为“提篮子”,每个篮装“四包礼”(猪肉、面条、鱼、蛋之类及其它糕点,根据女方至亲多少而送篮若干个,是送女方父母及主要亲戚。受礼者在女方举行婚礼时,都要赠送新娘衣物,俗话说“吃了饼子,套了颈子”。男方送礼的同时,要送女方衣服若干套)。
下聘时,要附送喜柬(或拜帖),喜柬用红纸封套,内装红笺,一般要十封喜笺,曰“全柬”,有固定格式。如给女方父亲的,上书“大德望尊亲家某府某某先生阁下”,下书“姻教弟某某顿首再拜”,另附礼单注明品种和数量。
聘礼备齐后,装入抬箱(赠送礼品的专用“凹”字形抬箱)和箩筐内,上面放柏枝、红枣、桂圆、花生等象征吉祥的什物。抬箱、箩筐外都要贴上红纸写的“喜”字,请媒人及脚夫送到女家,女家放炮竹迎接,并给抬工红纸包。如女家住大村子里,还要将新娘衣服、饰物陈列堂屋,供宾客邻居观赏。
下聘后,凡不在当年结婚的,以后男方每年还要给女家送三节礼,即于端午、中秋、春节给女方父母送四色礼。
〔选定婚期〕
又称“择日子”、“择吉”、“报日”,也叫“过大书子”。由男女双方商定,请“算命”先生择定办理婚事的喜日。传统婚礼极重视选定“黄道吉日”;所谓“黄道吉日”,是依据星命之说,把日子分为建、满、平、收(黑道日)、除、危、定、执(黄道日)、成、开(非黄黑道日)、闭、破十二种,按天轮回。其中“黄道日”为“吉日”,传说是“吉神”,即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等值日的时间,就能百事大吉。而“黑道日”则是所谓“凶日”,是不宜办喜事的。淮北一带,习用传说中大禹结婚、生启那几天的日子为喜日,即三月壬日,四月辛日,六月甲日,七月癸日,这是由于淮北水灾频仍,人们怀念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治水业迹,就以传说中大禹娶妻生子的日子为吉庆日。皖西六安一带,习用“二”(成双)、“六”(高官厚“禄”、六六大顺)两日办理喜事,忌讳“四”(谐音“事”,怕出事故)、“七”、“八”、“九”(俗话七不出,八不归,九日出门招是非。还有八为“八败星”值日等)日,认为都不是吉日。合肥地区选择婚期,要请算命先生把新人夫妇和两家父母的生辰八字一起推算,谓之“周堂择日”。一般是如果找不到人择吉,就选定双月双日,但三十日“尽头日”,不能用。另外,各地所择日期,都是两个日子,上半月一个日子,下半月一个日子,供女方母亲挑选,意在避开新娘的月经期,选择吉日,尽管含不少迷信杂质,而都是反映群众心理,体现了对新婚夫妇同偕到老的良好祝愿。婚期选定后,用红纸写好,男家备四色礼,请媒人送达女家,双方即忙于婚礼的筹备了。
结婚当晚,为什么要准备一条毛巾,有什么用?好像说是塞嘴里的
结婚当晚,准备一条毛巾的用途有两个。
1、在不少地区,婆家会给新人准备一条白毛巾给新人在结婚当晚用,其实就是为了验证新娘是处女之身。但是随着思想开放,已经很少有人会有如此做法了。
2、在结婚当晚准备一条白毛巾,也是为了在新人洞房时,避免污染婚床被单,保持婚床洁净。
扩展资料:
结婚当晚除了准备毛巾,对新人来说还要做好如下准备。
1、注意了解基本性知识
在婚前双方都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性知识,
2、亲吻要节制
在人体的颈部外侧中段,分布有颈部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如果亲吻不当,手指压迫颈动脉窦,轻则导致心率减慢,血压降低,重则导致“猝死”。
3、玩笑勿过分
新婚切忌玩笑过分,有失文明,甚至招惹是非。新婚夫妻应相互尊重对方的感情。
4、不宜随意猜疑
新婚之夜未见“红”,并非女子不贞洁。如果丈夫随意猜疑,既冤枉了妻子,又影响夫妻间的感情。
5、要注意卫生
女方嫁妆禁忌
女方嫁妆禁忌
女方嫁妆禁忌,结婚作为人生中的大事件,有很多的习俗要讲究,细心的你们一定会发现婚车会被分做四部分,其中不单单是男方需要准备彩礼,女方也要准备嫁妆。以下分享女方嫁妆禁忌。
女方嫁妆禁忌1
一、女方结婚陪嫁什么东西
1、被子
被子的谐音是辈子。在结婚之前女方会为新人准备被子,代表着希望新人结婚以后,家庭能够一辈子都和和美美。现在被子的数量多数为4床,6床或者8床,如果家中的预算有限而且讲究实用,两床被子就够了,被面的颜色要是不一样的,比如红的绿的紫的等等。
2、红皮箱
这个箱子一般用来装压箱钱和嫁衣,当然因为是结婚里面还要放一些喜糖和喜饼。箱子会在出嫁的那一天,让新娘的兄弟提着送到男方家,然后男方家的主事人一般是婆婆,要包红包给新娘子的兄弟,这也是寓意着女子出嫁将自己的日用品已经搬到婆家了。
3、珠宝首饰
在结婚之前男方都会购买金首饰送给女方,这些东西女方会在结婚之前装进箱子里面,一并带到新房里去,也有的地方习俗是新娘子直接在结婚的那一天将这些珠宝佩戴在身上。
4、还有一些比较大的陪嫁物
比如家电家具,存折等等,陪嫁物具体是什么主要看女方家那边的婚礼习俗。
二、女方陪嫁品禁忌
1、陪嫁物送到男方家去的时候,车辆要用红绸布挂着,表示喜气。
2、送陪嫁物的.人员以及车辆都要成双,这个预示着好事成双。
3、再陪嫁物送达男方家的时候,男方家的人要给送嫁妆的人喜钱,喜糖和喜烟。
4、女方会派一个男同事陪驾箱的钥匙一同前往,这个被叫做压嫁妆,男方会给这个男童包多一些的喜钱。
女方嫁妆禁忌2
女方陪嫁品禁忌
陪嫁品一般是没有什么特别禁忌的,非要说的话,那么就是钟表。因为送钟和送终读音一样,非常不吉利,所以也没有哪个父母会送钟表给自己孩子,还有一些闺蜜朋友在送礼物的时候也注意不能送钟表。另外陪嫁时候不管购买什么东西都要注意双数,因为寓意着好事成双,成双成对。
陪嫁品清单
陪嫁品大概分为5类,分别是嫁妆类、家电类、床上用品、生活用品、婚俗用品,下面详细给大家罗列下。
1、嫁妆类物品
嫁妆类物品有礼金/汽车/房子等。
女方嫁妆里给男方拿礼金,礼金一般会少于男方的聘礼。也有女方家里会为女儿准备一辆汽车或者一套新房作为嫁妆,一般男方准备房,女方准备车和家具。
2、家电类物品
家电类物品有冰箱、电视、空调、洗衣机、沙发、衣柜、电脑、梳妆台等。
不过女方在准备大件家电时,要和新郎家先通下气儿,以免两家人买重了。
3、床上用品
床上用品包括红色喜被、枕头、床单等,一般来说,床品准备4、6、8套是现在的主流。
4、嫁妆箱物品
嫁妆箱一般放婚后的生活用品,如洗脸盆、毛巾、袜子、拖鞋、睡衣等,还有喜蛋、珠宝首饰、压箱钱等。
5、婚俗用品
婚俗用品主要有子孙桶、火冲、红色喜盆、糖罐子、压床娃娃。
女方出嫁的陪嫁单模板
亲家台鉴:
盘古至今传统留,世间亲情不断头。
男婚女嫁结良缘,自由结婚幸福稠。
今逢良辰黄道日,欣送小女到君楼。
只因平日教育少,还望亲公抬贵手。
愿小夫妻多恩爱,志同道合展鸿。
尊敬公婆守本分,品性善良传千秋。
小女今日送府去,合家老少乐悠悠。
随身嫁礼欠丰厚,万望包涵请纳收。
礼单:
高级轿车送—辆,直奔前程好风光。
翡翠玉佛保平安,活性炭雕呈吉祥。
四套卧榻四件套,两对枕巾栖鸳鸯。
再配两条毛巾被,并蒂莲开福满堂。
三床棉被度冬暖,七条单被炎夏凉。
又带三条蚕丝被,随意增减自思量。
还有—条纯毛毯,铺盖自由备身旁。
四季衣装整十套,真皮挂包配—双。
外加若干日用品,高级化奁供梳妆。
办公用品艺术化,独领风骚最时尚。
常言礼轻仁义重,不留遗憾寄希望。
亲家呈上
公元x年x月x日
女方嫁妆禁忌3
过嫁妆有什么讲究
1、在送嫁妆的时候,最好是不要新娘那边的直系亲属跟随,在婚礼的前一天,双方家属不要见面。
2、送嫁妆时,女方要派一个与自己最亲近的人押嫁妆,一般是新娘的弟弟或是家族年龄小的男孩,手里要拿陪嫁箱子的钥匙,一同前往男方家,所以叫押嫁妆。
3、要记住所有陪嫁的物品和送嫁妆用的车辆都要用红色绸布装饰,以示吉庆。
4、送嫁妆安排的人员、车辆必须为双数,更吉利。
5、女方家人将嫁妆送到男方家后,男方要给送嫁妆的人员发喜烟、喜糖和喜钱,其中给押嫁妆男童的喜钱要更多一些。
婚嫁习俗
结婚嫁妆有哪些禁忌
所有物品都不能单数:好事成双,所以嫁妆物品都应该是双数,不管是嫁妆的床上用品还是生活用品,都准备双份比较好。一般来说这点不会出什么差错,但还是要注意。
不能送床:床上用品可以送,但绝对不能送婚床。一般来说都是新郎家自己购买婚床,所以也有招女婿才会有女方买婚床的事。所以对于婚礼习俗来说不能送婚床。
不能送钟表:因为钟表这个词的谐音不太吉利,所以嫁妆也是不能送钟表的,大多是自己购买。
不能送锅:很多嫁妆都会有一些厨房用品,但一些城市有嫁妆不能送锅的说法,因为锅好比祸,也是非常忌讳送锅。当然这个还是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来确定。
婚嫁习俗
女儿陪嫁礼物清单
1、压箱钱:这是父母给新娘的私房钱,希望出嫁能够生活的美好富足。
2、床上用品:数量上一般定为6套或者8套,代表了发财等美好寓意。
3、糖罐子:祝愿新人婚后甜蜜蜜。
4、子孙桶:婚后能够子孙满堂。
5、红脸盆:脸盆里放上生活用品这些。
6、黄金首饰:比较贵重的,日常佩戴,或者是作为传家宝。
7、生活用品:一般是柴米油盐,代表婚后的日子不缺这些。
8、日常用品:装一些日常用品,代表着是过日子的人。
结婚当晚要准备毛巾吗 盘点新婚之夜注意事项
可以不用准备,因为现在准备毛巾的象征意义居多。以前给新人毛巾,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
以前有风俗要验红,就是说验证女方是否处女。其实,现在这种习俗已经没有实在的意义,女方是否处女,男方应该知道的。因为婚前性行为也很普遍,所以这只是形式而已,嫌得麻烦也可以不准备。
毛巾,自古就是喜庆的象征。例如,有这样的说法:女子梦见毛巾,会产下男娃;男子梦见毛巾,会有人提亲;而未婚女子梦见毛巾,便会很快订婚等。故而母家人在新娘的陪嫁嫁妆里备上龙凤毛巾,不仅是显喜庆,更是为了表达家人对新人们婚后生活温馨贴意、长长久久的美好祝福。
如果地区习俗或者长辈坚持给毛巾,或者有人要送毛巾的,就得注意以下的问题。
和合欢被、鸳鸯枕一样,龙凤毛巾主要是作为填箱之用,故而一般是新娘母家人为新娘准备的陪嫁物品之一;当然也有些地方,是新郎家人在迎娶前一天、准备在新人新房中的。
数量上要是一对,花纹上以龙凤为最好。一条绣有龙的图案,成为“龙巾”,为新郎使用;一条绣有凤的图案,成为“凤巾”,为新娘使用。这样新娘新郎便各有一条,表达了对新人和和美美、好事成双的祝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