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娶妻反而是女方出钱更多?嫁妆比聘礼多出数倍,原因何在
只要提到娶妻生子,男人大多会很头疼,因为现在压力太大,娶妻需要天价彩礼,还需要车子,房子,这还只是最基础的,所以结婚娶妻往往要耗费巨大的金钱。如果没有那么多的财力,娶个媳妇很有可能会破产呢。
但是在古时候,娶妻往往是女方带来的嫁妆很丰厚,出钱更多,这是为什么呢?
古人结婚讲究门当户对,娶正妻的时候,很讲究礼仪,三书六聘,八抬大轿是基本的,也是不可以缺少的。最初的结婚,男方需要去山上猎取一头鹿,作为送去女方家中的聘礼;后来逐渐聘礼成为了大雁,古人认为大雁具有忠贞的品质,代表男子对女子爱慕的坚定之心,代表他们矢志不渝的爱情。
后来直到汉代,因为结束了战乱和分裂的诸侯国, 社会 逐步的稳定,百姓的婚姻礼仪也就随之变得繁琐,因为安定的环境,百姓自然会花更多的心思在生活和娶亲上面,毕竟是一生的大事。所以这个时候婚嫁开始有了攀比的意味。
为了制止这种攀比的风气,不少王朝都进行了遏制,在唐朝,高宗李治就曾颁布法令不允许攀比婚嫁礼仪,规定了官员等级所能置办的财力规格,但是很可惜的是,这个整改的效用并不是很大。
到了宋朝,女子出嫁往往是厚嫁,而更有法律规定,女子出嫁所携带的嫁妆都是女方自己所有,男方是没有权利随意动用的,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女子的地位,所以说宋朝是对女子最为宽容的王朝。若是男女双方不幸离婚,那么女方带来的嫁妆,男方需要如数奉还,所以古时候离婚真的是很不划算的一门生意。
现在流传下来的一些习俗,在娶妻的时候,女方买三金,就是金子制成的项链,耳环,还有戒指,而这个习俗是在宋朝开始的。在宋朝的时候,天价的彩礼几乎成了所有阶级最看重的事情,而这种风俗如此盛行,也是因为有明文法律规定,女子的嫁妆是私有财产,所以女子有了金钱,就有了立足傍身的东西,没有人不喜欢钱,安全感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它。
还有一点就是嫁妆相当于维系两个家族之间的枢纽,越是丰厚,两家人之间的联系就会越紧密,更加符合古代门当户对的传统。但是这种天价彩礼也导致很多家庭由于拿不出数目可观的彩礼而发愁,常常有嫁女就相当于破产的说法,甚至还有女子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要出去打工,来攒自己以后的嫁妆。
司马光曾经批判过这个彩礼攀比的风气,他认为女子出嫁要从家中带走一大半的家产,会给原来的家庭带来很大的损失,因为家中还有其他兄弟姐妹生活,一个姊妹出嫁,相当于是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准,也在瓜分他们的财产,肯定会导致家庭的分歧和不满。而媳妇由于有了丰厚的私房,也会傲慢无礼,不利于家庭和睦。
彩礼和嫁妆比例
彩礼和嫁妆比例多少才合适呢?对于当地婚俗你了解吗?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正常嫁妆和结婚彩礼钱是多少。
一、 彩礼 和嫁妆比例
1.成等比
一般正常情况下来说,彩礼与嫁妆的比例都是成正比的,男方给多少,女方的嫁妆也是多少,这个算是非常公平的,没有说谁家吃亏等等乱七八糟的说法。
2.成反比
(1)嫁妆大于彩礼:一般来说,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新娘家庭,嫁女儿嫁妆都会大于彩礼,父母会觉得嫁妆多,表明新娘家底子有力,给婆家一个震慑,不要轻易欺负了自己的女儿,也让女儿嫁过去有底气,不受气。
(2)嫁妆小于彩礼:这种家庭一般在经济上比较普通,一部分钱给孩子做了嫁妆之后,还有小部分钱留下来的,这个就是留给父母自己的,这种也是能理解的。
二、正常嫁妆和彩礼是多少
这种目前为止是没有统一答案的,不同地区不同地方,彩礼嫁妆的数额都是不同的。不过也都有相同点,大家都要量力而行,不要单纯只看钱,感情才是最重要的。
结婚就应该两家人好好商量,逼紧了对方不情不愿的勉强结婚了以后两家人还要怎么处,怎么好好过日子呢?所以大家理智一点,要懂得适当退让。
三、结婚彩礼钱多少合适
上年各地彩礼的参考值,大家一起去看看:
1.上海 120000起,外加一套房子,总值百万
2.天津 80000起,外加一套房子,总值百万
3.东山省 88000起,外加改口费、 三金 、房子首付,总值50万左右
4.青海 50000起,外加一套房子,总值50万左右
5.浙江农村120000,城市150000
6.湖北 120000起
7.福建100000起,外加三金,总值110000左右
8.山西 90000起
9.甘肃 80000起
10.江苏 60000起
11.西藏 50000起
12.河南 40000起
13.陕西30000起
当然如果不参考地区,也可以参考吉利数,有寓意的数字给:
1.万里挑一:10001
2.万里挑妻:10007
3.两家一起发:二万一千八
4.三家一起发:三万一千八
5.四平八稳:四万八
6.顺发:六万八
7.发发发:八万八
8.十全十美:十万
9.三斤三两:由于人民币新旧程度不同、约合人民币13。6-14。3万
10.万紫千红一片绿:万紫(10000张5元的);千红(1000张100元的);一片绿(600张50元的)共计十八万。
各位姐姐:彩礼是不是要比嫁妆多
彩礼表面上都是20万上下的风俗,其实都是根据家庭具体情况商定的,实际差距很大,猫腻都在嫁妆上。
如果你娶的富家女儿、高知家庭女儿、城里家庭女儿,20万彩礼会作为女儿的嫁妆返还到小两口家里,岳父额外再添一笔丰厚的嫁妆,比如一辆车,一起带到小两口家里。彩礼和嫁妆一般都会成为新娘的私房钱。富裕家庭和高学历家庭嫁女儿,只为女儿幸福,小两口日子过得舒服。婚后小两口正甜蜜,遇到用钱的时候,媳妇就把这钱拿出来了。既然彩礼会返还,所以,城里女方反而不太在意彩礼多少,有的时候,三五万就可以了。
如果你娶的穷地方且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地方的媳妇,男方的20万彩礼,会被岳父扣下,也许用于你小舅子娶媳妇用。嫁妆也许就是几床被子。
当然,也有20万彩礼,返一半扣一半的。
表面都是20万,就是为了好看,其实具体情况差距大了去了。丈母娘可能会一口咬定,全国各地都是20万彩礼0返还,唬不住你就一拍两散,换下一家唬。具体怎么样,还是看婚前两家坐一起,谈成什么结果。
最极端的一种情况,婚前谈的时候,女方答应彩礼走个过场,婚后返还。婚后就黑不提白不提耍无赖,媳妇再哭哭啼啼让你别逼她父母。
显然,大家娶媳妇,肯定愿意优先娶富家女儿、高知家庭女儿、城里家庭女儿,但竞争激烈啊,大家都懂。
城里男女结婚,彩礼都不大。
村里男女结婚,彩礼虽大,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问题不大。
村男娶城女,俗称凤凰男,会有些纠结。但总体是赚的,男方亲戚别太过分即可。
农村媳妇嫁到城里,是最纠结的。
中国各地普遍都有低娶高嫁的习惯。村里的姑娘想嫁到镇上。镇上的想嫁到县城。县城的想嫁到市区省城。省城的想嫁到北上广。
男方没有天价彩礼的风俗,只想给1万红包意思一下。
女方又想趁机赚一笔,不然自己会很没有面子。
男方家境又让女方姑娘很动心。
婆婆劝儿子找个城里媳妇,免得娶到扶弟魔。
女方丈母娘一边强调风俗,一边举着农药瓶,一边藏起来女儿的户口本,逼着女儿赚一笔彩礼钱,日后好给弟弟娶媳妇。
城里男友一毛不拔,又有村里小伙上门提亲,愿意倾家荡产掏30万彩礼,还不要嫁妆。
女孩的想法也是天差地别。
有的偷户口本跟男友登记,自己扣下彩礼钱,婚后养儿子用。父母谴责她没良心,她谴责父母卖女儿。说不清谁对谁错。
有的坚决为娘家挣一大笔彩礼钱,哪怕婚后到婆家吃苦还债。平时赚点钱,就像樊胜美,拼命贴补娘家,婚后不管儿子,也要管弟弟。老公谴责她是扶弟魔,她谴责老公没良心。说不清日子能不能过下去。
最后,补充一点法律知识。希望大家不会用到。
根据2017年10月1日颁布实施的民法通则,鉴于国内男多女少,骗婚现象泛滥,社会危害巨大的现状,规定未成婚或成婚时间过短,女方过错,或无端提出悔婚、离婚,彩礼都要全额返还。
如果男方过错导致离婚,彩礼数额巨大,到了影响男方家庭生计的程度,法院根据惯例,会判返还一半。
为什么很多女孩认为嫁妆比彩礼钱重要
因为嫁妆是能够让你在夫家有底气生活的资本,是告诉你夫家的人你不是轻易被欺负的人,你的娘家也是很强大的!哈哈哈,不过这也是我听Sounds上的一位家庭主妇说的,感觉她讲的话蛮有意思的
女方陪嫁比男方彩礼多,男方父母怎么看?
因人而异吧,懂得感恩的男方父母肯定认为:女方父母知情达理,家底丰厚,重视这个女儿,会想着有这么好的亲家以后一定要好好相处,要对人家女儿好。如果遇上品行不好的父母则会认为女方稀罕男方,倒贴,会觉得女方父母有钱帮他们是应该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全凭遇到的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