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和嫁妆的区别?
彩礼与陪嫁的区别如下:
彩礼就是男方在婚约方面和女方初步达成一致后,赠送给女方的聘金和聘礼,统称为彩礼。给彩礼的意义是为了感谢女方父母对其的养育之恩。
嫁妆又称陪嫁,是指新娘带给婆家的钱财和物品的总和,这是由女方娘家支付的,但嫁妆究竟是送给婚后的婆家还是专为婚后的女儿准备的却因情况的不同而异。
“58万彩礼我可以给你,你家给多少陪嫁呢?”,陪嫁和彩礼要对等吗?
没有谁规定陪嫁和彩礼要对等,彩礼钱和陪嫁是两回事。
大约90%以上的人家嫁女儿都向男方索要彩礼,要彩礼是一种不成文的乡规民俗,给彩礼的含义在于男方对女方表示尊重,如果不要彩礼,似乎女儿不值钱,白送一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女儿称作“千金”,大概就有这样一层含义。
要彩礼似乎天经地义,但是回礼却不一样,没有什么硬性规定,这要根据每个地区的风俗习惯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和对女儿感情深浅程度来说。
有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嫁女儿,不但把彩礼全部返还给女儿压箱底,而且娘家另外陪送几万块钱嫁妆,这样做是为了让女儿经济独立,有零花钱,到了婆家不被小看。
有一些条件一般的家庭,则把彩礼留一部分养老,或者用来给儿子娶媳妇、盖新房,回礼钱就比较少,有些不懂礼数的家庭甚至没有回礼。
这个情况从古至今一直都存在。
我们所住的小区两个月前女儿出嫁,就发生了类似情况。
老张是超市老板,经济状况不错,没有什么负担,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出嫁时,男方彩礼钱20万一分没留,自己又给了女儿十万,另外买了一辆车陪嫁。
老李女儿出嫁时,男方给的彩礼钱30万只返还一半,剩下一半用来给儿子交首付,让亲家感觉很不满意。女儿也觉得脸上无光,不过也没办法,老李自己出来表示经济能力有限,儿子马上要结婚,只能让女儿吃点亏,言语中满含亏歉之意。
随着时代发展,彩礼和回礼在某些地方欲演欲烈,攀比之风盛行。但是在有些地方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据笔者所知,有些地方已经取消了男方支付女方彩礼习俗,只要男方正派,有房子住,有代驾车,两个人真心相爱过日子,一样可以举行婚礼。
问题中所说的58万彩礼,并且问对方回礼多少?大概属于个例。了解整个故事可以发现,两个地区对于彩礼和回礼认识观念不同。男方感觉58万天价彩礼无法接受,他们当地有几万块钱就行了,因此要问女方回礼多少?但是作为女方却认为并不多,甚至身边还有70万彩礼钱,而且回礼多少他们要自由支配。
这是一种观念冲突,很明显,无法调和。
嫁妆是彩礼的一种么
嫁妆不是彩礼的一种,两者都是我国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在实践中女方所得嫁妆是基于自己出资购买或受亲友赠与而得到的,并非女方婚前给付男方的财产。女方将嫁妆携带到男方与男方共同生活使用的陪嫁物按彩礼处理没有法律依据,也与民间善良风俗习惯相悖。因此嫁妆不等同于彩礼。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彩礼跟嫁妆是一回事吗
彩礼跟嫁妆不是一回事,彩礼是男方给女方的,而嫁妆是女方 父母给女儿置办的,当然大部分嫁妆是由彩礼钱购置的。
彩礼跟嫁妆是一回事吗?
说白了,其实钱是一回事,男方的态度是另一回事儿,反正彩礼钱都是当嫁妆返回去的,那他们现在即使借钱也可以完成你的心意的。不是钱不钱的事儿,而是他们的做事态度问题,并且由此可见你在他家的分量。不过也不一定,说不定有苦衷,彩礼都是小事,无非是过场和脸面的问题,你俩要好好沟通,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吵架,很容易影响感情的,再说你们都有孩子了,要权衡轻重。但是记住,如果你妥协了,千万不要让这件事成为你软弱的先例,让他感激你的宽容才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