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贡布里希从小在人文主义和音乐氛围浓郁的城市和家庭中长大,这也让他终身不仅是位艺术写作者,也是一位忠实的古典音乐热爱者贡布里希曾经在谈及音乐影响的自述中写道,起初自己更注重音乐本身,因此常听一些名气不大的音乐家的作品,初听很。
2、贡布里希认识到,用艺术的方式去把握世界,就艺术家而言“需要一个成熟的图式”他通过艺术史的回顾证实了这一点,“各个时期绘画风格的相对一致是由于描绘视觉真实不能不学习的图式”。
3、摘要贡布里希与阿恩海姆对于视知觉秩序及秩宇感的观点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其差异之处主要表现在阿恩海姆主要从容观对象的结构格式塔出发探讨秩序贡布里希则从有机体本身的主观能动的推理来证实秩序感的存在阿恩海姆所。
4、艺术的故事体现了贡布里希如下的艺术史观1艺术的目标 2“所见与所知”,这是艺术的故事的主线,帮助理解艺术家的艺术目标3“立体性与图案性的矛盾”,帮助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4艺术家的社会地位演变 供参。
5、贡布里希是瓦萨里的继承者贡布里希显然继承了瓦萨里的观点,他认为,“我们应该重新考察艺术家的习艺过程,弄清楚制像的实际情况,弄清楚他们怎样利用传统,遇到些什么困难”。
6、贡布里希认为这样纯粹“纯真”的视角并不存在他从波普尔的探照灯理论中得到启发,认为艺术创作和科学发现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活动艺术家不是把自己的头脑清空,去被动地接受和反映现实,而是结合自己所属文化中特定的艺术。
7、贡布里希教授从一个我们日常惯见熟闻,可不是出于无知便是由于自命不凡而不屑一顾的问题艺术家们在描绘现实时为什么会用如此众多的风格开始,重新检验了许多在我们看来已经理所当然的观念,改变了我们对一些关键性问题。
8、贡布里希为理解艺术和处理复杂的观点与理论问题提供了缜密的科学发现他对人类大脑无穷无尽的能力,对人类观看世界与制作和观看艺术时的微妙关系始终抱有探究之心当验证各种假说时,他以他深厚的学识和与生俱来的清晰的表达。
9、尽管本书不是一部全面的回忆录,但却包括了大量的回忆片段,因此,要了解贡布里希的生平和学术观点,本书是一部难得的佳作作者简介EH贡布里希是当代最有洞见的美术史家,也是最具独创性的思想家之一1959年至1976。
10、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恩斯特·贡布里希 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无非就是一个这样的闪光之物,是时间浪花中的一个小小水滴,在时间之流中流过,流入雾气蒙蒙且不确定的未来我们浮上来,环顾四周,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