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通过“弑父”手段夺取皇位的皇帝是谁?
自古帝王家最无情,这句话其实有很多的历史故事都可以做证明,今天来讲的这件事情就是关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杀父夺位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故事的男主角是宋元帝刘劭。
刘劭小时候很聪明,非常受到宋文帝的喜爱,并且很快就将刘劭立为太子,在刘劭担任太子的期间,总是为皇帝出谋划策,在朝廷上也因为刘劭的这些计谋备受大臣的尊敬,可以说刘劭在朝中很多人都想跟他一伙,所以刘劭有一批亲信。
在北伐的事件中,宋文帝与太子刘劭意见不统一,尤其是在北伐失利后,文帝对太子的态度就不那么友好了!
巫蛊之术
刘劭看见皇帝对自己不再疼爱和另眼相看了,于是便非常担心自己的太子之位,当时,吴兴民间有女巫严道育,自称能通灵御鬼,因受丈夫犯罪牵连,被没入官府。刘劭、刘濬通过姐姐东阳公主府中婢女王鹦鹉,结识了严道育,对她的道法深信不疑。
刘劭、刘濬私下多有过失,担心被刘义隆责备,竟在严道育的唆使下,暗中将一个刘义隆模样的玉像埋在含章殿前,以巫蛊术诅咒刘义隆。当时,王鹦鹉和公主府家奴陈天兴、宦官庆国皆曾参与巫蛊之事。刘劭为此还将陈天兴调入东宫卫队,给了他一个队主职位。东阳公主死后,王鹦鹉应出嫁。刘劭为了守住巫蛊秘密,便与刘濬合谋,将王鹦鹉嫁给刘濬府佐沈怀远为妾。
刘义隆后来知道了陈天兴由家奴任队主一事以及王鹦鹉出嫁的相关情况,特意遣宦官前去诘问刘劭。刘劭辩称是因陈天兴身体壮健故而给其职位,并表示王鹦鹉尚未出嫁。刘义隆便未再追查。但刘劭仍不放心,还致信刘濬,和他统一口径。 当时,刘濬正镇守南徐州,远在京口。他在回信中公然提及谋逆,称刘义隆若继续追查便让严道育作法将其除掉。
王鹦鹉早先一直与陈天兴私通,嫁给沈怀远后担心事情败露,便唆使刘劭暗杀陈天兴灭口。陈天兴之死吓坏了宦官庆国,他担心自己也会被灭口,便向刘义隆告发巫蛊之事。刘义隆当即命人收捕王鹦鹉,并在她家中搜出刘劭、刘濬之间的数百封往来信件,所涉及的内容全都是诅咒、巫蛊之事。含章殿前所埋玉像也被挖出。 时为元嘉二十九年(452年)七月。
刘义隆震怒,下令彻查巫蛊一事,并诘责刘劭、刘濬。刘劭二人惊惧得无言以对,只是不停请罪。刘义隆怒气稍息,对刘劭、刘濬巫蛊之事未予深究。 当时,巫蛊之事虽暴露,但严道育却早已潜逃。刘义隆遣使在各州郡严加搜捕,却一直抓不到严道育。而严道育扮作尼姑,就匿藏在东宫,后来又被刘濬带到京口,平时就住在京口百姓张旿的家中。
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刘濬调任荆州刺史,遂由京口入朝。他将严道育也带回了建康,打算载其同赴荆州。这时,有人向刘义隆告发,称京口百姓张旿家中有一女尼很像严道育,经常出入刘濬府内。刘义隆起初不信,命人前往京口调查,在两个服侍过严道育的婢女口中得悉了真相。他得知二子与严道育仍有往来,既震怒又伤心,遂起意要废黜刘劭、赐死刘濬。
刘义隆召近臣王僧绰、徐湛之、江湛密议,却在新太子的人选上产生了分歧。 当时,诸皇子中排行在刘劭、刘濬之后的是武陵王刘骏,但他素不得宠,故被排除在太子人选之外。 刘义隆欲立建平王刘宏,徐湛之却支持女婿随王刘诞,江湛则支持妹夫南平王刘铄。王僧绰担心机密可能泄露,劝刘义隆速作决断,但刘义隆却始终犹豫不决,一连多日都不能做出决断。
刘义隆在与近臣密议的同时,还将这些打算透露给了潘淑妃。潘淑妃将此事告知儿子刘濬,刘濬又马上报告给刘劭。刘劭为求自保,决定抢先发动政变,弑杀刘义隆,遂与心腹张超之、陈叔儿、詹叔儿、任建之筹划起兵事宜。他每晚都要设宴款待东宫禁军将士,甚至亲自敬酒,以此收揽人心。 而直至此时,刘义隆仍未能对废太子一事做出决断。
刘劭在二月二十日晚间 ,命张超之集结亲信将士两千余人,准备在次日凌晨起事,并连夜召前太子中庶子萧斌、太子左卫率袁淑、太子中舍人殷仲素、太子积弩将军王正见等入东宫,请他们协助起事。 萧斌、袁淑均表示反对,请刘劭再作考虑。刘劭大怒。萧斌吓得当即改变立场,表示支持。袁淑仍旧坚持反对,但未能动摇刘劭政变的决心。
刘劭在次日凌晨五更时分,便登车准备出发,并在朱衣朝服之下暗穿戎装。他先将始终不肯配合行动的袁淑斩杀于奉化门前 ,而后与萧斌同乘画轮车,率东宫卫队如同平时入朝一样向台城(建康宫城)进发,直抵万春门外。按照朝廷制度,东宫卫队不得进入台城。但刘劭诈称奉有敕命要带兵入宫收讨,迫使守门军士打开万春门,成功得将卫队带进了台城。
张超之率数十人先行冲入云龙门,闯进斋阁。当时,刘义隆正在合殿(《魏书》作含章殿)和徐湛之彻夜密议,当值兵士则尚在休息。张超之等破门而入,将刘义隆、徐湛之乱刀砍死。
刘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通过“弑父”手段夺取皇位的皇帝,其弑逆之举受到当时及后世的一致贬斥。
于是他就开始于亲信谋划策反的事情,先是用诅咒,后来皇帝没死成,还被发现了,于是皇帝知道后勃然大怒,于是下旨逮捕太子刘劭,刘劭那么多年拉拢的大臣也不少,于是便起兵造反了,将自己的父皇杀死。
因为杀了自己父皇的事情传到了民间,百姓们都很震惊,并且不认为这样的人能够当一个号皇帝,于是南宋散落各地的藩王都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失了民心的皇帝皇位一定是岌岌可危的,所以便起兵反叛这个杀父夺位的刘劭,不过都被刘劭给打了回去。
刘劭夺位成功后,就宣布自己成为新一任的皇帝,紧接着还控制了都城的各方势力,可是因为刘劭的皇位来的不清白,所以各方势力也有一些不服从的,为首的就是藩王刘骏,他想要将刘劭给从皇位上拽下来,于是开始策划反叛的事情。
刘集结了不少的势力和军队,发兵攻入皇宫,刘劭的军队给刘骏作战的时候,因为寡不敌众,所以败下阵来,刘骏的军队趁势进入皇宫,将刘劭抓了起来,并且乱刀砍死,并将刘劭的全家老小一并砍死。并且这段时间,刘劭也只不过是做了三个月的皇帝,可能连板凳都还没坐热呢!
其实说起来,刘劭死不足惜,毕竟他的皇位本就是不清不白得来的,可是能当上三个月的皇帝,还被载入史册也算是一种当过皇帝的纪念,虽然名声并不好听,但是至少自己的得到过了,话说刘骏把刘劭杀了后,自己也当上了皇帝,可是他比刘劭还不如,因为他生性淫乐,还及其残忍,让当时的朝中上下和百姓苦不堪言。
不要轻易亮出底牌讲的是什么故事?
过早将自己的底牌亮出去,往往会在以后的交战中失败。羽翼未丰满时,更不可四处张扬。《易经》乾卦中的“潜龙在渊”,就是指君子待时而动,要善于保存自己,不可轻举妄动。
五代时,冯道奉命出使契丹,意外受到礼遇,契丹王还有意留用他。冯道内心不愿留在契丹,但又不敢拒绝。于是,他一面上奏契丹王,说:“辽与后晋有父子关系,事子若事父,这样看来,我现在实际上等于出仕两朝。”这话意在博得契丹王的好感;另一方面,冯道命令部下购置薪炭,以备寒冬之用,表示他不敢逆旨而就此回国。使契丹王觉得他是难得的“忠义”之士,且有隐衷难言,因而心生怜悯,便允许冯道回国复命。
这时,冯道却故作姿态,滞留不走,经契丹王多次催促,才慢慢地收拾行李。出发后,他沿路停留,以示依依之情,一行人费时一个多月才越过国界。对此,随行人员都迷惑不解地问他:“我们归心似箭,都恨不得插翅飞回,为什么你却老是盘桓不走呢?”他说:“这是我的以退为进之计。我何尝不希望早点回国呢?可是不论我们如何赶路,契丹人只要快马加鞭,一日之内就可追上我们。因此,我佯装对辽地有不舍之情,避免对方猜透我的心。”回国后,他又以不念异国之封而毅然归来的行动得到后晋皇帝的赏识和信任。
冯道处在政权更迭的五代时期,他的八面玲珑,不露本色,是保护自己的需要。
历史上,有很多人因为泄露了自己的底牌,而功亏一篑。南朝时宋文帝就是一个典型。当时的太子刘劭急于篡权,经常和几个巫师在一起昼夜求神,又把文帝的玉像埋在含章殿前,诅咒文帝快死,好快点继位。刚开始,宋文帝并不知道这一切,完全蒙在鼓里。
刘劭有个奴仆名叫陈天兴,与使女王鹦鹉淫通。后来事发,刘劭杀掉陈天兴。陈天兴被杀后,与他一起埋文帝玉像施行诅咒的太监门庆国吓坏了,误以为自己肯定要被灭口,就向文帝告发了这些事情。文帝得知以后,又惊又气,就搜查王鹦鹉家,获得刘劭、刘浚和严道育等人往来书信等罪证。
而太子的莫逆之交小王爷刘浚此时起了关键作用,其养母是文帝宠爱的潘淑妃。刘劭的生母元皇后因潘淑妃受宠而活活气死。刘劭本来深恨二人,但刘浚怕太子日后登基要杀自己,就曲意逢迎,两个人倒成了莫逆之交。刘浚就把一些证据藏在自己家里。
文帝知道藏匿之事,召刘浚严加责问。刘浚不答,谢罪而已。潘淑妃很爱这个养子,哭着对刘浚说:“你们诅咒皇上的事情已经败露,还以为你会自行悔改,怎么又藏匿证据呢。我不忍心看见你身败命死的那一天。”刘浚奋衣而去,临行恶狠狠地说:“天下事情不久就水落石出,我肯定不会连累你!”
当夜,文帝与尚书仆射徐湛之密谋,准备废太子,赐死刘浚。眼看两个阴谋家就要完蛋了。因为皇帝只要一下令,这个局也就收场了。
可是,这个轻而易举的局,竟然坏在皇帝自己泄露了天机。宋文帝一时酒罪,就乘兴把此事告诉了潘淑妃。潘妃爱子心切,密派人通知刘浚。刘浚马上派人驰报刘劭。刘劭连夜起兵,以朱衣披在甲胄之上,乘画轮车从万春门入宫。本来皇宫有规矩——太子卫队不能入宫门,刘劭声称受诏入宫有急事,门卫不敢阻拦太子爷,放军入内。
太子心腹张超之等数十人进入禁城,拔刀直上文帝寝殿。文帝整宿都和徐湛之合计废太子的事情,蜡烛还未熄灭,值班的卫兵都熟睡未醒。文帝看见张超之提刀冲入,举起座凳自卫,张超之快刀砍下,文帝五指皆落,被弑于室内,时年四十七。
刘劭派人杀文帝左右亲信数十人,又杀潘淑妃,还派人剖其腹,看看潘妃心长在何处。前去杀潘妃的人为奉迎太子,回来禀报说“潘妃心邪”,刘劭这才满意。刘浚带人接应,刘劭告之说“潘妃为乱兵所杀”,并观其反应。刘浚一楞神,反应够快,忙说:“这个结果正是在下希望见到的。”两人遂相安无事。刘劭即皇帝位,改元太初,杀长沙王刘瑾等宗室多人。
总而言之,宋文帝刘义隆在位三十年,聪明仁厚,躬勤政事,朝野敦睦,在元嘉二十七年北代之前,江南的国力达至鼎盛。文帝本性又很俭朴,不好奢侈,可算是一个好皇帝。可惜他末年好大喜功,轻启战事,致使生民涂炭;加之关键时刻该断不断,废立大事随便告诉潘淑妃,谋及妇人,事泄谋激,最后身首异处,遭古今帝王少有之惨祸,确实令后人叹惋。
俗话讲:“小不忍,则乱大谋。”人们往往不能压制自己的性情,做出对大局不利的事情,说了本不应该说的话。当局者一定要善于压制自己,明白什么是应该说的,什么是不可以说的。不应说的话,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对什么人都不能泄露,一定要做到守口如瓶。
他是唯一一个没有谥号和庙号的帝王,只是因为他太阴狠毒辣,他是谁?
这个人就是刘劭,国史中第一个杀父上位的人,因为在权力内讧中斗争失败,所以为了权力弑父的他也被胜利者刘骏,杀头沉江,连个名分也没有留下。具体表现如下:
1、慈父有败儿、巫蛊咒生父
刘劭是刘宋刘义符的亲生嫡长子,自幼对他宠爱有佳。所以身为皇太子的他,往往待遇超规,其东宫卫队竟然不下万人。尤其元嘉北伐失败后,更是气焰嚣张,蔑视宋帝重臣。一副骄狂颓败的样子。
后来和刘濬结党,进而结识与东阳公主家奴有染的,公主侍女王鹦鹉,并通过该侍女与女巫严道育,建立联系。并成为该女巫的信众,由此开始幻想权力,巫蛊咒父之路。而王鹦鹉也因此成为贵妇,她为了掩饰过去的丑行,便对情夫痛下杀手。涉事人员害怕被该事牵连,遂将巫蛊一事告发。
2、含章出“玉人”,弑父待何时
伴随着“诅咒玉人”,在含章殿被起出,刘父,由此愤怒惊惧。默默的父子温情,荡然无存!刘劭不得不面对太子位废的惩罚。于是刘劭先下手为强,开始军事政变,带着他的万人卫队,杀入刘义符所在台城,暗命手下将利用值班卫兵轮岗间隙,刀劈了自己的生身父亲。留下几滴鳄鱼的人眼泪登位为帝。
3、刘骏大军至,江边斩逆子
此时远在江州的宗室刘骏宣誓除逆,各路军队从剿匪前线撤回,很快刘邵全线击败。
刘劭被俘后,和他的党羽一起,被带到江边刀劈斧剁,沉江触底。由此他的血成为撰写刘宋内部权力游戏下,成王败寇故事的红色墨水。谥号帝位再于他无关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