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梦见了画,然后画下了梦-《至爱梵高》
这是一部严重粉丝向的电影,用手绘的方式,以画作为背景,以画作和照片中的人物为形象,如同几年前的动态画一样,让观众游走于梵高一幅幅的名作之中。
对于喜欢的梵高的人而言,每个场景取自于哪副画都一清二楚。因为实在不想在电影院照相,就不在这里分析都出现了哪些画。
总之,这是梵高迷们的一场盛宴。
在明丽的色彩和粗放的笔触中,通过主人公对不同人的问询,勾勒出梵高在和高更吵完架割完耳朵后的生活,寻找梵高为什么会死的答案。
很多人都喜欢梵高,喜欢他灿烂的金色,喜欢他不羁的笔法,喜欢他的才华洋溢,喜欢他梦幻的想象。
但对于他,人们常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他并不希望人们叫他梵高,他更希望所有人都称呼他为文森特。他所有画作的签名都是文森特,他想只成为被世人认可的自己。
他的一生可以说所想要的,不过是被世人所认可。
电影以一封信为开端,引出了他人生最后阶段的故事。让不同的人以自己的角度讲述着梵高,在真话和谎话的交织中,真相慢慢浮出了水面。
在最后开放式结局中,并没有点明梵高到底为什么而死。但是通过明显到已经不能再明显的大号蛛丝马迹,相信只要中途没有睡着的人都能够猜到。
是的,中途没有睡着的人。
在开头已经说明这是一部粉丝向作品,也就是对于非梵高粉丝而言,这一个半小时可能就是考验电影院椅子是不是足够舒适,温度是不是适宜。
在狂放的画面,高饱和度的色调,时而切换成老照片式的素描色彩,这些都会让对梵高不了解的人完全get不到点。他们并不清楚那个场景来自于哪副画,还会觉得画面很晕,晕着晕着就睡着了。
剧情平淡是最大的问题,而超高饱和度,模仿梵高画法的线条和色块,也会让很多人感到眼部疲劳。
整个影片最大的惊喜在于对于梵高之死的另一种说法,也就是《梵高传》中不同于一直流传的说法。除此外,本片最吸引人的,不仅是画面上独一无二的手绘式呈现,更是在众人眼中碎片式的梵高被拼凑起一个完整形象的刹那。
在小镇人眼中,他古怪,他整日整夜的吵架,他割掉了自己耳朵。在女管家眼里,他疯狂又胆大妄为,居然敢亵渎上帝。在玛格丽特眼中,他充满才气又孤独。每个人的眼中都有着自己所认为的梵高,每个人看到的也都是他们只能看到的部分。
没有人真正的了解他,理解他,因为他本身就是无法被人所理解的。
在梵高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曾经这么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但是总有一个人,总有 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火,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
但是终梵高一生,他也没有能到看到他生命之火的人,人们看到的只是他们想要看到的烟。
梵高单纯,善良,他像个孩子一样憧憬着美好与希望。他纯洁的就像是从未受过任何污染。
虽然他从小就是被命运所抛弃之人,一事无成,备受家人的奚落,也备受别人的奚落。只有弟弟提奥理解他,鼓励他。
他的一生是苦难,但他从未被苦难击倒。
他以常人所没有意志安排着自己的生活,不断地磨炼自己的画工。他乐于学习,向画家学习,向每个人学习,向不同的文化学习,并把它们都变成自己的一部分。他有着美好的理想,他热爱绘画,热爱美,热爱生活。他愿意听取意见,让自己曾经的黯淡的画作变得明丽。
于是金色成为他隐秘的哀愁。
如之前所说,梵高最想要的是被人认可,如果能够被人认可,那么什么都代价他都愿意付出。他可以听从提奥的意见,根据市场上人们的喜好去作画。他也可以到处去请教别人。他可以忍受别人的侮辱和恶意的玩笑而不去反抗。
梵高隐忍着,他的隐忍成为了他的画。
他想让所有人都能接受他的画作。他的画就是他的梦,他的梦就是希望有人能够看到他内心中的那团火。
他曾寄希望于提奥,寄希望于女人,寄希望于同样是画家的高更身上。梵高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都给了高更。
精心布置的房间,他用自己最爱的颜色涂抹在整座房子。在他一封封请求高更快点来的信中,洋溢着对于未来,对于梦想,对于被自己心目中这个时代最好的画家所认可的喜悦。
在那个时期,高更是仅次于绘画的存在,对梵高而言相当于一切。
高更还是离开了他。
对于梵高而言,高更的离开是毁灭性的。在那一瞬间,或许他全部的梦都破碎了。他彻底地失控,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疯子。
在他恢复意识后,想到的却是自己去医院积极接受治疗,积极与病魔战斗。
梵高就是这样的人,他生活由幻灭组成。
他有着许多美好的幻想与期盼。而那些美好却又一个个如泡沫般粉碎在他面前。他只能听到破碎的声音,看到泡沫中自己的倒影随之破碎。
但他并未倒下,即使他知道自己一事无成,即使知道自己已经是家人的负担。他超负荷的绘画,就是为了能有一天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能够不再成为负担,能够报答对自己好的那些人。
他一次次的被命运的恶意打翻,又一次次的站起来继续与之搏斗。
即使不被人理解,即使空虚的寂寞是什么无法填满的,即使永远永恒的孤独,即使再多的苦难,即使再多的痛苦和悲哀。他仍不屈服于命运。
在梵高生命的最后,他画了那副著名的《麦田群鸦》。在一片金黄却又被风吹倒的麦田中,一条小路通往尽头,天空中是黑压压的鸦群。在极度的压抑和诡异的气氛中,不安感似乎可以冲破画布,让夏天看到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不寒而栗。
有人说这幅画代表了梵高生命处于绝境,有人说在那个时候他依旧已经做好了打算。
但是不要忘了,直到生命即将完结前,他依旧画了两幅草图,他仍要绘画。
在他画完《麦田群鸦》后,他曾经给提奥写信提到:“忧郁的天空下是广阔的麦田,我无需费力表达我的悲伤和极度孤独。我几乎认为,这些画布可以传达我所看到的乡间的美好和复原力量,而这些我难以用言语表达。”
梵高从未放弃。
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
只是不得不放弃,他一生都在和命运周旋,命运却总是和他开各种玩笑,推着他走向自己都无法预知的深渊。
他的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艺术家的殉道。
但电影中,给了另一种答案。
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一个可以透过烟尘去探寻梵高内心火焰的解释。
通过这部电影,观众将会更加了解梵高,理解梵高,体会到一个想要乐观,积极努力生活的人是如何的被命运无情的折磨。明白为何在他无比的悲伤的内心中,开出了灿烂的向日葵,但那向日葵又最终枯萎。
如果你并不喜欢梵高,那么这部电影并不适合你。除非你真的很想去电影院睡觉,否则你可能并没有耐心去等待如此碎片化平淡的剧情,和仓促的结局。
最后建议观影前,先去翻开梵高画作集,回忆下他的经典名画,更有助于观影。
对了,座位一定要选在后几排最中间。坐前面真的会视觉疲劳。
我梦见了星空,然后画下了梦
“ 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喜欢你! ”
我们是时间的旅行者,我早就认识你了,而我们迟早都会重逢。
某年夏天夜晚,我在出生的海岛,仰望星空,我问自己: 哪颗星是属于我的?
如果在家乡的海边,遥望黑夜降临的星空,大概就是这么美丽的。
有时候我会想,我为什么会出生在海边,可能是因为这片海和海边的星夜。
我会住在其中的一颗星星上面,在某一颗星星上微笑着,每当夜晚你仰望星空的时候,就会像是看到所有的星星都在微笑一般。
倩倩把刚去过冰岛看极光的照片发给我,于是,我尝试的画了下面这张极光下的星空。
我常常一个人,走很长的路,在起风的时候觉得自己像一片落叶,仰望星空, 我想知道:有人正从世界的某个地方朝我走来吗?像光那样,从一颗星到达另外一颗星。
卢思浩说:“ 想要摘星星的孩子,孤独是我们的必修课,我不怕自己努力了不优秀,我只怕比我优秀的人比我更努力。 ”
即使要历经孤独,我还是想要摘星星。
我想画一片锦绣前程给你,那里有我、有你、还有绚若星辰的未来…… 我知道你一定会来,就像每个夜晚会升起的星星,所以我在等你。
伟大的巨作《三体》中的经典语录: 你总看到过星空吧,难道没有产生过一点敬畏和好奇?
《三体》还说:在宇宙中,你再快都有比你更快的,你再慢也有比你更慢的。
世界自有规律,该发生的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无论遇见谁,那都是生命里该出现的。请你就以自己节奏,过好自己的人生吧!
梵高说: 我梦见了画,然后画下了梦。
醒来,发现自己梦到家乡的满天星斗,于是,我画下自己梦里的星空。
突然之间,一发不可收拾,就像中了星空的毒。终于集满一个9宫格可以召唤神龙,我才感觉到毒解了。
一个清明假期,我闭关在家里不停地画画、改画。终于定下属于自己的星空系列,原来只要足够热爱,一日一画完全可以做到。
我越来越宅,有时候我很担心自己会活成一座孤岛,自己不出去,也不允许别人进来。不过,我有画画、有文字、有旅行、有美食相伴,我就觉得很知足。
我就尽自己所能每天进步一点点,活成一个极度自律的姑娘,我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会像星空一样绚丽。
画具:尼克水彩、温莎牛顿
笔:华虹7号、黑胖子1号、达芬奇尖头笔4号、蒲公英勾线笔、小红杆扇形笔
纸:宝虹水彩纸
梵高 | 我梦见了画,然后我画下了梦
“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不再眷恋人间……”
——文森特·梵高
1890年夏天,随着巴黎郊外的一声枪响,梵高结束了自己年仅37岁的生命。
关于梵高之死,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梵高在奥威尔镇的一片麦田里,掏出自带手枪自杀,只射中了腹部,却没有射中心脏。随后,他蹒跚着回到了旅店,请求医生来治疗,但因伤口致命,不久他便离开了人世。
另一种说法,梵高不是自杀,而是死于一次意外。一个醉酒的16岁浪荡少年,持枪误伤了他,梵高带着致命伤回到酒馆,对他人承认自杀,可能是出于想保护那位给自己买过酒的浪荡少年,也可能是想保全自己最后一点尊严。
无论梵高之死的真相如何,结局都是一样的。这位疯子式的天才临终的时候,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言:“ The sadness will last forever ”. 那一刻,全世界的人都觉得惋惜。
纵观梵高的一生,几经波折,极少受到命运的眷顾。
1853年3月30日,梵高出生于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许多职业,但都一事无成。
27岁,他才真正开始绘画创作。梵高一生中有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150张水彩画。因为没钱请模特,他画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画像。
梵高生前仅卖出过一幅画作《红色葡萄园》,售价400法郎(约7000元人民币)。据说是他的弟弟暗中帮忙才得以卖出,然而对一个顶级画家来说,这点钱今天只够买他的画框。
作为荷兰后印象派的代表,梵高的名作《吃马铃薯的人》《向日葵》《星夜》,不胜枚举。然而,对梵高的艺术影响最大的不是西方画坛,却是日本的浮世绘。
梵高在巴黎期间,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从此一改往日的阴郁的画风,画板开始变得明亮。
一切都是从临摹开始的。梵高不仅在商人那里购买了许多日本版画,还把巴黎杂志《Paris Illustré》上看到的浮世绘重新画了一遍,并在他最爱的咖啡馆组织了一次浮世绘画展,足见其对浮世绘的狂热之情。
左图为梵高油画仿作,右图为浮世绘画师歌川广重名所江户百景――龟户梅屋铺
从1956年柯克·道格拉斯版的《梵高传》、1990年黑泽明导演的《梦》、欧文·斯通的《渴望生活》,再到2010年卷福版的纪录片《梵高:画语人生》,梵高的生平也被多次搬上荧幕。
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那部——耗时7年、由15个国家的125位画师用手绘创作了65000幅油画才得以完成的油画电影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Loving Vincent) 。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世界上第一部全油画动画电影。故事以一封梵高的书信为线索,通过主人公探寻梵高的死因和他每幅画作背后的故事来重现梵高传奇的一生。
毕竟,这是第一部以梵高的画作来解读梵高本人的油画电影,每一个镜头都是画家的曾经,流淌着哀伤的回忆。就像电影宣传海报上说的,“用一个回眸,就让你泪流满面”。
无独有偶,土耳其艺术家Garip Ay曾经尝试在水中画画,竟然神奇的复原了梵高的名画《星空》和《自画像》。
在中国的广东,有一个“画家村”。这里有8000人,都在临摹梵高等大师的名画,有人20年画了10万张名画,却连画家都算不上。
纪录片《中国梵高》把主人公赵小勇的故事记录下来,虽然他的画被挂在梵高博物馆门口卖500欧,别人从他这里进货时只值50欧,但他是最熟知梵高画作的,他觉得自己和梵高没什么不同。
“他画画是为了生存,我们也是。”
众人熟悉的经典歌曲《Vincent(文森特)》正是美国民谣歌手唐·麦克莱恩在1971年为纪念梵高所作,歌词描绘了梵高的名作《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及其他画作;次年,这首歌成为英国单曲榜的冠军、美国单曲榜第2名。
如今,梵高的作品除了陈列在博物馆,更多的是被印在了手提包、明信片、T恤衫上。
2019年夏天,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心灵的畅想——梵高艺术沉浸式体验”艺术展,展览通过灯光、音乐、沉浸式影像、VR交互体验、投射映像等技术手段,采用全新的360度全景全息视频影像技术,完美还原梵高200多幅原作。
知名连锁品牌海底捞火锅也曾斥资一亿元,在北京打造了全国首家海底捞智慧餐厅,用360度炫酷投影呈现梵高的画作。
虽然智能餐厅这一概念早已不新鲜,比如上海的德克士自助式餐厅、天津的京东的X未来餐厅、杭州的五芳斋的无人餐厅等,但是能在梵高的《星空》下吃火锅,也是独特的艺术体验。
梵高的我梦见了画原句是什么?
我梦见了画,然后画下了梦。
出自梵高本人,这句话也让无数热爱这位艺术大师的人从中感受到他的自由,狂妄和迷茫,半梦半醒恰好是梵高真实生活经历的一种写照,清醒的时候它企图逃离艺术之都巴黎的冷艳和嘲笑,梦境中他又生活在一个南方鲜活而纯净的世界中。
电影里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抽丝剥茧的叙事风格加上一封信的线索,将观众带入到了梵高生前最后六周的镜像里,人们总说在19世纪灰暗的世界中,众人的偏见杀死了描绘夜空的天才,但是在文森特与凡高里,塞尔维亚讽刺画家格拉迪米尔斯穆贾为梵高重新塑造了一个让人惊喜又惊讶的故事。
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年3月30日至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
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身于绘画,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
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创作阿尔的吊桥,同年与画家保罗高更交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宣告失败。
此后,梵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89年创作星月夜,1890年7月,梵高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我梦见了画,然后画下了梦什么意思
我梦见了画,然后画下了梦。
出自《梵高:画语人生》,讲述我们都是造梦人,然后把色彩斑斓的梦画下来。梦似人生,人生如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