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奇人袁天罡,为何被誉为“天下第一相师”?
袁天罡的预测能力存在较大的夸张,但袁天罡应该确实有面相的能力,且他的预测大多正确,否则世人也不会专门将他捧上“神坛”,赞誉他为“天下第一相师”.
提起相师,许多人可能都会想到那些摆摊的算命先生,他们往往一副高人的气派,言语晦涩难懂,扬言可以断人生死,算其吉凶祸福。不过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只是江湖骗子,所谓的“相术”其实是骗术。然而在古代,却真的有许多玄而又玄的相师,比如袁天罡,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位。
袁天罡是四川人,他的父亲袁守懿曾于王世充,王世充兵败以后袁守懿回到家乡隐居。袁天罡年少时家庭贫困,但他热爱读书,喜好钻研,精通技艺,对相术颇有研究。袁天罡曾应友人张柬之的邀请出仕隋朝,担任洛阳资官令。
洛阳安顿下来以后,袁天罡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相术预测极其精准,许多人都来找袁天罡面相。当时杜淹、王珪和韦挺三人一起来见袁天罡,请他看相。袁天罡跟杜淹说:"公兰台成就,学堂宽博,必得亲纠察之官,以文藻见知。"随后他跟王珪说:"公三亭成就,天地相临,从今十年已外,必得五品要职。"然后袁天罡预测韦挺道:"公面似大兽之面,交友极诚,必得士友携接,初为武职。"在为杜淹三人看完相以后,袁天罡又跟他们说道:"二十年外,终恐三贤同被责黜,暂去即还。"(《旧唐书》)
如果说预测杜淹三人的仕途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才情品德和为人处世进行推测的话,那么袁天罡为武则天面相时却真是无迹可寻。在武则天一家迁往蜀中以后,他们结识了袁天罡。武则天的母亲杨氏素闻袁天罡盛名,于是先抱出自己的两个儿子,让袁天罡面相,袁天罡说:"官三品,保家主也。
随后杨氏抱出武则天的姐姐,袁天罡说道:"此女贵而不利夫。"听到这话杨氏很不开心,于是打算试探一下袁天罡,她让下人将刚刚出生不久的武则天抱出来,然后对袁天罡谎称说是男孩。袁天罡观完武则天的相以后十分惊讶,他震惊的说道:"龙瞳凤颈,极贵验也;若为女,当作天子。"(《新唐书》)
关于袁天罡的传说有许多,比如民间就曾相传袁天罡是隋文帝杨坚的儿子,他的母亲被独孤皇后杀害,于是他被抱给袁家扶养。此外,袁天罡预言武则天称帝的故事也一再流传,不管是唐朝还是后世,正史还是野史,都详细记载了这件事情。而由于袁天罡能预测未来,算人吉凶,因而世人相传袁天罡是“神人”,亦有传说说袁天罡与李淳风都是画中仙子所生。
袁天罡一没有家世,二没有权势,世人对他还能如此崇拜,官员们则趋之若鹜,说明他确实是有真本事的。而且除面相以外,袁天罡在天文学、术数等领域的造诣极高,说他是古代的科学家是名副其实的。
“一代妖人”袁天罡之死,历史上袁天罡到底是怎样的人?
袁天纲(《新·旧唐书》等史书均记载为袁天纲),是隋末唐初一个名人,很多人对他的了解来自一本名叫《推背图》的奇书,说它是奇书就在于,这本书准确的预言了自唐以后数千年中国乃至世界上将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以及变化,像武则天称帝,明朝灭亡,抗日战争等等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出处和对应的解释。
至于这些解释究竟是不是后人强行附加给《推背图》的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很多人还是愿意相信《推背图》的作者袁天纲和李淳风是有预知未来的能力的,那么作为我国第一奇书的作者,袁天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其实如果按照史书的记载来看的话,袁天纲就是一个算命看相的术士,只不过是一个算的特别准的术士,因为准,所以小有名气,因为小有名气,所以被太宗李世民所召见。
那么,袁天纲究竟有多厉害呢?按照正史的记载,袁天纲曾准确的推算除了杜淹、王珪、韦挺、窦轨、马周等很多唐初重臣的命运,要知道,这些推算并非来自野史传闻,而是被记录于《新·旧唐书》等正史之中,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除此之外,袁天纲还曾对武则天一家做过推算,当时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任利州都督(利州区域以今天四川广元市为主,兼有甘肃南部,陕西南部,为川陕甘三省交汇地),在这里,武士彟遇到了袁天纲,袁天纲便为武士彟的妻儿算了一卦,当袁天纲看见武士彟的夫人杨氏时,便说她必生贵子,后来看到武士彟的两个儿子武元爽,武元庆,说他们将来能官居三品,女儿武顺(也就是韩国夫人)虽是富贵之身,却是克夫之命,后来武则天的奶妈将仅有两岁的武则天抱出来,并谎称武则天是男孩儿,来让袁天纲看,袁天纲观其相貌后便连连感叹,说武则天若是女儿身,将来必为天子。
袁天纲为那些大臣及武家人推算的命运在日后都得到了一一印证,后来袁天纲的大名传到李世民耳中,李世民便将其召入宫中,令其留在自己身边,至于袁天纲留在李世民身边做了什么官,史书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我们可以根据一些蛛丝马迹去推测一下。
其术精类如此。高士廉曰:“君终作何官?”(袁天纲)谢曰:“仆及夏四月,数既尽。”如期以火山令卒
这句话出自《新唐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袁天纲的结局,一天,高士廉问袁天纲,他自己将来能做什么官,袁天纲回答说自己四月就要死了,然后到了四月果然死了,这也是袁天纲的结局。而这里面有一个官职名叫“火山令”,是说袁天纲死在“火山令”的任上,《旧唐书》则记载的是“火井令”。
有的说法是,火井令是火井县令,在唐朝,确实有这么一个县,就在今天的四川地区,而这一说法无法解释为何《新唐书》记载的是“火山令”,而且袁天纲的本职工作是相术,再往高大上方面去讲就是玄学家,阴阳家,天文学家等等,俗话说的好,术业有专攻,一个有名的相士去当县令,恐怕在李世民的贞观年间是很难出现吧。
所以,笔者认为,不管是“火山令”还是“火井令”应该是类似于“钦天监”的一种官职,毕竟当初袁天纲是以相术闻名而被李世民召入宫中的。“钦天监”是明清时期掌管天文气象这方面工作的官职,这种官职自秦朝便已经出现,只不过那时候不叫“钦天监”。
因此,袁天纲应召入宫后一定是长期从事天文气象这方面的工作,所以才有机会接触房玄龄,高士廉这些贞观朝的重臣,之后便死在了任上,也能说得通了。
被誉为“天下第一相师”的袁天罡,有多厉害?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大师,其中被誉为天下第一相师的袁天罡,一直到死,官职都是限定,但是却被人们誉为“神相”。
袁天罡被人们誉为神相,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袁天罡被誉为天下第一相师,也是神坛式的人物,其中一幅《推背图》让他在唐朝,成为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袁天罡最厉害之处在于他能够预知未来。第一次是在武则天年幼的时候,袁天罡去到长安途中,为其算了一卦,并指出她是天下之主。第二件事情就是袁天罡曾推算过自己的身后事,并且表示自己的目的不会被其他人所光顾。这两件事情后来都遭到了证实,袁天罡的名号也就越打越响。
李世民听闻旷世奇才袁天罡,召其入京
武德年间,袁天罡还在火井县做县令。那时候的他就因为能够预测后事而被人们所追崇。贞观六年,唐王李世民听说蜀中竟有这样的奇才,赶忙召他入京觐见。袁天罡和李世民相聊盛欢,李世民对袁天罡的法术大为称赞,但并没有将其重用,只是将他留在了长安。袁天罡深知伴君如伴,于是祈求早日归乡,李世民也准了袁天罡的请求,送他回乡。
袁天罡官职虽小,相术赫赫有名
袁天罡的职位一直很小,只是火井县的县令。但是他却凭着相术在圈内混的风生水起前来找他的人上到朝中重臣,下到平头百姓,可见他在大家的心中威望还是很高的。后来,袁天罡归隐山村之后,也收了徒弟,名为李淳风。这位徒弟在跟着袁天罡学习之后出师,在朝堂上一直平步青云。
袁天罡之所以如此被后人所推崇,这与他本人奇特的相术能力有关,毕竟如此有能力的人,放在历朝历代都是会非常吃香的。
我帮你爱打工中袁天罡看透的天机是什么
袁天罡是过去说地相术专家,就是现在算命地人。能察言观色,预知未来。但是在封建社会,朝庭专门有这一职位留给这类能人任职,叫做太史令或天监司等名称。如果他们在遇到性命不保时,都会假借天象、气数、神佛等传信于皇帝来以求自保。
袁天罡是当代著名的骨相学大师,看的非常精准。有一次袁天罡去武家做客,看到武母很是惊奇:你有一子大富大贵,结果把两个哥哥还有一个姐姐领到面前,袁天罡说两个儿子将来都能做到三品,女儿也能做到一品诰命,但是你应该还有一子,结果把襁褓中的武媚娘抱来,袁天罡看后大惊:此女龙瞳凤颈。后来李治登基把武则天接到宫内册封贵妃直至皇后。李治体弱多病,武则天帮助批阅公文,又想尽方法把长孙无忌支走,同时在各个部门安插了许多自己的亲信。李治驾崩后,武则天觉得时机成熟,废除了自己的儿子李显李旦,自己如愿以偿的坐上了帝位,名(周),在洛水下了很多石头,在石头上写着(圣母临人达昌帝业)。再后来有一天,武则天让袁天罡给自己再看一次相,袁天罡说天机不可泄露,武则天大怒,要斩杀他,这时袁天罡又道:陛下,盛也洛水,衰也洛水。武则天大惊失色,再也不敢难为袁天罡了。武则天把洛阳改为(神都),直到705年去世都是在洛阳。
历史上两位泄露天机的人,袁天罡和刘伯温,他们的结局如何?
朱元章在即位后首先派刘伯温破坏帝王龙脉,龙脉也很快拉成三段。朱元章看到危机破了,最大的危害就是刘伯温了,以骂天子之名赐药酒赐死,死后封为骂天官。袁天罡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算命先生,没有之一。找他算命的,非富即贵,据说他能根据风声风向算命,而且精准度惊人,所以前来找他算命的达官贵人络绎不绝。 有真正本事的人,还能提前知晓天机,公开预言后甚至不怕遭到天谴,最终得以善终。
这也是科学解释不了的,袁天罡和李淳风生于唐朝时期,李淳风精通天文、历算、阴阳、道家之说。袁天罡则擅长根据风声风向判断吉凶,还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后来唐太宗请他们二人推测唐朝的运数,结果李淳风一发不可收拾,竟然足足推算出了唐朝两千年以后的国运,更不用说武则天未来会登基称帝的事情,正在这个时候,幸亏袁天罡及时推了李淳风的背,以“天机不可再泄”制止了他,才有了后来的《推背图》。《推背图》是中华道家预言领域的第一奇书,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唐朝国运,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道士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汇集易学、天文、诗词、谜语、图画为一体。最终这两个莫测高深的人都得到了善终。
迷信迷行,有时候不得不信,刘伯温生于明朝,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擅长军事和演算。正所谓“三分天下诸葛亮 ,一统江山刘伯温”,朱元璋在刘伯温的帮助下开创了明朝,统一了天下。不幸的是,刘伯温后来遭到朱元璋的忌惮,被下了毒药,病死于家乡。如果不算上这样的人为原因,刘伯温也可以说最后是善终,之前没有遭受其他的灾难。
有人认为,这是朱元璋和刘伯温早就串通好了,目的就是想给诛灭胡惟庸找一个借口。这样一代谋士,将所有的忠心和热血都献给了朝廷,可歌可泣。袁天罡和刘伯温两人极其具有智慧,两人都算得以善终,安享晚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