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各国风俗习惯和禁忌的知识
以饮食为例
一、用大吃大喝表示感谢。
这是阿富汗一些地区的习俗。这表示主人招待客人十分诚恳。吃得越多,对方越高兴,那才是礼貌。如果随便吃几口就停嘴,对方会不高兴。
到这些地方去做客,需事先带点助消化药。
二、吃多吃少,随你便。
这是文莱人的待客习俗。在文莱,家里来了客人,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向自己问好,主人就会笑脸相迎,热情接待,把家中吃的东西都拿出来供客人享用。但是主人从不劝食,对方吃不吃、吃多吃少、好吃不好吃,从不过问。主人认为这样问客人是不礼貌的。
三、“我吃饭,你付钱。”
在印度的一些地区,如果同商业谈判对象和朋友共进晚餐,他们会自自然然地说:“你的资本比我的多,所以这笔餐费应该由你付。”不熟悉情况或初来乍到的客人,常常会被这种场面闹得啼笑皆非。钱多的人或是受欢迎的人应该付钱———他们认为这是对客人的尊重,与抠门或挨宰不能相提并论。
四、吃定量,多吃自费。
瑞士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但瑞士人精打细算,节约成风。在这个国家承办的世界性高层活动,一日三餐固定供应每人一份,或是把这份餐费发给个人,让你自己找地方去吃。除此之外,每人免费供应一杯茶。谁要是多吃多喝,得自己另外付钱,国内外客人一视同仁,概不例外。
五、先订“协议”后吃饭。
与澳大利亚人共进午餐要特别注意记住哪一顿饭该由谁付钱,付钱过于积极或忘记付钱都是不礼貌的。在一般情况下,提议喝酒的人,通常需要付钱,不可各自付钱,除非事先说好。
六、吃多少要多少,严格“三光”。
德国人讨厌凡事浪费的人,所以一般人都没有奢侈的习惯。与德国人相处,务必遵守这个习惯,才能跟他们打成一片。如与他们共进餐馆,不能多要根本吃不了的东西,已要的饭菜必须吃光,即使是汤也要用面包蘸着吃下去或喝光,用舌头舔光盘子的场面也是司空见惯。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食界]各国饮食习俗
和英国人交往要注意那些礼仪和细节
和英国人交往要注意以下礼仪和细节。
1、在称英国人时,避免用“English”表示,宜用“British”。因为“English ”仅代表英格兰,而不代表苏格兰或威尔士等英国其他民族。
2、英国人认为绿色和紫色为不吉祥的颜色,在图案中点缀性的使用是可以的;忌讳白色大象和山羊图案。他们喜欢马蹄铁的图案,认为其可招来好运气,是吉祥之物。
3、与之交谈,忌谈及个人私事、婚丧、收入、宗教等问题,尤其不要谈论女士的年龄。也不能手背朝外做 “V”形手势,他们认为这是蔑视别人的做法。
4、他们认为“13”是不祥之数,多数英国人认为“7”这个数字可带来好运, 并把星期六看作是黄道吉日。
5、英国人不喜欢讨价还价,认为是很丢面子的事情,他们认为一件商品的价钱合适就买下,不合适就走开。
6、不能挤队,英国人有排队的习惯,可以看到他们一个挨一个地排队上公共汽车、火车或买报纸。加塞是一种令人不齿的行为。
7、到英国旅行,需注意当地的所有车辆均沿马路的左侧行驶。英国人遵守纪律,即便是几个人上车,他们也会自觉地排队上车。
英国贵族礼仪
绅士尊守礼仪:
握手----女伸男接
走路---男右女左
开门---男为女开
进餐时,吸烟被视为失礼。当着别人的面剔牙是不礼貌的。在人面前打喷嚏、咳嗽时,要以手帕掩遮。按英国式的做法,手不能放在桌子下边。因此,用餐时不要把手放在下面,不要用手取装在裤兜里的手帕,也不要去拣掉在地上的东西。在吸烟时,一根火柴或一次打火不能为3个人点烟。有些英国人认为,在吃饭时如果用刀叉碰响了水杯,而任其发响不止,便会带来不幸,因此,在与英国人一起进餐时,要尽量避免刀叉器皿撞击声。席间谈话时,切忌以王室的事情作为谈笑的资料,也别谈带有讽刺英国皇家的话题。因英国法律规定,不允许非议英国国王及王室人员。另外,在称英国人时,避免用“English”一字表示,宜用“British”一字。因为“English”之意仅代表英格兰而不代表苏格兰或威尔士等英国其他民族。
英国人对生活中的一些私事很介意,除了熟识、很密切的朋友外,一般人不能询问生活中的事,如有多少钱、每月多少薪金。看见了朋友戴了一块很漂亮的手表,也不要问这表值多少钱。其他如房租等属于钱的问题,最好别提,否则,对方认为你很粗鲁。又如年龄、尤其是妇女的年龄从不愿别人过问。
在英国的日常宴会上,要先倒牛奶,然后倒红茶。主要是为了防止茶叶沾在杯子上。茶壶除了女主人外,谁都不要动。把烤牛肉切成薄片是男主人的任务。男主人还要注意是否在座的所有人都分到了食料。
英国人认为“13”是一个不祥之数,如果遇上星期五恰好又是13日,则被认为是双倍的不吉利。因此,与英商业务往来宴请时,要避免宾主共13人,业务有关的活动也不要安排在13日。英国的旅馆、饭店一律没有 13号房间。在剧院里找不到13排、13号座席。多数英国人则认为“7”这个数字可带来好运,并把星期六看作是黄道吉日。
如果和英国人相会或道别,握手时要避免穿过别人的手。英国人认为这样交叉握手会招来不幸。英国人对自己的幽默感十分自豪,如果当面对一个英国人说,你没有幽默感时,可能就是对他莫大的侮辱。因此,在与英国人谈话时,应十分注意这一点。
在英国,请吃饭或看歌剧等则可以代替礼物。去英国人家里作客,最好带点价值较轻的礼品,以免行贿之嫌。礼品一般可送高级巧克力、名酒、鲜花,特别是带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如竹帘画、台布、花瓶、绘有熊猫图案的纪念品,软木雕、虫鸟花草贝雕、艺术陶瓷等,英国人格外喜欢,而他们对客人公司标记的纪念品不感兴趣。在英国,服饰、香皂之类的物品,因涉及到人的私生活,故一般不用来送人。如果送花,应避免送菊花、白色的花、紫色的花(这些花是葬礼时用)。白色百合花在英国象征死亡,不宜送人。盆栽花一般在宴会后派人送去。
仪态礼仪:
在英国,人们在演说或别的场合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手心向外,构成V形手势,表示胜利;在英国,如有人打喷嚏,旁人就会说上旁保佑你,以示吉祥。
相见礼仪:
在英国,当婴儿出生时,父母亲朋一般依婴儿的特征,父亲的职业为婴儿取名,有的母亲家庭显赫,就用娘家的姓作为婴儿的第二个名字。在英国,孩子们只对父母亲的兄弟姐妹称叔。英国老人讲究独立,不喜欢别人称自己老,走路时不必搀扶他们。
商务礼仪:
到英国从事商务活动要避开7,8月,这段时间工商界人士多休假,另外在圣诞节,复活节也不宜开展商务活动。在英国送礼不得送重礼,以避贿赂之嫌。在商务会晤时,按事先约好的时间光临,不得早到或迟到。英国工商界人士办事认真,不轻易动感情和表态,他们视夸夸其谈,自吹自擂为缺乏教养的表现。
旅游礼仪:
到英国旅行,需注意当地的所有车辆均沿马路的左侧行驶。英国人遵守纪律,即便是几个人上车,他们也会自觉地排队上车。在英国坐出租车,一般按10%左右付小费,将小费列入服务费帐单的饭店不必另付小费。在主人家中作客数日,视情况付给提供服务的佣人一些小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