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什么名胜古迹
1、大鹏所城
大鹏所城,位于深圳市东部龙岗大鹏新区大鹏镇鹏城村,占地约11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它是明清两代中国南部的海防军事要塞,有着600多年抵御外侮的历史,涌现了赖恩爵、赖信扬、赖恩锡、刘起龙、刘黑仔等一批杰出的民族英雄。
2、赤湾古炮台
赤湾古炮台位于“临海山梁扼三面之险”的蛇口半岛顶端,分东、西两侧箝制赤湾港,雄视伶仃洋面。
已修复的左炮台挺立在鹰嘴山头。炮台城基用大块花岗岩修砌,全高约3米多,北面是炮台城的入口,城内东西两厢,仍遗留两座房屋残基,是当年守炮台士兵的居屋。南面的高台宽约8米多,是运用炮位的场地。
3、龙津石塔
龙津石塔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沙井镇沙四老村的河涌边,用粗砂岩材凿制,当地的人们叫它花塔公。龙津石塔是古代人用于镇水的风水塔。整个塔并不高大,单层方形塔身,下为方形竹节角柱须弥座,上为缵尖塔顶。
塔身正面为浮雕半身佛像,两侧镌刻双手合十、仗剑除妖形象以及佛经咒语,背面刻有“嘉定庚辰立石”的字样。由此可知,该塔建于南宋嘉定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220年,距今七百八十五年,是深圳现存年代最早的地面建筑。
4、赤湾天后宫
赤湾天后宫,也叫天后博物馆,坐落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赤湾村旁小南山下,倚山傍海,风光秀丽。
其创建远溯宋代,其营造气势宏伟,明、清两朝多次修葺,规模日隆,明永乐初年,三宝太监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领舟师远下西洋,开创海上“丝绸之路”,赤湾天后宫为其重要一站。 以天后宫为中心的“赤湾胜概”是明清时期“新安八景”中的第一景。
5、咸头岭遗址
咸头岭遗址位于深圳市东南部大鹏街道办事处咸头岭村, 面积30000平方米。该遗址是1981年在考古普查中发现的,出土的遗存有新石器时代和商时期的,其中新石器时代的遗存最为重要。根据碳十四测定的数据,该遗址应距今7000―6000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鹏所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湾古炮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津石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湾天后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咸头岭遗址
各个城市是怎样过春节的??急!!
浙江省
乌程县元旦以长竿束草于上,点火燃烧,并敲锣打鼓,称为“庆田蚕”。又点天灯于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宁波元旦祭祖后要吃豆粥。晚上要关门前,再于一次“关门炮”。绍兴新年以“茶碗茶”待客,里面还要加上橄榄和金桔,同时用茶叶蛋待客,称为“捧元宝”。
福建省
厦门人元旦出门前,都得当空拜祷玉皇大帝,称为“祭神”。清晨祭神用鲜花素果,中午祭神则用牲醴,及一碗春饭。春饭就是在白饭上插上红纸做的春花。闽音“春”与“剩”谐音,春饭是取其“年年有余”的好口彩彩。漳州初四称为“接尪”,除了进庙烧香外,还要预备一个糖果糕饼盒,叫做“荐盒”、供上在厅上迎神下降。
广东省
海丰一带,小辈向长辈贺年时,长辈会以红包或柑橘赏给晚辈。潮州春节节食有菜粿、腐圆、酵包、管煎、五果汤。初四夜里,家家要点一盏灯,准备一缸水,叫做“等神水”。东莞正月初一祭神,要供上糖上煮芋头,叫做“富贵有缘”。
江苏省
江宁县元旦贵家于房门口贴画雄鸡。吴县多于元旦至通元寺礼拜观音大士。苏州习俗:元旦一早开门要于三爆竹,叫做“高升三级”。清晨出门,要遵循黄历上所指定的方向,叫做“喜神方”。并到城隍、土地等庙去烧香,必历经十庙乃止,称为“烧十庙香”。自元旦至元宵,火炉中烧巨煤墼,称为“欢喜团”。准安人传说,吃汤团可以接财神,所以从大年初一清晨就开始下汤团,直到元宵,天天都有汤团吃。武进县妇女元旦剪松柏枝,绕以红丝,戴在发髻上,据说可以长寿。
四川省
成都人元旦不吃饭,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刘阁等地于正月初七“人日”还要“过小年”,除了敬神、祭祖外,也吃团年饭。成都人则于人日游西郊的杜甫草堂。长寿县元旦于门外燃九支腊烛,称为“九品烛”,以敬天地。
陕西省
富平县各宗族皆为祖先画像,元日聚集子孙礼拜,祭后更醵金饮宴,称为“节坐”。初二各戚友间则以面食、猪肉相赠,称为“拜节”。高陵县元旦,一等到天亮即悬挂黄纸于竹竿上以祀天,称为“接天神”。又以木炭悬于门首,据说可以去瘟疫。石泉县以黄纸作钱,元旦结彩悬于门,名为“宝盖钱”。临潼县以初五为“送穷节”,家家剪纸人后,拿到门扔掉。当日每人必定饱食,称为“填五穷”。
山东省
宁阳县元旦吃馄饨,称为“填仓“,黄县、蓬莱一带,元旦早起要照虚耗。由女主人手持红烛,把家中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驱逐黑暗,然后将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种窗花放在窗台上。小孩子起床后,要攀着门拴打三个秋千,据说可以长得快。有些地区煮饺子时要用芝麻秸烧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饭后在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味有“余头“。胶东的新媳妇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称为“札根“。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旧时还有初五“送穷“的习俗。当天祭拜年,要放鞭炮以示“赶五穷“。曲阜则在初五办“文曲星会“,初五晚上,学生要到老师家,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再由老师出题做一篇文章,完成后由老师它焚掉,叫做“文曲星会“。
老北京
腊月家家事儿多
自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挣些银子过年。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笺,有的用红纸,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镶以红边蓝边,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让地微微有些温暖,梅花就回渐渐放白,用纸笼之,到市上去卖,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相购买,以为乐。
腊月初一,大街上卖粥果者排成市场。更有卖核桃、柿饼、枣、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贮,叫而卖之。其次则肥野鸡、关东鱼、野猫、野鹜、腌腊肉、铁雀儿、馓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张、楼子庄元宝。初十以后则卖卫画、门神、挂钱、金银箔、锞子黄钱、销金倒酉、马子烧纸、玻璃镜、窗户眼。廿日之后则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灶时供给神马用的。又有卖窑器者,铜银换瓷碗,京城之香炉烛台;闷葫芦,小儿籍以存钱;支锅瓦,灶口用为助爨。至廿五日以后则卖芝麻秸、松柏枝、南苍术以供“煨岁”之用。腊月诸物价钱都比平日贵些,所以才有“腊月水土贵三分”的谚语。老年人到了这时,总要劝后辈谨慎花钱,于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谚。
大鹏新区的文化
大鹏话
语系:汉藏语系 - 汉语族 - 粤客方言 -大鹏话
大鹏人有自己的语言、生活习惯和崇拜。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大鹏话」,它不同于白话,也不同于客家话,而是一种军语。这是因为大鹏古城是一座军营,军人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带来了不同的语言,因沟通的需要而逐渐形成一种融合语言,即所谓的「大鹏普通话」。
按照倪穗礼的认识,大鹏话包含粤语和部份客家话的语言特征,为深圳市东部大鹏半岛及香港东平洲及大埔汀角之原居民使用。这些原居民是明代以来当地迁入驻军的后代。平洲岛民说的平洲话是同大鹏话有很多相同。除深圳大鹏半岛和平洲之外,在香港九龙,荷兰,英国朴次茅夫和美国纽约市有很多华人说大鹏话或者平洲话。在1930至1950年代有很多大鹏人迁移去香港。在1930至1970年代很多大鹏人从香港去了外国。
大鹏凉帽
「凉帽」采用细竹篾编成,边缘上卷成沿,中间留一个圆孔,四周垂海蓝色布饰,顶部涂成大红色。因为大鹏人都是当兵人的后代,清代兵帽的顶是红色的,大鹏妇女把自己整天戴着的凉帽涂成红色,即象征着是当兵人的后代,是对光荣身世的一种暗示。
太平清蘸
太平清蘸是大鹏所城追念抗倭英烈习俗,相传大鹏所城北门在建好使用之际,城门附近几个居民忽然无疾亡故,百姓恐慌,建城的头领马上请来风水师,风水师认为北门是白虎门,开不得。除了堵上北门外,还请来道士“打醮”做法事。打醮时,小孩们装扮成古今人物或传说中的角色,穿上传说中古代神的服饰,由木杆及铁线支撑,在手推车上巡游,仿佛飘于半空之中。这便是大鹏清醮祭的雏形,并由此习而成俗,渐渐发展成为酬谢神恩、祈求神灵保佑平安,为安抚阵亡无名将士和出海罹难等灾难性死亡的游魂野鬼而举行的大型祭奠活动。除了祈求平安以外,大鹏清醮对大鹏所城人来说,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的教育意义。大鹏古城是比较偏远的海防要塞,几百年来尽管朝代不断变更,社会制度屡屡更换,但大鹏所城人通过大鹏清醮这个民间盛大仪式,传承着道家“和”(和谐)、佛家“善”(施予)、儒家“忠和孝”、天后“同舟共济、救死扶伤”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舞草龙
“舞草龙”又称“舞火龙”,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南澳渔民在长期海上生活劳作中形成的风俗,如今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它以舞草龙拜祭为载体,含有历史、民俗、艺术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是南澳渔民极具特色的风俗,也是南澳渔民独有的民间狂欢节。
渔民娶亲
渔民娶亲婚俗是南澳渔民在长期的生活劳作习俗中形成的别具一格的“文化空间”形式,这一习俗有别于陆上人们的娶亲习俗,当渔村女子成亲之日,新娘新娘被众多渔家姐妹簇拥前行,身后有锣鼓乐队和几组舞龙狮载歌载舞,而他们身后,有着一名男扮女装的渔民带领着一群头戴渔帽、手操船桨的渔家妇女,列队而行,一路撑桨,迎亲到家。迎亲队伍规模庞大,浩浩荡荡,观者甚众,一片喜洋洋的气氛。路上鼓乐齐鸣,礼炮震天,热闹非凡。“渔民娶亲”之日,全村不论男女长幼,都不下海而赶来为新人庆贺。最好的贺礼当属用彩纸剪的成双成对的大鱼模样,意祝新人百年好合,家业兴旺。而大鹏所城百人盆菜民俗宴也是传统所城婚礼最重要的环节——“百家宴”。
隐藏在浮华之下的桃花源——深圳大鹏半岛游玩攻略
每天被繁忙的工作困在大城市中的年轻人心里大抵都渴望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无奈想去的地方都太遥远,虽已心驰神往奈何只能止步不前。
有时候别把目光放在遥不可及的地方,用心留意自己的身边的事物,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呢,在深圳大鹏新区就有着无数旅游达人心驰神往的西涌海滩,以及文青的聚集地大鹏所城。
如果想给自己放个假,但是时间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有两天的时间足够可以去大鹏好好享受一次美好的旅行了。
大鹏古城
大鹏所城是中国近代的抗击鸦片的海防重镇,大鹏古城即大鹏所城 ,位于深圳市东部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占地11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是深圳目前唯一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大鹏所城占地约10万平方米,城墙高6米、长1200米,城墙由山麻石、青石砖砌成。因此深圳今天的简称“鹏城”即源于此。
漫步在古城里石板路上或许你会觉得这座古城与中国众多的古城也没有什么不同,四处商铺林立以及灯红酒绿的酒吧一条街,但是这座古城里依然还有着很多的原住民,很多的商铺也是这些原住民开的,他们依然保留着最质朴的生活方式。
古城里有很多适合静静听音乐的地方,疲惫的时候,偶尔放纵自己喝点鸡尾酒听听舒缓的音乐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古城的夜晚并不嘈杂,夜幕降临时,古城有种别样的美。走在路边,看到露出微黄灯光的小屋子,让人觉得格外温暖。
较场尾
较场尾是深圳的唯一一条有海岸线的村子,有着“深圳鼓浪屿”的美誉。
第二天早晨可以到较场尾的沙滩边看看日出,霞光万丈,蔚为壮观。陪家人一起来踩沙踏浪惬意无比。
这里也是中国海畔最具特色的“民宿村”,早晨逛逛这个“小村”,安逸而舒适。
东山寺
吃完早餐还可去历史悠久的东山寺逛逛,东山寺就在大鹏所城附近,步行20多分钟就可以到达。
东山寺始建于明朝洪武二七(公元1394年)年,一代风水大师赖布衣云游大鹏湾,路经东山龙头石山,发现该地有紫霞光,此乃吉祥之光,便告诉当地村民,此为胜地,在此建一座庙宇,可保一方平安,于是建成了东山寺。
东山寺的后面有个名叫 “ 龙头石山 ”的山头, 站在山顶,视野倍感开阔,可观赏到整个大鹏所城以及无敌海景。
寺里偶尔可以看见一些流浪的小动物。
西涌
逛完东山寺,吃完午饭便可前往下一站——西涌,乘坐公交车或打车都非常方便。
西涌海滩是中国最美海岸线之一,西涌海滩的沙子洁白细腻,踩在上面柔柔的细沙随着海水缓缓摩挲着脚踝,碧海与天际线合为一体,放眼望去犹如一处浩瀚的蓝色仙境,仿佛自己置身于夏威夷或普吉岛。
在这里可以尽情地享受海滨风光,海风徐徐让人格外惬意。
这里的海滩被称为深圳的天堂,而村落里的海鲜小酒馆亦让游人流连忘返。
在这里你还可以租船出海尽情享受在海浪中的速度与激情。
生活处处是惊喜只是缺少发现惊喜的眼睛,如果你累了,就暂时停下来吧,到一处美丽的地方静静的看看这个世界,你会发现很多平时不经意错过的风景,如果你在闹市里有些疲惫了不如给自己放两天假,到繁华之下的桃花源里走走古巷,听听海风,或许一切都会豁然开朗了。
游玩贴士
交通:
抵达大鹏所城自驾路线:①广州、东莞游客自驾可行广深高速——机菏高速——盐排高速——盐坝高速至葵涌出口往大鹏方向,沿着大亚湾核电站可经过大鹏所城②(自驾车)往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方向,鹏飞路边可见。
抵达大鹏所城乘车路线:E11公交大巴: 深圳 北站(起始地点)——大鹏中心站换乘(M471)——大鹏所城H92(或E26)公交大巴:福田交通枢纽(起始地点)——大鹏中心站换乘(M471)——大鹏所城?818公交大巴:龙岗汽车总站(起始地点)——大鹏中心站换乘(M471)——大鹏所城
大鹏所城门票: 免费
西涌门票费用: 16元(包含冲洗和海滩管理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