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家人的风情万种
三亚疍家—风俗文化
疍民风俗:疍家人住的地方叫作“疍家棚”,是傍岸临水架设的棚户,竹瓦板壁,陈设简单,卫生清洁。
三亚疍民—语言
三亚疍民世居三亚,祖籍多为阳江、番禺、顺德、南海等地,无统一的语言,三亚南海地区、海棠地区、昌江县海尾地区,陵水县新村港等地通行粤语,使用的是祖籍语言,而大部分地区如保平港、望楼港等地区语言多与当地居民同化。
三亚疍民—信仰
三亚疍民信仰佛教,但更信奉龙皇,在三亚港妈祖庙、保平港五龙公庙,每逢初一、十五疍民都要去上香,备猪、羊奠祀。
三亚疍民—服饰
疍民的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旧时以汉服为主,现在随时代变迁,以时装为主。疍民喜欢的首饰与汉族基本相同,但更偏爱于玉器。玉为湿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是洁白美好的象征。疍家姑娘偏爱的是碧玉和翡翠。以碧玉或翡翠雕成直径为2厘米左右大小的单孔圆环,然后配上3克左右的细金链作为别具一格的耳坠。疍家姑娘都爱打“脑髻”,金光闪闪的细链条耳坠别在双耳上方,耳朵下方悬吊着绿光闪耀的碧玉式翡翠环。它给飒爽英姿的疍家姑娘增添了媚人的光彩,它象征着纯洁、美好、富有、幸福、吉祥如意。
疍家姑娘装饰除偏爱碧玉翡翠之外,所戴竹笠很讲究。他们一般很喜欢项上直径为10厘米、高8厘米,下半部为直径40厘米、高为4厘米的筒式竹笠、这种竹笠做工考究,纺织目细,外部要刷上一层金黄色的海棠油。这层油金光闪闪,既是竹笠的保护层,又增加了一分光彩。笠带则为疍家姑娘的杰作,以红、橙、黄、白、紫、蓝、黑等胶丝配上闪闪发亮的贝类小珠编织成。带上这精工制作的竹笠和美丽的彩带,在骄阳下,使你感到更舒畅,显得更美丽。
疍家姑娘勤劳、善良、美丽、聪明、贤慧。旧时,当他们的兄长、丈夫出海打鱼时,她们就默默地为他们祈祷。出远海迟迟未归时,她们就上妈祖庙、五龙公庙为他们祈祷神灵保护……
疍家人的婚礼
疍家人结婚的时候,亲朋以制作疍家衣的布匹为贺礼来赠与新婚人。通常是按制作单件的疍家衣来决定送赠的长短,一般是以五尺布制一件上衣。新娘子也会特地选用红色的棉布制作疍家衣来充当新婚礼服。按照当地以前的风俗,每个疍家出嫁女,家人都会送六尺衫布作为嫁妆。结婚前,女的就将这些嫁妆制造成红色的婚衫和有花边的裙子。而男的则是高领空钮扣的上衣,黑色长裤子。
傍晚时分,众多的亲朋戚友各自驾舟齐聚男方家赴喜宴。数十只船艇泊在一起,船头相对,用红布搭起凉棚。口齿伶俐的新娘一边敬茶,一边唱着咸水歌,收取盘茶红包。随后,喜宴开始,沸沸扬扬,欢声笑语,唱歌逗乐,场面热闹,亲朋戚友一直闹至深夜方才摇舟散去。宴席上,无论菜肴多少,“香芋扣肉”一菜绝不可少,而且是特别大碗,要由家庭女长者亲手泡制。
疍民子女结婚虽然遵循父母亲之命、媒妁之言,但有着自己的特色,不乏浪漫的色彩。清代文学家屈大均撰《广东新语·舟语·蛋(疍)家艇》曰:“诸蛋以艇为家,是曰蛋家。其有男未聘,则置盆草于梢;女未受聘,则置盆花于梢,以致媒妁。婚时以蛮歌相迎,男歌胜则夺女过舟。”清代诗人陈昙《疍家墩》诗咏道:“龙户卢余是种人,水云深处且藏身。盆花盆草风流甚,竞唱渔歌好缔亲。”
古代平民女子在出嫁的时候都有哪些嫁妆呢?
古代,任何一个家庭的女子出嫁,都会有相应的嫁妆,那么对于平民百姓的子女来说,结婚也就是一个简单的流程,然后随着相应的陪嫁物品,办喜事去到男方家。
嫁妆一:针线盒,古代女子都是勤劳节约的,平民女子更是如此,所以很多家庭在女儿出嫁的时候会配着针线盒,当时也是很多绣女工的必须品,也可以寓意着是贤妻良母,所以针线盒也有一定的特殊意义的,代表着新娘以后家庭生活温暖幸福,做个贤妻良母,婚后还是一个缝补的工具。
嫁妆二:合欢被。很多家庭会准备好被子,当然被子越多就显示出女方家庭越富有,但是对于一般家庭的女子出嫁,也会准备好合欢被,祝愿自己的女儿合欢幸福,白头偕老。所以一对被子也是女子的嫁妆之一了。
嫁妆三:枕头,在古代,会准备被子也会准备一对枕头,鸳鸯是古代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的象征,寓意着夫妻两人恩恩爱爱,白头偕老,甚至也有人认为鸳鸯一旦结为配偶,至始至终只爱一个人。陪伴终身,所以秀有鸳鸯图案的枕头也是作为陪嫁物品之一。
嫁妆四:毛巾,很多家庭是以简单的一对毛巾,相对讲究点的家庭则会准备好龙凤毛巾,顾名思义就是龙凤相配,一条龙,一条凤,也有喜庆之意,也希望新婚夫妇长长久久,温馨如久,幸福甜蜜。
嫁妆五:盆、梳子、镜子、剪刀、鞋子都可以做作为古代平民女子的嫁妆,这些用品在生活中也是必需品,所以作为新娘的陪嫁物品,也有一定的代表寓意,最重要的也是贴近生活,可以供日常使用。像这些物品都是需要准备好一对或者一双的。寓意着双双对对,和和美美的过上幸福的生活。
古时候的女子出嫁,娘家人一般会准备哪些礼物送给女儿作为嫁妆呢?
结婚是人们这一生中最大的事了,上至皇帝立后,下至百姓娶妻,用的都是当时礼仪的最高规格,大家都知道男方有聘礼和彩礼,而女方有嫁妆,而女儿出嫁娘家人一般都会准备哪些礼物作为嫁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首先陪嫁的是生活用品,像平时常用的衣服,被子,鞋子,还有装饰用的金银首饰都有。还有的就是牛羊牲口比如猪犬牛羊等。还有就是丫鬟,这个是只有贵族结亲在会有,让女儿在出嫁的时候带走一定数量的丫鬟,好到了婆家也继续伺候女子。咱们说熟知的通房丫鬟也在这一类里。有很多丫鬟最后都成了新郎家的小妾了。
还有丧事用品,可能会有很多人会觉得晦气,结婚本来是一件喜事,为什么要陪嫁寿衣,棺材这一类的东西呢。其实从一些出土的文物上来看,丧事用品确实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还有的就是房事用品了,母亲会为出嫁的女子准备一个大箱子,里面装的其实就是一些性道具。因为古代的时候,性教育基本上是没有的,只有在女子出嫁的前一天才会知道这些事,所以才会有这房事用品。
在古代女子陪嫁的东西越多,以后在公婆家的地位也就越高,所以在古代不管是富裕的家庭还是贫穷的家庭,都会尽自己所能地为自己的女儿准备丰厚的嫁妆,让女儿在婆家的日子尽可能的过得好一些。
传统的嫁妆有那些?
传统嫁妆一:针线盒
这是做女红的必备品,而只有会做女红的女子才会是贤妻良母。针线盒当成嫁妆时就有很好的寓意,祝福新娘家庭温馨幸福,能干持家。
传统嫁妆二:合欢被
合欢被有着丰富的象征及寄托,是出嫁时最不可缺少的嫁妆之一,寓意新人婚后的和和美美与白头偕老,被子越多则象征女方家越富有。有些家庭送了几套合欢被。
传统嫁妆三:鸳鸯枕
鸳鸯是爱情的象征,是相守相伴不离不弃的表率,所以在传统婚礼中,鸳鸯图案是最为吉祥也最为普遍的,有着夫妻恩爱,永不分离的祝愿。
传统嫁妆四:龙凤毛巾
一龙巾一凤巾,新人各一条。既能烘托出婚礼的喜庆,还表达着家人对新人的祝福,愿新人婚后温馨贴意,长长久久。
传统嫁妆五:喜盆
也称为聚喜宝盆,应用红布包好,盆中还要放置有着吉祥寓意的东西,如红枣、花生、桂圆与莲子等。
潮汕嫁女儿要准备什么嫁妆
潮汕嫁女儿要准备的嫁妆:
1、床上用品。床上用品是古时出嫁的必备嫁妆,数量为双数,颜色要求大红色且必须家中缝制而成。现在结婚只要购买新的床上四件套就可以了。至于棉被准备2-4床,冬季一套厚的,夏天一套薄的,春秋季再准备一套,一年四季都顾及到还能方便换洗。
2、生活用品。生活用品的定义很宽泛,既包括牙刷、毛巾、拖鞋等洗漱用品,也包括一些带有祝福意味的传统用具。比如子孙桶、糖罐子、红色喜盆等,这要看女方当地的习俗要求。
3、家电厨具。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家庭也直接将家电列入假装清单,也是更好的照顾新人的生活,为小年轻降低生活压力。厨具的准备一方面是有着自己女儿贤良淑德的意思,也有减轻新人压力的初衷。
4、珠宝首饰。有的妈妈会在女儿出嫁前购置几样首饰,这些首饰与结婚三金不同,是女方父母给新娘的心仪。家中有家族传承的,母亲会在女儿出嫁前给几样自己的首饰或者家中珍藏的物品。
5、陪嫁箱子。压箱钱主要放在结婚准备的2个陪嫁箱中,压箱钱数额的多少要看女方自家的经济情况,除了压箱钱,还会放上一些稻谷坚果,寓意五谷丰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