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日照定亲有什么礼仪吗?
钱的多少要看双方尤其是男方的经济实力和女方的社会地位。在农村一般是6000~8000左右,多的甚至几万;城区流行一w(万里挑一)甚至几万。彩礼钱,过去是给女方父母的,父母再拿出一小部分来给闺女置办嫁妆。现在女方家里一般是不会全要的,钱最后往往全部落到小两口手里,成了买首饰买衣服的资金来源。所以这个彩礼钱似乎只关乎双方的面子问题。
“送日子”的时候,要由准新郎和自己的男性亲属(比如叔叔、兄长、弟弟)一起到女方家。
主要要带如下东西
1、写有结婚日期,发嫁时间,“坐床”时间等内容的红纸,俗称“日子”或“婚单子”
2、彩礼钱,用红纸包好
3、“四色礼”:肉五斤以上,酒一箱,鱼若干,粉条二斤。有些地方以上物品备两份。其中女方要将少部分的鱼(示意双方都有余),全部的粉条用做回礼。
送日子的当天,女方会邀请本方的亲戚喝喜酒,一来是通知亲朋,将要办喜事儿了,二来是让亲友认识一下未来的姑爷。同时男方家中也要请本家的亲友喝喜酒,而且好多地方,在当天晚上准新郎回家后,也要邀请本族的近亲再喝一顿,商量一些婚礼的具体事情。
因为日照地区的风俗,送日子必须在婚期的一百天以内的双月双日进行,所以从送日子开始,婚礼就算进入正式筹备期了。
结婚需要准备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山东人日照人~
一.婚礼进度表
(一):婚前新人提前准备的项目
1. 喜帖:提前2—3个月买好结婚用的喜贴,大约提前20天左右发给亲朋好友。
2. 席位卡:席位卡如果酒店不提供,也要提前购买,提前写好每桌的名单,安排好座位。(也可建议做大的席位分布图)
3. 礼花:结婚当天准备礼花炮20根,早晨迎亲10根,晚宴10根(如果酒店不允许放,则不需要购买晚宴的10根)
4. 鞭炮:如果小区能放鞭炮,可以提前买好一些鞭炮。(4次)
5. 喜字:新房的装饰品喜字(各种形状),婚车上的喜字,茶几餐桌的鲜花提前1—2天准备。
6. 烟糖酒:提前买好结婚当天的烟,糖,酒(白酒1瓶,红酒1瓶,饮料2瓶)。需要备用一些
7. 甜汤:提前买好做桂圆莲子汤的调料和甜汤的一次性碗勺。(给新人准备漂亮点的碗)。
8. 红包:提前买好大小红包,去银行换新的零钱,包红包用。(双数)
9. 敬茶的杯子:给父母敬茶的杯子,提前准备(不要用一次性的)。
10. 早生贵子:买一些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包好放在新人的枕头下。
11. 酒店:预订好当天午宴的酒店。
12. 婚礼总管2名:安排早晨车队的管理人员,协调时间和路线。安排晚宴的管理人员,协调烟酒糖的发放,以及做活动的礼物等。
13. 爸爸妈妈的服装:建议爸爸妈妈穿正装,鞋子要抓紧时间挑选买好,新鞋子要提前两天穿一穿因为新鞋会磨脚。
14. 新人的服装:建议新郎穿深色西装,晚宴根据个人喜欢也可选择男士礼服。新娘提前2-3个月左右要定好婚礼当天的婚纱礼服(建议2套婚纱,2套礼服可以租用)。
15 .蜜月之旅:如果要在当月进行蜜月旅游近期就要选择好旅游地点并去旅行社报名登记。
(二):婚庆公司提供的服务
1. 选择专业的婚礼顾问,前期进行沟通和协调,确定您所需要的婚庆服务项目(司仪,督导,摄像,摄影,跟妆,租车,花车,演艺,婚纱礼服,电子相册,会场布置及灯光器材等),和婚礼顾问沟通您对婚礼的要求和想法,相互了解,从而策划出适合您的婚礼。婚礼顾问在婚礼的执行中需提供客人a.婚礼进度表 b.婚礼策划方案 c.婚礼全天流程安排 d.婚礼晚宴流程。
2. 提前确定婚礼当天的用车(可以租用也可自己安排):主车,副车,摄像车,设计好当天的行车路线,车队最好专人负责,婚礼前几天确定早晨出发时间。
3. 婚庆项目确定后可提前试妆,和化妆师沟通,选择好化妆师。
4. 新人提前30天左右和婚礼主持见面沟通,确定婚礼流程及进场的音乐。
5. 遇到有关婚礼的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您的婚礼顾问
(三):婚前和酒店协调的项目
1. 香槟塔及香槟酒是否提供
2. 蛋糕是否提供
3. 签到台,签到本,签到笔是否提供
4. 席位卡,请帖
5. 停车位提供几个?婚房,化妆间是否提供
6. 口布,椅背套,台布,桌裙的颜色可以提前和酒店确定
7. 电源:如果灯光多,和酒店协调用电的瓦数,如果酒店需要交电费,则有新人自己承担。
8. 婚宴厅最多可以放多少桌,主桌鲜花是否提供
9. 红地毯是否提供
10. 菜单价格、菜肴提前确定
二.婚礼当天准备项目
(一)早晨(摄像师安排基本流程):
人员:提前安排扎花车(地点,时间)
带车人员发放路线图给司机(从婚庆公司带好胸花4束,手捧花1个,手腕花,别针)
男方摄像师:
女方摄像师:
女方摄影师:
女方化妆师:
1. 新郎,伴郎,佩带好胸花,(多余的给新娘及伴娘,由伴郎保管)
2. 负责车的主管整理好车队
3. 伴郎负责带好8—10根礼花
4. 新郎及伴郎准备好开门的红包,喜糖,喜烟
5. 双方父母早晨准备好桂圆莲子汤,一次性的碗,勺子
6. 准备好给双方父母敬茶的杯子,父母准备好给新人的红包
7. 是否有背新娘的习俗,如果有,事先安排好人员,下楼时伴娘提好新娘的鞋子
8. 建议伴娘带好吸管,面纸,风油精,针线
(二)下午酒店事项:
人员:总督导
所有布置人员, 花艺人员,灯光人员,司仪,伴娘伴郎,花童
1. 主管安排好晚宴需要用的酒,烟,喜糖以及新人的海报,席位卡,带到酒店
2. 如果有购买的荧光棒,小巴掌安排人员开场前发放
3. 伴娘别忘了把新娘的礼服,鞋子带到酒店
4. 提前安排好席位卡,放到每桌,
5. 签到桌安排2位熟悉的朋友,负责签到(签到本,笔,提前准备)
6. 提前安排接待来宾的人员(最好熟悉席位的人),提前打好人员座位名单
7. 收的红包,专人负责,以免丢失
8. 换衣服的房间要靠着宴会厅,节约时间
9. 喜糖可以在开场前放至每桌,也可在婚礼进行1小时后发给来宾。
10. 新人可以和父母一起敬酒或分开敬酒
11. 别忘了司仪让您准备的礼物
(三)和酒店协调的项目
1. 我们工作人员需要12:00点左右到酒店布置(酒店如有会议提前通知)
2. 4:25酒店音响师配合司仪彩排,试音乐
三.婚礼当天流程表
新娘方面:
一、( : )约定化妆师到达时间。
二、( : )约定摄像师和摄影师到达时间。
三、( : )化妆结束时间。
备注:新娘必须前一天晚上把头发洗好
新郎方面:
一、( : )早晨主车到达公司时间。
二、( : )早上领花车时间。(胸花4束,手捧花1束,别针)
三、( : )确定摄像师到达时间。
四、( : )拍摄新房时间。
五、( : )出发:新郎家——新娘家(第一条路线)。要求:走最近的路线。
六、( : )闹门。
第一道门,要求只要红包,时间5分钟。
第二道门,要求新郎进行表演和要红包,时间15分钟。
迎亲仪式拍摄,时间大约20分钟。新郎给新娘献花,新郎(新娘)给父母敬茶,给红包,喝甜汤,合影,背新娘
七、( : )出发:新娘家——新房(第二条路线)。要求:选择一条好的行车路线,时间掌握在40分钟~1小时左右。
八、( : )接亲仪式拍摄,时间约20分钟。新郎(新娘)给父母敬茶,给红包,喝甜汤,合影
九、( : )酒店吃中午饭。
十、( : )出外景。
要求:1、一辆主车一辆副车。
2、外摄人员:新郎、新娘、伴郎、伴娘(坐主车)
摄像、照相、化妆(坐副车)
3、记住要带手捧花。
4、家中亲人继续吃饭。
5、婚礼总负责人要安排好下午的各项事宜。
十一、( : )外景拍摄,时间大约1个半小时。
十二、( : )酒店休息,新娘准备补妆
十三、( : )司仪给新人彩排。
十四、( : )酒店迎宾。
十五、( : )晚宴开始。
婚礼全天重要事项:
1, 全天必须要有一个总调度。每项工作必须责任到人。
2, 选一个人负责全天车的安排(此人很重要)。负责任务:新郎必须事先带着他把两条路线跑一遍,计算行车时间;新郎必须把他带到新娘家的楼梯口,并且告诉他回去时车队怎样排列,从哪个方向出发,他不上楼,只在楼下安排车和人员如何乘坐。
3, 两条行车路线必须打出来,给每个司机一份,保证行车时不会有丢车现象发生。
4, 安排六个小伙,找其中一个人负责和摄像师联系,由摄像师安排他们喷射礼宾花的事宜。如果还要放鞭炮,那就另外再增加两个人,听摄像师的统一调度。礼花白天12个就够了,晚宴再用8个,全天20~24个就足够了。
5, 给父母敬茶的杯子不要用一次性的,两边各准备一对带盖的瓷杯,最好是盖碗,再准备一个托盘用一块红色的绸布垫上。
6, 新娘早上应该选择一件短的婚纱,这样在迎亲时和外景的拍摄中活动方便。另,出外景时,新娘最好穿一双跟不是太高或太尖的皮鞋,避免拍外景走路疲劳。长婚纱不适合拍外景但适合晚宴进场时使用。
7, 新娘所有要带的物品和服装必须列一个清单交与新娘的伴娘或女伴们负责。
8, 晚宴上交换戒指时,建议最好使用一对便宜的戒指,以免贵重物品遗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9, 新娘家的楼道光线太差的情况下,如果有楼道灯建议新娘家在婚礼的当天临时按一盏100瓦或200瓦的白炽灯。
10,打一份重要人员的电话通信录。
11,未尽事宜请及时与婚礼顾问,摄像师和司仪联系。
山东日照结婚习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民间婚嫁称“红事”亦称“喜事”。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婚嫁习俗
现就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婚嫁习俗略举一例。那时婚嫁一般由媒人说亲,父母主亲,男女双方一般不得见面。要经过“传契”、“问口”、“嫁娶”、“看亲”、“回对日”五个过程。“传契”就是给女方送衣服,送钱,也就是说定亲了;“问口”就是听听口气有无变化,送查好的结婚的日子。“嫁娶”就是新娘过门;“看亲”就是女方的长辈在结婚后六日或九日到亲家去看闺女,一般带几身衣裳,几包点心,其目的就是看看男女双方合不合,女的和公婆关系如何;“回对日”也称搬亲、送亲,就是女方从婆家回娘家之后,再从娘家回婆家称之为“对日”,时间一般是一个月。
那时的嫁娶有穷富之别,新娘有坐八人大轿,有坐四人小轿,也有坐木轮车子的。送客有两种,一种是“大客”,一种是“嫁客”。“大客”就是女方的哥哥、弟弟或叔叔、大爷。“大客”腰束红绸条带,手中提个长烟袋。“嫁客”是两名女的,属相必须和新娘相合,不能犯克,一般提着新娘梳洗打扮的化妆品和一个大盒子,里面放上两条鱼称“富贵鱼”、两棵葱、炒米、红糖、稻子、双只烛等。
那时新娘过门一是要晚,俗语说“过门望不见屋笆,越过越发”;二是必须过大门口放的驴鞍子,那时称“大步抄驴鞍子”。一进大门,喜主往新娘身上撒豆秸,大门口还得放上两盆火。在喜房门口,一拜高堂,二拜天地,三夫妻对拜,进到喜房之后夫妻喝合婚酒。
至于新郎贴对子,封窗户,门口放墩子,装饰新房,至今还沿习。闹喜、闹房,因地方习俗不同,也有异同。但总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通过闹喜、闹房,沟通双方的关系,加深彼此之间的爱情,使双方和睦相处,恩恩爱爱,白头偕老。对于筵席也是大同小异,就是看喜,送喜钱,喝喜酒。那时一般是连三日。当日晚请“大客”、“嫁客”(伴娘)、“嫁妆客”(抬陪嫁物品的);二日请亲朋,晚上请“帐子客”并闹房;三日请本村的邻居。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岚山人的婚嫁习俗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岚山人的婚嫁大致有传契、问口、发嫁、过门、看亲、回九等习俗。
传契 传契,相当于现在的认亲。男女双方自由谈恋爱或有媒人介绍,同意婚事后,男方送给女方的同意契约。其间,公公婆婆给未来儿媳妇见面钱,钱的多少不限。同时,男方家摆酒宴,请亲朋好友、叔叔大爷喝酒,至此男女双方的婚姻大事公之于众。
问口 问口,即男方把决定结婚的日期告诉女方,询问女方家同意与否。如果女方家同意结婚,则男方再给女方下聘礼,也就是送彩礼钱。彩礼钱有60元、90元、150元不等,根据男方家庭的经济能力决定。此后,男女双方各自筹备结婚事宜、用品等。
女方家筹备的用品主要有棉被(根据女方家的经济能力做两床棉被或四床棉被不等)、床上用品、自制点心等。男方家准备上头盒子(一种小木箱),里面放两个熟鸡蛋,一根红线,由男方家的晚辈(男孩)提前三四天送到女方家。其中的红线是给女方薅脸用的,薅脸即是开脸,也就是用此红线把女方脸上的汗毛拔掉。此任务一般由女方的女长辈担当。里面的两个熟鸡蛋待到结婚那天捎回男方家,新婚夫妇在洞房里吃掉。鸡蛋,又叫鸡子,此寓意为吉(鸡)祥如意,早生贵子。
男方家还要做抽屉桌子和两个木箱,结婚前两三天送到女方家。女方家做的被子放在桌子上,自制的点心放在箱子里,贴上红纸做封条,结婚那天一并抬到男方家。
洞房设在堂屋的西间(俗称空东不空西)。堂屋(正中间的那间屋)的四壁,悬挂亲朋好友送的帐子—七尺花布。帐子越多,喜主(男方家)越荣耀。
男方家大门两旁放两个火盆。所谓火盆,即两个泥盆子,底层放点草木灰,上面放木柴,新娘过门(进门)时点燃,以驱鬼邪。
新娘乘坐的婚车为独轮车。四十年代为木轮子,五十年代为胶带轮。独轮车的上面用芦苇搭成半圆形,为新娘遮雨挡风。独轮车两旁太窄,为使新娘乘坐舒适,在独轮车的两旁放置戈子(一种用来牵引碌碡的弓形木制器具),上面放蒲团(用苞谷皮做的垫物),以备新娘和一名送客(与新娘属相相宜的女青年)乘坐。
女方家还要选好另一名送客,挑选两名男青年抬桌子,两名男青年抬箱子,两名男青年推拉独轮车。结婚那天,这些人与新娘的一名哥哥或弟弟组成送亲队伍。
发嫁 结婚那天,新娘与一名送客坐在独轮车里,与送亲队伍一起到男方家,称为发嫁。发嫁时,女方父母及亲朋好友送到大门口话别。发嫁的时间以到达男方家时太阳将落山为宜(再婚习俗正好相反,女方到达男方家时,以不出太阳为宜)。
过门 送亲的队伍快要到达男方家时,男方家点燃鞭炮迎接,并且点燃大门两旁的火盆。凑热闹的大人小孩簇拥新娘跨过堂屋门口马鞍进入洞房,称为过门。过门后新婚夫妇吃饺子,喝交臂酒。晚上,一些男女青年、小孩在洞房窗下听门子(即听新婚夫妇悄悄话)。待到夜间十二点左右,女长辈抱起木墩子轻轻地砸洞房大门(称为撂墩子),连砸三遍,边砸边叫着:“今年撂墩子,明年抱孙子。”
看亲 结婚第六天,女方父亲或其他男长辈,提着用四尺见方的红布包着的六条饼干或八条饼干,来到男方家看望,称为看亲。此时男方家备下酒席,隆重欢迎亲家的到来。席间或散席后,女方父亲还要说一些客套话,如:小女过门到您家成了您家的人了,有些家务活不会做或礼仪不周,恳请亲家公亲家母多加调教或严格管教等等。
回九 结婚第九天,新婚夫妇双双回娘家,称为回九。下午新婚夫妇需赶回婆家。蜜月期间的晚上,新婚夫妇的床上必须有人睡觉(俗称不空婚床)。
婚俗的演变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新娘结婚时坐花轿,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坐独轮车?熏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文化大革命期间)步行?熏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坐拖拉机?熏现在坐轿车。“文革”期间盛行“旅行结婚”。
八十年代以前,结婚的男方家一般设三天筵席,尤以二日晚请“帐子客”为最隆重热闹。“帐子客”,即送帐子的客人,是新郎的知心要好朋友,因此筵席的规格、档次较高。而现在结婚,多数在大酒店设筵,而且在结婚当天完成筵请任务。
送礼钱也是有讲究的。去男方家送礼钱,只要在蜜月内,哪天送都可以。去女方家送礼钱可就不同了,礼钱需在新娘“发嫁”前的日子送去,发嫁后千万不可送礼钱。即使有较特殊的情况,没能在“发嫁”前把礼钱送到女方家,也只能在以后的日子里,以其它理由、别的方式加以弥补。
“发嫁”、“过门”的时间也完全相反。八十年代前,“发嫁”、“过门”都在下午,而现在则在上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