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对新人结婚,新娘举牌“陪嫁10万”,新娘此举意欲何为?
这很有可能是娘家人的意思。举牌子告诉别人,自己家不是卖女儿,娘家也出钱了,避免被人说闲话。
嫁妆十万元在江苏很正常,有些富裕人家嫁女儿,陪嫁更多。这对新人只写了陪嫁十万,却没有写彩礼多少钱。网友看了视频之后表示,明明是一场婚礼,却搞得像开业庆典,迎宾小姐举着牌走在最前面,有点尴尬。
据了解,新娘家境一般,这十万元可能是父母的大部分积蓄。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女儿在婆家不受欺负,也是为了让新娘的婚后生活有保障。新娘并不是空手嫁过去的,带着这么多嫁妆,往后能得到婆家的重视。
1、新娘想让街坊邻居都知道自己家陪嫁了。
如此高调的方式,让不少网友难以理解。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没有必要把彩礼钱和嫁妆钱搞得人尽皆知,这一婚礼被上了社会新闻。
2、因为新娘的娘家很重视女儿结婚。
出嫁妆钱,不让孩子嫁过去受委屈。虽然家庭一般,但父母能给的都给了。嫁妆和彩礼,新娘有权利支配。自己的家事不要大肆宣扬,秀恩爱死得快。举着嫁妆牌子,却没有写彩礼钱,这让男方家人怎么想?父母固然是好心为了孩子,但也要注意方式。
3、新娘很高调,想让大家见证自己的幸福。
举着牌子走真的很尴尬,但凡受过高等教育,也不会在大喜之日举个牌子到处走。江苏是富庶之地,有钱人很多,不少家庭嫁女儿都会花很多钱,10万嫁妆是入门级别的,我觉得并不多。一个人越缺少什么,就会越想证明什么,举牌子不会对婚姻有多少意义,做人要低调。
你会怎么举办自己的婚礼呢?谈谈你的设想。
好姐妹马上就嫁到江苏了,无锡结婚风俗有什么?
与江苏其他城市的人一样,无锡人也非常喜欢8这个数字,逢年过节需要逢8开饭,孩子考试前需要吃8种菜,就连结婚的彩礼中也要含8这个数字。在传统的无锡结婚风俗中,彩礼并非是越高越好,而是要“双发”!8万8是目前无锡人嫁女最为常见的彩礼,两个八在一起,以后的日子肯定得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是难以割舍的“小情人”,当孩子从呱呱坠地到走入社会直到走入婚姻殿堂,作为父母的一方虽然从情感上难以割舍,但为了孩子的幸福,也只好化悲为喜,为自己的孩子把好每一道关卡。在无锡人的眼中,传统婚俗无疑是最有约束力的,也是最让双方家长放心的。
改口费又叫做见面礼,一般是结婚当天由公婆岳父母当面支付,金额高低不等,全凭老人家的一片情谊。不过,也有人喜欢把改口费变为实物,比如祖传的金戒指、玉镯子甚至是祖母绿挂件!这些物品价值不菲,更重要的是具有收藏价值。
在男女双方确定关系以后,男方家会寻找一个好日子到女方家正式提亲,提亲的人可以是男方父母,也可以是男方的爷爷奶奶,也可以是职业的媒人,他们会利用一副巧齿将你们俩的事说的天造地设、海誓山盟,足以让女方家长没法拒绝。作为回馈,男方家长要封一个大红包给媒人,同时送18个猪蹄膀,以示感激之情。
要想富,请穿郎家一条裤……在传统的无锡结婚风俗中,“穷穿麻,富穿裤”,穿上男方一条裤,从此富贵有帮助。在下聘礼的时候,新郎会亲自将裤子封在红包裹中,放在聘礼的最上方,叫做“打头阵”。
虽然无锡人性格温婉、喜欢说笑,但对于前来“抢亲”的新郎官,女方家人可不是好惹的。无锡结婚习俗中,伴娘会给出刁钻的问题,一旦回答不上来就需要接受惩罚,不过新郎会采取第二种方式:红包雨。在成功见到新娘之后,还要接受找鞋子、做俯卧撑、给新娘喂面条等环节。
江苏嫁女儿要多少彩礼
4万元左右。
在江苏省每个城市对于彩礼金额的标准也不一样,一般都是比较高的价格。大多数江苏的城市彩礼至少要4万元以上,如果家庭条件比较好还会给到女方家10万以及以上。
在江苏结婚女方是要提供嫁妆的,所以彩礼一共有两种标准,一种就是彩礼的金额和嫁妆成正比,另外一种就是女方不给嫁妆。
江苏地区结婚聘礼一般多少?
江苏省的彩礼一般是10万左右,当然了每个地方也都是有些许出入的,最少不能低于十万吧!可以说彩礼就是女孩子嫁过去安身立命的根本,很多人认为彩礼多少都没关系,结过婚的人都知道彩礼的重要性,彩礼重也可以说明对方很重视你。有钱人家给的彩礼那就是怎么吉利怎么来了。结婚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定要特别细心重视。
具体如下:
1、宿迁:彩礼钱一般在10万以上。
2、泰州:彩礼钱平均6万,有些高有些低。
3、徐州:彩礼钱一般在在10万到20万之间。
4、南京:彩礼钱10万左右,另外还必须有一套房。
现实意义:
各个地区的彩礼情况并不是一样。所以在尊重他们地区的彩礼情况的时候,我觉得还有更多。更多的情况应该去了解一下,了解一下我们俩男方或者女方的家境情况究竟是如何打,需不需要那么多彩礼,或者你给不给得了那么多彩礼可以相互商讨一下,因为这结婚的事情不仅仅是彩礼的事情,而且是结婚以后两个人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呢,并不能够一言两语就能说的清楚。
江苏盐城九万九彩礼嫁妆回多少
江苏盐城九万九彩礼嫁妆回5万左右。盐城当地的风俗,男方给十万左右彩礼,女方再添加几万作为陪嫁,或者是男方买房子,女方买辆车作为陪嫁,这是大件。小件包括小十件,衣服鞋祙,日用品,化妆品,床上用品等等,中等档次大概需要五万元左右。具体的金额和物品都要由双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协商确定。
江苏结婚风俗
俗话说十里地方不通俗,中国地域广阔,江苏的结婚风俗与其他省份相比,有相同地方也有独特之处。
一、媒妁之言,也可自由恋爱。
现在媒妁之言大都省略了。父母之命的刚性也减了不少,但是老人的建设性意见还是要选择性吸收的,没有任何的父母会害自己的孩子。老人的阅历,和经验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未必全对,但是绝大多数有道理。自由恋爱是现在婚姻前的主旋律。青年男女,互生好感。或者在工作学习中因为互相吸引而产生感情,这很自然。当然网络这个平台也让很多的人走到一起。对于网络我还是心怀介意的。
二、见面礼。
一般男女双方确定关系,婆婆公公是要给见面礼的,从几千到数万不等。甚至姑姑姨姨婶子叔也会被宰一下。
三、下彩礼,农村叫“传启”
谈婚论嫁前,一般要“传启”就是送一部分礼金,或者一些实物寄放在女家,如电脑电视,汽车当然这些都不如钱来的方便。结婚的时候,再拉回去。这也是一种封建习俗的延续吧。至于礼金从1w到Nw不等,还有高风亮节的直接私奔,一分也不花的。
四、合生辰八字。
一般的老户人家会找一个懂得周易八卦的人算一个黄道节日。称“合年古”,还是“合年不”,反正就这个称呼。婚姻分为“上上婚,中上婚,中下婚下下婚……”等。选一个好日子,就结婚吧。我认为挑个公共假日,如五一,十一,农历三六九就满好,据说“腊月二十四,百无禁忌”。当然,“丁是丁,卯是卯,哪天拜堂哪天好”!
五、结婚
结婚前的准备:农村一般要是嫁女儿,要准备灯,结婚时候要一点到天亮,成为长命灯,意思是百年相携。要准备一个针线筐,大约源于古代的女子要善于女红吧,现在都省略了。男家通常会找一个儿女成双的人帮忙套被子,或者缝被子。其中一床被子四个角塞满枣子,栗子,花生等吉利的果实。取义“早生贵子”。
女子有一个随身携带的箱子,箱子在结婚的头天就是敞开的,亲戚朋友会来“添箱子”或称“填箱子”,以前有送布的,或者首饰,现在也是添钱了。箱中一般会有一把筷子,一小袋子米糠,两根大葱,意思“快生聪明健康的儿子”。我觉得,装大葱,是让你在偶尔夫妻吵架的时候要“装聪”得饶人处且饶人。箱子在上轿前锁才能上,据说当天锁了,就只能等到婆家才能开。
女子上轿前,要一个儿女双全的嫂子辈点燃一个浸油的红纸捻子在汽车前照上一圈,取“红红火火”之意。现在两个孩子的已经很少了,所以有幸给妹妹们“照轿”。以前,女子上轿还是要哭的,称“哭轿”,现在也免了,哭会让美丽的妆变的难看,所以不要哭了。
男家一般在结婚的头天会找一个嫂子辈的来铺床,床下放芝麻杆,艾草,意思是“恩爱白首,生活红火节节高”。通常还会有唱床歌的,歌词如下:“小酒盅卡床腿,一年一个小歪嘴,小酒盅,卡床沿,一年一个小歪蛋。”“大红床,喜洋洋,新媳妇,象绵羊!”“儿成双,女成对,夫妻好合过一辈”,小时候倒是听过的,很有韵律的,并且是一个调儿。好像还有很多,可是母亲记不起歌词来了。
至于闹洞房嘛,你要有心理准备,这非常难熬。如果夫妻亲嘴,啃苹果是小意思,那么有时候还会把大伯子也拉来亲嘴就是尴尬的事情了。不过你如果不怕羞,可以让婆婆先说“我媳妇怀孕了!”
江苏农村结婚风俗:
结婚一般分两天进行。头一天是发嫁妆,女方把嫁妆拉到男方家或者新房。东台土话叫发轿。这里有几个细节:“绳被(pi)毯”,这是个方言说法,翻译成普通话就是缝新人床上盖的被子。 布置新房,一般在“绳被(pi)毯”工作完成之后开始,这里主要的讲究是:
第一,主要工作从铺床开始,床上用品全部换成新的,包括垫的和盖的。
第二,对房间进行清洁卫生。
第三,放置硬币和红花生,硬币为“1元”的,蒙上红纸的镜子。
子孙桶,又称子孙宝桶。故名思义,是保佑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喜庆吉祥物,与子孙对碗,红木箱柜一起成为姑娘的嫁妆三宝,陪嫁时必不可少的。 子孙桶作为江苏新娘陪嫁的嫁妆,其作用非同一般。
子孙桶其实有三件:马桶(称子孙宝桶,寓意早生儿女健康)、脚盆(称聚福宝盆,寓意健康富足),水桶(称财势宝桶,寓意勤奋上进事业有成),被称子孙三宝,是旧时民间嫁装中最基本的必备物之一。
“青布余裙”,其实就是一块1米见方青布 一块10公分见方的青布缝合在一起,一端穿有一根红绳子,方便可以束在腰间。这个青布余裙,主要作用是:一是填好子孙桶之后包裹之用,二是亲友在吃糖饭的时候,新娘子束在腰间去收钱放钱用。所以也就不难理解这个名词的意思了。
辟邪仪式,这个仪式一般发生了发嫁妆之前,发生的地点在堂屋正中位置,仪式开始前,还需要准备的道具有:红纸捻子及箩筛。
首先就是要点烛、焚上香案,由北向南依次摆上填好衣物的红木箱子、填好的子孙桶、脚盆、水桶以及“痰盂”(为一大一小两件)。并且所有物件均需要打开。准备好之后,整个仪式的主角-“搀(can)妈”就出场了,左手拿着“箩筛”,右手拿着点着的“红纸捻子”
然后在以上所有物件上用这个火罩一遍,罩的先后次序便是由南向北,向左及向右分别罩三圈,在整个过程中,“搀(can)妈”嘴中也是念念有词,大都是一些保佑辟邪、顺顺利利的吉祥话。大致的过程就是这些。“搀(can)妈”熄灭手上的“红纸捻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