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有几个门?
一共七个门。
其中各个门的名称及介绍:
1.东宫门,即正门。靠近西苑。进门即是仁寿殿、德和园。
2.北宫门:中央党校对面。进门先逛苏州街,再登万寿山,然后才见到昆明湖。
3.文昌院门:又叫东旁门。在东宫门(正门)南侧不远。进门后是文昌院、文昌阁、知春亭。(问了值班人员,此门只进不出。)
4.新建宫门:文昌院门再往南,正对着新建宫门路。入门即见十七孔桥、铜牛。(门外有公交车站名为“颐和园南门”,其实并不准确。南如意门比新建宫门更南。)
5.南如意门:在颐和园的东南角,进门后是绣漪桥(罗锅桥),近西堤。
6.西门:在颐和园西湖的西南侧,近畅观堂、西堤。
7.北如意门:在颐和园西北角,北宫门西侧,近半璧桥。此门在许多地图上标为“西宫门”,极易与“西门”混淆。查资料方知,北如意门是西宫门旁的随墙门(出自北京导游考试资料,应是比较权威的说法)。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
颐和园游览的注意事项
游览颐和园的注意事项:
1、在小孩的家长要注意了,因为游览颐和园的人比较多,一定要看管好您的小孩,不要只顾着欣赏周围景色而丢了孩子。
2、请不要随便丢垃圾,垃圾请放在垃圾桶里。
3、颐和园很大,游览的时候注意穿着舒适的鞋子。
4、颐和园是中国文化瑰宝,不要随地吐痰,乱涂乱刻等行为。
5、注意开园闭园时间。
游览路线:
第一、东宫门入园:
1、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耕织图景区——如意门。(约3小时行程)
2、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乘船至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新建宫门。(约2.5小时行程)
3、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苏州街——北宫门。(约2小时行程)
4、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苏州街——澹宁堂——谐趣园——东宫门。(约2.5小时行程)
第二、北宫门入园:
1、北宫门——苏州街——四大部洲——佛香阁——排云殿——长廊——石舫——乘船至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昆明湖东堤——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德和园——仁寿殿——东宫门。(约3小时行程)
2、北宫门——苏州街——澹宁堂——谐趣园——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文昌院——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耕织图景区——如意门。(约2.5小时行程)
3、北宫门——苏州街——石舫——长廊——排云殿——佛香阁——乐寿堂——德和园——文昌院——仁寿殿——东宫门。(约2小时行程)
第三、新建宫门入园:
1、新建宫门——昆明湖东堤——文昌院——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苏州街——北宫门。(约2.5小时行程)
2、新建宫门——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乘船至石舫——耕织图景区——苏州街——佛香阁——排云殿——长廊——乐寿堂——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文昌院——仁寿殿——东宫门。(约3小时行程)
扩展资料:
开放时间旺季(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6:30——18:00
园中园开放时间:8:30——17:00
静园时间为:20:00
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7:00——17: 00
园中园开放时间:9:00——16:00
静园时间为:19:00
门票信息颐和园门票:30元/张(旺季),20元/张(淡季),有半价票。
颐和园联票:60元/张(旺季),50元/张(淡季),有半价票。
1、联票包括门票和园中园门票 (园中园包括文昌院、德和园、佛香阁和苏州街)。
2、门票和联票均有优惠票,优惠门票:15元[19]。2018年9月28日起,公园“满员”后将停止售票。
香山、颐和园由2015年的8万人分别下调至5.6万人和5万人,动物园由10.8万人调至6.3万人,景山公园由2.1万人调至1.2万人,天坛公园由5.8万人调至5万人。
“下调人数主要是出于游园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考虑的,同时也要考虑文物的承受力,比如噪音、灯光都会对古建文物造成影响。
”当入园人数达到当日最大承载量时,公园停止当日售票,关闭所有售票窗口;当景区游人达到瞬时最大承载量时,公园将暂停售票、暂缓入园。
颐和园新建宫门和南如意门有哪些区别?
两个区别还是很大的,两个也是不一样的,新建宫门是后来建起来围墙方便走的门,另外一个门就只是一个门洞走过去就会有景点那个门是一个牌楼。颐和园是皇家园林,是在清朝,是修建的一个大型公园。新建国门在光绪17年皇帝皇后方便而设立的。在一段时期,是没有围墙的这三面就没有门的,这是里面和外面连在了一起,当时说这个事和人民一起感受快乐,光绪十七年,有人就说把这个地方还是建起来围墙比较好,当时就有一片湖的一小部分被分到了外面,现在这个湖的面积比以前小了好多小,新建宫门四柱三楼式牌楼,过了牌楼也还是一个湖附近也是有很多景点的,提供人的观赏,这一代视野也很宽阔,可以看山上的美景。南如意门是古代建筑的一种,是一种宅门,是北京四合院门的一种,那个尺寸正好可以放在一个门洞上,有很多新闻媒体上对这个引起了关注,有人在门外的水源地里洗澡,那里的水是人们的喝的水,虽然水是有净化和消毒的工程的,但是知道自己喝的水被人游过泳,喝水也是有点别扭的,南如意门内有一个高拱的桥,桥身大身高大概就是可以便于一个龙舟的出入,南如意门往里走就是一个拱桥,后面就是一些的景点,就是和平时别的门进去一样,就这么一个园子,里面的景点也是差不多的。新建宫门和南如门是有区别的,如意门后面都是一系列景点,新建宫门是后来建造围墙时候见为了方便而建造的一个门,这两个虽然都是门,但是一个是门,另外一个是牌楼,牌楼是为了方便走的,另外一个门是为了隔开两个院子,所以概念还是不一样的。
颐和园有几个门
1、东宫门:位于西苑附近。进门就是仁寿殿、德和园。
2、文昌院门:在东宫门南侧。进门后是文昌院、文昌阁、知春亭。
3、北宫门:中央党校对面。
4、新建宫门:文昌院门往南,和新建宫门路正对。入门可以看见十七孔桥、铜牛。
5、南如意门:位于颐和园的东南角,进门后可以看见绣漪桥,靠近西堤。
6、西门:位于颐和园西湖的西南侧,靠近畅观堂、西堤。
7、北如意门:位于颐和园西北角,北宫门西侧,近半璧桥。
扩展资料:
颐和园的特点:
1、以水取胜。水域面积占全园的3/4,设计者依据水面开阂的特点,进行设计布置,主要建筑和风景点部面临昆明湖,或是俯览湖面。
2、湖山结合。湖北岸的万寿山高 58米,好像翠屏峙立。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前山是全园的中心,正中为一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顶的智慧海而下是佛香阁、檀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以达湖面。
3、对比鲜明。前山建筑壮丽,金碧辉煌,后山建筑隐蔽,风景幽静;昆明湖浩荡壮阔,后湖(苏州河)怡静精巧,东宫门内建筑密集,西堤和堤西区景物琉落有致。
4、景随步转。依据不同的地理特点,用楼、台、亭、阁、斋、堂、轩、馆、曲槛回廊以及假山花木等组合成各不相同的景点。
5、园中有园。在万寿山东麓一处地势较低,聚水成池的地方,依照无锡惠山园,建造了谐趣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颐和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