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送瘟神其一拼音版?
七律·送瘟神其一拼音版
sòng wēn shén ·qí yī
送瘟神·其一
lǜ shuǐ qīng shān wǎng zì duō ,
绿水青山枉自多,
huà tuó wú nài xiǎo chóng hé !
华佗无奈小虫何!
qiān cūn bì lì rén yí shǐ ,
千村薜荔人遗矢,
wàn hù xiāo shū guǐ chàng gē 。
万户萧疏鬼唱歌。
zuò dì rì háng bā wàn lǐ ,
坐地日行八万里,
xún tiān yáo kàn yī qiān hé 。
巡天遥看一千河。
niú láng yù wèn wēn shén shì ,
牛郎欲问瘟神事,
yī yàng bēi huān zhú shì bō 。·
一样悲欢逐逝波。·
《七律·到韶山》诗句是什么(注拼音)?
【拼音】《qī lǜ·dào sháo shān 》
《七律·到韶山》
máo zé dōng
毛泽东
bié mèng yī xī zhòu shì chuān ,gù yuán sān shíèr nián qián 。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hóng qí juàn qǐ nóng nú jǐ,hēi shǒu gāo xuán bà zhǔ biān 。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wéi yǒu xī shēng duō zhuàng zhì,gǎn jiào rì yuè huàn xīn tiān 。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xǐ kàn dào shū qiān zhòng làng ,biàn dì yīng xióng xià xī yān 。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原文】
《七律·到韶山》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译文】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我的故乡啊与你一别已过了三十二年。红旗漫卷
吹动农民的武装,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皮鞭。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但我敢令天地
翻覆换一副新颜。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赏析】这首七律,记述了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
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
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高远的思想境界。
七律长征拼音版
《七律·长征》拼音版如下:
红 hóng 军 jūn 不 bú 怕 pà 远 yuǎn 征 zhēng 难 nán。
万 wàn 水 shuǐ 千 qiān 山 shān 只 zhǐ 等 děng 闲 xián。
五 wǔ 岭 lǐng 逶 wēi 迤 yí 腾 téng 细 xì 浪 làng。
乌 wū 蒙 méng 磅 páng 礴 bó 走 zǒu 泥 ní 丸 wán。
金 jīn 沙 shā 水 shuǐ 拍 pāi 云 yún 崖 yá 暖 nuǎn。
大 dà 渡 dù 桥 qiáo 横 héng 铁 tiě 索 suǒ 寒 hán。
更 gèng 喜 xǐ 岷 mín 山 shān 千 qiān 里 lǐ 雪 xuě。
三 sān 军 jūn 过 guò 后 hòu 尽 jìn 开 kāi 颜 yán。
《七律·长征》
【朝代】现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给人温暖的感受。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七律·长征》内容品读:
这是一首记叙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震惊全球的历史事件的革命史诗。它不仅以精炼之笔高度地概括了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历程,而且用革命的激情艺术地、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首诗的首联是全诗的统领,以直白的语言,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给整首诗奠定了轻松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七律长征生字带拼音
七律长征带拼音的生字如下:
1、征zhēng
2、难nán
3、逶wēi
4、迤yí
5、腾téng
6、蒙méng
7、磅páng
8、礴bó
9、崖yá
10、暖nuǎn
11、渡dù
12、横héng
13、岷mín
14、yán颜
七律长征全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赏析
这首七律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地理,作者运酣畅之笔,负载了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了万般豪情壮志。在长征途中,作者还写过其他一些诗词,比如《清平乐·六盘山》《忆秦娥·娄山关》《念奴娇·昆仑》《十六字令三首》等,但都是写一景一地,而《七律·长征》却有多景多地,场景之大,气吞山河。
这首诗的地理书写,把长征经过的所有地方都涵盖了。五岭,概括了江西、湖南、广西等地,乌蒙概括了云南、贵州等地,金沙水、大渡桥、岷山等又涵盖了四川。作者用一套大的地理概念将长征的路线说明了,高度地概括了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
每个地理背后都包含着极大的信息量,有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故事,都被作者浓缩在这些地理中,轻描淡写,这正好应了那句“只等闲”,展现了作者一笑而过的大气。
七律•送瘟神的拼音
七律•送瘟神的拼音:qī lǜ sòng wēn shén
《七律二首·送瘟神》是毛泽东在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上读到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的消息后写下的一组诗。
第一首诗通过对广大农村萧条凄凉情景的描写,反映了旧社会血吸虫病的猖狂肆虐和疫区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第二首诗写新社会广大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治山理水,同时大举填壕平沟,消灭钉螺的动人情景。
全诗虽分两首,实为一体,前一首写旧社会,后一首写新社会,起到了鲜明对比的作用,其组织又如一首词的上下片,一气呵成,并且诗句意象鲜明,含蕴深厚,耐人寻味。
扩展资料:
这两首诗联章体,通过血吸虫病在旧社会长期流行,危害严重和新社会迅速被消灭的鲜明对比,揭露了旧社会给劳动人们造成的沉重灾难,歌颂了社会主义制度及劳动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焕发出来的冲天干劲和改造山河的英雄业绩。
在内容上,将人与华佗治病的历史故事、牛郎的神话传说、后人对尧舜的赞美以及自然科学(天文学)方面的地球自转、银河等老百姓熟悉不过的事情。
与消灭血吸虫、人民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其形象生动、贴切、易于理解,尤其是诗中所透露喜怒哀乐,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共同感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