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女方该要多少彩礼才合适?
前几天听朋友说,他的一位高中室友,都快要结婚了,结果两个人因为彩礼谈不拢,崩了。
女方妈妈坚持要10万彩礼,男方问这10万是走个过场、给了女方爸妈之后还会还回来,还是给了就是给了。女方妈妈说,那当然是给了就是给了,怎么还有还回去这一说。
男方赔笑说,阿姨,不是我不愿意给,我们的情况你也知道,我们的新房还欠着八十几万的贷款,结婚之后没几年可能就得要小孩了,要了小孩又得一大笔开销跟着,实在是压力太大,手头不宽裕啊。
女方妈妈问,那你说给多少彩礼。
男方说,阿姨,您看要不这样,彩礼我先给两万,等过几年手头宽裕了,我再把剩下的八万给您送过来。
女方妈妈给了他一个白眼,没有回话,转过头就跟女儿说,你看吧你看吧,当初我让你找个有房有车无贷款的,你偏不听,现在好了吧,跟他一起吃苦受累,还几十年房贷不说,现在你们要结婚了,他连十万块的彩礼钱都拿不出来。
女方和她妈妈说,妈,我们家又不是缺那十万块钱,你干嘛非逼他呢?他们家的情况我知道,买房就已经很吃力了,过一阵还要办酒席,真的拿不出那么多钱啊。
她妈妈说,你这还没嫁过去,胳膊肘就往外拐了,你说要是彩礼只有两万,你让我在亲戚朋友面前怎么抬得起头?你大舅家那个表姐,学历样貌都不如你,人家去年结婚可是足足收到了二十万彩礼呢!
从女方家出来后,两个人就大吵了一架。
男方说女方妈妈爱慕虚荣好攀比,女方说我妈生我养我到这么大要点彩礼怎么了。男方反唇相讥说,十万是一点彩礼吗?这到底是嫁女儿还是卖女儿?女方针锋相对说,你这话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我还不值十万块?
后来,双方在彩礼的问题上多次争吵,谁也不愿意让步,最后只能分手了事。
朋友说起这事的时候,还以调侃的口吻和我说,你看这姑娘,明显比她妈妈好说话,要不怎么都说男人怕丈母娘呢,丈母娘当年已经上过一次当,不好骗了。
我和其他朋友聊起这件事的时候,大家都讨论起各自家乡的彩礼一般都给多少。
有的朋友说,他们家乡彩礼一般就给个三五万的样子,然后女方爸妈还会在婚后塞回给女方。双方父母都不会真正要小两口的钱,都盼着他们把日子过好。
也有的朋友说,他们那里重男轻女很严重,所以,嫁女儿真的和卖女儿没差别,彩礼要得特别重,得要个二三十万。
我们问怎么彩礼要这么多,又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在农村大家都不容易,赚钱辛苦,二三十万真的太多了。
这位朋友说,嫁女儿不要这么多彩礼,这个女儿的哥哥或者弟弟结婚的时候,给对方的彩礼又从哪里来呢?
我们想了想,除非人们的观念有所改变,要不然,这真的是一个死循环。
我们结婚,你要多少彩礼?
我把这个问题拿去问我女朋友,她说一个亿。
我说,啥?我没听清,你再说一遍。
她嘻嘻笑了笑说,我是说我只要你对我一心一意就好啦!
我一脸正经地说,我当然会对你一心一意啦,不过我说真的,到时候咱们给你爸妈多少彩礼合适?
她说,你知道吗,之前我妈觉得异地恋不靠谱,曾经叫我回去相亲,我跟她说,相亲可以,但你得给我找个月薪十万的。
我噗嗤一口水喷了出来,你还真逗,月薪十万的人还用得着去相亲吗?
她说,你听我把话说完嘛,我妈跟我说,那你男朋友月薪多少?我告诉她,我男朋友月薪只有三千。她就说,你男朋友月薪三千,你还要我给你找月薪十万的才肯相亲?
我就和我妈说,我男朋友月薪三千,可是我喜欢他,我乐意啊。你要给我找其他人的话,我和其他人又没感情,那当然得好好谈谈钱咯。
听她说完这段话,我恨不得变出一个戒指,好跪下来给她求婚。
她的话让我想起《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里三毛和荷西的一段对话。
荷西问三毛:你想嫁个什么样的人?三毛说:看的顺眼,千万富翁也嫁。看的不顺眼,亿万富翁也嫁。荷西就说:那说来说去你还是想嫁个有钱的。
三毛看了荷西一眼说:也有例外的时候。“那你要是嫁给我呢?”荷西问道。三毛叹了口气说:要是你的话那只要够吃饭的钱就够了。
“那你吃的多吗?”荷西问道。“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一点。”三毛小心的说道。
还记得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才18岁,正是对爱情满怀憧憬的时候。
当时我就觉得他们的爱情好美,三毛也好酷,千金难买她乐意,只要她喜欢,没钱她也嫁。
我以前一直觉得结婚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两个相爱的人能有个圆满的结果,这多好啊!
可后来我才发现,那些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人其实并没有完全错了,他们至少对了一部分。
因为,婚姻本就是一地鸡毛的柴米油盐,而爱情才是你侬我侬的风花雪月。
别的不说,爱情还可以只是两个人的事,可一旦谈婚论嫁,就成了两个家庭的事。
面对两个家庭的链接,身在其中的小情侣在强势的父母们面前其实是很弱势的。
童话告诉我们,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可是,童话里并没有说还有王后向王子要彩礼这回事啊。
比如说父母说要收十万彩礼,而你知道他拿不出来,那这婚还结不结了?
之前我们一直说不要嫁给金钱,不要嫁给年龄,不要嫁给合适,一定要嫁给爱情。
可当真爱摆在面前的时候,难道我们就要嫌弃真爱没有钱了吗?
结婚该不该给彩礼?
该!
女方父母把女儿养这么大,培养得这么好,很不容易。给点彩礼,也是我们身为女婿应有的心意。
那彩礼给多少才合适?
我觉得这还是得量力而行,不能一味苛求。
我们一定要注意,有钱不愿意多给点彩礼和实在拿不出更多钱来给彩礼,这是两回事。
男方还背着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房贷,你就让别人拿出一二十万彩礼来揣你兜里,你说男方心里能痛快吗?
男方心里不痛快了,会怎么看待你女儿?
我觉得这样的情况下,女方很有可能会被男方和男方父母看不起,以后在家里没地位,没话语权。
埋下这么大一个隐患,以后的婚姻生活必然如履薄冰,想要幸福真的很难。
所以,如果你要问我,结婚女方该要多少彩礼才合适,我真的很难给你一个准确的数字作为回答。
不过,我很想对每一位还未出嫁的姑娘或者家里有未出嫁的女儿的妈妈说:
小两口过好日子,幸福相爱才是最重要的事。
至于彩礼?
他给得起的彩礼和他愿意给的彩礼差不多,就行了。
到时候也记得给人回份合适的嫁妆。
毕竟,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幸福也是。
-END-
为什么很多亿万富翁的老婆长相都很平常?
因为一旦达到亿万富翁的境界,娶老婆看的就不是容颜了,而是内涵。换句话来说,就是契合度。
一个人能够做到亿万富翁,要么是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得来的,要么是继承家业得来的。可是不管怎么得来的,这个人的内心一定很不简单,对待事物的看法也不一样,通常都能通过表象直接看到内涵。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老婆大多都是结发妻子,跟着他从一无所有到什么都不缺,中间不管经过多少苦难,都不离不弃的。
再美丽的容颜,经过岁月的蹉跎,也都不复曾经了。真正成功的人士都是很感恩的,他会感谢他的妻子辛苦的陪伴他的那些日子,成功了也不会嫌弃他的妻子,外人看来是他的老婆配不上他,会有更多的美女环绕在他的身边。那都是俗人的想法,不然人人都能成亿万富翁了。
而那种通过继承家业变成亿万富翁的人,从小应该家境不错,也见过不少的长相好看的姑娘,但是结婚对他们来说意义是不一样的,择偶条件应该是更加看重对方的人品,而不是外貌。普通人也知道,娶老婆要娶一个能谈得来的,有钱人更是如此,娶一个空有美貌的花瓶有什么用,娶一个适合自己的,能互相帮助让事业更进一步的才是正道理。
也不是说亿万富翁的老婆长相平凡,也许只是气质比较趋向于端庄大方,不是打扮得花枝招展就叫好看,也不是端庄大方就叫平凡,人家只是低调罢了。
王传福用嫂子嫁妆凑齐学费,成内地首富后如何报答哥嫂的?
漫漫人生路,有人虚度光阴,任凭现实摆布,随着命运随波逐流。可仍有一些勇敢的人,不甘于命运的安排,仍要顽强拼搏,与现实对抗到底,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批人存在,所以给予了我们些许对抗命运的勇气。
比亚迪公司董事长王传福就是这样一个人,成长道路虽曲折坎坷,但却磨练了他坚韧的心性。
家庭不幸,一波三折
王传福,1966年1月15日出生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的一个农村。王传福先生的父亲是一位木匠,后来成为一名党员,为人正直善良,又真诚。
母亲是一位典型的贤良淑德的家庭主妇,家中还有兄弟姐妹,包括王传福在内,一家共十口人。
他的父母都是很受当地人尊敬的人,从父母的身上王传福学会了很多,比如,善良,真诚,忠厚老实,这些美好的品格使得他从小耳濡目染,长成一名优秀的人。
当时全家的收入来源全源自于他的父亲,他们的一家十口人,住的房子虽然不大,也没有大富大贵,却也过的幸福美满。
可惜天不假年,王传福的父亲饱受病痛的折磨,后来身体疾病突然严重,不幸离世。
家庭的重担全部落了在母亲和哥哥王传方的身上。迫于家庭经济压力,哥哥王传方只得选择辍学,打工赚钱养家。
可迫于生活压力,家中唯一的妹妹寄养在了别人家中,王传福被迫与妹妹分开。后来,王传福的五个姐姐又先后结婚成家,自那之后,原本开心幸福的一家十口,只剩他和哥哥与母亲相依为命。
13岁的王传福坚信,唯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便每日在学校刻苦读书,励志要考上中专。在那个年代,考上中专是十分不易的,中专毕业后可被国家分配工作,若是这样,王传福就可以替哥哥分担家庭重担。
可不幸的事又发生了,在他15岁初中即将毕业时,母亲突然去世,从那天之后,他的家中,只剩下了他和哥哥两个人。
王传福也因母亲的事情,缺考了两门课程,未能成功考上中专,只能在当地很普通的一所高中读书。
不负努力,学业终有成
正所谓,长兄如父,在王传福的父母双双去世后,没了经济来源,想要继续求学之路是十分艰难的,不过,王传福的哥哥坚信,读书可以改变一切,不让弟弟断了学业,于是努力打工,支撑弟弟的学费。
在王传福的嫂子张菊秀已经嫁入这个家后,并没有要求与弟弟分家,她和哥哥一样,十分支持弟弟继续念书。王传福的嫂子是个十分善良并且传统的女人,也许正是嫂子这样的品格,给予了王传福很大的鼓舞。
在家里实在没钱时,嫂子也会低声下气的向邻里借钱,然后给王传福上学用。
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83年,王传福成功考上了中南大学。
刚从农村步入大城市的王传福,心中仍仅存有,要努力读书的念头,所以他并没有被大城市的繁华吸引,而是一心专注于学业。
哥哥王传方也和弟弟一起来到了大城市,在那里打工,方便照顾弟弟生活,嫂子也是支持的。
由于要负担学费和生活费,嫂子甚至卖掉自己的嫁妆凑齐学费,而王传福也没有辜负哥哥和嫂子的支持,成功大学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学院总院师从名师并攻读硕士。
在攻读硕士期间,十分流行学生出国学习,可王传福毅然选择在国内发展,继续对电池的研究。在1990年,王传福顺利硕士毕业后,在92年被破格提拔为该学院的副主任,继续工作。
在1995年,王传福辞去了副主任的职位,创立了比亚迪公司。王传福在做公司项目时,很有一套属于他的方法,也受到了中国风水协会主席的青睐,再加上,他在读硕士时,对电池很有研究,所以就利用他的知识,得到了合作公司的认可。
在1995年下半年,将公司产品送到台湾制造商处使用,成本低质量又好的产品使制造商产生了很大的兴趣,随即迎来了大量的订单。
金融风暴,未受影响
天有不测风云,凡事总是不会一帆风顺。在1997年,金融风暴来袭,国内外很多企业亏损严重。在那样的市场环境下,王传福的公司却坚持了下来。
原因就是,王传福公司的电池,成本低,又价格低廉,很多公司正是看到了比亚迪公司这一点,下了大量订单。王传福的公司也在短短3年的时间内,在市场站稳了脚跟。
在2003年,王传福又带领公司进军汽车市场,他用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和同行竞争。他坚持认为,想要成为第一,就不能走和别人一样的路。9月王传福成功入选了 “深圳十大杰出青年”,成为了很多人的榜样。
王传福在有成绩后,在2009年成为了内地首富,也不忘报答哥哥和嫂子的养育之恩,兄弟俩可以说是陪伴着彼此走过了最困难的时光。
在一次采访中,王传福表示,他一直铭记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他一直都没有忘记念书时,哥哥和嫂子对他的帮助,兄弟情深,长嫂如母,否则他也不会取得现在的成功。
王传福的这段采访,感动了很多人,许多人与之感同身受。
或许,很多人都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其中酸甜苦辣,非本人不能体会,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即便无法感同身受,也会被他的努力打动。王传福的一生,坚强,努力,不认输。
其实不仅是他,每个人都应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点上一盏灯,前进的路途,不论有多艰难,命运给了多少考验与挫折,仍要一直保持心中那盏灯的明亮,并一直追随着那光,一路向前跑,直至成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