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风俗彩礼怎么送
马来西亚收彩礼一般以8000人民币为基础,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中马联姻马来西亚签证办理所需材料:
1. 身份证复印件 (马来西亚)
2. 护照整本复印件 (马来西亚 中国)
3. 粉红色结婚证 ( 要去JPN取,RM50.00 )
4. 银行明细BANK STATEMENT最新的3个月 (里面最好有3000 或者以上的存款)
5. 公司信 (证明你在这家公司上班)
6. 工资单 (需要2000以上,如果没有需要找马来西亚公民做担保人)
7. 水费单 和 电费单 (最新的1个月)
8. 结婚双认证 (需到外交部盖印)
9. 正式的婚纱照1张 (最好准备好几张)
10. 男方个人照6张 ( Passport size, 蓝底)
扩展资料
马来西亚的习俗
1、宗教
马来西亚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主要由马来族、华族和印度族三大民族组成。马来人90%以上信仰伊斯兰教,华人多信仰佛教和道教,印度人则信仰印度教。马来西亚宪法中明文规定伊斯兰教为马官方宗教。
2、天气
马来西亚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基本平均在26℃——29℃,平时早晚的温差也不是特别大,天气潮湿闷热为主,有海风,空气还是很舒服的。
3、称呼
马来人没有固定的姓,所以在称呼他们时并不以他们的姓作为称呼。
马来人的名字可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他们的名字,中间隔着"bin"或"binti",有时会省略。第二个部分是他们父亲的名字。男士:中间就用"bin"(音为宾),而女士则用"binti"(音为宾迪)。
3、饮食
马来人忌食猪肉、饮酒。在马来餐厅用餐时若看到餐桌上有一个大大的水壶时,别误以为是装着饮用水的茶壶,其实里面的水是用来洗手用的。一般马来人都是用右手抓饭来吃,所以用餐前及用餐后洗手是马来人餐桌上的礼节。
4、见面礼
传统的马来人见面礼十分独特。他们在见面时会用双手握住对方的双手互相摩擦,然后将右手往心窝点一点。
5、拜访
在马来西亚,除非主人允许,否则不管是到访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门前先脱鞋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新娘结婚的时候是不是手上会画一些特殊的花纹啊
马来西亚华人没有这样做。马来人把手指染成橙红色,那叫做 Inai。但现在很多都用水晶指甲了。大部份的印度人还保留着手上画一些花纹的传统。
在马来西亚亲朋好友去世有什么礼节
马来西亚婚礼习俗在所有的习俗中,马来人最重视婚姻方面的习俗,仅就婚姻习俗而言,其从订亲、结婚到离婚,种类繁杂,习俗各异,不了解些习俗,你将无所适从。马来族男孩一到成婚年龄。男方一家就开始物色对象,找到目标后就着手对女方本人及其家人进行了解,并到女方家看看姑娘。看完姑娘后,如男方同意了,就在家人中商议,取得一致看法后,确定去求亲的日期和方法,求亲时通常由男方家长出面,女方家长一般不立即应允,等过了一天甚至一周之后才给男方家长肯定的答复。如果双方都同意这门婚事后,就将聘礼、结婚费用和婚礼日期等事确定下来,如果婚礼晚些时候才举行男方可先送订婚礼物。订婚礼一般是一枚钻石戒指,还有布、拖鞋、鞋子等物。倘若男方毁约不能成婚,订婚礼是不能索回的;如果是女方反梅,其所受礼品将加一倍退回男方。马来西亚虽然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如今的马来人在婚姻上已经相当开明了,自由恋爱非常普遍。但在传统的马来族家庭里,正式结婚却仍然要经过一系列的古老而繁琐的程序。相亲首先是正式的相亲。在约定的这一天,小伙子带着礼物和父母、媒人一起来到女方家中,见过女孩的全家。双方家长初次会面,谈谈家常,相互了解。如果没什么问题,这次就可以将送给姑娘的娉礼、结婚的日期等具体问题确定下来,以便尽早安排和准备。一般情况下,一年后就可以举行婚礼了。婚前准备婚礼一般定在周末,并提前一段时间通知亲友,以便那些路远的能及时赶到。马来人非常重视婚礼,把它当作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在这一天,人们要把新郎、新娘打扮得漂漂亮亮、富丽堂皇,让他们过一天“国王和王后”的生活。婚前有一个重要的仪式——涂指甲红,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和美满。姑娘们掐来新鲜的指甲花,挤出红色的汁液,把新娘的指甲、手掌和双脚涂得鲜红。之后,新郎、新郎穿着光彩照人的传统服饰,坐在缀满棕榈叶和各色鲜花的彩棚下,由专业摄影师拍照,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和一生的留念。彩棚装饰极其精美,简直就像古代皇帝的华盖一样华丽。一对新人在众人的簇拥和欢呼声中享受着终生难忘的美妙感觉。定婚仪式这里的“定婚”是指宗教意义上的一个口头、非正式的仪式,由当地教区的教长主持。正式的定婚已经在此前完成了,并领取了具有法律意义的结婚证书。按照数百年的传统,新郎要向女方奉送一定数量的娉礼,现在一般为几十马元。教长对新郎说道:“我将×××许配给你,娉礼××马元,愿安拉保佑你们!”新郎回答:“我愿娶×××为妻,娉礼××马元,感谢安拉!”在有的地区,对话在新郎和岳父之间进行,由教长或族中长老主持,内容也大致如此。说话者的吐字必须清晰,声音也须得洪亮,使得在场的三个证婚人和所有亲友们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事后,教长还要送给新郎一本关于婚姻义务的小册子,提醒新郎婚后必须全心全意地尽到做丈夫的责任。并且说明,如果新郎以后没有按教规给予妻子精神和物质上的保护和关爱的话,作为惩罚,其婚姻关系将有可能被伊斯兰教法庭予以解除。实际上,这次的娉礼只是一个很小的象征性的数目,它的意义在于宣示这样一个道理:无论贫富,真主都给予他们结婚的权利。之后还有一笔数目更大的真正意义上的娉礼,通常会高达数千马元,用于购置珠宝、衣服和嫁妆等。结婚典礼马来人的婚礼一般会持续三天。第一天在新娘家中举行,也有在当地清真寺中举行的。一般定在穆斯林的休息日——星期五,由一名教长主持。在庞大亲友团的拥簇下,新郎带着钻戒、珠宝等礼物来到新娘家中(或清真寺),见过教长、证婚人以及新郎家的长辈。教长问新郎:“以真主安拉的名义,你愿意娶×××为妻吗?”新郎回答:“以真主安拉的名义,我愿意娶×××作为我的妻子。”教长接着问新娘:“以真主安拉的名义,你愿意嫁给×××为妻吗?”新娘同样回答:“以真主安拉的名义,我愿意。”双方交换礼物,在教长的领读下共诵,为未来祈福。新郎送给新娘的彩礼被放在洞房里,向来宾们展示。有各式各样的衣服、化妆品等,甚至还有祈祷用的跪垫(以表示对安拉的忠诚),都被装在精美的盒子里,或叠得整整齐齐,让众人一饱眼福。星期天是正式成婚和大宴宾客的日子。其中,最热闹的要属闹婚了。一群未婚青年敲着手鼓,载歌载舞地簇拥着新郎来到新娘家门前,后面跟着庞大的迎亲队伍。伴娘和新娘家的亲友们会蜂拥而上,拦住新郎索要“入门费”。只有新郎给足了钱,才会放他过去。这样“过五关、斩六将”,新郎才能一睹新娘的芳容。然后,新郎、新娘身穿华丽的服饰,像国王和王后一样端坐在装饰精美的花床上,老年人在他们头上撒下鲜花和大米,并念经为他们祈求幸福。宴会一般设在庭院里,以便能招待尽可能多的来宾。庭院早就被前来帮忙的亲友们装饰一新,到处是鲜花、食品和吉祥物。婚宴一般都非常丰盛,不仅有回教传统的肉食,还有各种新鲜水果、饮料等。身着民族服装的客人们一面享受着琳琅满目的美味佳肴,一面与端坐在房门洞开的新房里的小夫妻逗乐,旁边还有雇来的小乐队演唱和伴奏,气氛十分热闹。每位来宾都会得到一份礼物。在过去,一般会是一个下盛米饭、上放红鸡蛋的小杯,有时还会有漂亮的纸花。其中,鸡蛋象征着新娘健康多产、家庭人丁兴旺,米饭预示着衣食丰足、生活美满。现在则大多以新式礼品代替,例如巧克力、果冻和蛋糕等。马来西亚的习俗与禁忌1.服饰马来男子的传统套服是上身穿称为“巴汝”的无领长袖衫,“巴汝”的特点是长、宽、松。下身穿长至脚踝的布质纱笼。在正式的社交场合,马来男子现在喜欢穿一种称为“巴迪”的蜡染花布长袖上衣。马来女子的传统套服与男子的相似,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她们的头上常常围着一条纱巾,与中东妇女不同的是,她们用的是鲜艳美丽的纯色纱巾。2.饮食马来西亚主体民族马来人大多是穆斯林,他们的饮食习惯与伊斯兰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不吃猪肉和水生贝类动物,不喝酒。马来人餐前餐后都必须洗手,餐间还备有洗手的水,进餐时在地毯上席地围坐,各人必须用右手抓取食物,否则会引起别人的反感。马来人的食物以大米为主,辣椒和咖喱是最常用的佐餐食品。马来最有名的风味食品之一是一种叫“沙爹”的烤肉。3.居住随着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旧时的高脚屋、长屋只在一些农村和山区存在了。高脚屋是有木桩架空离地数尺的单层建筑,屋顶用树叶或木板铺盖,墙和地板用木料建成。高脚屋防湿防潮防动物侵害。长屋是马来西亚土著少数民族集体居住的建筑,是用木桩架空离地数尺的长形建筑,长屋中间有一条通道,通道两边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住户。4.嫁娶马来人的婚配是由父母决定的,基本上有三种形式:媒妁定亲、定娃娃亲、遗嘱结亲。定亲后,一般要在女方家举行订婚仪式。马来人的婚礼很隆重,婚礼在女方家举行,女方要准备婚礼用的并坐台。在婚礼开始之前,新娘在母亲的带领下走出新房,由伴娘扶着登上并坐台。陪送新郎的队伍一路鼓声不断,新郎进入女方家后被扶上并坐台,坐在新娘的右边。这时由新娘的母亲向新人祝福。婚礼完毕后,新郎留在新娘家,3天后才能同房。7天后新娘新郎到男方家回门。马来人的习俗是夫妻婚后居住在女方家。现在可有多种选择。5.生育马来妇女孕育孩子有很多讲究,这些讲究一般与椰子有很大关系,譬如用椰子测胎儿的性别,用椰壳装婴儿的头发后为婴儿取名字,把装有婴儿头发的椰壳埋在院子里并种上一棵椰树作为纪念等等。马来妇女生孩子后要坐月子44天。马来人对生男生女没有男尊女卑的意识,所以,当地华人生了女孩比较愿意送到马来人家抚养。6.礼节家庭礼节顺从和尊重父母,在父母面前坐板凳应恭敬,不得叉开双腿,不得翘二郎腿。坐席时应面向父母跪坐,不准盘腿。人际交往礼节尊重尊长,男子之间见面握手,但不能与穆斯林妇女握手。互相介绍时,先向女子介绍男子,向年长者介绍年幼者,向地位高者介绍地位低者,在宴会上如果不认识邻坐的女子,应请主人作介绍。7.禁忌马来人的习俗与我国相异处甚多,所以必须加以留意,以免无意中犯了禁忌,造成失礼,或引起误会与无谓的纷争。主要有:交往切忌用左手 在马来西亚与马来人交往,要尊重他们的习俗,否则便会被视作对他们不礼貌。同马来人握手、打招呼或馈赠礼品,千万不可用左手,因为马来人认为左手最脏,用左手和他们接触,是对他们不敬,犹如某种侮辱。在吉隆坡,所有公厕除了提供手纸之外,每个厕所必有一支自来水管,水笼头上必套上一条胶管,那是专门供马来人洗屁股用的。看来马来人大便后从不用手纸而用左手及自来水清洗。这就是他们认为左手最脏的原因。 不要求客人送礼 马来人待客人热情,通常用糕点、茶、咖啡和冰水款待。客人必须吃一点,以示领受主人的热情和善意。如果客人不吃也不喝,主人则认为是对他或她的不尊敬。马来西亚人不要求客人送礼,如果向主人送一些日常食品如椰子、槟榔、香蕉、糕点、饼干、糖果之类,表示友好情谊,主人会高兴地收下。 用右手抓饭 马来人禁烟,不吃猪肉、死物或动物血液,平时喜欢喝咖啡、红茶等饮料,也爱嚼槟榔。老百姓以大米为主食,喜爱吃带辣的菜,尤其是咖喱牛肉。主食以米饭、糯米糕点、黄姜饭、榴莲饭为主,还有用椰浆和糯米制成的"马来棕"、"竹筒饭"等。他们的用餐习俗也较独特。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马来人用餐习惯用右手抓饭进食,只有在西式的宴会上或是在高级餐馆用餐时,马来人才使用刀叉和匙。一些受西方影响的马来人日常进食也有用刀叉和匙的。羊肉串、烤鸡是著名的风味莱肴,当地称之"沙爹",是宴请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吃饭时,客人要细心观察主人的动作,依照主人的样子做,避免做出主人忌讳的动作。 马来人用餐十分讲究卫生和礼节。进餐前必须把手洗干净。在摆放的各种食品和菜肴之间,放着几碗清水专供洗手用。即使事先把手洗干净了,在用手取食物前,仍要出于礼貌,把手放在水碗中蘸湿。马来人相互拜访时,衣冠必须整齐。如果是穿着拖鞋,首先必须脱掉,放在门口,因为马来人的内厅是供祈祷的地方。马来人认为以食指指人,是对人的一种污辱,所以切勿以食指指人。对女士不可先伸出手要求握手。头被认为是神圣的部位,在亲近儿童时,不可触摸他的头部,否则会引起不快。和伊斯兰教徒共餐时,不要劝酒,要避免点猪肉做的菜肴。马来人不喜欢别人问自己的年龄。若问年纪会被视为不礼貌。马来西亚不禁止一夫多妻,所以不要随便闲谈他人的家务事。对长者不能直呼“你”,而要称“先生”、“夫人”或“女士”。
马来人和马来华人婚礼习俗有何差异?
一、马来人婚礼习俗:
马来人的婚俗很有特色。婚礼在女方家举行,持续一周,包括男方带聘礼到女方家接亲、教长为新人念经祝福、举行新人沐浴仪式和合婚仪式等,主要仪式均在晚上进行。七日后,新郎方可偕新婚妻子和嫁妆回自己家里。
迎亲时,男方走一半路,女方走一半路;男方要打扮得像高官显要,打着雨伞高高兴兴去迎接新娘;女方则要显出悲伤的样子,因为要远离亲友,故而心情不好。
马来人婚礼的高潮是并坐礼”,在举行“并坐礼”的前两三天,还有饰发与染手掌的仪式。新郎新娘各有一名饰发师为他们饰发美容化妆,现在的情形稍有不同。他们不大喜欢饰发师,而多上美容室请美容师为他们装扮.新娘饰发以后必须沭浴,据说这有驱邪避灾的功效。
染手掌分兰个过程:私染、小染和大染。染手掌虽分三个过程,其实每个仪式都相同。新娘要参加所有的仪式,新郎在自己家中参加私染和小染的仪式,然后到女家参加大染的礼仪。近年来,马来人似乎有逐渐放弃私染和小染仪式的趋向,而只偏重大染的礼节。
新郎抵达女家,便请坐到“并坐台”上去。台前放着个有脚的铜盘,盘的正中放着一团好看的指甲花糊,四周有三个碟,碟里分别放着黄米、焙米及掺有捣碎的山姜叶的水,这小碟里还放着.根用有香味的叶子扎成的喷水器。
仪式开始,首先由男宾客主持。只见一名年长的来宾站在材并坐台”前,取一点黄米撒到新郎的右肩,再撒些在左肩。然后拿些焙米,好象撒黄米那样再撒一次。接着,他用香叶喷水器蘸些山姜水,喷湿新郎双手的手背。最后,他拿少许指甲花糊涂在新郎的手掌上,不过新郎的掌心不会被染到,因为在染手掌之前,岳母的代理人马上在他掌上放了两片栳叶。染了手掌,新郎双手合十,举高到胸前,向主持人致敬道谢。
所有来宾,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轮流做主持人。根据马来人的习俗,要先由男宾主持仪式,以后才轮到女宾,而且主持的人数一定要单数,因为马来人认为,双数是凶数。马来人虽然邀请友族人士参加各阶段的婚礼仪式,但足非圆教徒只允许观礼,不可以主持仪式。
新郎的仪式完成后,便在亲友的陪伴下先回家去,接着是新娘参加仪式,仪式的过程与新郎的完全一样。从下午一直到午夜,新娘家宾客盈门,歌声不绝,闹哄哄、喜洋洋的气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夫妻的“并坐礼’’是马来婚姻礼俗的最高潮,通常在婚者的最后一天的下午举行。_并坐礼”原本不是回教婚姻仪式的一部分,它是受印度教的影响,逐渐演变而成的礼仪。
“并坐台’’的式样跟马来苏丹的王座非常相似。台分三级,最低二级约为半尺高,最上一级大约有二尺高。台1的四周用绣花丝绸围住,再装上节日灯,一明一暗,五颜六色j煞是好看。一台的最上那一级是一对新人并坐的地方,有软垫和色彩浓艳的外套和相称的靠背。置身其上,俯视来宾,有如君王早朝的气派。难怪马来友族说,行“并坐礼”的夫妇就象做一日君王那么高贵。
“并坐礼”在女家举行,受邀观礼的亲友提早赴约,同时还带来礼物:有米、油、蛋、面粉,也有杯、碟、布匹或现金。细心的主人必定委托忠实的亲戚代他登记送礼亲友的名字和所馈赠的礼物。这样,日后嘉宾的女儿结婚宴客,他所回送的礼物将比接受的礼物要丰厚一些,才不会失礼。
新娘子身穿马来新娘装,头戴金银珠宝,在一名年长亲人带引下,轻移莲步,缓慢地走出新房。她微闭秋水,粉首低垂,表现出无限娇羞的模样。伴娘扶她登上“并坐台”,坐在台的左迈。新娘依然垂首闭眼,羞答答的。在马来人的观念里,这是贞节的表现,是女性最珍贵的情操。
基本上他们大多数年轻人的婚礼也是要婚庆布置得,乡下可能就是在家里自己搭个台,不过这个“并坐台”比较特色,文莱也是伊斯兰国,基本很多也类似于马来人的,所以公主和驸马也是并坐台的哦!
二、马来华人婚礼习俗
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多数来自广东、福建、客家、潮州等地,他们也有一些不同的婚俗习惯。华人婚礼那天:
早上新郞由男方的亲朋陪同去新娘家接新娘(要选当天的吉时)。新人向新娘的父母长辈敬茶。之后,将新娘接到新郞的家。新人向新郎的父母长辈敬茶。有些地方还要去拜拜神。通常华人婚礼是要送一个红包以示吉利。礼金方面没有具体的标准,通常一个人来参加就送100马币就可以了,如果是好朋友200-1000马币的都有,看自已的心意就好了。“很少像国内上千上千的哦!
以上是马来华人的普通结婚模式。下面是一位刚成为马来华人媳妇的亲身经历:
早上选定良辰吉日新郎来女方家里接新娘
给新娘父母敬茶这两样和现在上海的也是一样的,接下去的就不一样了
接到新郎家后,先拜祖先,华人长子家里一般都摆有先祖的牌位,所以要入门就得先去拜祭男方的祖先,老公要去他大伯家拜的。
拜好祖先后,新郎家安排了专门的两张椅子,然后就是一轮一轮的敬茶,他们家是要把所有亲戚长辈,哪怕是姐姐也要都敬到的,比如说爷爷奶奶先坐好,我们给他们敬茶,叔叔阿姨姐姐姐夫就按辈分大小依次在后面排好等着,当然敬好茶是会有红包收的,以前送金器较多,现在老一辈还送的,年轻点的就是现金了。旧时代,老一点的就是这样的!要跪地敬茶的哦亲~~~要所有比我辈分高的都要敬哦,亲~~~敬茶代表是入他们家的门哦,不敬不行的哦!已经有JMS说了,这个吃不大消,我也觉得吃不大消啊。不过,看在那些金银首饰和红包的份上,我忍也忍了。
等一大圈的茶敬完,基本上也都很晚了,就去酒店等待开席哦!马来西亚华人的婚宴通常是在晚上6点半至7点半开始。席间会有一些庆典仪式。婚宴的菜式通常是6-8道,每次上菜只上一道,吃完后再上下一道菜,之后有主餐、甜点和糖水。喝喜酒前,还是有签到仪式的,到时候大家还是要再准备个红包,表示喝喜酒的礼金!
吃完晚饭后一般就各自散去了,但是年轻人关系好的朋友,可能接下去还要聚一聚,大家出去续摊什么的,但是通常都累死了,回家数红包都来不及呢!基本上华人婚礼的流程就是这样!
马来西亚结婚有什么习俗
马来西亚的婚俗很有特色。婚礼通常在新娘家举行,持续一周的时间,包括新郎带聘礼到新娘家接亲、教长为一对新人念经祝福、举行新人沐浴仪式和合婚仪式等,主要仪式都在晚上进行。
七日后,新郎方可偕新婚妻子和嫁妆回到自己的家。 迎亲时,新郎走一半的路,新娘走一半的路;新郎要打扮非常绅士像高官贵人一样,打着伞高高兴兴地去迎接新娘;与新郎相反,因为要离开亲朋好友,新娘则要显出一副悲伤的样子。
举行婚礼时,新郎和新娘要再次打扮一番,端坐在大堂正中央,接受亲朋好友等来客的祝贺和红包。客人祝贺时要鞠躬致意,向新人身上抛撒五谷,并且要将象征身体健康的青草或茶叶泡的汁液喷洒在他们身上,祝福他们五谷丰登、早生贵子、白头偕老。
在这个过程中新郎和新娘既不能吃东西也不能喝水,只能一心一心地接受客人们的祝福。参加婚礼的客人,除了新婚夫妇的亲朋好友外,过路的人也可以进去祝贺。婚礼仪式结束时,新郎和新娘要回送亲朋好友一枝鲜花,花中扎着一个鸡蛋,表示花好月圆。
扩展资料
槟榔叶的奇用
马来西亚人对槟榔叶的感情,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出生、受割礼、结婚、逝世,无不和摈榔叶结下不解之缘。马来族的妇女,在怀孕七个月后,便不时送一束槟榔叶给接生婆,作为预约她在临盆日帮忙的"定金"。男孩子由童年进入少年时,要进行"割礼"。在接受手术时,便咀嚼槟榔叶来减轻痛苦,因为槟榔叶具有轻微的麻醉作用。
在马来族的婚礼中,槟榔叶更是必备的礼品。人们在谈论婚嫁之前,先有一个求婚的仪式:由男方的家人和亲属组成求婚队伍,捧着一个由槟榔叶扎成的彩环,到女方家去拜访。如果女方有意缔结良缘,就会收下彩环。否则,便把彩环推倒,暗示谈不拢,男方代表便应知趣告退。
在求婚的第一步成功之后,双方便要进行纳彩、下聘,而每次互送的礼物中,必定要包括一个扎成王冠模样的槟榔叶的供盘。下聘的当天,未来的新郎要走在行列的前头,手捧槟榔叶供盘,后面才是长长的送礼队伍,分别拿着银纸摺成的亭台楼阁、各式鲜果礼盒、银器、订婚戒指等等聘礼。
到了正式举行婚礼时,槟榔叶盆子高高地放在一对新人面前,象征白头偕老、永结同心。新人端坐矮台上,接受宾客们的祝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来西亚民族文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