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30万彩礼,女人在婚姻里左右为难,父母的贪婪,让女儿买单,怎么看?
01
前些天,回老家的时候,听邻居家的阿姨说,她最近愁的整夜失眠。本以为她是身体的原因导致的,原来是因为家务事。
其实,也称不上是家务事,因为,滋生事端的人还不算是她家里的人。
她失眠的原因就是,因为最近她的儿子要结婚了,而他们家目前经济不是太宽裕。如果说,只是正常举办婚礼,正常的走婚礼的流程,对她的家庭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她未来的儿媳妇张口就要50万彩礼,而且,她的亲家母也说了,彩礼给到位,才能让女儿跟她的儿子结婚,不然两人的婚礼就此作罢。只是,这个阿姨和老伴都是退休工人,儿子也刚工作没几年,50万对于他们家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他们家就这么一个儿子,到了适婚的年纪,就给儿子买了一套婚房,准备好了儿子结婚的事宜。况且,她儿子的工作也挺好的,虽说眼下没有太多积蓄,但也能保证将来衣食无忧。
原以为,一切准备就绪,儿子也有女朋友,到了谈婚论嫁之时,就会很顺利。可没想到,临近结婚,女方却漫天要价,难为这一家子。
02
在现实的生活中,结婚前,索要“天价彩礼”的情况,不是没有。说实话,婚前要彩礼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很多人都能理解。但如若是正常要彩礼,也没话说,该给就给,可张口就是几十万,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确实挺为难的。
当然,彩礼又是风俗,不能少了这一道程序。不过,倘若女方家里,能体谅一下男方的家庭情况,相对来说少要一点,也许在婚姻的开始,就不会闹出那么多不愉快。
毕竟,风俗习惯还是要遵守的,但也不是把这些风俗当成自己敛财的方式。
结婚时,有了彩礼,也相当于给女方的父母吃了个定心丸,也是对女方的一个承诺。
过去的时候,思想比较守旧,彩礼是给女方的娘家,而没有女儿什么事。
大家会认为自己养大的女儿,以后要到别人家去,对自己家没有任何功劳,所以,彩礼就相当于是,补偿女方父母的养育之恩。
虽说,这样的说法没什么不妥,但,这无形中也就表明了,用女儿做了一场交易。
现如今已经不一样了,像这样老旧思想的人已经没几个了,大部分父母在女儿出嫁时,所要彩礼的目的,不过是为了给女儿的婚姻做个保障而已。
但又不得不说,现下还是会有一部分父母,把彩礼收入自己的囊中,美其名曰帮女儿保管。实则,家里有其他儿女的话,也会把彩礼花在其他儿女的身上。
而男方家庭,就会因为儿媳嫁进门时,没有带回彩礼,也没有嫁妆,会去和女方的父母计较,也会刁难儿媳。
蔡娟和老公是经媒人介绍认识的,两人的原生家庭都是普通人家,且两家都有兄弟姐妹,相亲时,蔡娟的母亲就要求男方家必须有房。蔡娟的婆家也是在儿子到了适婚的年龄,就努力给儿子买了一套房子。
也就是因为男方已经有房了,蔡娟和母亲才同意这门婚事。但在结婚的时候,男方本来是按照正常的风俗,准备的彩礼。可蔡娟母亲却开口索要30万彩礼,都已经到了婚礼前夕,男方家里只能东拼西凑借来了30万。
其实男方家人也想着,就算要那么多,结婚的时候,肯定也会让儿媳带回来一部分,再加上女方家里的陪嫁,自己也不会太吃亏。
各打各的小算盘,但实情却是,蔡娟家里不但没有把彩礼,让女儿带走一分钱,还没有给嫁妆。蔡娟也以为父母会给她一部分彩礼,带到婆家,但她要的时候,父母却说先替她保管着,等以后她的婚姻稳定了,再给她。
03
不管怎么说,蔡娟娘家的做法,让婆家人很不满意,就不说彩礼的事了,谁家闺女出嫁,娘家不给一点嫁妆。
蔡娟的婆婆是最不满的一个人,在结婚以后,本来是要让他们小两口,搬到婆家准备的婚房住的。可公婆却改了主意,说他们还是新婚,不会过日子,先和老人在一起生活,学习怎么勤俭持家,以后再搬进新房去住。
蔡娟为此也挺不乐意的,她跟公婆住在一起,总觉得很拘束,但也没办法,她娘家要了那么多彩礼,她结婚的时候又没有带过来任何嫁妆,自然在婆家就没什么底气了。
在之后的生活中,婆婆不仅让她做饭做家务,还要伺候老公年迈的爷爷。伺候爷爷的事情,本来是公婆的义务,现在倒好,落在了这个新进门的孙媳妇身上。
蔡娟跟老公诉苦,老公却说让她体谅体谅自己的父母,他们因为自己结婚的事情,都已经苍老了很多。
蔡娟一边工作,一边承担家里的事物,坚持了一段时间,她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跟老公说了,也解决不了问题。她就回娘家抱怨婆家欺人太甚,顺便也指责自己的父母,把彩礼收入囊中,不给她分毫,让她婚后在婆家没有立足之地。
而父母的说法让蔡娟难过至极,她没想到自己的家人会把她的幸福置之度外。母亲说她结婚时的彩礼,是为了给弟弟将来的婚礼准备的。
她质问父母凭什么?母亲还说因为她是女儿,把她养这么大,不能白白送给别人家,总要收回一些抚养费。
在娘家没有得到安慰,回到婆家又要面临一家子的冷漠,蔡娟觉得自己选择的这场婚姻就是一个错误。
如果可以重来一次,她不会让父母再插手自己的婚姻,婆家给的彩礼,她也要自己保管,不能再经父母的手。
04
而婆家这边,她一直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老公又对她不是那么的上心。结婚两年后,她在婆家依然没有被善待,尽管她在工作上很努力,已经超越了老公。可婆家人依旧没有忘记她父母当年要的高额彩礼,还不给女儿嫁妆的事情。
在这两年里,婆婆时不时就拿这件事打压儿媳,经常阴阳怪气的说:“谁家结婚就跟卖女儿一样,只管收钱,不舍得出钱,早知道会遇到这样的家庭,我们那时候就不应该同意这门婚事。”
面对婆婆的冷嘲热讽,蔡娟也只能默默忍受,父母的贪婪,最终,只能让女儿买单。
自知娘家人做得不厚道,所以,蔡娟这两年也一直忍着婆婆的指责。尽心尽力做好家务,把老公的爷爷伺候的也很好。
她的付出不但感化不了公婆,就连她的老公也因为当年彩礼的事情,对她越来越冷淡。主要是那30万彩礼是婆家人借的,结婚后,他们一直努力工作,在还债。蔡娟也在结婚后,加入到了还债的队伍里。
之前给他们准备的那套婚房,也早已被人遗忘,没有人再提过那件事。但是,小叔子要结婚了,公婆居然承诺把那套房给小叔子当婚房了。
蔡娟听说以后,很生气,她问老公的时候,老公说那房子是自己父母买的,他们想给谁就给谁。可是,那套房是在很早以前,就承诺给老公的,并且,也在老公的名下。
可公婆现在突然变卦,蔡娟就算再不乐意,她的老公却没有意见。通过这件事,她也不得不重新正视自己的婚姻了。
她经过一番思考,决定离婚。不过,婆婆说如果她要离婚,就要把30万彩礼退还,她回去跟自己的父母商量的时候,父母却把她骂了一顿。
最后,她却不得不因为30万的彩礼,继续跟老公过下去。也因为这30万彩礼,让蔡娟在婚姻里左右为难。希望在未来,她的善良和努力能够打动婆家和老公,能够被他们善待。也希望她的父母多为自己的女儿考虑考虑,不要只想着儿子。
05
现实的婚姻生活中,确实有一些娘家人要高额彩礼,就是为了贴补自己的儿子,甚至不在意女儿的婚姻是否幸福?
但是,这些也都是少数的父母,大部分的娘家人,都还是很在意女儿的婚姻幸福。更不会拿女儿的幸福,换取儿子的一生安逸。
而像婆家因为彩礼的事情,婚后,把恶气洒在儿媳的身上这种现象也有,不过,都不是普遍现象,这种特殊例子还是少数家庭。
只是,说实话彩礼既然给出了,还是要以儿子的婚姻为主。儿媳的娘家人是好是坏,谁也说不准,但儿媳若是结婚后安分守己,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希望婆家人还是要善待儿媳。
一场婚姻里,彩礼也好,嫁妆也罢,无论是娘家人,或者是婆家的什么人,都不是婚姻里的主角。只有夫妻两人才是你们婚姻幸福的源泉,既然有幸结为夫妻,两人都要为自己的婚姻负责。
丈夫不要因为外界因素,而对妻子有所不满,应该在婚姻里担任起自己作为丈夫的责任,不要让妻子一个人承受委屈。
婚姻理应是一桩喜庆的姻缘,像彩礼这些礼节也是必要的程序,那么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都应该合理的去讨论这件事。男方根据家庭条件,量力而行即可,女方也要明事理,适当的索要便是。切勿因为自己的贪婪,影响了儿女的婚姻生活。
婆家包括老公总想动我的嫁妆,怎么办?
你可以拒绝的。因为你的嫁妆是你自己的个人财产,别人不能随意支配,必须在你的同意下,才能动用,这个是你的权利!
彩礼钱分文未收,婚礼当天婆婆还问我要陪嫁,该怎么回击这种贪心婆婆?
我们都知道自古以来嫁女儿,按照当地的习俗男方都是要给女方一定的彩礼钱的。一般彩礼钱都是最少也要三四万起步的,然而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的婆婆娶儿媳妇不但不愿意花一分彩礼钱反倒在婚礼当天向儿媳要起了嫁妆。
二十八岁的刘娟是一个从小到大被父母宠爱的小公主。虽然称不上白富美,但是长得还不错,家庭条件也是属于中等级别的。算不上穷,但也不是特别有钱的富二代。
虽然从小父母没有给自己奢侈的生活,但是至少吃得饱穿得暖。自己想要的玩具新衣服父母都会通通满足自己,从小被父母宠成了公主。
三十一岁的张小华自小家境贫寒还有一个正在读书的弟弟。张小华曾谈过几场恋爱,均因自己家境贫寒而被分手。父母也曾花钱委托媒婆给儿子找个媳妇,奈何出不起彩礼钱而被一一回绝。
缘分就是这么的奇妙,通过媒婆尽心尽力的介绍下,刘娟和张小华通过相亲而相识。相比以往大多数的物质女孩,刘娟却是一个不看重物质非常特别的女孩。二十八岁的刘娟内心也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而憨厚朴实的张小华恰恰带给了刘娟想要平平淡淡过日子的想法。她认为自己未来的丈夫就应该像张小华这般老实憨厚,这样的男人才有安全感。
而三十一岁的张小华也被浑身散发着独特的女人味的刘娟所吸引。他觉得刘娟浑身散发着和以往相亲女孩不一样的独特气息。以往的相亲女孩总是一见面便非常高傲地问自己有没有房有没有车有没有存款。这让本就家境贫寒的张小华感觉甚是尴尬让自己哑口无言。最后多次相亲都以不欢而散而收尾。
然而刘娟不同于她们的是,从见面到彼此互说再见的这段过程中,她从来没有主动问过自己有没有车有没有房一类老套的问话。见到张小华的第一面她便温柔细语的和张小华打招呼说道"你好,我叫刘娟很高兴认识你"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她也从未问及张小华有无房车。这让张小华更增加了几分好印象,他觉得刘娟和其她物质女孩不同。事实上,刘娟的确不是个物质的女孩。
由于俩人互生好感,所以他们顺理成章地交往了一段时间。交往了一年后,两家父母觉得两个孩子这么合得来而且年龄也不小了可以考虑结婚的事了,他们两家便商议着定亲结婚的事。说到定亲自然是少不了彩礼了。然而两家人一开始商议的还挺愉快,说到彩礼的时候便有点小尴尬了。
按照刘娟老家嫁女儿彩礼钱最少也要五六万,有的人家最高的甚至二十几万。而说到彩礼钱张小华父母却多次哭穷,说自己还有个小儿子在读书,钱得花在小华摆酒席结婚上拿不出彩礼钱。的确,张小华家境一般,在这之前刘娟就已经知晓。因为自己根本不在乎这些外在的物质当初是看在张小华憨厚老实所以才会选择和张小华交往试试的。
刘娟父母也不是那种不明事理不变通的人,只要女儿幸福快乐就算不收一分彩礼钱也没关系。而张小华朴实老实他们相信以后他不会亏待女儿的。经过再三考虑,刘娟父母决定不为难张家不收一分彩礼钱。听到亲家不收彩礼钱,张小华父母高兴得合不拢嘴。毕竟,这样的好事不是人人都能够遇到的。
婚礼临近的前一天刘娟的父母心疼女儿将自己辛苦积攒半辈子的二十万交给了女儿以便婚后应急用。终于刘娟满怀期待的婚礼如约而至,尽管婚礼的摆设布置比较简单没有想象中的美好,但是能够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一席洁白婚纱的嫁给自己心爱的男人也是非常幸福的。
然而刘娟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众目睽睽的婚礼之上。在刘娟端茶敬婆婆的时候,婆婆给的红包里面不仅只有200块钱,而且还当着众人的面索要自己的嫁妆。"小娟,既然你和小华结婚了,我们就是一家人,为了防止你们小年轻的乱花钱。
我看你的嫁妆还是由我们老一辈给管理比较好,"婆婆不知从哪里得知父母给自己准备了20万嫁妆以备不时之需。自己没有索要一分彩礼钱,婆婆竟然贪得无厌到索要自己的嫁妆钱。估计没有几个新过门的媳妇能够忍受这样贪得无厌的婆婆。
尽管刘娟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但是婆婆的做法实在令人愤怒。众目睽睽之下面对如此尴尬的场景,刘娟灵机一动说道"请把彩礼钱给我保管"刘娟脱口而出的九个字让婆婆瞬间哑口无言羞愧不已。从那以后婆婆再也没有提及嫁妆的事。而老公张小华也深知自己母亲过分的行为,婚礼当晚便狠狠地批评了母亲的做法。
的确,张小华母亲的做法让人愤怒,娶媳妇本应就该男方家出彩礼钱,刘娟父母已经让了一大步不收彩礼钱,她不但不知感恩而且还贪得无厌竟然还想独占刘娟父母给她的嫁妆钱。这事换做谁,估计都不会容忍。不过好在刘娟聪明机智,没有冲动做事而是用一句话巧妙地化解了尴尬的场面。
估计通过这件事,刘娟婆婆终于知道什么叫做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儿媳妇既然娶到家里,她便是自己家的一份子。只有当婆婆的先把儿媳当一家人看待,儿媳才会把婆婆当亲妈。更何况遇到了不嫌弃自己家贫穷的儿媳就更要加倍珍惜了。
人和人之间都是相互的,不要把所有人都当傻子一样去欺负。要知道身为老人,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为子女的幸福而着想,而不是想方设法的占小辈的便宜!正所谓谈钱伤感情,如果眼里只有金钱的利益那么将永远得不到阖家欢乐的幸福感!
一个爱贪小便宜的婆婆,为何容易让婚姻吃大亏?
01
说到婚姻,我们总是会随后谈到婆媳关系。
不可否认的是,婆媳关系的好坏,与婚姻的优劣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好的婆媳关系不代表着好的婚姻,但是好的婚姻一定有着比较和谐的婆媳关系。
而生活中,因为婆媳矛盾的过分加剧,最后导致离婚的也不在少数。
好像婆媳之间,天然就是一种存在着的对立关系。而更多的时候,这种对立关系藏在生活的细节中,以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
每个家庭,都有各自不同的呈现方式。
林雨说,自己的婆婆是个比较奇葩的人,她的思想完全和他们不一样,并且油盐不进,坚持着自己的那一套看法和为人处世的原则。
她时常说,自己吃的盐比她吃的米还多,让林雨多听她的没错。林雨也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当时直接就接了句:“妈,你那是吃得太咸了。”
就是这样一句话,让她婆婆记了很长时间,上升到她不尊重老人的层面,把她好一顿教训。林雨也不记仇,听过了也就忘了,所以才能继续和婆婆相安无事下去。
不过她说,婆婆虽然有的时候固执不讲理,喜欢按照自己那一套来,但是始终对这个家还是尽职尽责的吧,对她的女儿更是不错。
对林雨基本还算行,但也是在她和老公结婚以后,结婚之前可不是这样。
和老公谈恋爱的时候,林雨就发现了婆婆是一个比较会使心眼的人,准确来说,是爱贪别人的“小便宜”吧,并且千方百计使让自己不吃亏那种的类型。
就像她第一次去婆婆家,婆婆在桌上摆了一个大的西瓜还有核桃,一直很热情地让她吃,但是并没有把西瓜切开,也没有给她核桃夹子。
林雨也不好意思要,只好嘴里答应着,实际什么也没有吃到。
02
本来那天去婆婆家,她就走了不少的路,是有些想吃的,最后口渴也只喝了些开水,回去的路上她吐槽婆婆记性不好,该拿的东西都忘了。
她真的就以为婆婆是忘了而已,毕竟以她当时的头脑和见闻,也只能想到这个理由。
谁知结婚以后才揭开了谜底,有一次是家里来客人吧,婆婆也是这样做的,一直热情地让客人吃东西,客人却什么都没动。
结果,客人前脚走了,她的婆婆后脚就把西瓜切开,让他们吃。她这才反应过来,婆婆是故意的,她还故意只放了两个苹果,屋子里却有好几个人,客人也就没好意思拿。
其实婆婆心里不想让客人吃,却也想维持着表面的面子,所以就用了这个办法。
看到这一幕后,她也回忆起来很多事情,原来结婚以前,她一直以为的巧合,都不是真正的巧合,是婆婆在贪小便宜而已。
出去买东西,关键时刻,婆婆总是没带钱,或者是在袋子里找了半天,说不知道钱放哪里去了,等到林雨帮着付了,她要么才把钱拿出来,要么就不继续说话了。
林雨原来心大,她的父母都是那种比较正直善良的人,从来不会有这些行为,所以婆婆找的理由,她也都原原本本地信了。
当然,婆婆也做过很多因为贪小便宜,让他们啼笑皆非的事情。
比如,原来置换过她和老公的手机,一个手机用两个小盆就换了,她的婆婆还自认为自己赚了,因为手机放那里也没用,盆拿来还能装东西。
比如,隔壁邻居有次衣服晾在阳台,从五楼掉了下去,她的婆婆把衣服捡了回来,让她穿,说这件衣服贵得很。
林雨哭笑不得,现在谁还缺一件衣服?后来她把衣服给邻居送了过去,婆婆很不开心,说又不是偷的,是她捡的,干嘛要还?
她的婆婆很喜欢捡东西回来,也卖不了两个钱,有时让她老公拉去卖,林雨说还不够来去的油费,但婆婆就是喜欢这样,谁也没有办法。
03
虽然说对婆婆的这些行为,林雨有时会在背地里吐槽,但也没有办法,婆婆这个人,谁的话都不听,她的老公说也没用。
后来无奈,她的老公只好给她婆婆租了一个小的房子,隔得不远,分开来住,这样矛盾才小了很多。
老公尽量在为她着想,所以她也不想过分让老公为难,有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
结婚两年以后,林雨生了孩子,她不想婆婆过来照顾,请妈照顾的话婆婆肯定也有意见。于是谁都没请,她去了月子中心,后来也是一直在带。
去月子中心的钱,是她自己的嫁妆。后来孩子慢慢会走路了,林雨感觉在家里待的时间有点长,想要出去找份工作,免得和社会脱节。
于是,也就白天把孩子托给婆婆照顾,晚上她再去接回来。
林雨的公公走得早,婆婆一个人,把孙女让她照顾,她自然是很开心的。也就是这时,她惊奇地发现,婆婆还挺会照顾孩子的。
反正她说,孩子在婆婆那里,一整天都是干干净净的,衣服稍微脏了一点,婆婆就给她换了洗了,还去别人那里打听小孩子要吃什么东西有营养,买了一个锅来做。
给她女儿花钱,可以说是她婆婆最为大方的时候,平时去菜市场买个菜,一块钱都恨不得讲个两毛下来的人,却给她女儿买了不少东西。
因着这个原因,林雨对婆婆印象也改观不少,认为婆婆以前只是老人想法不同,爱贪点小便宜而已,其实没啥坏的心眼。
但一年多后,她发现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让她坚决不肯让婆婆再这样整天带女儿了。
她的婆婆,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把爱贪小便宜的性格交给了她的女儿,并且还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教得好,小孙女很能干,学得快。
04
林雨说,女儿是一个很会向别人要东西吃的人。有次她带着女儿上街,女儿看到一个岁数有点大的老人提着一袋苹果,就上前去叫奶奶。
她的女儿两岁多,老人看到有人叫她,眉开眼笑,就把手上提着的苹果给了她一个,她的女儿还很乖巧地说了谢谢。
林雨只当女儿是看着对方头发是白的,所以把她当成了奶奶。
后来发现不是,只要手上有吃的,她的女儿就喜欢叫人,并且分得清,哪个是爷爷,哪个是奶奶,哪个是哥哥姐姐,叔叔阿姨。
每次几乎都能拿到吃的,她教育女儿不要这样随便找人要东西,要是一个人的话,实在危险,但是婆婆说:“这是聪明的孩子才能学会的。”
直到有一次,她下班了去接女儿,走到门口的时候听到女儿和婆婆在说话,女儿道:“奶奶,我想买玩具。”
婆婆回:“悄悄给你小姨打电话,妈妈没钱,小姨有。”
她心里一惊,心道怪不得妹妹这段时间给女儿寄了不少东西过来,她的妹妹收入是不错,但也没有这样要的,孩子打电话要的话,妹妹肯定会买啊。
所有的事情一下明了,孩子这些行为,都是她奶奶教的。一个爱贪小便宜的婆婆,真是容易让婚姻吃大亏。
她后来自己带孩子后,婆婆还不能理解,说肯定没有她带得好。而因着这个原因,林雨对婆婆一直心有不满:
幸亏自己发现了,不然再过两年,不知道把孩子教成什么样子。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本经里有夫妻关系、子孙、婆媳等等,而其中的婆媳经,却又能独开一个章节,影响尤甚。
要想相处好的话,除了需要双方的共同理解,最主要的是都要拎得清吧。
作为婆婆,不该管的事就不要去管,做为儿媳,偶尔也能学会换位思考。最重要的是,那个是老公也是儿子身份的男人,更要能合理处理好其中的关系,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0彩礼还想要30万陪嫁”,贪得无厌的准婆家,最终鸡飞蛋打,你怎么看?
1男女平等?那就先谈谈彩礼吧
关于杨丽萍一生无子的事情讨论得沸沸扬扬,社会学家李银河说了一句话:
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
其实说得很有道理,不管是生育权自由,还是享受做母亲的幸福,说到底女权主义就是平权主义,女性要求和男性享受同样的权利。
当然,男性和女性应该履行同样的义务。
那么,说到平等问题就来了,有人就开始发问:既然男女平等,女孩子为什么总是喊着要被照顾被呵护?既然平等,那么结婚的时候,就不会有彩礼这件事了。
在李银河这条平权主义的微博评论区,竟然充斥着关于彩礼的言论:还男女平等?在中国,女方什么时候不收彩礼,男方不提供房车再说。
彩礼是中国婚嫁的特色,是男方给女方家庭的诚意。也是双方父母,对未来小家庭的照顾。可是随着“天价彩礼”的产生,很多人,尤其是男方家庭对彩礼颇有微词。
本质上,彩礼也好,嫁妆也罢,都是欢天喜地的事。如果因为这些事闹矛盾,那背后的小问题一定也不少。有的女孩结婚是天价彩礼,有的女孩结婚彩礼分文不取,也有的女孩按照当地正常规格,他们结婚后,有什么不同吗?
也许有人觉得,不要彩礼的裸婚是真爱,可实际却证明,越是不要彩礼的女孩,将来越会在婚姻中吃亏。
2没要彩礼的女孩,都成了心结
何慧和老公自由恋爱,在一次朋友聚会相识,两个人一见钟情,觉得对方就是自己冥冥之中要找的那个人。
两人相处半年后,开始谈婚论嫁。何慧一直知道老公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所以在彩礼的事情上也没有太计较。
起初,何慧妈妈提出当地正常价格,八万八。老公却在何慧耳边嚼舌根:咱们的一见钟情,是上天赐予的缘分。如果谈钱,那就太伤感情了。你不会像那些女孩一样,是个拜金女吧!
听了他的话,何慧觉得很对,她爱的是老公这个人,而不是那八万八的彩礼。
即使父母百般阻挠,何慧还是决定裸婚嫁给老公,钱什么时候都能挣,可爱情只有一次,不能错过。
这是何慧的美好念想,也是多少女孩梦想的爱情。
结婚后,她才发现根本不是钱的事,“0元彩礼”也成了她心头的死结。
婆婆逢人就说,自己的儿子本事,没花一分钱就把媳妇娶回家了。老公也经常在酒局上吹牛:我媳妇死心塌地跟着我,一分钱彩礼都没有要。
直到被人指指点点地议论,何慧才知道,自己的真爱只不过是别人吹嘘的资本。
真正爱的男人,不会让你结婚的时候灰头土脸,更不忍心你娘家被人诟病。
且不说天价彩礼,就说普通的彩礼,十万块钱左右,拿不出来的人,或者是不把你当回事,或者是真的没有这个钱。
一个家庭连十万的积蓄都没有,不是有无底洞的重病,就是没有上进心或者挣钱的能力,这些都是大事。
3彩礼与嫁妆,都是婚姻的照妖镜
在结婚的前几年,何慧因为彩礼的事,总觉得自己便宜,是下嫁。可是后来,舆论的风向标就发生了转变。
老公和婆婆的吹嘘,不仅说着自己娶媳妇没有花钱,还骄傲地指出媳妇的高额陪嫁。
何慧的家庭条件优渥,又是独生女。结婚的时候,父母怕自己的女儿受委屈,就陪嫁了很多。包括一辆奥迪A6,50万现金,还有一套小面积房子。
这些钱,和八万八的彩礼相比,几乎具有碾压式的效果。人们不仅会觉得何慧老公“厉害”,娶了这么有钱的媳妇,还会酸酸地说,何慧老公高攀,让自己少奋斗几十年。
这样言语多了,夫妻之间也就有了隔阂。
他们现在住的房子,就是何慧父母陪嫁的婚房。婚前财产,写着何慧一个人的名字。
好几次在醉酒后,何慧老公都跟她说,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有给你彩礼,没有给你买个房子。别人都看不起我,觉得我吃软饭。
最近这段时间,听说何慧的老公在外面有了人。一个其貌不扬的女孩,家庭条件一般,却对他百依百顺。
自己在婚姻中没有赚够的颜面,只能去婚外寻觅。说到底,是彩礼的问题吗?彩礼只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男方家庭对婚姻的态度,对女方女性的尊重程度。世界上不仅有彩礼这回事,还有嫁妆这件事。
和谐的婚嫁有来有往,彩礼不是给父母的,而是给小家庭的。过分纠结或者过分忽视,都不是好事。4天价彩礼,同样不可取除了不要彩礼,还有地方又存在另一个极端,就是天价彩礼。尤其是贫穷的农村,越有高价彩礼的习俗。
我们老家就是出了名的高彩礼,很多父母为了儿子娶媳妇,债台高筑,七老八十还出去打工。村里的人都说丽雅嫁得好,结婚的时候,她不仅收了18.8的彩礼,还有10万改口费,以及双方父母的份子钱。
更厉害的是,她把彩礼都留给了娘家,给弟弟娶媳妇用。并且跟未来公婆签订协议,债务与她无关。
结婚后,婆家都把她当姑奶奶供着。公公婆婆进城去打工,面朝黄土背朝天,怕工地不要他们,还谎称年龄只有55岁。
丽雅呢,在家吹着小空调看着剧,过着“农村少奶奶”的日子。天价彩礼的她,幸福吗?她手里攥着夫家所有的家当,所以人们怕她,也承担不起儿子再娶媳妇的费用。
父母就像老黄牛,好像是欠儿子儿媳的一样,儿子娶妻生子他们就完成了任务。可是幸福与彩礼无关,与人性有关。
一旦有一天,丽雅手里的钱攥不住,那么谁还会重视她。一个人被重视,被尊重的程度,与钱有关,可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人品和处事态度。你要彩礼的时候,让人高攀不起。当彩礼花完的时候,你就是被爱搭不理的那个。
婚姻是一道主观题,有人选择裸婚,有人选择天价婚姻,也有人选择随波逐流。我们不能说谁的选择是错的,更不能断定哪一种是对的。要彩礼也好不要彩礼也罢,说到底那只是一个试金石。
女方试试男方是否重视你,重视这段婚姻。男方试试女孩家庭,是不是贪得无厌,毫不讲理。
即使社会发展到了今天,彩礼的争论也不会少。彩礼的旧俗在新环境下,应该赋予新的内涵。天价彩礼卖闺女的事情,应该禁止。不要彩礼,想要空手套白狼的,也得考虑再三。
婆婆两度算计儿媳的20万嫁妆,儿媳回怼并离婚,媳妇错了吗?
非常肯定地回答“没错”!
光看这个标题,很多人可能会不明所以,但如果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就会明白这位媳妇对这段婚姻有多么的失望。
故事的来源是一篇自媒体文章,女主的名字叫晓玲。
她与男友相恋4年,决定步入婚姻殿堂。因为有感情基础,两个人先领取了结婚证,然后开始筹备婚礼。
可没想到,他们的婚礼遭到婆婆的强烈反对。在晓玲的婆婆看来,两个人既然已经领取了结婚证,好好过日子就好,实在没必要去浪费钱财举办婚礼。
不仅如此,婆婆得知晓玲有20万的存款后,要求她拿出10万装修房子,另外10万买车代步。
此举令晓玲十分反感,她认为自己与老公结合,既没有要彩礼,也没有要车要房,甚至连婚纱照都没有照,婆婆实在不该还惦记自己手里的20万。
委屈之余,晓玲就忍不住向老公抱怨,原本以为会得到老公的安慰,结果没料到晓玲的老公竟然认为自己母亲做得对。
才新婚燕尔,老公就是非不分,晓玲感觉特别失望,她突然就有了离婚的念头。
这件事过去没多久,晓玲的婆婆得知那20万并没有动后,又开始打起了那20万的主意。
这次不是叫晓玲为自己装修房子,而是叫晓玲拿20万付房子首付。
尽管婆婆说房本上写晓玲公婆的名字,可大家心里都明白这套房子是给晓玲那不争气的小叔子准备的。
如果说上一次,婆婆是为了晓玲夫妻着想还可以理解的话,那这一次,婆婆实在过分。
不过,让晓玲更难过的不是婆婆的举动,而是老公的态度。面对母亲不断算计老婆的钱,他依旧选择站队自己的母亲。
事情发展到此,晓玲彻底死心,向老公提出离婚。
一开始,晓玲的老公并不同意离婚,晓玲气得回怼,直言老公不该愚孝,不该纵容婆婆一再算计自己。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实事求是,晓玲的婆婆给儿子儿媳提意见和建议无可厚非,但理应尊重晓玲夫妻的意见,而不是对他们的生活指手画脚。
更不该算计儿媳手里的20万,一家人相亲相爱没有错,但还是要分清彼此,如果晓玲的婆婆真的是有困难,去向儿媳开口也无可厚非,关键她两次都是居心叵测。
再说晓玲的老公,他不仅不阻止母亲的行为,竟然还认为理所应该,着实让人无语。
面对这样奇葩的婆婆和老公,晓玲回怼并离婚,何错之有?
晓玲的婆婆思想封建,不拿自己当外人,就已经很过分了,晓玲的老公,非但不劝阻,还一直支持母亲的做法,才是压垮晓玲的稻草。
婚姻本就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维系,晓玲的老公孝顺自己的父母没有错,但不该是非不分。
他只顾及了父母的颜面,从未考虑过老婆的感受,这样的男人不离婚,难道还留着过年吗?
对于晓玲来说,付出4年的感情,成了二婚,确实有点遗憾,可在一段失败的婚姻关系中,最该做的就是及时止损,而不是凑合将就。
试想,如果晓玲继续隐忍,恐怕每天不是与婆婆斗智斗勇,就是同老公抱怨生气,这样的婚姻毫无幸福可言,要来何用?
说来令人感慨,社会发展进步到今天,竟然还有很多像晓玲婆婆一样的人。
他们自私自利、自以为是,总是想依仗自己公婆的身份,去干涉儿子儿媳的生活。
只要细心观察就知道,晓玲婆婆这样的,在生活中并非个例。
我认为晓玲的做法非常棒,她没有因为顾及情分和面子就做出妥协让步,其实但凡这种事,只要一次让步,那么以后便是无穷无尽的烦恼。
选择凑合将就有何难,难的是能够痛下决心,去做出抉择改变,这一点晓玲非常勇敢,值得点赞。
说实话,这个故事一看就知道是编的,可这个故事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和感悟,这才是最难得的。
愿每个女孩在遇见和晓玲相同的状况时,都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都能够毫不犹豫地说“不”,都能够勇敢地做出抉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