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奶奶搬出结婚嫁妆件件堪比“古董”,一枚戒指戴了75年,你怎么看?
6月2日,来自河南周口的97岁老人张素兰,因为自己的孙女说想要看看自己的嫁妆,于是老人将整个嫁妆木盒子搬了出来,将一些手镯、发簪、老关金卷、铜钱等等悉数展示给自己的孙女看。孙女将奶奶的嫁妆拍成视频发到网上,截至目前,已经获得了网友750万点击,这一视频触动了无数网友的神经,纷纷点赞奶奶。
据了解,这些东西都是爷爷奶奶结婚时留下来的,整整陪伴了奶奶75年,虽然在20多年前,爷爷就去世了,但是奶奶还是特别珍惜这些东西。这些嫁妆对奶奶来说十分珍贵,承载着她年轻时的记忆,爷爷在世时他们俩感情十分好,到现在奶奶还戴着结婚时戴的戒指,已经75年了。
75年前,奶奶张素兰24岁,出嫁那天,按照当地的传统习俗,是需要给新人准备嫁妆的,而陪嫁物也称之为嫁妆,包括一些新衣服、首饰、家具等等,这些物品经过了75年的风雨洗礼,大多数物品,张素兰老人都保存着,特别是这些首饰,老人视如己出,珍爱有加。
奶奶的嫁妆盒,以及一些嫁妆,这些已经有75年历史了。75年过去,这些东西已经布满了灰尘,但是对于奶奶来说,看着这些东西,自己的年轻岁月犹如重新刻画在眼前,记忆犹新。
奶奶嫁妆盒里成串的铜钱。
奶奶展示自己75年前的嫁妆。奶奶一生养育了4个女儿和2个儿子,自己目前跟着小儿子一起居住,平时最喜欢吃的就是面食。奶奶性格特别好,从来不和人计较,在家里时,自己能动手干的从来也不麻烦子女。
奶奶的嫁妆。
虽然已到97岁高龄,奶奶张素兰现在身体仍然硬朗,性格也十分开朗乐观,仍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60年代爷爷奶奶结婚都穿什么衣服
传统的服装。60年代爷爷奶奶结婚都穿传统的服装衣服,结婚的时候穿的衣服是女方,就是穿那种红袄红裤,然后头上戴着红色的花的那种衣服,男士就穿蓝色的那种中山装,就是比较干干净净的,自己新做的中山装,就是当时的结婚的时候的穿戴。
嫁妆是什么
嫁妆是指新娘带给婆家的钱财和物品的总和,这是由女方娘家支付的,但嫁妆究竟是送给婚后的婆家还是专为婚后的女儿准备的却因情况的不同而异。一般而言是给新郎及新郎家庭的,也有或部分是专为女儿婚后准备的。嫁妆多少也视地区及家庭财力而异。我国旧时嫁妆大同小异。在山西民间,民俗讲究有合欢被、对枕及柜、箱、梳妆台等等,目前送洗衣机、冰箱等电器者为多。有些富裕人家甚至把生活用品统统备齐,称“半房嫁妆”,如果嫁妆包括全部生活和生产所需者,则称“全房嫁妆”。
由于嫁妆项目繁琐,某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可用利是代替,新娘可自行挑选合自己心意物品。
女家收到大礼后,最迟于结婚前一天将嫁妆送到男家。
嫁妆物品包括:
1. 子孙桶:即马桶,内放用红线贯串之金钱、扁柏及利是。马桶今改以痰盂代替。
2. 碗筷:子孙碗、子孙筷各两份,用红绳缚着。
3. 龙凤被铺:床单、枕袋及棉被,要绣上鸳鸯、双喜、龙凤等图案。
4. 剪刀、尺。
5. 银包裤头带。
6. 铜盆和鞋。
7. 片糖。
8. 茶具:包括托盘、茶壶、茶杯。
9. 衣服布料:将新衣服放于衣箱中,伴以扁柏、莲子、龙眼等,并放利是。
10. 金银珠宝。
送嫁妆的都是什么亲戚
结婚送嫁妆的都是直系亲属,有婶,姑,姨,大娘大伯叔舅,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